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的探讨
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介绍
1、密度概念 2、VV(混合料空隙率)
VMA(矿料间隙率) VFA(沥青饱和度) 3、有效沥青含量、粉胶比念
1、VV=(1-γf/γt)×100 2、VMA=(1-γf/γsb×Ps)×100 3、VFA=(VMA-VV)/VMA
表干法试验步骤(四步) 1、选秤 2、称空气中重量ma 3、称水中质量(3-5min)mw 4、称表干质量mf 毛体积密度公式
ρf=ma/(mf-mw)×ρw 水中重法少第四步。 ρf=ma/(ma-mw)×ρw
蜡封法试验步骤(七步)
1、选秤
2、称试件重量ma 3、试件冰箱冷却
4、石蜡溶化 5、浸入石蜡并称取试件重量mp
6、称取试件水中重mc 7、测定石蜡对水的密度
公式
γf=ma/mp-mc-(mp-ma)/ γp γf(=m(’md-d-m’gm)a))/((md-mg)-
四、(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目的 评价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 仪具准备 1、仪器加载速率50mm/min±5mm/min 2、仪器最大荷载≥25kN(大马歇尔≥50kN) 3、恒温水槽:控温准确度1℃
试验准备工作 1、成型马歇尔试件,一组不得少于4个。 2、测定试件高度及体积指标,
3、调节水槽温度60℃±1℃
3、温度计分度为1℃,量程0-300℃。
准备工作 1、根据沥青粘度绘制粘温曲线测定沥青混合料拌和
与压实温度。
1)适宜于拌和的沥青表观粘度(0.17±0.02)Pa.s
2)适宜于击实的沥青表观粘度(0.28±0.02)Pa.s
2、人工配置混合料步骤
1)烘干--干矿料烘干温度105±5℃,时间不少于 4-6h。
二、击实试件制作方法
适用范围 标准击实法适用于马歇尔试验等使用的101.6mm ×63.5mm圆柱体试件成型,大型击实法适用于 152.4mm×95.3mm的大型圆柱体试件成型。 一些规定(拌和场或施工现场采集) 1、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26.5mm时,可直接取
沥青混合料试验方法介绍
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二OO七年四月
主要常规试验(JTJ052-2000)
沥青混合料取样方法和击实试件制作方法 沥青混合料试件密度试验(表干法、水中重法、
蜡封法、体积法) (浸水)马歇尔稳定度试验 沥青含量及矿料级配检验 最大理论密度试验(真空法) 冻融劈裂试验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 沥青与粗集料粘附性试验
2、拌和:先加矿料,再加沥青拌1-1.5min,再加 矿粉直至拌和均匀。
试验过程(分为7步) 1、称料 2、装料、插捣料 3、测温度 4、击实
5、翻一面击实 6、取纸算高度 7、冷却、脱试件
试件高度符合: 标准击实试件:63.5mm±1.3mm 大型击实试件:95.3mm±2.5mm
三、试件密度试验
3、负压容器标定:A类容器称取水中重m1 (25±0.5℃)
试验步骤 1、称容器及混合料质量,得到试样净质量ma 2、注入约25℃水,浸没混合料
3、开动真空泵,真空度达到97.3kPa(730mmHg) 持续15min±2min。
4、强烈振荡负压容器,排除气泡
5、浸入保温至25℃±0.5℃的恒温水槽,10min
3、称量各筛上筛余颗粒质量,准确 至0.1g,并将沾在滤纸、棉花上的矿 粉及抽提液中的矿粉计入矿料中通过 0.075mm的矿粉含量中。所有各筛的 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质量的总和 和筛分前试样总质量比,相差不得超 过总质量的1%。
计算公式 分计筛余量:Pi=mi/m×100 累计筛余量:分计筛余百分率与大于 该号筛的各号筛上的分计筛余百分率 之和,准确至0.1% 通过筛分百分率:用100减去该号筛 上累计筛余百分率,准确至0.1% 画图
1、在检查拌和楼质量为目的时,应从拌 和机一次放料的下方或提升斗中取样, 不得多次混合后使用。
(完整版)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T 0702-2011)9.1.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标准击实法或大型击实法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以供试验室进行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使用。
9.1.2 仪器设备标准击实仪、大型击实仪、试验室用沥青混合料拌合机、试模、脱模器、烘箱、天平或电子秤、插刀或大螺丝刀、温度计、电炉或煤气炉、沥青熔化锅、拌和铲、标准筛、滤纸(或普通纸)、胶布、卡尺、秒表、粉笔、棉纱等。
9.1.3试样准备1、确定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拌和温度与压实温度。
对于改性沥青,应根据实践经验、改性剂的品种和用量,适当提高混合料的拌和压实温度;对大部分聚合物改性沥青,通常在普通沥青的基础上提高10~20℃左右。
沥青混合料拌合及压实温度参考表2、在常温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及压实在常温下进行。
