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与设备的可靠性管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检修的设备过程管理控制
(1)质量过程控制。

公司在严格执行预防性维修管理制度
的前提下,不仅要控制相关设备的维修质量,还要控制整个维修过程,并对维修过程进行详细记录、验收。

应建立和完善验收管理制度,对一般维修质量进行严格控制[2]。

首先,各部维修人员分别列出设备故障和临时维修,特别是维修前的检查。

维修人员对设备进行维修,并将维修结果单独提交使用部门,在所有维修完成后,维修记录、设备的修换、型号等资料都要存档,以便后续查询。

(2)管理维护时间,列出各维护设备的维护时间表。

确保维修工作在规定的管理时间内严格按照维修计划进行;确保维修过程中的所有维修内容和问题都能得到解决;确保维修时间检查严格按照维修计划进行。

对维修过程中的工期延误情况进行报告和分析,总结问题,改进维修方案。

(3)维护安全管理与控制。

在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中,要严格执行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一些探测设备和操作问题复杂且危险。

因此,在对不同的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安全管理时,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检测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应该积极组织现场检查:确保不同设备的安全措施能够实施并得到控制。

例如,通过安全检查和定期维修,发现原有发动机设备(1 a 、1 F)磨损严重,针对噪音等问题,采取不同的维修方案,积极寻找问题和隐患,在维修过程中发现压缩空气式发动机存在一些重大设备缺陷,如:油渍、严重腐蚀等。

因此,维修部门积极与使用单位沟通,安排相应的检查措施,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结合机组停机检修,积极开展10 kV 备用线路电势放电、锅炉异响等重大隐患及安全隐患的整改工作。

根据维修过程中发现的设备隐患和干扰,分三级进行确认和分析,采取合理可靠的处理措施,对损坏严重的部件及时试换,并进行相应的测试。

其优点是可进行定期维修,对设备运行状况进行初步检测,提高可靠性。

1 标准化检修提升设备的可靠性
为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建立了实用的系统管理系统、日常检查和故障排除系统、定期维护和系统检修等。

设备管理,要从有效管理的角度出发,提高内部人员的能力,实行严格的设备管理制度,及时纠正设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纠正不能立即纠正的设备,对其进行控制和控制,并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使设备完全停用,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1.1 日常周期检修的制定
化学生产中,通过充分预防性的定期维护,确保设备能满
足维护需要,有效地节约了维护费用。

它既能解决设备日常易损坏的问题,又能对必要的设备进行全面检查,使之更加合理。

以此为基础,建立健全设备管理体系,提高设备维修水平,完善
维修程序,加强质量控制,确保设备完好率[1]。

1.2 日常设备检修项目的制定
各类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制度并不统一。

在设备操作人员与生产厂家人员联系后,制定了可以同时执行和拆卸的维修项目,以便快速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维修和发现问题,并为不同标准的操作和特殊项目规定具体的术语和描述要求。

制定详细的标准计划,将设备预防性维护分为日常维护和特殊维护两类。

对此,应通过改进维护内容,发现日常维护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项维护,彻底解决问题。

因此,应鼓励企业内部各部门参与,建立技术改造体系,解决企业各种安全经济问题。

设备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技术尤为重要。

通过对设备的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和维护,可以提高化工企业的生产效率,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持在一般水平,引进标准化的项目管理体系,可以细化设备的预防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更加细化分工和责任,加强日常管理,运用信息化管理工具,定期对设备的故障、异常进行分析,利用 MIS 等信息平台,完善各设备的管理和监控。

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与设备的可靠性管理
李小西,蔡洪刚,张焱,刘宇(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辽宁 沈阳 11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设备的不断现代化,设备的可持续利用也越来越紧密。

预防管理和设备可靠性应与检验前的设备质量和设备维修质量的提高联系起来。

通过改进设备管理,保证设备的耐久性,降低损坏率,可以为企业中的众多员工提供更多的设备管理支持,对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和可靠性管理进行探讨,并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预防性维修管理;设备管理;可靠性管理中图分类号:TQ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4800(2021)14-0134-02
DOI:10.19900/ki.ISSN1008-4800.2021.14.066
Prophylactic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Reliability Management of Equipment
LI Xiao-xi, CAI Hong-gang, ZHANG Yan, LIU Yu
(Shenyang Paraff i n Chemical Co., Ltd., Shenyang 110000,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moderniz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the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equipment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close. Preventive management and equipment reliability should be connected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equipment quality and equipment maintenance quality before inspection. By improving the equipment management, ensuring the durability of the equipment and reducing the damage rate, we can provide more equipment management support for many employees in the enterpris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reventiv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and reliability management of the equipment, and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Keywords: preventive maintenance management; equipment management; reliability management
我们一直把重点放在电气控制元件的维护和管理上,一旦出现问题,立即更换故障元件。

普通设备的某些生产需要必须长时间运行,从而导致部分部件老化,影响整个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此情况下,经营者应采取措施,定期更换老化的电器部件,确保正常使用的设备能顺利完成生产任务。

