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山东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年山东省中考语文古诗欣赏试题汇编
目录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A.“而无车马喧”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
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此句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B
A.{饮酒(其五))主要表达了诗人如何从大自然里悟出人生的真正意义,获得恬静
的心境这一内容。
B.“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句与杜甫(望岳)中“荡胸生层云,决眦人归鸟”
都借归鸟来写诗人陶醉自然而不愿做官的感受。
C.“此中有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都表达
了诗人返朴归真的人生理想。
D.陶渊明爱菊,菊花成了远离尘俗、洁身自好的品格象征;周敦颐说莲,莲花象征着君子美好的品德。
他们都托物言志,寄托了一种高洁的情致。
(2007山东枣庄)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4. 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
5. 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2分)
【参考答案】
4. 示例: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
牛肉一吃完,将士们就排成整齐的队伍,接收将军的检阅。
将军神采奕奕,意气昂扬,看着眼前整齐的军容,肥壮的骏马,内心充满战斗的豪情:值此秋高马肥的时节出征,一定会战无不胜吧。
5. 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来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
(2007山东济南)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下面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法?包含了怎样的哲理?(3分)
【参考答案】
(写法1分,哲理2分,共3分)运用托物言志(或类比)的手法;一个人应看到自己的长处,也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更要看到自己不如别人的地方。
(2007山东滕州)
山中留客
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8.首句中“弄”字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9.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参考答案】
8.【参考答案】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山林春光明媚、生机勃勃的美好景象。
评分:写出手法1分,写出景物特点2分,共3分。
意思对即可。
9.【参考答案】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的喜爱之情和对客人的挽留之意。
评分:共2分。
意思对即可。
写出“喜爱之情”1分,写出“挽留之意”1分。
(2007山东德州)
菊花
元稹
秋丝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5.第二句中“遍绕”“日斜”表现了怎样的情景?(2分)
6.诗人喜爱菊花的原因是什么?这首诗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参考答案】
5.表现了诗人赏菊入迷、留连忘返的情景。
6.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此花开尽更无花)。
寄托了诗人对高洁隐逸人格的追求和孤傲个性的自我欣赏。
(2007山东济宁)
望江南
李煜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
笛在月明楼。
词人笔下的景色有什么特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词句具体分析。
【参考答案】
词人梦回南国,抓住江山、芦花、孤舟、明月、笛声等景物,描绘了江南清秋凄寒的景色;词人借景抒情,抒写出自己囚居生活的孤寂难堪之感。
扭分。
景色2分,情感2分,意思对即可)
(2007山东潍坊)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6.诗中“”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
(2分)
7.“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2分)
【参考答案】
6.开轩面场圃 [评分标准]本题2分,多写“把酒话桑麻”一句不扣分。
7.示例一:这两句诗近景远景结合,写出了山村优美的田园风光,表现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环境的喜爱之情。
示例二: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手法,“绿树”对“青山”,“村边”对“郭外”,词性相同,互相对应,十分工整。
示例三:这两句诗用词形象生动,诗中有画。
如一个“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
(或:一个“斜”字,形象地描画出了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特强。
)(2007山东滨州)
西江月
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7.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的图画,表达了作者的心情。
(2分)(2007山东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