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在耐久跑教学中的分组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在耐久跑教学中的分组教学
发表时间:2012-05-18T09:27:04.000Z 来源:《素质教育》2012年5月总第83期供稿作者:张香玲
[导读] 因而一个轻松、和谐的练习气氛便显得较为重要。
分组教学的目的便是努力形成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
张香玲河北省邢台市临西县第二中学054900
近年来,随着教学研究的深入,在组织教学的形式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分组教学的方法。
而耐久跑是中学教材内容的重要部分,它对于改善学生内脏器官机能,增强学生体质有积极作用,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顽强、坚毅、刻苦、耐劳的意志品质。
耐久跑的教材特点决定了分组教学是其组织教学形式的主要手段。
在教学过程中,深入了解学生特点,合理地进行分组教学,以适应学生耐久跑各个不同学习阶段的需要,便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拟从近年来出现的诸多分组教学形式中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适合耐久跑特点的分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区别对待,根据实际需要加以运用,达到更好地完成耐久跑教学的目的。
一、对多种分组教学方法的分析
1.自然班分组。
自然班分组教学是一种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特点是分组教学形式固定性强,组织方法简单易行,学生的集体感较强。
但缺乏针对性,科学性也不强。
体现不出个体差异,因而在教学中效果欠佳。
在耐久跑教学中,不宜过多运用。
2.分性别组。
性别分组是根据男女生心理和生理差异分组的一种方法。
考虑到男女学生生理和心理的差异,所以优于自然班分组。
在高中和初中高年级运用效果较好。
不足之处是没有兼顾同性别学生之间的个体体能差异。
3.体能分组。
体能主要是指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
体能分组的依据是学生不同的体能状况。
这种方法针对性强,又有一定的灵活性。
体能接近的学生分在一组,可激发练习热情,同时激励体能较差的学生的学习劲头,看到自己存在的差距,从而提高进行耐久跑的练习的自觉性。
4.目标分组。
在上述几种分组方式的基础上进行。
与体能分组有相近之处。
根据每次课要达到的目标进行分组,分别确定各组具体目标,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明确努力方向,为各自不同的目标进行练习。
在经过一定时间的耐久跑锻炼后,运用此法效果更好。
5.健康分组。
根据学生的健康情况进行分组。
考虑到学生的健康问题,是一个较好的形式。
但由于对健康标准的理解不同,因而实际运用中要注意处理好。
笔者在工作中进行按体型分组,也能收到与健康分组同样的效果。
所谓体型分组。
即根据学生的外在体型分组来安排教学。
由于体型是外在的,因而分组方法简单易行。
6.性格分组。
学生的性格可简单分为内向和外向型,依据这两种性格进行分组。
它的基础应建立在对学生的充分了解上。
既可以把同性格的学生分在一组,还可以把不同性格的学生安排在一组,让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相互鼓励。
7.友伴分组。
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的友伴组合成人数大体相等的小组,在群体活动中,学生存在着自己的友伴小集团,他们对自己的小集团持以关心的态度,有较强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在耐久跑教学中进行这样分组,既可使学生相互进行帮助、鼓励,还可以激发他们为小集团的荣誉,更好地进行练习。
上述七种分组方法在耐久跑教学中,运用较多。
各种分组方法之间,并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既有不同,又有联系。
例如体能分组便在性别分组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因此,只有在实际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加以灵活运用才能收到理想效果。
二、分组教学在耐久跑教学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分组教学与每次课的类型、内容、场地等有直接关系。
单一的耐久跑教材,与双教材内容的教学分组方法不尽相同,越野跑与在校内的场地跑的方法不一样。
只有充分研究教材,弄清分组教学的内涵,才能做到对分组教学进行选手选择性运用,合理搭配,收到较佳效果。
1.具体分析、合理选择。
从形式上来看,上述几种分组方法都可以照搬到耐久跑教学上来,但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就得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要分析课的类型。
如果是新授课,采用自然班分组和性别分组比较合适,在跑的练习中,教师可以初步观察、了解学生的概况,为以后的分给教学准备条件。
复习课和考核课,由于教师对学生有了了解,便可以选择体能分组、目标分组和友伴分组,让学生有目的地愉快地进行耐久跑练习。
双教材内容的课堂上,因为时间因素,采用友伴分组、体能分组较为合适。
如果是进行越野跑,分组方法就更为丰富,问题的关键是要确定好各组的小组长,以控制跑的速度和维持纪律,避免其他意外事故发生。
其次要分析学生的体能状况,与任何学科的学习一样,学生的运动水平、能力存在着差异,即使是初一年级,这种差异也很显著。
即使是体能较好的同学,在练习时教师也应适当注意,切不可操之过急。
制定目标时,应让学生觉得经过努力可以达到,不宜订得太高。
对待体能较差的同学,也应以鼓励为主,确立经过努力能做得到的目标,逐步提高其体能水平。
2.分组教学,既分又教。
对于教师来说,分组教学,不仅要分,更要教,要起引导作用。
一旦出现某种分组方法不适应班,便立即更换。
在学生进行分组耐久跑练习时,教师应时刻关注课堂情况,给予必要的言语刺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练习。
3.调节气氛,愉快练习。
耐久跑的内容单调而乏味。
因而一个轻松、和谐的练习气氛便显得较为重要。
分组教学的目的便是努力形成一个宽松、愉快的环境。
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材的具体要求,采用易为学生接受的教学手段,进行适当的言语引导,安排合理的练习内容,来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满意的气氛中愉快地进行耐久跑练习。
分组方法的多样化,为丰富、活跃耐久跑教学带来了可能。
我们在实践中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必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带来课堂教学的活泼,从而达到耐久跑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