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江苏省马坝中学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届江苏省马坝中学高考冲刺生物模拟试题
考生须知:
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现有一组对胰岛素不敏感(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无明显变化)的高血糖小鼠,为验证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小鼠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现将上述小鼠随机均分成若干组,下表表示各组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注:“+”和“一”分别表示适量添加和不添加
A.第4组应选择血糖浓度正常的小鼠
B.第1组的实验结果为正常
C.第3组的实验结果为正常
D.两种药物也可以饲喂的方式添加
2.一只杂合长翅雄果蝇(Aa)与一只残翅雌果蝇杂交,因一方减数分裂异常导致产生一只三体长翅雄果蝇。

已知三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三条中随机两条配对,剩余一条随机分配至细胞一极。

为确定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不考虑基因突变),让其与残翅雌果蝇测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三体长翅雄果蝇可能是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第一次或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的
B.三体长翅雄果蝇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分裂第一次或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的
C.如果测交后代长翅:残翅=3:1,则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a
D.如果测交后代长翅:残翅=1:1,则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a
3.下列有关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骨架是由纤维素组成的网架结构
B.肝细胞具有识别胰岛素的特异性受体
C.线粒体是硝化细菌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D.细胞核是所有活细胞具有的结构
4.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很多对生态系统的总结,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地虽瘠薄,常加粪灰,皆可化为良田”,如通过施用农家肥改良农田,能体现图1中d成分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B.“维莠骄骄”描述了农田中狗尾草生长的现象,杂草与农作物之间的关系为图2中的①
C.“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描述了不用密网捕捞,有利于种群年龄组成形成图3中的II类型
D.“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穉”描述了农业生产中防治虫害,可利用图2中的②、④来防治害虫
5.下列关于生命活动变化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胞体积增大,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提高
B.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C.生长素浓度升高,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加快
D.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
6.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A.可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
B.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蚜虫的种群密度时标记物不能太醒目
C.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鉴定乳酸菌细胞呼吸的产物
D.通过搅拌促使子代的T2噬菌体与细菌分离
7.家猪(2n=38)群体中发现一种染色体易位导致的变异,如下图所示。

易位纯合公猪体细胞无正常13、17号染色体,易位纯合公猪与四头染色体组成正常的母猪交配产生的后代均为易位杂合子。

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上述变异中染色体结构和数目均会异常
B.易位纯合公猪的初级精母细胞中含72条染色体
C.易位杂合子减数分裂会形成17个正常的四分体
D.易位杂合子有可能产生染色体组成正常的配子
8.(10分)下列有关细胞内物质含量比值的关系,正确的是()
A.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种子萌发时比休眠时高
B.人体细胞内O2/CO2的比值,线粒体内比细胞质基质高
C.神经纤维膜内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D.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高
二、非选择题
9.(10分)如图表示黑色素分泌的部分调节过程,其中促黑素细胞激素(MSH)是垂体分泌的激素,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黑色素细胞内的酪氨酸转化为黑色素,导致皮肤和毛发颜色加深。

请据图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注:“+”表示促进,“一”表示抑制):
(1)垂体产生的MSH的靶细胞是____________。

图中黑色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共同存在的调节机制是___________。

(2)MSH是垂体分泌的激素,但医生通过手臂内侧取血,可以检测MSH的含量,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一只确定发生病变的大白鼠体内MSH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值,为判断导致这种状况的病变器官是否为垂体,技术人员采取了以下检测方案:给该病变的大白鼠注射适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测血液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量是否正常。

请预测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

10.(14分)果蝇的眼色中有白色(不含色素)、红色和紫色三种,细胞中红色色素的合成必需有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催化。

若细胞中基因D控制合成的酶存在时,红色色素会转化为紫色色素,使眼色呈紫色。

当细胞中不能形成红色色素时,眼色为白色。

现以两个纯系果蝇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F2代表现型,可以推测果蝇的眼色性状由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果蝇眼色性状遗传遵循________定律。

