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魔法训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魔法训练答案
【篇一:七年级名著阅读含答案】
ass=txt>1.《西游记》,长篇______小说,是______中成就最高、最受喜爱的小说。
但这部作品并非全无依傍,它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唐贞观年间______的事件,《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______的故事经民间文艺演出,成为以后小说的素材来源。
2.《西游记》全书______回,基本由两个故事组成,第1至8回,写孙悟空出世至______,表现的是孙悟空对自由的无限追求和斗争
最终失败的悲剧,体现出了人性的自由本质与现实生活的约束的矛
盾处境。
第8至12回写的来历、魏征斩蛇、唐太宗入冥府,交代取经的缘起;第l3回至l00回写唐僧师徒历经______难,去西天大雷
音寺取经,终于______。
3.《西游记》中所写天下所分的四大洲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游记》的作者运用了______手法描绘了一个奇妙的神话世界,花果山水帘洞洞口的对联是____________ 。
5.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___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
______,又唤______ ,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_____ 下。
后
皈依佛门,唐僧为他取名______。
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
封为____________ 。
6.猪八戒又叫______,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______,获罪下凡,
误投猪胎,曾占______为妖,后经菩萨点化,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______ 。
7.沙僧也叫______,原为天宫中的______ ,被贬下界,在
______为妖,后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 ______ 。
8.白龙马原是______之三太子小白龙,因违逆父命被囚鹰愁涧,
后化作白马驮负唐僧取经,被封为______。
后在化龙池中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______上。
9.《西游记》中孙悟空从菩提祖师处学到______、______等神通,又从龙宫索取______作为兵器.因大闹天宫被______ 压在五行山下,受苦五百年,后受______规劝皈依佛门,给唐僧做了大徒弟。
10.在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途中,机智灵活、嫉恶如仇的是
______ ;憨态可掬、好耍小聪明的是______ ,法名是______ ;
忠诚老实、勤勤恳恳的是______ 。
1 1.唐僧是如来佛祖的弟子______ 转世投胎作状元______之子,
出家后法名______ ,修成正果后被封为____________ 。
12.《西游记》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三打______、大闹
______ 、真假______、三借__________________ 。
13.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最具有反抗精神的故事章
节是:____________ 。
14.通过“大闹天宫”这一段精彩描写,我们不难发现,作品的象征
意味是很深浓的。
天宫是______ 的代称;玉帝是____________ 的
化身;孙悟空是______ 的化身和______ 的代表。
15.当托塔李天王率天兵天将杀至花果山,历数了悟空的数条罪状后,悟空答:“实有! 实有!”这又给孙大圣的形象抹上一笔亮丽的色彩,那就是____________ 。
16.《西游记》全书共______ 回,孙悟空自号 ____________ 。
17.请写出《西游记》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回目的题目:第______
回
18.第八十一难是在通天河被____________翻落河中,弄湿经卷。
19.填人名,补足歇后语。
( )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 )见高小姐——改换了头面
( )钻进铁扇公主肚里——心腹之患
20.有人对《西游记》道:“阳光灿烂______,,百变猴头______,憨厚老成______ ,
阿弥陀佛是______ 。
漫漫西天取经路,除妖斗魔显真功。
若问是谁
普此画,淮安才子吴承恩。
”
21.孙悟空大闹天宫一不求高官厚禄,二不为取玉帝而代之,那么
他的愿望是什么?或者说这反映了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何种追求?
22.列举出唐僧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经历的磨难。
举四例即可。
23.唐僧看不出妖怪的种种变化,除了因为他是肉眼凡胎之外,还
有哪些原因是不可忽视的?
24.唐僧驱逐孙悟空之后,出现了“真假美猴王”一事,为什么会出
现两个“美猴王”?
25.《西游记》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一
形象的目的何在?26.读了《西游记》后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27.你认为《西游记》中哪一章节写得最为精彩?为什么?
