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8 小鸡吃食|北师大版 (1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3.8 小鸡吃食|北师大版 (11)
一、前言
小学数学是孩子们成长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既是基础又是应用,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启发性、趣味性、实用性。
其中,小学数学思维的培养很关键。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以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小鸡吃食》为主题,让孩子们通过观察小鸡的食物情况来培养他们的分类、比较和判断能力。
二、说课内容
1. 教学目标
本节课通过学习《小鸡吃食》这个故事,培养学生们的分类、比较和判断能力,让学生们能够:
1.能够正确的分辨出不同的食物;
2.能够正确的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品的差异;
3.能够从整体和部分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并进行合理判断。
2. 教学重点
1.学生们的分类能力的培养;
2.学生们的比较能力的培养;
3.学生们的判断能力的培养。
3. 教学难点
如何从整体和部分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并进行合理判断。
4. 教学过程
a. 导入
通过问题导入,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孩子们回忆小鸡找到的各种食物,并带孩子们观察这些食物的差异。
b. 故事讲解
让孩子学习故事《小鸡吃食》这个故事,了解小鸡找到了哪些食物。
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引导孩子们观察细节,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c. 展示物品
通过实物或图片展示,让孩子们观察每一种食物的特点,并对它们进行分类整理。
d. 比较物品
让孩子们比较两种或两种以上物品,从而提高孩子的比较能力和分类能力。
e. 提出问题
在教材中选择比较难的问题,提高孩子的思维能力。
例如,“小毛猫和小兔子都喜欢吃草,那么小毛猫和小兔子之间有什么不同呢?”这样的问题可以让孩子从整体和部分的角度来观察事物,并进行合理判断。
f. 课堂练习
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例如将各种食物进行分类和比较、比较同样的物品的不同之处等。
5. 教学方式
本节课的教学方式主要是:讲授故事、引导和展示、比较和提出问题、练习巩固。
6. 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主要是观察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观察到的情况记录在教学记录中。
三、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们能够看到孩子们对高难度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逐渐增强,对于分类、比较和整体观察的能力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将为孩子未来的科学学习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