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专题复习-人文篇(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文学常识
第一节儒家思想与和谐社会
一、儒家思想
(一)地位的确立
东周时期,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著书立说,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和道家。
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以儒家路线为基础,法家路线为辅助,兼采道家的合理思想的新儒学,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的基本格局。
从此以后,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中心,以法家的严刑峻法为辅助,以道家权术政治为手段的治国模式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标准。
(二)思想概述
儒家思想是指儒家学派的思想,创始人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孔子。
儒家学说是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孔子的思想本色。
儒家思想对封建社会的影响很大,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思想。
儒家思想基本分为“内圣”与“外王”,即个人修养与政治主张两类,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
第四节文学体裁
一、诗歌
(一)诗歌概述
诗歌,是一种主情的文学体裁,是最古老、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
最早来源于古代人们的劳动号子和民歌。
一开始诗和歌不分,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
(二)诗歌特点
主要有四大特点:
◇高度集中、概括地反映生活;
◇抒情言志,饱含丰富的思想感情;
◇丰富的想象、联想和幻想;
◇语言具有音乐美。
(三)表现手法
我国最早流行而至今仍常使用的传统表现手法有“赋、比、兴”。
诗歌的表现手法还有很多,历代以来不断地创造发展,运用也灵活多变,夸张、复沓、重叠、跳跃等等,难以尽述。
但是各种方法都离不开丰富的想象。
(四)诗歌的演变历程
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
第五节外国文学
一、古希腊文学
寓言:《伊索寓言》。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修记》。
二、中世纪文学
◇但丁,意大利人,著名代表作《神曲》,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
恩格斯说:“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
三、文艺复兴
◇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代表。
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李尔王》;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二夜》、《皆大欢喜》。
◇拉伯雷,被称为人文主义的“巨人”,其《巨人传》是法国长篇小说的开端。
◇塞万提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堂吉诃德》。
◇薄迦丘,代表作《十日谈》,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
四、17世纪文学
◇莫里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家,代表作品有《伪君子》、《贵人迷》和《吝啬鬼》,《吝啬鬼》塑造了著名的吝啬鬼典型阿巴公。
◇弥尔顿,英国诗人,是文艺复兴运动和18世纪启蒙思想运动的桥梁,代表作《失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