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新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期末抽考测试评估(精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评估附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1分)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形和注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提.防(dī)遏.制(è)湛.蓝(zhàn)不可明.状(míng)迥.然不同(jiǒng)
B.赃.物(zāng)销.魂(xiāo)烦躁.(zào)名副.其实(fù)锐不可当.(dāng)
C.要塞.(sài)瓦砾.(lì)颠沛.(pèi)因地制益.(yí)重峦.叠嶂(luán)
D.寒噤.(jīn)蹒.跚(pán)驻.足(zhù)惟妙惟肖.(xiāo)前瞻.后顾(zhān)
2.对下列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少一点急功近利,多一点高屋建瓴....,是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题中应有之义。
B.老百姓的一些所谓鸡零狗碎....之琐事,拢总起来就是关乎国计民生的大事,并最终关联着我们整个社会乃至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无论如何小觑不得。
C.黑中俏夭夭不欢喜上树,便想新主意,自出心裁....找了枝长竹杆子,杆端缚了个小小捞鱼网兜,站在树下去搜寻。
D.山茶花,又名耐冬,它富丽堂皇....,是我国著名的花卉。
3.选择准确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前面句中的横线上。
(3分)
⑴20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安庆、芜湖线。
(A.越过B.突破)
⑵他们(纳粹)杀孩子、老师,也杀牧师、工人、工匠、小店老板、鞋匠…… 淳朴勤劳的普通市民。
(A.全是B.多数是)
⑶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而不是。
(A.技术B.艺术)
4.指出下列句子主要使用的表达方式。
(3分)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
B.只有一棵树还没倒下,好像有一双魔手把它的上半身削去了,单留着一人高的下半截。
()
C.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
()
1、读下面的句子,给加点的字注音,依据拼音写汉字,用“——”划出错别字,并改正:(3分)
①迎接风雪zài( )途的寒冬②未复有与()其奇者③可爱者甚蕃()
④燕子piān()然归来⑤重峦叠障⑥不可明状
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纤细(qiān)锐不可当dāng河堤(tí) B.两栖(qī)惟妙惟肖(xiào)琐屑(xiè) C.陨石(sǔn)重峦叠嶂(zhàng)扼制(è) D.藩篱(fān)迥然不同(jiǒng)气氛(f èn)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①由于教师和家长缺乏有效的,两者关系紧张是当前的普遍现象。
②直到今天,遭天旱,四川有些农村里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③这些劣质奶粉造成的危害,奶制品销售市场非整顿不可。
A.沟通乞求骇人听闻 B.勾通祈求耸人听闻
C.勾通乞求耸人听闻 D.沟通祈求骇人听闻
4、仿照下面的句子,另写两句富有意蕴的句子:(2分)
相思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想起。
相思是
5、依次在横线上填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他肥胖的身子向左现出努力的样子。
A.攀、缩、微倾
B.攀、收、倾
C.抓、缩、微侧
D.抓、收、微倾
6、运用课内外古诗积累填空(3分)
①《游山西村》一诗中,表明困难中仍然蕴藏有希望哲理的诗句是
②《三峡》中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意思相同的句子是:
③古诗中劝学的诗句很多,如:。
7、杜甫《望岳》一诗中,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是:(2分)
8、王维《使至塞上》中,以传神之笔勾画出一幅塞外雄浑景象的名句是:(2分)
9.古诗文默写。
(8分,每空1分)
(1)予独爱莲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周敦颐《爱莲说》) (2)杜甫在《望岳》中的诗句“ ,。
”表达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与气概。
(3)《石壕吏》中,既暗示老妇已经被抓走,又和开头“暮投石壕村”遥相呼应的句子是:“
,。
”
(4)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绘洞庭湖的壮观景象的诗句中,笔力千钧,备受后人赞
赏的二句是:“ , ”。
10.根据提示,写出出自本册所学古诗文中的成语。
(4分)
①一下子出现开阔明朗的境界,也形容一下又领悟某种道理。
()②原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
()③后遂无问津者。
()④不足为外人道也。
()
二、(一)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题目:(10分)
[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
复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间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10、解释下列加点的字:(2分)
(1)仿佛若有光()(2)屋舍俨然()
(3)矜、寡、孤、独()(4)盗窃乱贼而不作()
11、翻译:(2分)
(1)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2)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12、(2分)(1)[乙]文中“老有所终,幼有所长”在甲文中有具体的描绘,这一句话是:。
(2)在大同社会里,现实社会中“□”,“□□□□□”等诸多黑暗现象将不复存在,代之而兴的是一个“□□□□□”的和平,安定的局面。
13、读了[乙]文以后想一想,文中所说的大同社会是不是陶渊明描绘的那个世外桃源?(2分)
14、仿照例句结构,再写一个句子(2分)
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二)苏州园林(15分)
①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各不同。
②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③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讲究假山池沼的□□,讲究花草树木的□□,讲究近景远景的□□。
④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⑤他们惟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实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
15说明事物应抓住特征。
第一段说明苏州园林共同特征的句子是哪一句?