缀某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唐僧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
假如你是反方,针对正方辩词该怎
么说?(湖北省黄冈市2005年中考题)
正方:我方认为,唐僧能历尽千辛万苦去西天取经。
他意志坚定,
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从来没有动摇过取经的决心;他心地善良,有
仁爱之心,即使误放妖魔,也不愿伤及无辜;他不求名,不贪财,
是一个可亲可敬的人。
反方:__________________
29.该班同学对猪八戒这个人物也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看法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
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
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
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
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你同
意他们的观点吗?如果不同意,你怎样反驳他?(湖北省黄冈市课改区2005年.中考题)
30.“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鲁迅)《西游记》刻画的众
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
请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江苏省泰州市2005年中考题)
31.从下面人物中任选一个,写一则200字左右的人物简介。
孙
悟空猪八戒白骨精红孩儿
参考答案:
1.神话;古典神话小说;玄奘西行取经;玄奘取经2.100;大闹
天宫;唐僧;八十一;修成正果3.东胜神州;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4.浪漫主义;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5.菩提老祖;定海神针;如意金箍棒;五行山;行者;斗战胜佛6.悟能;天蓬元帅;云栈洞;净坛使者7.悟净;卷帘大将;流沙河;金身罗汉
8.西海龙王;八部天龙;擎天华表柱9.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
金箍棒;如来佛;观音菩萨l0.孙悟空;猪八戒;悟能;沙和尚
ll.金蝉子;陈光蕊;玄奘;旃檀功德佛12.白骨精;五庄观;美猴王;芭蕉扇 13.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14.人间朝廷;
封建皇帝;人民意愿;民主主义思想15.敢作敢当16.100;齐天
大圣17.如:第四十五回;三清观大圣留名车迟国猴王显法
18.老鼋19.猪八戒;猪八戒;孙悟空20.猪八戒;孙悟空;沙和
尚;唐僧21.反对压迫,追求平等,追求自由、民主22.黑松林遇
黄袍老怪;黄风岭遭黄毛貂鼠精暗算;牛魔王之子红孩儿抢走唐僧;平顶山莲花洞太上老君炼丹童变成妖精。
23.本性愚钝、忠奸不分,又受了猪八戒的调唆。
24.提示:唐僧师徒生了二心,内部不团结
而至。
25.昏庸无能,不辨忠愚。
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蔑视,对黑
暗社会的尖锐讽刺、嘲笑和批判。
26.找出你感受最深的一点,并
充分说明理由即可。
27.写出该章节的题目,并充分说明理由。
28.反方:我方认为,唐僧胆小懦弱、本性昏愚、忠奸不分;他不
辨是非,总是听信猪八戒
的调唆;他对待妖怪心慈面软,对待除妖有功的孙悟空却用紧箍咒
来折磨;历尽千辛万苦到达西天后,面对传经者索要的“人事”,他
却不知反抗,唯唯诺诺,实在可气。
29.猪八戒能吃苦耐劳,对师
父忠心耿耿。
在与妖魔的斗争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战斗,是
孙悟空的得力助手。
他知错能改,乐于助人,是一个忠勇善良、淳
朴憨厚的人。
30.例:铁扇公主因为与孙悟空有仇,不但不愿借扇,还想加害悟空,可以看出她的重亲情,同时也显示出她胸襟狭隘。
31.例:白骨精又叫白骨夫人,是唐僧西天取经途中遇到的女妖精。
她使用双剑,武艺出众,善于变化,诡计多端。
她想吃唐僧肉,先
变成十六七岁的美貌少女,再变成一个八十岁的老婆婆,后又变成
年迈力衰的老翁,均被孙悟空识破。
于是她使出离间计,迫使唐僧
逼走孙悟空,才把唐僧捉住。
在唐僧险遭杀身之祸时,神通广大的
孙悟空多番变化,几经争斗,白骨精终于被打得露出原形
一)填空题
1、《童年》是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其他两部为《_____》、《_____》。
2、《童年》讲述的是______(作者的乳名)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
的童年生活。
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______(国籍)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3、童年刻画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外祖父是一个____ __的人,经常
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
外祖母______,对
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
作品中,乐观纯朴的
______,正直的老工人______,献身于科学的知识分子“______”
都给主人公以力量和支持。
4、《童年》刻画了许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比如,勇敢正直的
________,善良乐观的__________,自私残暴的________,贪婪
恶毒的__________以及快乐的“小茨冈”和执着的“好事情”。
5、《童年》中塑造了________的形象是俄国千百万劳动者走向革命,走向新生活的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典型。
6、《童年》最基本的主题之一是:阿廖沙的成长。
_______________是作者创作这部作品的第一主题。
参考答案:
1、高尔基;《在人间》;《我的大学》
2、阿廖沙;俄罗斯
3、吝啬、贪婪、专横、残暴;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小茨冈;格里戈里;好事情
4、“我”(阿廖沙)、外祖母、外祖父、舅舅们
5、阿廖沙
6、鞭挞俄国国民的小市民习气
1.如此艰难困苦,令人窒息的环境中,阿廖沙为什么没有被压垮或
变坏,反而成为一个坚强、勇敢、善良的人?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答: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宽容忍让,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使他在黑暗污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
生活的勇气和信心,并逐渐成长为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
心的人。
2.阿廖沙因何离开自己的家去外公家?