(5)设备的修理过程应在指定地点进行适当安排。

化工生产企业机器设备种类繁多,不同型号的机器在使用过程中对环境有不同的要求。

制定适当的维修措施,并由技术员严格执行,以确保正常维修机械设备。

为防止因操作员疏忽而造成设备磨损,公司还应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到车间进行设备检查。

(6)建立健全事故应急预案体系。

化工生产中有许多机械设备,有些设备由于生产需要,需要长时间运行,一旦出现故障,工人们就能迅速地发现问题的原因,及时进行维修和调整,因此,企业应成立技术人员应急小组,具有良好的技术知识,建立健全的应急机制。

4 设备的管理维护模式探究
4.1 以设备状况为依据
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国家有明确的规定,对化工企业
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也是自己制定维护制度的依据。

但是,这种情况也有缺点。

大多数企业只按有关规定保管设备,不从企业的生产情况出发,考虑到本企业生产车间的内部条件和设备的实际情况,很容易造成一些维修工作量过大。

4.2 以状态监测为依据
大多数企业在设备出现故障前,就已经知道了设备的状况,
并达成了一个合理的维修时间,这是很现实的决定,根据设备的特点来维修是很现实的。

但这一实时监控和维护的方式需要大量专业人员,而且人力投入成本过高。

4.3 以设备状况和检测为依据
该系统将上述两个系统的设备状态和确定状态相结合,形成一个新系统。

对经常用于大批量生产的设备,要按照有关规定操作,并按照行业标准及时维修。

另外,对不常用的、重要的、昂贵的和易出现质量问题的生产设备,企业主管可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对设备是否影响生产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5 结语
企业通过预防性维修管理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通过标准
化系统、日常维修管理和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所有设备的安全、稳定和可靠性都得到了改善,使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的设备使用效率最高,公司整体业绩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照鼎,姜鹏,郭鹏飞,等.设备预防性维修管理与设备的可靠性管理[J].中国设备工程,2020 (22): 64-66.
[2]刘超.开展预防性维修提升设备可靠性[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9 (8): 5-6.
[3]马胜君.预防性维修在页岩气压裂设备管理的应用[J].石化技术,2019, 26(4): 172, 158.
[4]林梦菊.基于可靠性分析的设备预防性维修决策研究[D].沈阳:沈阳理工大学,2015.
2 预防性巡检提升设备可靠性
2.1 预防性巡检制度的执行
严格制订电气设备的预防控制制度,通过定期不间断地维护和保养,确保对相关设备负起责任,加强对所负责设备的控制和检验分析报告,定期总结分析设备的可靠性,采用各种先进的分析技术,运用软件来优化系统,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的历史数据和系统强大的分析功能,解决设备的不足和发展,及时发现重大设备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和排除,防止设备缺陷转化为设备误差增加[3]。

2.2 消缺制度的执行
该系统以设备“零故障”为目标,做到小问题不断,大问题不断,及时上报。

如有重大缺陷,应由管理人员填写设备异常报告,交维修部门进行特殊检查,确保闭环有效,及时排除重大故障。

对不能及时改正的缺陷,维修部应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由设备负责人根据现场情况制定防范制度,报维修部审核;要最终改正缺陷,不仅要运用智慧解决问题,而且要积极尝试,提前采取预防措施。

通过日常检查发现,水泵变频器冷却风机在运行中发生故障,无法及时处理。

针对这些问题,及时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思路,并第一次进行了错误处理。

2.3 定期对异常设备进行技术监督
定期检查发现有故障的设备后,再通过故障排除系统对其
进行修理,对目前不能解决的设备,要及时登录,通过定期处理进行监控,通过监测设备的发展状况,及时发现问题端口,加强对不正常设备的监控,每月或每季度完成一次检查报告,由公司负责处理报告。

及时发现设备的安全隐患,认真查找安全隐患的原因,及时正确处理,迅速与专业队伍联系解决。

通过对高压公用变压器的电网故障检测,发现了接地电阻故障。

经检测为接地电阻内部故障。

要主动与生产厂家沟通处理,与使用部门沟通争取维修时间,并迅速更换其它设备配合使用,在整个监测过程中消除故障,创造条件,受到使用部门的好评,虽然维修时间较短,但通过对设备的安全可靠性的检验和确认,能超时、顺利地完
成维修任务,将大大提高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的可靠性[4]。

3 提升设备维修及保养办法的可靠性策略
采用TPM 管理方法、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等各种设备管理新方法、新技术的积极探索,对解决设备预防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起到了积极作用。

(1)操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要按照工艺规程操作化工生产设施,日常工作要由操作人员每天进行维护。

此外,为了使车间工人能不时地对设备进行检查,了解设备是否被腐蚀,并在适当的时候采取适当的措施。

(2)操作人员应根据系统配置不同的生产和维护时间。

在维修中要重点检查电气控制设备。

一旦发现老化损坏问题,应及时处理,以免发生重大故障甚至火灾。

(3)与其他工业生产不同的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如果一台机器出现故障,生产全过程的专业操作者可以对设备进行维修,采取同步维修的方式,保证整个生产线的良好运行。

(4)电气控制系统的维护很重要。

相关信息表明,在所有设备中,机械和电气控制部件的损坏最为严重。

为解决这一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