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学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生物学试卷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结构与功能观”是生物学的基本观点,其内涵是“结构是功能的基础,功能的实现一般依赖于特定的结构”。
下列叙述不符合该观点的是
A. 溶酶体膜内侧的蛋白质可防止溶酶体膜自身被酸性水解酶水解,保证溶酶体能发挥正常功能
B.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架结构,有利于维持细胞形态和参与细胞运动
C. DNA的双螺旋结构为DNA 的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
D. 细胞增殖是重要的生命活动,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
2.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骨骼肌细胞进行细胞呼吸时,产生CO₂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B. 人体成熟红细胞进行细胞呼吸时,葡萄糖分子中的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C. 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化分解时,O₂的消耗量与CO₂的产生量一定相等
D. 细胞呼吸除了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还是生物体内物质代谢的枢纽
3. 谷氨酰胺是人体内的一种氨基酸,具有去除自由基、抗氧化等作用。
人体内由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的过程如图1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谷氨酰胺是人体的一种必需氨基酸
B. 由谷氨酸形成谷氨酰磷酸的过程是细胞内的放能反应
C. 该过程中的ATP 可来自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
D. 抑制谷氨酰胺分解可能有助于对抗衰老
4. 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正确结论的得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用同位素标记法可证明 DNA 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
B 利用PCR 技术可扩增血液样品中极少量的DNA
C. 建立单基因遗传病患者的系谱图可计算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
D 建立数学模型可研究理想条件下种群的数量变化规律
5. 某雌雄异株的二倍体植物性别决定方式为XY 型,该植物的基因对花色的控制关系如图2。
某同学用白
花雄株对纯合粉花雌株授粉得到F₁,F₁全为红花,F₁中的个体相互交配得到F₂,F₂中红花:粉花:白花=9∶3∶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a和B/b两对基因一定都位于常染色体上
B. F₁产生配子时,A/a和B/b两对基因在减数分裂Ⅰ后期自由组合
C. F₂个体的基因型有9种
D. F₂雌株中白花纯合子占1/4
6. 多聚核糖体是指合成蛋白质时,多个核糖体串联附着在一条mRNA分子上,形成的似念珠状结构。
图
3是某生物合成蛋白质的过程简图。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上图可表示真核生物核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
B. 图中有4条多肽链正在合成
C. RNA 聚合酶在 DNA模板链上移动的方向是从5'端到3'端
D. 多聚核糖体可使一个基因在短时间内指导合成大量相同的蛋白质
7. 有同学完成了实验“探究抗生素对细菌的选择作用”,得到图4所示结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在该固体培养基上接种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B. 抗生素能杀死大部分细菌,但抑菌圈边缘生长的细菌可能是耐药菌
C. 本实验可用于探究同一菌种对不同抗生素的抵抗能力
D. 细菌会自发产生耐药性突变,滥用抗生素会导致菌群中耐药菌的占比增加
8.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淋巴液和血浆是淋巴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B. 组织液中重新吸收回血浆的量小于渗入淋巴液中的量
C. 抗原和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D. 乳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可发生在内环境中
9.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构成一个复杂的网络共同维持内环境稳态,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的作用。
下列关于信号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肾上腺素能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
B. 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甲状腺
C. 白细胞介素可作用于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
D. 体液因子CO₂可刺激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调节呼吸运动
10. 正常情况下,T细胞通过表面受体识别抗原呈递细胞呈递的肿瘤抗原后被激活,进而进攻肿瘤细胞,
防止肿瘤发生。
但肿瘤细胞存在不同的免疫逃逸机制,如肿瘤细胞大量表达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结合,抑制T细胞的活化,逃避T细胞的攻击。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T细胞被激活后进攻肿瘤细胞,防止肿瘤发生体现了免疫自稳功能
B. 肿瘤抗原可被树突状细胞、T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加工后呈递在细胞表面
C. 可利用 PD-L1抗体与PD-L1结合降低细胞免疫能力
D. 若敲除癌细胞的PD-L1 基因,可一定程度防止肿瘤细胞免疫逃逸
11. 研究小组对某弃耕的农田进行多年的跟踪调查,调查结果如图5 (λ表示某种群后一年的数量是前一年
的λ倍)。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草本优势种 A 在t₁~t₂段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
B. 在t₁∼t₅段,t₅是草本优势种 A 种群数量最小的时刻
C. 与t₂相比,t₃时该弃耕农田的结构和功能更复杂
D. 与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相比,弃耕的农田演替常具有速度快、
经历阶段少的特点
12. 草原生态系统起着生态屏障的作用,20世纪40年代,被称为“植物杀手”的紫茎泽兰入侵我国草原,对草原生态系统破坏性很大,造成巨大损失。
图6表示被紫茎泽兰入侵前的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图,其中甲~己表示各组成成分,箭头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是
A. 未被紫茎泽兰入侵的草原生态系统中占优势的乙是旱生多年生草本植物