答:父亲去世,母子俩无依无靠,只能随着外祖母,投奔外公家
3.外公为什么要抽打雅科夫家的萨沙?
答:米哈伊尔久久唆使雅科夫家的萨沙把顶针烧得滚烫,本想戏弄
格里高里师傅,结果外公戴上了这枚顶针,此外,萨沙还告密。
4.在染坊失火的那天夜里,还发生了一件什么悲惨的事情?
答:舅妈娜塔莉亚生小孩,难产,死了。
5.小茨冈是怎么死的?
答:两个舅舅把十字架的主干放到小茨冈的身上,结果踉跄了一下,被砸死了。
6.米哈伊尔舅舅为什么乘着酒醉来外祖父家闹事?
答:他认为外公给他的财产少,来争财产。
7.当酒馆女主人和外祖母吵架后,阿廖沙用什么方法报复她?
答:趁她到地窖的时候把地窖锁上,将钥匙扔到房顶,并跳“复仇者之舞”
8.在阿廖沙即将被赶出学校的时候,来了一位被阿廖沙称作救星的人,他是?答:赫里桑夫主教
9.当继父踢打阿廖沙的母亲时,阿廖沙市如何反抗的?
答:把手的面包刀全面刺向继父,把他的腰划破。
10.阿廖沙再回到外公家的时候由外婆供养他,他用什么方法赚钱给外婆?答:捡破烂卖钱,偷劈柴和烂木板。
11.父家家庭成员之间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形成这种气氛和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主要矛盾是财产问题,主要原因是当时俄国的拜金主义,小市民的庸俗
12.基透过这种家庭现状揭示了什么问题?表达了何种愿望?
答:揭示了社会的黑暗,邪恶,冷酷无情;表达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3.母是个怎样的女性?阿廖沙为什么最喜欢她?
答:外祖母是个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很忍让,有着圣徒一般宽大的胸怀的人。
阿廖沙最喜欢外祖母是因为外祖母给予了阿廖沙无私的爱,照亮了阿廖沙敏感而孤独的心。
14.父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何认识他“私有者的灵魂”?
答:外祖父是个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的人。
说“私有者的灵魂”是因为他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如阿列克谢因染坏一匹布,被他打得昏死过去;狠心剥削工人,暗放高利贷,怂恿帮工偷东西。
15.沙的性格中有哪些是你最喜欢最钦佩的?为什么?
答: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
因为他在黑暗浑浊的环境中仍保持着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二)文段阅读题
(一)
她的声音很低,脸紧紧挨着我的脸,神秘地盯着我的眼睛,似乎从那里往我的眼睛里灌进了令人兴奋的力量。
她讲得流畅自然,非常好听,每次她讲完了,我总会说:
【篇二:《格林童话》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t>1.《六个仆人》中,王子骑马走过一个牧场,只见很远的地方,堆着一个像草垛一样的东西,那原来是()答案:一个人的肚子。
2.《六个仆人》中,有一个仆人他的双眼被布蒙着,为什么呢?
答案:什么东西被眼睛一照,就会被炸得稀烂。
3.《六个仆人》中,女王老太婆派出的一支军队,让他们去杀王子和六个仆人,再把女儿夺回来,这支军队怎样死的?
答案:被海水淹死的。
4.《黑白新娘》中,一个苦人走到一个女人和她的两个女儿面前,那个苦人是谁打扮成的?
答案:上帝
5.《黑白新娘》中,谁把白姑娘介绍给国王做新娘?
答案:白姑娘的亲哥哥。
6.《黑白新娘》中,哥哥为什么错把黑姑娘当做自己的妹妹呢?
答案:因为他的眼睛被黑姑娘的妈妈老太婆施的魔法,已经黯淡无光,他能看见的,只是那件闪闪发光的绣金衣裳。
7.《小羊和小鱼》中,谁把这对小兄妹变成小羊和小鱼?
答案:他们的继母。
8.《小羊和小鱼》中,谁把这对小兄妹变回人的模样?
