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5 诫子书 (共30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释】 ①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号。②相:辅佐。 ③德行:道德品行。宽裕:宽大,宽容。④守:保持。⑤恭:肃 敬,谦逊有礼。⑥俭:行为约束而有节制,不放纵。⑦尊盛:位 高势盛。⑧聪明:指明察事理。睿智:聪慧,明智。⑨由:奉 行,遵从。
10.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详见本课“考点链
接”】
(1)非宁静无以致.远 (2)淫慢则不能励.精 (3)险躁则不能治.性 (4)周公诫.之曰 (5)皆.谦德也
14.为了宣传这次活动,校学生会拟写了一幅宣传标语。下 面是这幅标语的上半句,请补出下半句。(要求:与上半句语意相 关、句式相同、字数相等)
严家训时时记, 【示例】好家教人人夸(立家训代代传)
15.某同学今年春节去一位亲戚家做客,只见亲戚家6岁的小 孩儿拿起筷子,把桌上自己爱吃的菜一个劲儿地往碗里夹,亲戚 劝阻无效,奶奶在一旁说:“孩子还小,长大就好了。”你同意奶 奶的说法吗?请说说理由。
6.句子积累——默写句子。 (1)《诫子书》中诸葛亮总结一生经历,包含对儿子的教诲与 期望的千古名句是:非淡泊无以明志 ,非宁静无以致远 。 (2)《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的关系的句子 是:才须学也 ,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3)《诫子书》中阐释放纵懈怠和轻薄浮躁会对人修身养性产 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
3.文化积累——文学常识填空。 《诫子书》的作者是诸葛亮 ,字 孔明,号卧龙先生 ,三国 时 期 蜀汉 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其代表作有《出师表》 《诫子书》等。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 化中 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基础提升◆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详见本课“考点链接”】
致:达到 励:振奋 治:修养 诫:告诫、劝勉 皆:全、都
11.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不能淡泊自守,就无法明确志向,不能宁静专一,就无法达 到远大目标。 (2)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不谦虚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纣 就是这样。
屏屏品除除杂 杂德念念和和。干干扰扰不,,宁宁谦静静专专虚一一 谨慎从而失去天下,(进而导致)自己身亡的人,桀、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助屏纣词除, 杂就用念于和是句干首扰这,,表宁样示静发专。端一 (你)能不慎重吗?”
请双击文本框弹出对象,
你所在的学校正在开展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综合性 实践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甲】文诸葛亮主要是劝诫儿子要修身养德、勤俭治学, 【乙】文周公主要是劝诫儿子要谦虚谨慎、珍惜人才。
附【乙】文参考译文:
周成王将鲁国土地封给周公姬旦的儿子伯禽。周公姬旦告诫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请儿双击子文本说框弹:出对“象去, 了以后,你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人才。我是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请双击文本框弹出对象,
助助文词词, ,王用用于于的句句首首儿,,表表子示示发发,端端 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辅佐皇上的重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屏请任除双杂 击,念文和本我干框扰弹在,出宁对天静象专,下一 的地位也算不轻的了。可是洗一次头,要多次停下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以宁静来修养身心,以节俭来培养品德。 (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不定下志向就无法学有所成。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 (4)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并凭借行为约束而有节制来保有它的人,他的封地必定安定;官
职位高势盛,并用谦卑来保有它的人,地位显要;人口众多、军
请双击文本框弹出对象,
屏队除杂强念和大干扰,,宁并静专用一 畏惧之心来统御它的人,必定会胜利;明察事理、
请双击文本框弹出对象,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请屏聪双除击 杂慧文念本和明框干弹扰智出,对宁,象静,专并一 用愚拙来保有它的人,就是好的;见闻广博,记忆
请双击文本框弹出对象, 请双击文本框弹出对象,
助请类词双, 击,用文于本古句框首弹人,出表对使示象发,用端 了不同的名称,如:
请双击文本框弹出对象,
屏请除双杂 击念文和本(干框1扰弹)函,出宁对:静象专,如一 “便函”就是便信,“公函”就是公文。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屏助除词杂 ,念用和于(干句2扰首)书,,宁表:静示专发如一端 “家书”就是家信,“手书”就是亲笔信。
第四单元
15 诫子书
可编辑PPT
请双击文本框弹出对象, 便可编辑修改哦!!
1.考点链接 解释文言实词
【方法指导】 (1)扩词法。即给单个的文言字词组词,把单音节词变为双音 节词。注意:要结合具体的语境。 (2)积累法。即积累教材中所学的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 活用、通假字等特殊现象。
(3)揣测法。即根据词语在句子中的上下语境推断语义。这种 方法切忌脱离文本,随意猜测。
(1)夫.君子之行
夫:助词,用于句Biblioteka ,表示发端(2)静.以修身
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3)非淡.泊.无以明.志 淡泊: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明:明确、坚定
(4)非宁静无以致.远 致:达到
(5)非学无以广.才. (6)淫.慢.则不能励.精 (7)险.躁则不能治.性 (8)年与时驰.
