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秋实学苑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化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下列分散系最稳定的是()
A.悬浊液B.乳浊液C.胶体D.溶液
2.下列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肯定属于纯净物
B.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种元素
C.一种元素可有多种离子,但只有一种电中性的原子
D.有新单质生成的化学反应,不一定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用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X Y Z
A氧化物化合物纯净物
B电解质离子化合物化合物
C胶体分散系混合物
D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氧化物
4.
A.依据分子中含有氢原子的数目,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
B.依据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C.依据能量的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D.依据组成元素的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5.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A 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B 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
C 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D 金属晶体:晶体是否能够导电6.下列液体中,不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分散系是()
①鸡蛋白溶液②水③淀粉溶液④硫酸钠溶液⑤沸水中滴入饱和FeCl3溶液
⑥肥皂水
A.②B.①③C.⑤⑥D.④
7.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A.世界各国流通的货质材质一般都是合金,所有的不锈钢中都含有非金属元素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工业上用石灰对煤燃烧后形成的烟气进行脱硫,并能回到到石膏
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镁合金的硬度和强度均高于纯镁
8.下列各项表达式正确的是
A.O2―的结构示意图:B.Na2S的电子式:
C.23Na37Cl中质子数和中子数之比是8:7 D.水的电离方程式:H2O+H2O =H3O+ +OH
9.化学学习方法中的类推法是由已学知识通过迁移构建新知识的方法。

下列类比正确的是A.CaCO3与稀硝酸反应生成CO2,CaSO3也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SO2
B.铜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价铜,铜也能在硫蒸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二价铜
C.钠与乙醇反应产生氢气,钾与乙醇也能反应产生氢气
D.锌可以与溶液中的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钠也能与溶液中的银离子发生置换反应10.下列解释不科学的是
A.“水滴石穿”主要是溶解了CO2的雨水与CaCO3长期作用生成了可溶性的Ca(HCO3)2的缘故B.“雨后彩虹”既是一种自然现象又是光学现象,也与胶体的知识有关
C.严格地讲,“通风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
D.长期盛放NaOH溶液的滴瓶不易打开,因为NaOH与瓶中的CO2反应使瓶内气体减少形成“负压”之故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1.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可以跟强碱溶液反应
B.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全是酸性氧化物
C.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D.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和碱反应
1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且其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
B.有化学键断裂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C.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D.水受热不易分解,与水分子之间存在的氢键无关
13.下列各种变化中,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向鸡蛋溶液中滴入饱和硫酸钠溶液,析出白色沉淀
B.加热胆矾得到白色的无水硫酸铜粉末
C.向沸水中滴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D.向鸡蛋白溶液中滴入硝酸铅溶液,析出白色沉淀
14.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
A.溶液与胶体:本质不同的原因是能否发生丁达尔效应
B.氧化还原反应:有元素化合价升降
C.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D.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
15.物质的变化千奇百怪,但概括起来就两大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发生了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C.有气泡产生或沉淀析出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60分)
⑧氨气等物质,其中:
属于弱电解质的有(填序号) ;属于非电解质的有,
属于含氧离子化合物的有;属于强电解质的有。

17.(12分)丁达尔现象是区分胶体与溶液的一种最常用的方法。

(1)如图是在实验室中进行氢氧化铁胶体丁达尔现象实验的示意图,该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是,原因是
(试从分散系的分类进行讨论说明)。

(2)欲在树林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你认为一天中最有可能观察到该现象的时间是,
理由是。

(3)去树林观察丁达尔效应有诸多不便,聪明的你想出了许多在家里看到丁达尔效应的方法,其中最简单、最环保的方法是。

18.(10分)今有下列两组单质:
Ⅰ.F2、S、Cl2、Br2;Ⅱ.Fe、Na、Al、Si。

(1)试将每组单质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每种分类都可分别挑选出一种单质,使它跟其他单质属于不同类。

将挑出的单质(写化学符号)和挑选依据(写编号)列在下面相应的表格内。

挑选依据仅限于以下四种:A.其组成元素不属于金属(或非金属);B.其组成元素不属于元素周期表中的同一族;
C.其组成元素不属于周期表中的同一周期;
D.其组成元素不属于主族元素。

组别第Ⅰ组第Ⅱ组
被挑选出的单质
挑选依据
(2)
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Ⅰ、Ⅱ两组物质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用洁净的烧杯取少量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烧杯中逐滴加入1 mol/L的其中一种化合物的水溶液,可制得一种红褐色胶体。

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②如何用较简单的方法判断胶体是否制备成功?
19.(10分)已知:还原性HSO3->I-,氧化性IO3-> I2 。

(1)在NaIO3溶液中滴加少量NaHSO3溶液,发生下列反应。

配平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囗NaIO
+囗NaHSO3 → 囗I2+囗Na2SO4+囗H2SO4+囗H2O
3
(2)在NaIO3溶液中滴加过量NaHSO3溶液,反应完全后,推测反应后溶液中的还原产物为
_________(填化学式);
(3)在含5molNaHSO3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IO3溶液。

加入NaIO3 B
的物质的量和析出I2单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曲线如右图所示。

写A
出反应过程中与AB段曲线对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溶液中I-与I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3时,加入的NaIO3为mol。

20.(16分)资料1.据《重庆晚报》.8.12报道:在全民补碘政策实施15年之后的今天,来自民间和医学界自主补碘的呼声越来越高。

加碘食盐是“防病”还是“致病”?甲状腺疾病频发是否与碘营养过量有关?中国食盐加碘“一刀切”政策或将面临深层次的调整。

资料2.下表是某食用碘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酸钾易挥发 B.高温会导致碘的损失
C.用淀粉就能直接检验碘盐中的碘酸钾 D.碘酸钾可氧化氯化钠
(2)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KIO3+KI+H2SO4→K2SO4+I2+H2O(未配平)该化学方程式配平后系数依次为。

该反应的还原剂为;1mol KIO3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

(3)碘不能多也不能少。

已知:I2+2S2O32-=2I-+S4O62-,我校化学兴趣小组测定某食用碘盐中碘的含量。

其步骤为:
①准确称取w 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②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 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③以淀粉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1.0×10-3mol·L-1的Na2S2O3溶液20.0mL,恰好反应完全。

则所测盐中碘的含量是(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
mg/kg。

江苏省秋实学苑第一次质量检测(物质的分类与转化 物质的分散系)
答 案
1.D 2.D 3.B 4.A 5.A 6.D 7.D 8.A 9.C 10.D 11.B 12.AB 13.A 14.B 15.AD
16.(12分)⑥ 、④⑧ 、③⑦ 、③⑦ (每空3分)
17.(12分)(1)空气中也出现了光柱 进入烧杯前,光穿过的空气不是胶体,不会产生丁达尔效应
(2)清晨 水被太阳加热,形成水雾,可能构成1~100 nm 的分散质,阳光透过树叶间隙形成光束,穿过这些水雾会产生丁达尔现象
(3)打开暖瓶(加热水)让水汽升腾起来,用一束光照射即可
18.(10分)(1)
(2)Al(OH)3+22(3)①FeCl 3+3H 2O=====△
Fe(OH)3(胶体)+3HCl
②若该分散系能产生丁达尔效应,则制备成功;否则,不成功。

19.(共10分)
20.(16分)(1)B (2分)
(2)1、5、3、3、3、3(2分) KI(2分) 5N A(或3.01×1024) (2分)(3)4.2 ×112/w(或1270/3w或423/w)(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