3、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制作条件在拌和厂或施工现场采取沥青混合料制作试样时,将试样置于烘箱中加热或保温,在混合料中插入温度计测量温度,待混合料温度符合要求后成型。
需要适当拌和时可倒入已加热的室内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中适当拌和,时间不超过1min。
但不得用电炉或明火上加热炒拌。
在试验室人工配制沥青混合料时,试件的制作按下列步骤进行: 1)将各种规格的矿料置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一般不少于4~6h)。
2)将烘干分级的粗、细集料,按每个试件设计级配要求称其质量,在一金属盘中混合均匀,矿粉单独放入小盆里;然后置烘箱中加热至沥青拌和温度以上约15℃(采用石油沥青时通常为163℃;采用改性沥青时通常需要180℃)备用。
一般按一组试件(每组4~6个)备料,但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宜对每个试件分别配料。
常温沥青混合料的矿料不应加热。
3)用烘箱加热至规定的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但不得超过175℃。
当不得已采取燃气炉或电炉直接加热进行脱水时,必须使用石棉垫隔开。
4、拌制沥青混合料4.1粘稠石油沥青混合料1) 、用蘸有少许黄油的棉纱擦净试模、套筒及击实座等,置100℃左右烘箱中加热1h备用。
沥青混合料轮碾成型法制作车辙试件的探讨
施工技术300 2015年42期沥青混合料轮碾成型法制作车辙试件的探讨张宁沈阳公路工程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辽宁沈阳 110005摘要:车辙试验源于英国TRRL,动稳定度能较好的反映沥青路面,在高温季节抵抗车辙的能力。
车辙试件成型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动稳定度数值的大小。
本文针对如何确保轮碾成型法制作的车辙试件质量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轮碾成型法;制作;车辙试件中图分类号:U416.2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42-0300-011 引言轮碾法成型试件方法是参照日本道路协会铺装试验法并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制定的,以供进行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性质使用。
2 轮碾成型法试验步骤2.1 准备工作(1)将尺寸为300mm×300mm×50mm的金属试模及小型击实锤等置100℃左右的烘箱中加热1h备用。
(2)将碾压轮预热至120℃左右。
(3)在拌和厂或摊铺现场采集具有代表性的沥青混合料试样,如混合料温度符合压实温度要求,可直接用于成型,但不允许将混合料冷却后,再二次加热重塑制作,重塑制作的动稳定度可能高出正常的2倍甚至好几倍,数据是不可信的,也是不能作为评价合格与否的依据的。
(4)计算每件混合料用量。
由一块试件的体积按马歇尔标准击实密度乘以1.03的系数求算。
2.2 成型方法(1)将预热的试模从烘箱中取出,在试模中铺一张裁好的普通纸(可用报纸)使底面及侧面均被纸隔离,将称好的沥青混合料用小铲稍加拌和后均匀的沿试模由边至中按顺序转圈装入试模,中部要略高于四周,用预热的小型击实锤由边至中转圈夯实一遍,中部要高于四周。
注意事项:装料时要避免沥青混合料的散失,要保证混合料均匀分布,试模四角处的混合料要保证饱满密实。
(2)待混合料温度达到压实温度及碾压轮预热至120℃左右时,将盛有沥青混合料的试模置于轮碾机的平台上,轻轻放下碾压轮,调整总荷载为9KN。
(3)碾压:1)碾压遍数的确定。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
1.目的与适用范围
(1)本方法适用于采用标准击实法或大型击实法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以供试验室进行沥青混合料物理性质、力学性能试验使用。
(2)标准击实法适用于马歇尔试验、间接抗拉试验(劈裂法)等所使用的φ101.6mm×63.5mm 圆柱体试件的成型。
大型击实法适用于φ152.4mm×95.3mm的大型圆柱体试件的成型。
(3)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时的条件及试件数量应符合如下规定:
①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小于或等于26.5mm时,采用标准击实法。
一组试件的数量不少于4个。
②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大于26.5mm时,宜采用大型击实法。
一组试件的数量不少于6个。
2.仪具与材料技术要求。
沥青混合料试件合理密度取值探讨
A
1 0 9 . 0 75
3 } 3 5 5
2 6
20
l 5
1 1
8
— —
B {0 7 O 3 I4 2 1 l 1 1 95 O 0 6 3 0 0 . 3 2
表 3 1 级配 A体积指标表 —9
25 .3
3- 7 0 4 8.