答案:女占卜。
9.《返老还童》中铁匠的老婆和女儿受了惊吓,生下的孩子没有一点人的模样,而像什么?
答案:两只猴子。
10.《上帝的动物和魔鬼的动物》中,上帝忘记了创造一种动物是什么?
答案:山羊。
11.《上帝的动物和魔鬼的动物》中,山羊经常做什么坏事?
答案:把名贵的葡萄藤搞坏,有时还踩伤细嫩的植物。
12.《上帝的动物和魔鬼的动物》中,上帝怎样对付这些做坏事的山羊?
答案:放出了他的狼群,把在那儿做坏事的山羊统统吃光了。
13.《三个懒人》中,国王把王位传给谁?
答案:第三个儿子。
14.《三个懒人》中,国王选王位继承人的条件是什么?
答案:谁最懒,就把王位传给他。
15.《寿命》中,上帝最终给驴子的寿命是多少年?
答案:十二年。
16.《寿命》中,上帝最终给狗的寿命是多少年?
答案:十八年。
17.《寿命》中,上帝最终给猴子的寿命是多少年?
答案:二十年。
18.《寿命》中,上帝最终给人类的寿命是多少年?
答案:七十年。
19.《池塘水妖》中,水妖要磨坊主答应什么条件才让他变得比以前
更富裕更幸福?
答案:把他们家刚出生的生命送给水妖。
20.《池塘水妖》中,猎人的妻子第一次把什么放到池塘边上?
答案:梳子。
21.《池塘水妖》中,猎人的妻子最后一次把什么放到池塘边上?
答案:金纺车。
22.《小矮人的礼物》中,在那群小矮人的中间坐着一位()。
答案:老人。
23.《小矮人的礼物》中,老人一把抓住金匠,他要干什么?
答案:几下就把金匠的头发和胡子刮个精光。
24.《小矮人的礼物》中,老头人让裁缝和金匠往口袋里装什么?
答案:煤。
25.《可怜的磨坊工和小猫》中,小猫其实是一位()
答案:公主。
26.《可怜的磨坊工和小猫》中,晚上睡觉时,另外两个磨坊工不愿意和汉斯一起睡,汉斯只能睡在()。
答案:鹅圈的麦草上。
27.《小寿衣》中,死去的小男孩为什么劝他妈妈不要哭?
答案:小男孩无法入睡,因为妈妈的眼泪都落在我的小寿衣上,它
干不了。
28.《熟练的猎人》中,三个巨人坐在火堆旁,他们正把什么插铁扦上,放在火上烤呢?
答案:一条公牛。
29.《熟练的猎人》中,这个熟练的猎人一开始是学什么的?
答案:锁匠的手艺。
30.《熟练的猎人》中,猎人进入王宫,他打开第一个房间,里面的
墙上挂着什么?
答案:一把纯银的军刀。
31.《熟练的猎人》中,猎人用军刀把三个巨人干掉后,取走了三个
巨人的(),塞进背包里。
答案:巨人们的舌头。
32.《小驴》中,国王和王后生活得很好,可他们唯一的遗憾是()?答案:他们没有孩子。
33.《小驴》中,国王安排谁躲进新房里看新郎新娘?
答案:一个侍从。
34.《兔子和刺猬》中,刺猬最不愿意别人笑话它的什么?
答案:腿,因为它的腿生来就是弯曲的。
35.《兔子和刺猬》中,兔子和刺猬在什么地方赛跑?
答案:耕地的垄沟里。
36.《兔子和刺猬》中,兔子最后的下场是怎样的?
答案:兔子跑死了。
37.《海兔》中,公主是一个性格怎样的人?
答案:骄傲的人,她不服任何人。
38.《海兔》中,老三第一次藏在哪里躲避公主?
答案:乌鸦的蛋里。
39.《海兔》中,第二次公主从第几扇窗户发现了老三?
答案:从第十一扇窗户,发现老三藏在鱼肚子里。
40.《海兔》中,最后是谁帮助老三让公主不能发现他呢?
答案:狐狸。
41.《三个工匠》中,魔鬼的两只脚有什么特点?
答案:一只马脚和一只人脚。
42.《三个工匠》中,三个工匠为什么要被砍头?
答案:他们被判杀了商人。
43.《三个工匠》中,魔鬼最后要了谁的灵魂?
答案:客店的店主。
44.《无所畏惧的王子》中,巨人请求王子从什么树上摘下一个苹果来?