广才:增长才干 淫:放纵 慢:懈怠 励:振奋 险:轻薄 治:修养 驰: 疾行,指迅速逝去
校园文学社 ×年×月×日
先主托孤 章武三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 付后事。刘备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定能够安 顿国家,终可成就大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 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诸葛亮流泪说:“臣必定竭尽 股肱的力量,为大汉竭智尽忠,直到死为止!”刘备又要刘禅视诸 葛亮为父。
请双击文本框弹出对象,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请双击文本(框3弹)札出对:象,原指写字用的木片,引申为书信。如“大札”“惠札”“便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请双击文本框弹出对象,
札”。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4)简:原指写字用的竹片,引申为书信。如“书简”“小简”。
(5)笺:供题诗、写信用的纸张,引申为书信,如“便笺”“锦 笺”“华笺”。
1.汉字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淡泊.( bó ) 励.精( lì)
zhì( 致)远 险zào(躁)
淫.慢( yín) 穷庐.( lú)
遂.成枯落( suì) 年与时chí( 驰)
2.请用“/”划分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 (1)夫/ 君子之行,静 / 以修身,俭/ 以养德 (2)非淡泊 /无以明志,非宁静 / 无以致远 (3)淫慢 /则不能/ 励精,险躁 /则不能 治性
12.【甲】文中诸葛亮认为成才的条件是什么?这些条件之 间是什么关系?
诸葛亮认为成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立志、学习、惜 时。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相互关 联,缺一不可。“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学”是成才的关键。
13.【甲】文和【乙】文都是父亲劝诫儿子,请说说他们劝 诫的内容有何不同。
【示例一】不同意。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养成,文明礼仪 要从小事做起。【示例二】同意。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 要求立竿见影,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
16.校园文学社准备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主题为“家风家教大家 谈”的征文活动。请你帮忙写一则征文启事。(不少于50字)(4分)
征文启事 良好的家风家教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石。校园文学社现开 展以“家风家教大家谈”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诚邀广大同学参加。 文章要求真实生动、蕴含哲理,字数在千字以内。来稿请交到校 园文学社编辑室,截止时间是×年×月×日。
请双击文本框弹出对象,
屏屏力除除杂 杂强念念和和,干干扰扰并,,宁宁用静静专专浅一一 陋来保有它的人,必定智慧。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
请双击文本框弹出对象,
请请的双双击 击美文文本本德框框弹弹。出出对对尊象象,,贵如天子,富裕得拥有天下,便是因为奉行尊崇这些
请双击文本框弹出对象,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6)尺牍:牍,古代书写用的竹木简,狭长形,长约一尺,故 称“尺牍”。
(7)尺素:素,纸未发明前,富贵人家常用绢帛书写,通常长 一尺。尺素引申为书信。
(8)鸿雁:典出自《汉书·苏武传》:“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 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此后文学作品中常用“鸿雁”来代书 信。如成语“鸿雁传书”。
◆课前预习◆
课外文言文考查的文言实词,遵循的是“考题在课外,答案在 课内”的原则。所以,在复习时,要对这些重要的文言实词进行归 类整理并识记。
【习题链接】见本课第4、10题。
2.文化常识
古代书信的别称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请双击文本框弹出对象,
请双击文本书框弹信出对在象,古代是一种重要的传递信息的方式,为表示不同的种
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7.本文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作者从做人和学习两方面进行了论述。 8.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 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9.下面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D)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 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它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乙】成王封①伯禽于鲁,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 骄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②天子, 吾于天下亦不轻矣。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 士。吾闻德行宽裕③,守④之以恭⑤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 ⑥者,安;禄位尊盛⑦,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 胜;聪明睿智⑧,守之以愚者,善;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 智。夫此六者,皆谦德也。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⑨此德 也;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可不慎欤!”
延至四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 官府办公。不久,再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 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本来南中地区因刘备逝世而乘机叛 乱,诸葛亮因君主刚刚去世,先不发兵,而派邓芝及陈震赴东吴 修好。
建兴三年春天,诸葛亮率军南征,临行前刘禅赐诸葛亮金钅 夫(fū)钺一具,曲盖一个,前后羽葆、鼓吹各一部,虎贲六十人。 后诸葛亮深入不毛之地讨伐雍闿、孟获,诸葛亮采取参军马谡的 建议,以攻心为主,先打败雍闿军,再七擒七纵孟获,至秋天平 定所有乱事。蜀汉在南中安定并获得大量的资源,并且组建了“无 当飞军”这支劲旅。经过长期积累,有了北伐的基础。
请助来双词击 ,,文用本于握框句弹首着出,对表自象示,发己端 已散的头发;吃一顿饭,要多次停下来,接待宾
请双击文本框弹出对象, 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请客双击,文本(框即弹出使对象这,样)还怕因怠慢而失去人才。我听说,道德品行宽大宽
请双击文本框弹出对象, 助词,用于句首,表示发端
请屏容双除击 杂,文念本和并框干弹扰用出,对宁谦象静,专逊一 有礼来保持它的人,就可以荣华富贵;封地辽阔,
B.“学须静也”中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 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 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 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 身的良好愿望。
【甲】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 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 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