19 . 8 8 7. 17 . 8 9 9.
04 .
02 . 02 .
25 3. 7 . .21 4 62
25 4 .4 25 0 .3 19 . 8 . 59 16 . 8 . 79
17 8 . 25 2 . 89 .5 1 5 91O 2 5 0 . . . 4
正) 代表 沥青混合料时 间的体积 , 此体 积包括试 件开 口及闭 口空隙 ( 用拧干 的毛 巾轻轻擦 掉} 合 料试件 表面 的水来实 昆 现) 。表 干法方便 、 快捷 , 试验后试件可 以进行马歇尔试验。 包装法是在一定 的真空条件下用薄 膜将试件裹覆 , 并认
为被薄膜裹覆的体 积即为沥青混合料试件 体积 。包装法 比较 方便 , 试验后试件可 以进行马歇尔试验 。
表 3 2 级配 B体 积指标表 —O
项目 水中重量 表干法 蜡封法
油石 理论 空隙 饱 和 空隙 饱和 吸水 空隙 饱 和 比 密度 密度 蛊 度 密度 室 度 窒 密度 盎 度
4 . 26 3 2.0 58 0 .6 58 .
4 5 2 6 2. 9 . .43 51 4 7 . 5 0 2 6 2 2. 1 . . 2 52
试验 , 而要重新新制作试件 , 工作量增 加一倍。 表干法 是用于重减 去水 中重 ( 根据需要 进行 水温修 可
沥青混合料试验
沥青混合料试验5.1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5.1.1 试验目的与适用范围(1)本方法适用于标准击实法或大型击实法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以供试验室进行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使用。
(2)标准击实法适用于马歇尔试验、间接抗拉试验(劈裂法)等所使用的φ101.6 mm×63.5 mm圆柱体试件的成型。
大型击实法适用于φ152.4 mm×95.3 mm 的大型圆柱体试件的成型。
(3)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时的矿料规格及试件数量应符合如下规定:①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小于或等于26.5 mm时,采用标准击实法。
一组试件的数量不少于4个。
②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大于26.5 mm,但不大于31.5 mm时,宜采用大型击实法。
一组试件的数量不少于6个。
5.1.2 试验设备(1)标准击实仪:由击实锤、φ98.5 mm平圆形压实头及带手柄的导向棒组成。
用人工或机械将压实锤举起,从(457.2±1.5)mm的高度沿导向棒自由落下击实,标准击实锤质量(4 536±9)g。
(2)大型击实仪:由击实锤、φ149.5 mm平圆形压实头及带手柄的导向棒(直径15.9 mm)组成。
用机械将压实锤举起,从(457.2±2.5)mm的高度沿导向棒自由落下击实,大型击实锤质量(10 210±10)g。
自动击实仪是将标准击实锤及标准击实台安装为一体,并用电力驱动使击实锤连续击实试件且可自动计数的设备,击实速度为(60±5)次/min。
(3)试验室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能保证拌和温度并充分拌和均匀,可控制拌和时间,容量不小于10 L。
搅拌叶自转速度70~80 r/min,公转速度40~50 r/min。
(4)脱模器:电动或手动,可无破损地推出圆柱体试件,备有标准圆柱体试件及大型圆柱体试件尺寸的推出环。
(5)试模:由高碳钢或工具钢制成,每组包括内径(101.6±0.2)mm,高87 mm的圆柱形金属筒、底座(直径约120.6 mm)和套筒(内径101.6 mm,高70 mm)各1个。
(完整版)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T 0702-2011)9.1.1 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标准击实法或大型击实法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以供试验室进行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使用。
9.1.2 仪器设备标准击实仪、大型击实仪、试验室用沥青混合料拌合机、试模、脱模器、烘箱、天平或电子秤、插刀或大螺丝刀、温度计、电炉或煤气炉、沥青熔化锅、拌和铲、标准筛、滤纸(或普通纸)、胶布、卡尺、秒表、粉笔、棉纱等。
9.1.3试样准备1、确定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拌和温度与压实温度。
对于改性沥青,应根据实践经验、改性剂的品种和用量,适当提高混合料的拌和压实温度;对大部分聚合物改性沥青,通常在普通沥青的基础上提高10~20℃左右。
沥青混合料拌合及压实温度参考表2、在常温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及压实在常温下进行。
3、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制作条件在拌和厂或施工现场采取沥青混合料制作试样时,将试样置于烘箱中加热或保温,在混合料中插入温度计测量温度,待混合料温度符合要求后成型。
需要适当拌和时可倒入已加热的室内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中适当拌和,时间不超过1min。
但不得用电炉或明火上加热炒拌。
在试验室人工配制沥青混合料时,试件的制作按下列步骤进行: 1)将各种规格的矿料置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一般不少于4~6h)。
2)将烘干分级的粗、细集料,按每个试件设计级配要求称其质量,在一金属盘中混合均匀,矿粉单独放入小盆里;然后置烘箱中加热至沥青拌和温度以上约15℃(采用石油沥青时通常为163℃;采用改性沥青时通常需要180℃)备用。