16.第一段□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是()(2分)
A、布局配合映衬层次
B、布局映衬配合层次
C、层次配合映衬布局
D、布局层次配合映衬
17.用∥线为第一段划分层次①②③④⑤(2分)
18.第一段第②句中的“似乎”、“一致”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
19.“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的正确意思是什么?
20.作者在说明池沼时,其意图主要是什么?(2分)
21.第二段文字使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有哪些?(1分)
22.这两个文段采取说明顺序,它们之间是关系。
(2分)
(三)寄贺年卡的人(17分)
①新年将至,他却没有快乐,就在这时,他收到一张贺年卡。
这令他意外。
②妻子去世一个月来,他始终无法从痛苦中挣脱。
他冷漠地对待这个世界,消极地生活。
人们劝他振作,他却冷冷丢给人家一句:“我心已死。
”人走屋空后,他孤寂地坐着,一口一口地喝烈性酒。
③他不知道,在他日日冷漠地对待的这个世界上,有谁还会给他寄贺年卡。
④贺年卡的封面图案很简单,洁白的纸上画着一片绿色的叶子,叶子上方印着五个字:“默默的祝福”。
打开贺年卡,他却没找到寄卡人的姓名,只在像封面一样洁白的纸上,有钢笔写着几行字——
“别去猜我是谁,也不必去寻找。
只要你知道,这世界上有人在默默地祝福你。
生活依然美好,依然充满热情,依然充满爱。
新年与你同在。
”
⑤这几行字,他看了一遍又一遍。
心中悄悄潜入一丝暖意。
A是谁送来的温暖呢?他极力去辨认那钢笔字,但这隐去姓名的祝福者显然是要真正隐去他自己。
字,一笔一画,横平竖直,是标准的仿宋体,根本看不出一点个人风格。
谁呢?我一定要找出来。
⑥第二天上班,他仔细观察他的同事。
他冲他们微笑点头。
妻子去世以来,这是他第一次露出微笑。
同事们也分别向他回报以微笑。
微笑充满了温馨。
他分辨不出,他觉得每个人都像是那祝福者。
⑦在美好的微笑与轻声的祝福中,他感到生活真的充满了爱。
B有什么东西在他心底悄悄融化。
他冰封已久的情感被解冻了。
他的心尚未死。
⑧“别去猜我是谁,也不必去寻找。
”他想起了这句话,他知道他是找不到那人的。
他郑重地从信封中抽出贺年卡,珍惜地抚摸着。
突然,他看到信封上的邮戳:贺年卡是挂号寄来的,为什么不去问问邮局呢?他来到邮局。
⑨邮局的人说:“噢,这个办挂号邮贺年卡的人我们记得非常清楚。
C两个月前,来了一女人,很瘦,因为病态,她的嘴唇几乎没有血色。
她说她得了绝症,将不久于人世了。
她请求我们代她在年前寄出这张贺年卡……我们知道她已经死了,因为她临走前说,如果她能将生命熬到年底,她将亲自来寄这张贺年卡。
”
⑩听完这些,他已知道了这寄贺年卡的人。
他深深地,不知是向这告诉他谜底的人,还是向那已长眠的妻子,鞠了一躬。
23.收到一张贺年卡后,“他”为什么会感到意外?(2分)
24.第②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描写方法?(2分)
25.画线句子A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26.画线句子B中“悄悄融化”指的是什么?(2分)
27.画线句子C中从记叙顺序来看属于,其作用是什么?