B. 戊为分解者,图中需添加1个箭头才能完整表示草原生态系中碳元素的转移情
况
C. 与喷洒化学除草剂的防治方法相比,引入紫茎泽兰天敌进行防治的效果更持久
而稳定
D. 对该草原进行修复时应尽量选择种植当地物种,这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
13. 2024年4月22日是第55个世界地球日,中国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列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绿色出行、多吃植食性食物、少吃肉类等,有利于缩小生态足迹
B. 改进工艺设备、减少排放、治理污染等,有利于减少生态赤字,增加生态盈余
C. 建立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等是保护野生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
D. 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保护海洋有利于增大碳足迹
14. 下列关于制作果酒、果醋和泡菜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使用的菌种都有细胞壁、核糖体、DNA 和RNA
B.制作果酒时葡萄汁不宜超过发酵瓶的2/3,制作泡菜时盐水要浸没所有菜料
C. 制作葡萄酒后,可直接通入无菌空气制作葡萄醋
D. 泡菜制作过程中需要向坛盖边沿的水槽注满水并及时补充水
15. 下列关于植物组织培养和动物细胞培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两种技术的原理是利用细胞的全能性
B.都需要培养基,动物细胞培养需要液体培养基
C.两者都需要进行无菌操作,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
D. 两者分别是植物细胞工程和动物细胞工程的基础
16. 下列有关“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DNA 片段的扩增及电泳鉴定”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 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可利用 DNA 在酒精中溶解度较大的特点来提取 DNA
B. DNA 的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提取物与二苯胺溶液混匀后需加热再观察显色变化
C. 电泳鉴定可以通过观察DNA 片段在凝胶中的迁移距离来判断其大小
D. 凝胶中的DNA 分子通过染色,可以在波长300nm 的紫外灯下被检测出来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2分。
17. (8分) 图7表示在低浓度CO₂条件下,甘蔗的CO₂浓缩机制的部分过程。
甘蔗通过此种机制提高Rubisco (暗反应中固定CO₂的酶) 附近的CO₂浓度。
回答下列问题:
(1) 甘蔗光反应阶段发生于 (填“叶肉细胞”或“维管束鞘细胞”) 的叶绿体中,该阶段产生的NADPH
的作用是。
(2) 由( CO₂浓缩机制可推测, Rubisco 与CO₂的亲和力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 PEP 羧化酶。
(3) 科学家用含¹⁴C标记的CO₂来追踪甘蔗光合作用中的碳原子的转移途径,请写出CO₂中碳转化为有机物中碳的转移途径:¹⁴CO₂→。
18. (10分) 果蝇的刚毛和截毛这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B 和b控制,这一对等位基因可位于常
染色体、仅位于X染色体或位于 X 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如图8所示)。
回答下列问
题:
(1) 果蝇是进行遗传学实验的优质材料,它的优点有 (写出2 点)。
(2) B和b基因若仅位于X 染色体或位于 X 和 Y 染色体的同源区段,果蝇群体的基因型
分别有种。
(3) 现有纯种刚毛果蝇和纯种截毛果蝇若干 (基因型为XPY XᵇY的个体也视为纯合子),可通过杂交实验来确定B/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用纯种截毛雌果蝇与纯种刚毛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果蝇的表型和比例,若,则基因B/b仅位于X染色体上。
若F₁全为刚毛,再用F₁雌雄果蝇相互交配,若子代,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若子代,基因位于X 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19. (10分) 科学家利用红光和红外光依次照射的方法对莴苣种子进行处理,然后墮干暗处,一段时间后,
这些莴苣种子的发芽情况如下表所示A 回答下列问题:
组别光照处理方式发芽情况
对照组无光照不发芽
组1红光发芽
组2红光→红外光不发芽
组3红光→红外光→红光发芽
组4红光→红外光→红光→红外光不发芽
(1) 由上述实验结果可以推测:促进种子萌发,抑制种子萌发。
(2) 莴苣种子对红光的反应远比红外光敏感。
如果经过“红光→红外光”处理后,将莴苣种子置于自然光下莴苣种子 (填“会”或“不会”) 发芽,原因是。
(3) 研究发现红光和红外光通过影响赤霉素合成情况进而影响种子萌发,机理如图9甲和乙。
光敏色素吸收红光转化为Pfr型,Pfr型进入细胞核调控赤霉素的合成,使其含量上升,据图分析具体机理为。
20. (12分) 某冻原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构成4个营养级,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
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
种群甲乙丙丁戊
能量 3.5612.8010.300.48226.50
回答下列问题:
(1) 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
(2) 戊被称为该生态系统的“基石”,原因是。
(3) 一年内该冻原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只有 %(保留一位小数) 的能量传递给第三营养级,原因是第二营养级的同化量只有一部分流入卜一营养级,还有一部分在第二营养级生物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
失,。
(4) 与热带雨林相比,冻原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并且冻原生态系统更有利于土壤有机物的积累,原因是。
21. (12分) 腓骨肌萎缩症 (CMT) 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为探究突变的NEFH基因与CMT的关系,某科研团队构建出含有NEFH 突变基因的转基因模型鼠,如图10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图甲中非编码区是不编码蛋白质的DNA 序列,但含有一些调控基因表达的序列。
据图判断,突变的NEFH基因的启动子位于图甲中区段(填“非编码区1”“编码区”或“非编码区2” )。
(2) 利用图乙中 Xho Ⅰ和 Xba Ⅰ对 NEFH 基因所在 DNA 进行酶切, 获得突变的NEFH基因,该基因转录模板链上保留的靠近非编码区2的黏性末端的碱基序列(5'→3')为。
再利用PCR 技术对获得突变的NEFH 基因进行扩增,用于PCR 的引物长度一般为20~30个核苷酸,若所用的引物太短 (小于 20 个核苷酸),特异性较低,原因是。
(3) 图丙中对卵母细胞进行去核处理时, “核”指的是,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的常用方法是。
经胚胎移植后获得的4号小鼠与2号小鼠的遗传物质不完全相同,原因是,若4号鼠表现出相应病症,说明突变的NEFH 基因与CMT的发生有关,此项研究为CMT的靶向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