一般按一组试件(每组4~6个)备料,但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宜对每个试件分别配料。
常温沥青混合料的矿料不应加热。
3)用烘箱加热至规定的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但不得超过175℃。
当不得已采取燃气炉或电炉直接加热进行脱水时,必须使用石棉垫隔开。
4、拌制沥青混合料4.1粘稠石油沥青混合料1) 、用蘸有少许黄油的棉纱擦净试模、套筒及击实座等,置100℃左右烘箱中加热1h备用。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制作试验(精)
课堂学习
任务实施 (--三步曲)
预热
成型试件
脱模
德修身、技立业
课堂学习
任务实施
注意:避免砸伤或夹伤手指
步骤一:预热
讲解仪器使用
德修身、技立业
课堂学习
任务实施
1.拌料
步骤二:成型试件
2 装 料
3.击实
4.测量
德修身、技立业
课堂学习
任务实施
步骤三:脱模
1.冷却
2.脱模
德修身、技立业
课堂学习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制作试验
德修身、技立业
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件制作
主 习 6S整理试验室
3
德修身、技立业
课前准备
学生
试验流程图
用量计算
预约试验备料
德修身、技立业
课堂学习
四步法
课程导入
任务实施
互动交流
抽查评价
德修身、技立业
课堂学习
课程导入
提问学生
检查备料
德修身、技立业
互动交流
德修身、技立业
课堂学习
抽查评价
德修身、技立业
课后
作业布置
视频
完成试验报告(数据处理)
拓展训 练
查阅规范,完成 轮碾法试件制作 流程图 (小组)
德修身、技立业
6S整理试验室
擦拭 清扫
整理
清洁
德修身、技立业
德修身、技立业
击实法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试验
击实法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试验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第二节击实法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试验一、目的与适用范围1.用标准击实法或大型击实法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以供试验室进行沥青混合料物理性质、力学性能试验使用。
2.标准击实法适用于马歇尔试验、间接抗拉试验(劈裂法)等所使用的φ101.6mm×63.5mm圆柱体试件的成型。
大型击实法适用于φ152.4mm×95.3mm的大型圆柱体试件的成型。
3.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时的矿料规格及试件数量应符合如下规定:(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及在实验室人工配制沥青混合料制作试件时,试件尺寸应符合以下规定:试件直径不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4倍,试件厚度不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1~倍。
对直径φ101.6mm的试件,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于26.5mm。
对粒径大于26.5mm的粗粒式沥青混合料,其大于26.5mm的集料应用等量的~26.5mm集料代替(替代法),也可采用直径φ152.4mm的大型圆柱体试件。
大型圆柱体试件适用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的情况。
实验室成型的一组试件的数量不得少于4个,一般取5~6个。
(2)用拌和厂及施工现场采集的拌和沥青混合料成品制作直径φ101.6mm的试件时,按下列规定选用不同的方法及试件数量:①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小于或等于26.5mm时,可直接取样(直接法)。
一组试件的数量通常为4个。
②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大于26.5mm,但不大于31.5mm,宜将大于26.5mm的集料筛除后使用(过筛法),一组试件数量为4个;如采用直接法,一组试件的数量为6个。
③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大于31.5mm时,必须采用过筛法,过筛的筛孔为26.5mm,一组试件为4个。
二、仪具与材料1.电动马歇尔击实仪:由击实锤、φ98.5mm平圆形压实头及带手柄的导向棒组成,电机带动链条将击实锤举起,从±mm高度沿导向杆自由落下,标准击实锤质量(4536±9)g。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一)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和试件成型1.适用范围:沥青混合料的制备和试件成型,是按照设计的配合比,应用现场实际材料,在试验室内用小型拌和机,按规定的拌制温度制备成沥青混合料,然后将这种混合料在规定的成型温度下,用击实法制成直径为101.6mm、高为63.5mm的圆柱体试件或大型马歇尔试件φ152.4±0.2mm,高95.3±2.5mm的圆柱体。
,供测定其物理力学性质试验用。
制作试件时,试件尺寸应符合试件直径不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4倍,厚度不小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的1~1.5倍的规定。