28.本文要告诉我们什么生活道理?(2分)
三、现代文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9题。
(18分)
将军和士兵
月光如水。
枪刺在月光下闪烁出一道寒光。
士兵威严的站立在哨位上。
将军踏着月光走来了,身后跟着一大帮陪同和随从人员。
哨兵以规整的姿势迎接将军的到来。
将军打量了一下哨兵,以几十年戎马生涯铸就的威严口吻发问:“想不想家呀?” “报告首长,为了革命,不想家!” “放屁!”将军剑眉一竖,大声斥责。
哨兵的腿发抖了。
他知道,眼前这位威严的将军是战争年代被称为“常胜将军”的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钧。
“革命就不要家了?没有家哪来的国?连家都不想咋保国?大话、空话、套话、假话!” 人们被震住了。
在这突出政治的年代,谁敢说这样的话?
“不想家的兵不是好兵。
”将军看出了哨兵的紧张,走上前去,拍了拍还稚嫩的肩,“记着,要想着家里的父老,才能对得起肩上的钢枪。
” 将军走了。
士兵的眼睛湿润了。
不由悄悄将手伸进裤兜里去摸那封已看了无数次的家信。
15.试从文章中找出一句最能体现将军深邃思想的话,并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16.本文对将军的描写有()(3分)
A、肖像描写
B、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
D、心理描写
E、正面描写
F、侧面描写
17.从上文看,皮将军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
18.“月光如水”属什么描写?它的作用是什么?(4分)
19.结尾写士兵眼睛湿润了,请合理想象,描写出士兵此刻的心理活动。
(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5题(22分)
翩然出世“中国印”
——解读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
⑴在中国的文化词典和社会生活里,有中国字、中国画、中国结……而今,又一个称谓将在全球广为流传并永久载入奥林匹克史册,那就是:中国印!
⑵中国印——
2008北京奥运会会徽。
她似印非印,似“京”非“京”,潇洒飘逸,充满张力,风格独特,寓意是舞动的北京。
⑶“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从2003年8月3日起,正式成为第29届奥运会会徽。
这个由北京始创国际企划公司设计的编号为第1498号应征作品是从全球1985件应征作品中遴选的;是102件入围作品、10件获奖作品中的第1名。
⑷目前,国际奥委会所拥有的45个冬季、夏季奥运会会徽的设计思路分为三种:运动元素,如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区域性元素,如1964年东京奥运会;运动元素加区域性元素,如2000年悉尼奥运会。
⑸据北京奥组委介绍,“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包含有四项含义:首先,中国特点、北京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元素结合。
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的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
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⑹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印章(肖形印)作为标志主体图案的表现形式,主题图案基础颜色选择红色,传达和代表了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
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在中国出现,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并且至今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表现形式,寓意北京将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出色一届奥运会的庄严承诺”。
另外,红色历来被认为是中国代表性颜色,具有代表国家、喜庆、文化传统的特点。
⑺这个标志还代表着北京正以改革开放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地运动员和人民欢聚北京,生动地表达出北京张开双臂,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和真诚,传递着奥林匹克的理念与精神。
印章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开朗友善,在蕴含中国文化的同时,充满了动感,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以及以运动员为核心的奥林匹克运动原则。
⑻其次,城市加年份的标准字体设计别出心裁,独树一臶。
“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字体采用了汉代竹简文字的风格,将这一字体的笔画和韵味有机地带入到“Beijing2008”字体之中,自然、简洁、流畅,与会徽图形和奥运五环浑然一体。
字体符合市场开发目的,与标志主体图案风格相协调,避免了未来在整体标志注册与标准字体注册中因使用现成图案而可能出现的仿冒侵权法律纠纷。
⑼另外,总体结构与独立结构比例协调,“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中的“Beijing2008”和奥运五环三部分之间在布局及比例关系方面近乎完美。
第一部分独立使用时比例合理,不失协调。
⑽有利于形象景观应用和市场开发,也是这枚会徽脱颖而出的原因之一。
国际奥委会知识产权注册机构认为,“中国印〃舞动的北京”主体图案具有作为独立商标注册的条件,在城市景观布臵、场馆环境布臵等方面蕴含着巨大的潜力。
⑾会徽,是每一届奥运会的图腾。
会徽的意义超越奖牌、吉祥物、主体育场造型等一切奥运元素,它具有跨越国界的力量,它向全世界展示了主办国家及城市对于奥林匹克精神的理解。
⑿由北京工美集团大师们用同一块新疆和田玉精心雕刻的两方“北京奥运会会徽徽宝”,揭幕仪式后,一方将珍藏在中国有关博物馆,另一件将作为13亿中国人民积极参与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见证,送往坐落在洛桑的奥林匹克博物馆永久珍藏。
⒀“中国印〃舞动的北京”翩然出世,奥林匹克和中国历史长河里由此再添一抹霞光、一份瑰宝、一段传奇。
20.文章由至的顺序(1分)说明了“中国印〃舞动的北京”所包含的“四项含义”。