(2)F1中红眼雄果蝇产生的精子的基因组成有___________。

F2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____________。

(3)若让F2中全部红眼雌果蝇测交,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

(4)若让F2中全部紫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随机交配,则后代中白眼雄果蝇所占比例为_________。

11.(14分)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合成并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进入血液循环后参与糖、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促使机体减少摄食,增加能量释放,进而使体重减轻。

研究发现高脂饮食引发的肥胖与小鼠体内瘦素有关,科研人员对此展开了研究。

(1)瘦素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运输至下丘脑,并与下丘脑神经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______结合产生信号,在
________________形成饱腹感,从而抑制食欲。

(2)蛋白酶P是下丘脑中影响瘦素信号作用的一种关键蛋白。

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小鼠分为两组,一组饲喂高脂饮食,一组饲喂正常饮食。

一段时间后,测定下丘脑神经组织中蛋白酶P的含量,结果如图1所示。

由实验结果可知,高脂饮食导致小鼠下丘脑神经组织中________________。

(3)科研人员根据上述实验结果,提出关于蛋白酶P影响瘦素信号作用的两种假说机制如图2所示。

为验证上述假说,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及部分思路,完善实验。

实验材料:蛋白酶P基因敲除小鼠和野生型小鼠各若干只,高脂饮食,正常饮食。

(要求与说明:饮食用量和次数按照小鼠正常水平,方式为饲喂;检测指标为小鼠细胞膜上瘦素受体的含量,利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测定,具体检测过程不做要求)
A.实验思路:
①________________,等量的蛋白酶P基因敲除小鼠编号丙组;
②________________;
③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饲喂一段时间;
④________________。

B.预测实验结果:用柱形图来表示假说二的实验结果
________________
C.分析与讨论:
为使实验结果更加严谨,还应进一步测定________________。

12.下列是有关生物的细胞分裂图示.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5细胞对应于图2中的___________段,D2E2染色体的行为变化与图1中的______段变化相同。

(2)图5产生的子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 ,图3~图5中的哪一个细胞是孟德尔定律的细胞学基础?_____
(3)图3细胞中有______对同源染色体,有______个四分体,_______个染色体组。

(4)若图1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DNA数,则图3~图5中哪个细胞的DNA含量与图1中的D1E1段的相等?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
1、C
【解题分析】
血糖是指血液中葡萄糖的含量。

维持血糖浓度的正常水平,需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协同作用。

在内分泌系统中,胰岛素是现在已知的,唯一能降低血糖浓度的激素。

【题目详解】
A、为了排除无关变量的干扰,第4组应选择对胰岛素不敏感(注射胰岛素后血糖浓度无明显变化)的高血糖小鼠,A 错误;
B、小鼠对胰岛素不敏感,因此第1组的实验结果为高于正常,B错误;
C、阿司匹林能恢复小鼠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使小鼠的血糖浓度恢复正常,因此第3组的实验结果为正常,C正确;
D、胰岛素为蛋白质,不能口服,会被消化道中的酶降解,胰岛素不能用饲喂的方式添加,D错误。

故选C。

2、C
【解题分析】
一只杂合长翅雄果蝇(Aa)与一只残翅雌果蝇(aa)杂交,因一方减数分裂异常导致产生一只三体长翅雄果蝇基因型可能为AAa或Aaa。

基因型为AAa的三体产生的原因可能为父本减数第二次分裂A、A所在姐妹染色单体没分开,产生AA的精子再与a卵细胞结合而成。

基因型为Aaa的三体产生的原因可能有两种:①父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含有A、a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产生Aa的精子再与a的卵细胞结合而成,②母本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含a、a基因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或是减数第二次分裂时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开产生aa的卵细胞再与A 的精子结合而成。