对于直径101.6mm的试件,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于26.5mm。
大型圆柱体试件适用于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应不大于37.5mm的情况。
试验室成型的一组试件的数量不得少于4个,必要时宜增加至5~6个。
2.试验器具:击实仪、标准击实台、试验室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脱模器、试模、烘箱、天平或电子秤、沥青运动粘度测定设备、插刀或大螺丝刀、温度计及其它:电炉或煤气炉、沥青熔化锅、拌和铲、标准筛、滤纸(或普通纸)、胶布、卡尺、秒表、粉笔、棉纱等。
3.试验方法(1)准备工作1)确定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拌和与压实温度。
①用毛细管粘度计测定沥青的运动粘度,绘制粘度曲线。
当使用石油沥青时,以运动粘度为170±20mm2/时的温度为拌和温度;以280±30mm2/S时的温度为城市实温度。
亦可用赛氏粘度计测定赛波特粘度,以85±10s时的温度为拌和温度;以140±15s时的温度为压实温度。
②当缺乏运动粘度测定条件时,试件的拌和与压实温度可按表11-12选用,并根据沥青品种和标号作适当调整。
针入度小,稠度大的沥青取高限,针入度大、稠度小的沥青取低限,一般取中值。
过沥青混合料拌和及压实温度参考表表11-12沥青种类拌和温度(℃)压实温度(℃)沥青种类拌和温度(℃)压实温度(℃)石油沥青130~160110~130煤沥青90~12080~1102)将各种规格的矿料置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一般不少4~6h)。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的原理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的原理今天来聊聊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的原理。
你看啊,咱们日常生活中做蛋糕其实和这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有那么点儿相似之处呢。
咱做蛋糕的时候是不是得把各种原料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好呀,什么面粉啊、鸡蛋啊、牛奶啊之类的。
沥青混合料也是一样,它有沥青、集料这些原料,也要按照合适的比例配好,这是基础。
那击实法呢?打个比方,就像我们给自行车打气,气筒把空气一下一下地压进轮胎里,让轮胎变得紧实。
击实法就是用击实锤把沥青混合料一下一下地击打到模具中,使它们变得密实。
这样做的原理啊,是模拟在实际路面施工过程中,压路机对沥青混合料压实的效果。
沥青混合料铺在路面上,如果不够密实,就像我们盖房子时候砖头砌得松松垮垮的,是撑不住重量,顶不住压力的。
我的个人理解啊,这就好比是要构建一个互相紧紧依靠的大家庭,每个集料颗粒和沥青就像家庭成员一样,要通过击实法紧紧团结在一起,这样才能形成坚实的试件,就像构筑了一个稳定的家的结构。
我一开始学习这个的时候,实在想不明白为啥要这么使劲去击打这个混合料。
后来明白了,在实际的道路工程中,如果试件的密实程度不够,那做出的路面就容易出现坑洼、变形之类的问题,这就没法保证咱们开车、走路了呀。
比如说,一条新修的路因为制样时候没弄好混合料试件,导致路面质量不达标,汽车一压就陷进去一块,那多影响出行呀。
有意思的是,这里面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比如说,击实的次数就很有讲究,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
多了呢,就像你把气球吹过头了,可能会让试件变形或者内部结构遭到破坏;少了呢,就达不到那种密实的效果,这就像给皮球打气只打了一点点,软绵绵的没法用。
说到这里,你可能会问那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合料击实次数都一样吗?这就涉及到不同的混合料其性质不一样啦。
根据相关理论和实际的工程经验,不同级配、不同类型的沥青混合料需要根据其特点设定合适的击实次数。
这就好比不同性格的人适应不同的教育方法一样,得因材施教。
击实法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试验
击实法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试验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常用于路面铺设的材料,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为了评估沥青混合料的性能,需要进行试验分析。
其中,击实法是一种用于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常用方法。
1.试件制备:首先需要准备试件模具和试件底板,根据试件的设计尺寸,将沥青混合料倒入试件模具中,并使用平板或者撞击器进行压实。
2.压实:试件模具中的沥青混合料需要进行适度的压实,以确保试件的质量和密实度。
可以使用平板进行静压,也可以使用撞击器进行动压。
3.异型试件制备:有时候需要制作一些特殊形状或者尺寸的试件,可以使用切割机或者其他工具进行加工。
4.固化:制作完成后的试件需要进行固化,一般使用阴干法或者烘箱法进行。
在固化的过程中,试件的形状和质量会逐渐稳定。
5.性能测试:固化完成后,可以进行一系列性能测试,例如抗压强度、抗剪强度、回弹模量等。
这些测试可以评估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从而指导工程设计和施工。
