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榆干离褶伞(对子蘑)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榆干离褶伞
榆干离褶伞,又名榆生离褶伞、大榆蘑。

榆干离褶伞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离褶伞科、离褶伞属。

该属世界分布有25种,我国已知7种,有腐生菌,也有外生菌根菌,其中榆干离褶伞和荷叶离褶伞(荷叶蘑)已经驯化栽培成功。

榆干离褶伞菌肉肥厚,香味浓郁的食用菌,在我国河北、吉林、黑龙江、河南、甘肃、青海等省均有分布,夏秋生于榆、柳、槭等树种的干部,多生于枯立木上,常常引起木材丝片状褐色腐朽。

野生榆干离褶伞菇丛较大,常可达数千克以上。

野生榆干离褶伞通过分离驯化,已人工栽培成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生育条件
1.营养榆干离褶伞是一种木腐菌,母种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旺盛,原种和栽培种在常规木屑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并能正常形成子实体。

2.温度榆干离褶伞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2~27℃,低于15℃菌丝生长极慢。

25℃左右培养40~50天可长满瓶(袋)。

温差刺激有利于子实体整齐发生。

子实体形成的最适温度为12-17℃。

3.水分和湿度培养料最适含水量60%左右,发菌期空气湿度应低于70%,出菇期空气湿度应保持在80%-85%。

4.光照菌丝体生长不需要光线;子实体生长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在散射光充足的室内子实体生长具有很强的趋光性。

5.空气发菌期对通风要求不严,但也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出菇期必须加强通风,通风不良会造成原基难以分化,菇蕾变黄枯萎,子实
体不能充分生长。

6.酸碱度pH5-7,均能正常生长,最适pH为6-7。

榆干离褶伞栽培技术
榆干离褶伞可采用瓶栽、袋栽或压块栽培。

接种时间以当地气温稳定在12-17℃时,提前40-50天为宜。

(一)瓶栽栽培容器为750毫升菌种瓶。

将木屑78千克,麸皮20千克,石膏1千克,糖1千克,加水11O-120千克,搅拌均匀,装至瓶颈,边装边压实,整平料面后用锥形棒在中央打洞直至瓶底,擦净瓶壁及瓶口培养料后,塞上棉塞。

常规灭菌,待培养料充分冷却后接种,否则菌种块不易萌发。

接种后把培养瓶移入温度25℃左右暗而洁净的培养室内发菌,40-50天后即可满瓶。

菌丝长满瓶后,松动棉塞,增加氧气供应,增强光照,通过温差刺激,5-10天后即出现原基(针头状)。

此时去掉棉塞,保持室温12-l7℃,空气相对湿度80%-85%,培养10-15天,原基分化出菌盖,呈大头针状。

此时应加大通风量,防止菇蕾枯萎死亡。

再经4-5天,菌柄迅速增粗增长,菌盖加厚扩展,子实体成熟。

一般从原基形成到采收需25天左右。

采后清理料表残物,搔菌后再养菌3-5天,然后向瓶内加水,一昼夜后倾出,覆报纸保温保湿,不久又可产生子实体。

二袋栽选用17厘米x33厘米x0.004厘米的低压聚乙烯袋,常规拌料、装袋、灭菌、接种,经40-50天培养,菌丝满袋,接受散射光及温差刺激后,料表可形成针头状原基,此时周围割几个小孔,菇蕾就会从孔口长出,形成正常子实体。

温、湿、光、气控制参照瓶栽。

三压块栽培将瓶中菌种掏出,装入木制模内拍平压实,用薄膜包好,置于床架上培养,使菌丝愈合。

保持室温15-20℃,5-10天后,料表形成大量原基。

此时揭开薄膜通风,增加空气湿度,经20天左右子实体成熟即可采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