【题目详解】
AB、据上分析可知,该三体长翅雄果蝇基因型可能为AAa或Aaa,产生的原因可能是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第一次或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的,也可能是卵原细胞减数分裂第一次或第二次分裂异常导致的,AB正确;
C、如果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a,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A:a:Aa:A=1:1:2:2,与残翅雌果蝇(aa)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aa:Aa=1:1:2:2,则长翅:残翅=5:1,C错误;
D、如果该三体果蝇的基因组成为Aaa,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aa:Aa:a=1:1:2:2,与残翅雌果蝇(aa)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a:Aaa:aa=1:1:2:2,则长翅:残翅=1:1,D正确。

故选C。

3、B
【解题分析】
1、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搭建起的骨架网络结构,细胞骨架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有关,而且能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

2、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真核细胞有由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有多种功能不同的细胞器。

【题目详解】
A、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搭建起的骨架网络结构,A错误;
B、胰岛素可以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肝细胞的细胞膜上有胰岛素的特异性受体,B正确;
C、硝化细菌为原核细胞,无线粒体,C错误;
D、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并非所有的真核细胞都有细胞核,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D错误。

故选B。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判断能力。

4、B
【解题分析】
分析图示1,a为生产者,b为二氧化碳库,c为消费者,d为分解者;
图示2,①是互利共生,②是寄生,③是竞争,④是捕食。

图示3,I是衰退型,II是增长型,III是稳定型。

【题目详解】
“地虽瘠薄,常加粪灰,皆可化为良田”
,如通过施用农家肥改良农田,能体现图1中d分解者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A正确;“维莠骄骄”描述了农田中狗尾草生长的现象,杂草与农作物之间的关系为图2中的③是竞争,B错误;“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描述了不用密网捕捞,有利于种群年龄组成形成图3中的II增长型,C正确;“去其螟螣,及其蟊贼,无害我田穉”描述了农业生产中防治虫害,可利用图2中的②是寄生、④是捕食来防治害虫,D正确;故选B。

5、D
【解题分析】
细胞体积增大,相对表面积减小,与外界物质交换效率降低,A错误;细胞液浓度增大,渗透压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增强,B错误;生长素浓度升高,如果超过生长的最适浓度,植物细胞生长速度反而减慢,C错误;体内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释放减少,尿量增加,使血浆渗透压恢复,D正确。

故选D。

6、A
【解题分析】
1、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2、调查种群密度常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其中样方法适用于调查植物和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而标记重捕法适用于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题目详解】
A、脂质易融云丙酮等有机溶剂,可用丙酮从人的红细胞中提取脂质,A正确;
B、蚜虫的个小,活动范围小,可以用样方法调查其种群密度,B错误;
C、乳酸菌细胞呼吸的产物只有乳酸,而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检测的是CO2,C错误;
D、通过搅拌促使亲代T2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细菌分离,D错误。

故选A。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生物学实验的有关知识,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使用方法、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7、B
【解题分析】
分析图可知,13号和17号各丢失部分片段最后拼接成一条染色体,即有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缺失和易位,染色体数目也发生了改变,正常体细胞有38条,易位纯合公猪体细胞无正常13、17号染色体,说明形成了两条易位染色体,数目减少了2条,只剩下17对同源染色体能正常配对。

【题目详解】
A.13号染色体和17号染色体重接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两条染色体合成一条,染色体数目会减少,A正确。

B.初级精母细胞所含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所以正常纯合公猪的初级精母细胞细胞含有38条染色体,因为异位纯合公猪13号和17号染色体重接,所以含有36条染色体,B错误。

C.异位杂合子减数分裂时,因为13号和17号染色体不正常,所以剩下17对正常的染色体,可以形成17个正常的四分体,C正确。

D.异位杂合子是由异位纯种公猪和正常母猪生殖而来,有来自于公猪的不正常的13号和17号染色体,也有来自母猪的正常的13、17号染色体,所以形成配子时,可以产生正常的配子,D正确。