在进行击实法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试验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沥青混合料的配比要合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需的配合比例和配合设计。
2.试件模具要选用合适的材质和尺寸,以及确保模具内部光滑,以避免试件表面出现不平整或者开裂等问题。
3.压实过程中要注意力度和速度的控制,以及平均施力,以确保试件的密实度和质量均匀性。
4.在试件固化的过程中,要避免试件受到外界影响,例如露天阳光曝晒、雨水侵蚀等,以免试件形状发生变化或者受到损害。
5.在进行性能测试时,要确保测试设备和方法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获取可靠的测试结果。
总之,击实法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试验是评估沥青混合料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合理的试件制备和性能测试,可以全面评估沥青混合料的力学性能,为道路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需要注意试验过程中的各项细节,以确保试件质量和性能测试的准确性。
实验室拌合沥青混合料的方法
实验室拌合沥青混合料的方法如下:
1.温拌沥青制备:将沥青加热至拌和温度,计算温拌添加剂的添
加量,准确称量后,在搅拌状态下缓慢将温拌添加剂倒入沥青中,随后搅拌约10min,完成温拌沥青制备。
2.矿料和SBS改性沥青预热:在烘箱中分别将矿料和SBS改性
沥青预热至150℃和160℃,同时保温4h以上。
3.拌和:在加热到150℃温度下的沥青搅拌锅中进行拌和。
在拌和
过程中第1次先加入集料及SBS改性沥青进行搅拌,第2次再加入矿粉进行搅拌,在总的拌合时间方面,需要比搅拌热拌沥青混合料多1min,共3min,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混合料拌和充分。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1、目的与适用范围1.1本方法规定了在试验室用轮碾法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方法,以供进行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时使用。
1.2轮碾法适用于300mm×300mm×50mm(或40mm)或300mm×300mm×100mm板块状试件的成型,由此板块状试件用切割机切制成棱柱体试件,或在试验室用芯样钻机钻取试样,成型试件的密度应符合马歇尔标准击实试样密度100±1%的要求。
1.3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时的试件尺寸应符合如下要求:对轮碾板块试件,碾压层厚度不小于公称最大集料粒径的1—1.5倍,对切制棱柱体试件,长度不小于公称最大集料粒径的4倍,宽度或厚度不小于公称最大集料粒径的1—1.5倍,对轮碾成型板厚50mm的试件,矿料规格及试件数量应符合本规程T 0702的规定,但当试件厚度等于或大于100mm时,亦可用直接法制作试件。
2、仪具与材料2.1轮碾成型机:轮碾成型机的式样如图1所示,它具有与钢筒式压路机相似的圆弧形碾压轮,轮宽300mm,压实线荷载为300N/cm,碾压行程等于试件长度,经碾压后的板块状试件可达到马歇尔试验标准击实密度的100±1%。
当无论碾成型机时,可用手动碾代替,手动碾轮宽与试件同宽,备有10kg砝码5个,以调整载重(手动碾成型的试件厚度不大于50mm)。
在施工现场也可有采用压路机代替。
2.2试验室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能保证拌和温度并充分拌和均匀,可控制拌和时间,宜采用容量大于30L的大型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也可采用容量大于10L的小型拌和机。
2.3试模:由高碳钢或工具钢制成,试模尺寸应保证成型后符合要求试件尺寸的规定。
试验室制作车辙试验板块状试件的标准试模如图2,内部平面尺寸为300mm×300mm,高50mm(或40mm)或100mm。
2.4手动碾压成型车辙试件的试模框架:硬木或钢板制,内部尺寸300mm×300mm×50mm,平面能与试模边缘齐平。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可编辑修改word版)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T0702-2011)9.1.1目的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标准击实法或大型击实法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以供试验室进行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使用。
9.1.2仪器设备标准击实仪、大型击实仪、试验室用沥青混合料拌合机、试模、脱模器、烘箱、天平或电子秤、插刀或大螺丝刀、温度计、电炉或煤气炉、沥青熔化锅、拌和铲、标准筛、滤纸(或普通纸)、胶布、卡尺、秒表、粉笔、棉纱等。
9.1.3试样准备1、确定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拌和温度与压实温度。
对于改性沥青,应根据实践经验、改性剂的品种和用量,适当提高混合料的拌和压实温度;对大部分聚合物改性沥青,通常在普通沥青的基础上提高10~20℃左右。
沥青混合料拌合及压实温度参考表2、在常温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及压实在常温下进行。