这“四项含义”具体是指:(4分)
①
②
③
④
21.文章第⑶段连续运用了一组数字:“1985”、“102”、“10”、“1”。
它们是为了强调说明:。
(3分)
22.文章第⑷段告诉我们,“奥动会会徽的设计思路分为三种”。
从对“中国印”的解说看,“中国印”的设计思路属于哪一种?为什么?(4分)
23.2008北京奥动会会徽取名“中国印”,意味着它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
请阅读⑸到⑻段,简答:从“中国印”的设看,哪四个方面体现出了中国特色?(4分)
24.文章结尾划横线句子高度评价了“中国印”的历史地位,请你仿照句式特点,在“一段传奇”之后再写上两个短语。
(2分)
25.请你给北京奥运会拟一条宣传标语,要能体现出“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和真诚”。
(5至20字之间)(4分)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评估(二)
1、B
2、A
3、⑴B⑵A⑶BA
4、A.记叙B.描写C.议论
1、(1)载、(2)yu (3)fan (4)翩(5)嶂(6)名
2、B
3、D
4、(2分)参考:
相思是是一支清秀的昙花,总在液深人静时绽放。
相思是片片发黄的叶子,总在秋风瑟瑟中飘洒。
5、(2分)A
二、古诗文阅读(17分)
6、运用课内外古诗积累填空(3分)①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②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③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7、(2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2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9、(1)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濂而不妖(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3)天明登前程,独与老翁别 (4)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每句1分,如有增漏、误写,该句不记分) 10、(1) 豁然开朗 (2)世外桃源⑶无人问津⑷微不足道
10、隐隐约约;整齐的样子;同“鳏”,丧偶的男子;兴起 11略 1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谋、盗窃乱贼外户而不闭 13、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带有梦想色彩,“大同”社会现实性较强。
他们都是古人对未来社会的构想。
但陶的理想是空想。
14、略
15、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16、A 17、①②∥③∥④⑤ 18、不能。
“似乎”表示对某种情况的估计,这样说留有余地,令人信服;“一致”是没有分歧的意思,表明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追求相同。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9、假山的堆叠,不仅是技术更是艺术 20、说明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21、分类别 22、逻辑总分 23、因为他不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谁还会给他寄贺年卡。
24、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25、①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②引出下文情节 26、①这几行字,他看了一遍又一遍。
心中悄悄潜入一丝暖意②他冲同事们微笑点头。
27、插叙①补充交待贺年卡来历②点题 28、不管遇到什么情况,生活依然美好,充满热情,充满爱。
15.“不想家的兵不是好兵”或“要想着家里的父老,才能对得起肩上的钢枪”。
理解:想家与保国是统一的,并不矛盾。
(两个问题各2分)
16.ABCEF(在不选D的前提下,每选对一项给0.5分) 17.威严、爱护士兵、敢于讲真话.(每答到一点给1分)
18.自然环境描写(或景物描写).作用:①烘托了气氛;②衬托了人物思乡的心情. (每问2分)
19.突出士兵被感动的心理即可. (二)20.由总到分. “四项含义”具体是指:①中国特点、北京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元素结合。
②传达和代表了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
③寓意北京将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出色一届奥运会的庄严承诺”。
④代表着北京正以改革开放的姿态,欢迎世界各地运动员和人民欢聚北京,生动地表达出北京张开双臂,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和真诚,传递着奥林匹克的理念与精神。
21.列数字。
会徽诞生过程的精益求精.(意合即可)
22.设计思路属于运动元素加区域性元素。
理由是: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张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
着的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
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意合即可)
23.①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
印章(肖形印)作为标志主体图案的表现形式,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在中国出现,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②主题图案基础颜色选择红色,红色历来被认为是中国代表性颜色,具有代表国家、喜庆、文化传统的特点;③印章中的运动人形刚柔相济,开朗友善,蕴含了中国文化;④“中国印〃舞动的北京”字体采用了汉代竹简文字的风格,将这一字体的笔画和韵味有机地带入到“Beijing2008”字体之中,自然、简洁、流畅。
(意喝即可)
24.示例:一朵浪花。
25.略。
要求:扣住主题,语言简洁,有鼓动性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