故选B
8、D
【解题分析】
A.种子萌发时细胞代谢旺盛,自由水含量多,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值,比休眠时低,A项错误;
B.人体细胞在进行有氧呼吸时,每分解1摩尔的葡萄糖,则在线粒体基质中产生6摩尔的CO2,在线粒体内膜上消耗6摩尔的O2,人体细胞在进行无氧呼吸时,既无CO2的产生,也无O2的消耗,B项错误;
C.神经细胞内K+浓度明显高于膜外,而Na+浓度比膜外低,静息电位的产生与维持主要是由于K+外流,动作电位产生的机制是Na+内流,所以K+/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低,C项错误;
D.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首先发生CO2的固定,即CO2与C5化合物结合生成C3,随后在光反应产生的ATP提供能量的前提下,C3被光反应的产物[H]还原,所以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过程中C5/C3的比值,停止供应CO2后比停止前的高,D项正确。

故选D。

【定位】
细胞内水与代谢、细胞呼吸、神经调节中电位的产生和光合作用
二、非选择题
9、黑色素细胞和垂体细胞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可以随血液运至全身促黑素释放因子(或MRF)促黑素细胞激素(或MSH)若血液中MSH的含量恢复正常,则病变器官不是垂体;若MSH的含量仍然很低(或基本不变),则病变器官为垂体
【解题分析】
下丘脑分泌的促黑素释放因子能促进垂体分泌促黑素细胞激素,垂体分泌促黑素细胞激素能促进黑色素细胞分泌黑色素。

而促黑素细胞激素对垂体有负反馈作用,当促黑素细胞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垂体的分泌。

【题目详解】
(1)根据题图可以分析知:垂体产生的MSH作用于黑色素细胞和垂体细胞。

图中黑色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程都存在下丘脑→垂体→分泌腺的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
(2)医生通过手臂内侧取血,可以检测MSH的含量,原因是垂体分泌MSH到组织液中,进而通过随血液运至全身;(3)为判断病变器官是否为垂体,可以给该病变的大白鼠注射适量促黑素释放因子,检测血液中的促黑素细胞激素含量是否正常。

若血液中促黑素细胞激素(MSH)的含量恢复正常,则证明垂体分泌促黑素细胞激素的功能正常,病变器官不是垂体;若MSH的含量仍然很低(或基本不变),则病变器官为垂体。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了动物激素调节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信息确定促黑素细胞激素等激素的生理作用,识记反馈调节的概念并通过实验探究激素分泌异常的原因。

10、两基因自由组合定律AX d、aX d、AY、aY AAX D X d、AaX D X d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2:2:1:1(或红眼:白眼=2:1)1/6
【解题分析】
1、根据题意“细胞中红色色素的合成必需有基因A控制合成的酶催化;若细胞中基因D控制合成的酶存在时,红色色素会转化为紫色色素,使眼色呈紫色;当细胞中不能形成红色色素时,眼色为白色”,可以判断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白色个体基因型为aa--,紫色个体基因型为A_D_,红色个体基因型为A_dd。

2、分析杂交实验可知,子一代的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综合两种情况(A、a位于X染色体上或D、d位于X染色体上),可以确定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题目详解】
(1)根据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6:6:4=3:3:2可知,果蝇的眼色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又由于子一代的表现型与性别相关联,说明有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综合两种情况(A、a位于X染色体上或D、d位于X染色体上),可以确定D、d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A、a位于常染色体上,因此控制果蝇眼色的两对基因遗传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由于亲本均为纯种,亲本基因型为AAX d X d、aaX D Y,因此F1中红眼雄果蝇的基因型为AaX d Y,产生的精子的
基因组成有AX d、aX d、AY、aY;F1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为AaX D X d,因此F2中紫眼雌果蝇的基因型有AAX D X d、AaX D X d。

(3)若让F2中全部红眼雌果蝇(1/3AAX d X d、2/3AaX d X d)测交(与杂交aaX d Y),先分析第一对:1/3AA、
2/3Aa×aa→2/3Aa、1/3aa,红眼:白眼=2:1,再分析第二对,X d X d×X d Y→X d X d、X d Y=1:1,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红眼雌果蝇:红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白眼雄果蝇=2:2:1:1(或红眼:白眼=2:1)。