3、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制作条件在拌和厂或施工现场采取沥青混合料制作试样时,将试样置于烘箱中加热或保温,在混合料中插入温度计测量温度,待混合料温度符合要求后成型。
需要适当拌和时可倒入已加热的室内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中适当拌和,时间不超过1min。
但不得用电炉或明火上加热炒拌。
在试验室人工配制沥青混合料时,试件的制作按下列步骤进行:1)将各种规格的矿料置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 一般不少于4~6h)。
2)将烘干分级的粗、细集料,按每个试件设计级配要求称其质量,在一金属盘中混合均匀,矿粉单独放入小盆里;然后置烘箱中加热至沥青拌和温度以上约15℃(采用石油沥青时通常为163℃;采用改性沥青时通常需要180℃) 备用。
一般按一组试件(每组 4~6 个)备料,但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宜对每个试件分别配料。
常温沥青混合料的矿料不应加热。
3)用烘箱加热至规定的沥青混合料拌和温度,但不得超过175℃。
当不得已采取燃气炉或电炉直接加热进行脱水时,必须使用石棉垫隔开。
4、拌制沥青混合料4.1粘稠石油沥青混合料1)、用蘸有少许黄油的棉纱擦净试模、套筒及击实座等,置100℃左右烘箱中加热 1h 备用。
公路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学习认识与体会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学习认识与体会第一节简述随着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沥青路面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在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方面取得了许多新的科研成果。
尤其是《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及《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的实施,对原材料的质量、检验方法及施工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美国SHRP研究成果对国内外前沿技术影响较大,因此为提高我国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试验和评价水平,交通部公路研究院对原规程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制定了《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
由人民交通出版社组织的《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宣贯会在北京召开,我有幸参加,现将新规程学习认识与体会汇报如下:本规程包括99个测定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基本工程性质的试验项目。
其中沥青试验54个,沥青混合料试验45个。
其中对原规程修订了43项,增补了13项,删除了2项。
第二节原规程修改部分一、沥青部分1、TO601 沥青取样法⑴取样数量:由于取样数量太少缺乏代表性,影响数据的准确性,因此将稠沥青或固体沥青的沥青样品数量有1.5kg修改为4.0kg。
⑵加了在验收地点取样方法,新规规定:当沥青到达验收地点卸货时,应尽快取样,且要求所取样品为两份,一份样品用于验收试验,另一份样品留存备查。
⑶样品必须放在带盖的密封金属容器内,尤其做好防水,如进水后,在质量检验过程中,不仅增加了脱水工序,同时由于脱水加热造成沥青试验老化,造成试验结果不准确。
⑷就沥青加热问题增加了条文说明,用于质量仲裁检验的样品,重复加热的次数不得超过两次。
(且加热时均应放入烘箱加热,不得用明火或电炉加热)。
2、T0602 沥青试验准备方法⑴在适用范围内,增加了聚合物改性沥青。
⑵强调沥青试样不得直接采用电炉或燃气炉明火加热。
3、T0603 沥青密度与相对密度试验由于在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中,尤其是改性沥青,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计算法时,沥青密度技术规范中要求为25℃的沥青相对密度,试验条件将原来的15℃修改为25℃及15℃,取消了原来的规程中的温度换算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 7
第3 4卷 第 3 1期 2 0 0 8年 11月
山 西 建 筑
S HANXI ARCHI TECTURE
V0 . 4 No. 1 13 3 号 :0 96 2 (0 8 3 .1 60 1 0 .8 5 2 0 )10 7 .2
/ ~1 5 而且拌合机侧壁 和叶 量一个试件所需 的沥青 放入 提前 预热 到规定 温度 的小型拌 合机 对误差 只有单个成型试件误差 的 14 / , 片粘附 的细 沥青 混合 料对 于单 组成 型试 件 的影 响 较单个 试件 成 内( 此处不 同于规范 的方 面是先 放入 沥青后 再放 人集 料 , 样做 这 的 目的是沥青放置超 量时 可取 回) 然后 将 预热 的集 料置 于拌 合 型试件 小得 多。因此单 组成 型试件 与设 计配 合 比符合 程度 比单 ,
沥 青 混 合 料 试 件 制 作 方 法 的 探 讨
谢 群峰
摘
周 学军
傅秋红
要 : 比了马歇尔击实试验 的单个成型试件和单组成 型试 件的试验过程 , 对 对两种 试件制作方法得到 的试验 数据进 行 .
