践行语文课改理念的几点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育
2020 年 5 月171
一、体现师生平等对话的课改精神
著名教育理论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的工作中“最重要的是要把我们的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

” 师生之间这种活生生的人的关系就是对话关系。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教学应尊重学生作为对话者的主体性,教师在对话中充分发挥引导、促进作用,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探究事物的兴趣,增强学习的欲望。

教学是师生沟通、理解的双向活动,师生之间应有一种平等互动的沟通关系。

只有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下,畅所欲言教学相长,学生的才能和创造力才能够得以充分的发挥。

在上“头上是一片宁静的蓝天”这节课时,我始终用一种亲切、平和、关注的语气提出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同学生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我在教学中,始终没有以长者的身份独占课堂,而是同学生一样作为一名专注的读者去赏读这篇文章,让学生感受到有了一位读书的同伴在引导着自己前行,这就奠定了教学此文的民主、平等的基调。

另外,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学生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有齐读、分角色读、男女分开读),没有丝毫的强制手段和硬性规定,而是让学生自主确定朗读形式。

学生在读中思维活跃,创设了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

在全课教学中,始终作为一位引导者、参与者,在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中,以文本为凭借,问题为依据,展开平等的互动交流,课堂中顺利完成了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任务,整个教学环节,学生人性得以展示,个性得以张扬,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地调动。

二、体现教师预设和生成的提问艺术
课堂提问是传授知识的必要手段,是训练思维的有效途径。

恰如其分地提问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触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思考,开发学生的智力,调节学生的思维节奏,增加师生的双向信息交流,而且还能活跃课堂学习气氛,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同时教师能否使提出的问题达到预期的目的,是衡量一个教师驾驭课堂能力、评价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准之一。

宋代大学问家朱熹说:“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

”“学贵有疑”,教师在课堂中提问的出发点是为学生“学”设疑,从而引起学生思考探究的能力。

“头上是一片宁静的蓝天”这节课中,我在设计问题时充分体现了“精”,而且每个问题都能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流畅自然。

本节课主要围绕胖老头和瘦老头提了三个问题,其一是对胖老头的印象;其二是对瘦老头行言的分析;其三是解开瘦老头所言所行密码。

三个问题一环接一环地抛出,学生的心被紧紧抓住,似有探幽深之路而迷惑不得,继而峰回路转,豁然开朗之感。

这样的提问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心,这也让学生准确而有个性的解读了文本的。

在课堂上学生都能争先恐后地无所顾虑地谈自己的看法,我则在浓浓的讨论氛围中水到渠成地完成了教学。

当然,在解决问题中,学生也大胆地提
出了一些自己的观点,甚至是尖锐的问题,临时生成出对有些看法似与主题无关的信息,在处理过程中我能熟练处理,不仅没有损伤学生质疑的自尊,更鼓励学生敢于驳斥同学、老师的观点。

这些课堂生成的问题,也势必会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体现课堂教与学的开放
开放式课堂教学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把学生看作处于不断发展过程的学习主体,始终把教学过程当作一个动态的、变化的、不断生成的过程。

开放式语文教学就是加大课堂内容量,让课堂学习活动更贴近学生对生活的感知,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开放式课堂要求语文教师不拘泥于课本的束缚,重新组合教学内容,减轻学生对机械知识的学习、重复记忆的压力,始终精神饱满地追求学习的乐趣。

开放的课堂是对传统语文教学课堂的挑战,是学生个性张扬,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

“头上是一片宁静的蓝天”这节课中,我的教学理念是开放的,力求以最有效、最科学方式去组织教学。

我的教学内容是开放,拒绝了传统课堂呈现知识的教学方式,常常把学生的思维带进一个迷宫或说不确定的教学内容中,让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开放状态。

学生不同的思维必有不同的理解,教师则引导着学生去阐述各自的观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在问题中得以体现。

这对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深刻的生命成长,是一种生命的阅读思考。

另外,在教学形式上也是开放的,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问题抛出后,学生先是深层的个人思考,进而组建合作小组,同组员分享观点,辩驳观点,以达到更深层次的理解。

在这样的开放课堂中,精彩的教学环节纷呈,一次次地把课堂教学推向一个个小高潮。

四、拓展延伸,体现人本阅读教学
在新课程的理念指导下,在语文教学中,要拓展语文教育的资源,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

重视课堂教学中的拓展延伸,创造最适合学生的学习活动,使每一名学生都能得到应有的发展,从而优化课堂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让课堂“锦上添花”。

拓展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从文本走向现实生活,从肤浅走向深刻,是提升学生素质的保证。

“头上是一片宁静的蓝天”这节课中,根据教学需要,我不仅拓展了这篇小说的内容,而且拓展的内容体现了对人的关注,体现了人本,以及语文学习回归现实生活的理念。

教学中,在揭示小说的悬念后,这节课并未就此结束,而是进一步根据“瘦老头”的言行拓展到现实生活中的一个命题:“幸福指数——生活是否只是活着”,瘦老头的行为会不会影响你。

教学方法千万种,我们都在努力寻找属于适合自己的方式,而且只有经过不断修改与完善,才能进步和发展。

新课程的理念值得我们教师去探究、实践,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

践行语文课改理念的几点思考
周德强
(苏州市吴江区青云实验中学 江苏苏州 215235)
摘 要:语文新课程标准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不能忽视传统的语文教学,同时又要紧密结合新课改理念,顺应语文课堂教学改革需求,积极探究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及终身发展的能力。

在教学中,注意践行新课改的理念,下面就“头上是一片宁静的蓝天”一文的教学谈谈我的教学观。

关键词:语文 头上是一片宁静的蓝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