(4)若让F2中全部紫眼雄果蝇(1/3AAX D Y、2/3AaX D Y)与白眼雌果蝇(1/2aaX D X d、1/2aaX d X d)随机交配,则后代中白眼雄果蝇(aaXY)所占比例=2/3×1/2(紫眼雄果蝇产生a配子概率)×1/2(雄果蝇概率)=1/6。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根据题干信息确定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同时根据遗传图解确定基因的位置以及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11、(瘦素)受体大脑皮层蛋白酶P含量增加①将若干只野生型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编号甲、乙甲组每天饲喂适量的正常饮食,乙组和丙组每天饲喂等量的高脂饮食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测定三组小鼠细胞膜上瘦素受体的含量,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三组小鼠细胞膜上瘦素受体的含量结果示意图
(血液中的)瘦素含量
【解题分析】
1.动物激素调节的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产生感觉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3.分析图1相关实验,自变量为高脂饮食和正常饮食,因变量为下丘脑神经组织中蛋白酶P的含量,由结果可知,高脂饮食导致小鼠下丘脑神经组织中蛋白酶P含量增加。

4.分析图2相关实验,为证明蛋白酶P的作用,实验可分为三组,甲组野生型小鼠(正常饮食)、乙组野生型小鼠(高脂饮食)、丙组蛋白酶P基因敲除小鼠(高脂饮食),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测定三组小鼠细胞膜上瘦素受体的含量。

【题目详解】
(1)瘦素是一种具有抑制食欲、减轻体重等功能的一种蛋白质类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细胞,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

大脑皮层是感觉形成中枢。

(2)研究发现,高脂饮食使下丘脑细胞产生的饱腹信号减弱,因而难以抑制食欲。

蛋白酶P是下丘脑中影响瘦素信号作用的一种关键蛋白。

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小鼠分为两组,一组饲喂高脂饮食,一组饲喂正常饮食。

一段时间后,测定下丘脑神经组织中蛋白酶P的含量,由实验结果可知,高脂饮食导致小鼠下丘脑神经组织中蛋白酶P含量增加。

(3)A、该实验分成三组,甲组野生型小鼠(正常饮食)、乙组野生型小鼠(高脂饮食)、丙组蛋白酶P基因敲除小鼠(高脂饮食);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测定三组小鼠细胞膜上瘦素受体的含量;甲乙两组对照证明高脂饮食可以影响瘦素或受体的含量,结合丙组证明是高脂饮食通过影响蛋白酶P的含量进而影响瘦素或受体的含量。

B、若蛋白酶P作用于瘦素受体,则乙组瘦素受体含量低于甲组和丙组,而丙组瘦素受体含量高于甲组,
C、②为使实验结果更加严谨,还应进一步测定血液中的瘦素含量。

【题目点拨】
本题结合小鼠体内瘦素的相关研究实验,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及运用,能准确获取题干信息并结合实验思路是解题的关键。

12、E2F2C1D1卵细胞和(第二)极体图4 4 0 4 图5
【解题分析】
图1既可以表示减数分裂,也可以表示有丝分裂中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图2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细胞核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图3细胞属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后期,图4表示属于初级精母细胞,图5属于次级卵母细胞。

【题目详解】
(1)图5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处于图2的E2F2段;,D2E2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这与图1中的C1D1段变化相同。

(2)图5细胞属于次级卵母细胞,其子细胞名称为卵细胞和第二极体;基因分离定律与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图4细胞。

(3)图3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不含四分体,因为四分体形成于减数分裂过程中,有4个染色体组。

(4)据图分析可知,若图1纵坐标是细胞周期中细胞核的DNA数,则D1E1段表示细胞中DNA数与正常体细胞中的DNA相等,图3细胞的DNA数是正常体细胞DNA数2倍,图4细胞的DNA数也是正常体细胞DNA数2倍,图5细胞的DNA数与正常体细胞DNA数相等。

【题目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别图示的时期,区分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过程、染色体数目和DNA数目变化,再根据题意作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