了分 析, 结果表 明, 单组成型试 件试验效率高 , 试验结果稳定 , 应在 沥青 混合 料试 件制备 中采用。 关键词 : 沥青混合料 , 件制作, 试 单个成 型试件 , 单组成型试件 中图分类号 : U 3 T 55 文献标识码 : A
通过下列筛孔 (Ⅱ1 H I 的质量百分率/ ) %
5 2 . 1 1 0 1 9. 0 4. 5 2. 6 65 90 6. 3 2 5 7 3 1. 8 0. 0 O. O 0. 5 O O 5 1 6 3 1 7
单个 t 0 0 6 3 8 . 7 6 . 5 3 . 3 2 4 4 1 7 8 4 6 o 9 1 0 1 9 4 7 0 5 8 5 2 7 1 6 1 0 0 单组 l o 0 7 5 7 . 7 . 6 5 . 3 . 3 . 2 5 2 1 7 4 5 0 0 9 . 9 2 3 8 5 l 3 5 7 2 0 1 2 9 1 . 0 0 .
沥青混合料室 内试 验最 重要 的工作 是 马歇 尔击 实或 者旋转 以取相 同质 量 , 待称量混合料装模 时可 以根 据 已有 经验和试验结 压实成型试件 , 试件 的物理力学性质是混合 料配合 比设 计的重要 果进行 调整 , 这样可 以进一 步提 高准备集 料的效率 。 依据 。 配合 比 设计 中一般需成型 5 组试件 , 试件 的油 石 比分别 每组
机 中, 开动拌合机 , 和 9 后暂停 拌和 , 拌 0s 加入单 独加 热 的矿粉 , 个 成 型试 件 要 高 得 多 。
继续拌和 9 。清理所 有 的混合料 , 量后装 入 预热 的试模 中, 2 成 型试 件 的结 果 0s 称 选 择两个 A -5混合 料配合 比设 计 的试验 数据 。采用单 个 C2 按照规定要求插捣 , 量测 混合 料温 度 , 待混合 料温 度达 到预定 的
表 1 A -5单 个 成 型试 件 和 单 组成 型试 件 的 级 配 C2
i 类型 3 1
.
量, 重新 备料保温 , 复上述拌 和 、 重 称量 和击 实 的步骤 , 得到 规定 数 量的试件 。不 同油 石比的混合料需要重复上述试验步骤 。
单 组 成 型试 件 的试 验 步 骤 为 :
击实温度后将试模 置于 马歇 尔击实 仪击 实成 型。试 件击 实结 束 成 型试 件或者单组成型试件两种方式 。 两种方 式下 AC2 -5矿 质混 合 料在各 筛 孔通 过百 分率 如表 1 后 , 上下面的纸 , 取掉 用卡 尺量试 件离试 模 上 口的高度并 由此计 两个 级配差别不大 。 算试件高度 , 试件高度不 符合要 求 ( 小马 歇尔试 件高 度要求 为 所 示。从表 1中可以看 出, 对 6 . 35mm±1 3mm) . 时试件作 废 , 推算制作 合格试 件所需 集料 质
1 试件 的成 型方 式
为预估 的最 佳油石 比、 预估 的最佳 油石 比 ±0 5 预估 的最佳 油 . %、
%。对于单 个成 型试件 的情况 , 需分 别备 5种矿 质混合 参照《 公路 工程 沥青与 沥青 混合料 试验 规程》1中规定 的步 石 比 ±1 … 料试打试件 。平行试件需 等试 打试件 高度确定 后才可备 料保 温 。 骤成型马歇尔击实试件 。沥青混合料试 验规程 中指出“ 一般按一
在第 一个 试件 击实 完成后 , 根 组试件 ( 每组 4 ~6 ) 个 个 备料 , 进行配合 比设计 时宜对 每个试 而对于按照单组成 型试 件 的情 况 , 但 据试件高度 推算 生产 合格马歇尔试件所 需 的混合 料 , 马上可 以成 件分别备料” 。因此 目前 的制件方 式有按 照一 组试件备 料成型 和 对于每 档 每个试件分别备料成 型两种 , 本文中简称 为单组成 型试 件和单个 型所需 的平行试 件。而且单组成型试 件每组备 料量大 , 料配料精确 度要 求可 以较单个成型试件 要求低 , 料速度 比后 者 配 成型试件 。单个成型试件 的试验步骤一般 为 : 按照预估的一个 马歇尔试 件质 量推 算各 档集料 用量 配料后 快得多 。因此单 组成 型试件 较单 个成 型试 件效 率 高。从 沥青 用 同样是 0 5g沥青 的误差 对于单 组成 型试件 的相 . 置入规定温度烘箱 内保温 4h以上 , 沥青加热 到规定 温度后 称 量控制 上来 讲 , 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