答案:生命树。
45.《无所畏惧的王子》中,要摘苹果,必须把手伸进吊在苹果树前的()上?
答案:一只环。
46.《无所畏惧的王子》中,谁为王子抢回被巨人偷走的环?
答案:狮子。
47.《菜驴》中,为什么猎人每天早上都能从自己的枕头下找到一块金子?
答案:因为他的肚子里有一颗鸟心。
48.《菜驴》中,吃了什么菜会变成一头驴?
答案:色拉菜。
49.《森林中的老妇》中,小鸽子为姑娘衔来什么,让姑娘得到食物、床和衣服呢?
答案:金钥匙。
50. 《森林中的老妇》中,小鸽子请求姑娘为他从老太婆家取什么东西?
答案:最简单的戒指。
【篇三:【最新排版】2015年山东省东营市中考语文
试题及答案】
class=txt>语文
(总分120分考试时间 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①历届“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以其感人肺腑的事迹社会正能量,值得
我们点赞。
②面对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国必须加强国防力量以国家主
权和领土完整。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相契合,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优秀成果相承接,是我们党全党全社
会价值共识作出的重要论断。
a.传播捍卫聚集
b.传递保全凝聚
c.传递捍卫凝聚
d.传播保全聚集
3.、填入下面文字空缺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学业上许多有成就的人,学习探索往往到达废寝忘食的地步。
这与其说是“苦”,倒不如说是“乐”。
a.由于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他们才会做出成就。
b.正是他们把求知当成人生乐事,才这样乐此不疲,乐而忘返。
c.心无旁骛、孜孜以求方为求知者应有的品质。
d.“苦”和“乐”相生相成,只有努力求知的人,才会以苦为乐。
4、观察下面黄君璧的画作《飞瀑雷鸣》,写一段解说文字,至少用
上一个成语。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填空。
(5分)
①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以“,”表达出只要在污浊现实中坚守人格、坚持理想,即便做一个农夫也无怨无悔的心声。
②张养浩的
《潼关怀古》以“ ,封建王朝嬗变的普遍规律,表达了对百姓的深
切同情。
③杜牧《赤壁》中的诗句“ ,”表达了诗人对战争成败的独特见解,并曲折地抒发了自己才不为用的感慨与不平之气。
④正如孔子所说“ ,”,对已学知识不断反刍以至融会贯通,并有所发现,才是获得
真知灼见、超越他人的科学方法。
⑤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6.名著阅读。
(2分)
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狗趴在地上吐出红舌头,骡马的鼻孔张得特别的大,小贩们不
敢吆喝,柏油路化开;甚至于铺户门前的铜牌也好像要被晒化??
连 a 都有些胆怯了!拉着空车走了几步,他觉出由脸到脚都被热气
围着,
连手背上都流了汗。
以上片段选自中国现当代作家写的长篇小说《》,文中a外的人物是。
小说通过、等情节内容,塑造了这一悲剧性人物形象,反映了
当时社会劳动人民的苦难与无奈。
7.综合性学习。
(4分)
某初中学校在校学生有关“阅读”问题进行了调查,并将调查发现公
布如下:材料一课外阅读
材料二语文学困生
阅读能力:10%的学生基本读不懂作品,55%对作品的内容写法似
懂非懂,35%看不出作品好在哪里。
写作水平:情感积累欠缺,矫揉造作;知识面狭窄,素材贫乏;立
意肤浅,认识能力偏低;写法粗陋,语言枯燥。
①研读以上两则材料,写出你探究发现的结果。
(2分)
②该校某班拟于“世界读书日”期间开展“爱读书、会读书”为主题的
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有针对性地设计一项活动;仿照示例写一句话,以表达你对读书的感悟。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
仿写示例:读书犹如揽胜山川,江河之绮丽,林木之神秀,尽收眼底。
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二、阅读(共5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
(一)(4分)
暮春归故山草堂
钱起
溪上残春黄鸟稀,辛夷花尽杏花飞。
注释:辛夷,木兰树的花。
8.、诗中“竹”这一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8分)
(甲)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
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
——《曹刿论战》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①。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
司马②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
”公曰:“不可。
”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
公曰:“未可。
”既陈③而后击之,宋师败绩。
公伤股,门官歼焉。
国人皆咎公。
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④。
古之为军也,不以
阻隘也。
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子鱼曰:“君未知战。
勍
⑤敌之人,隘而不列,天赞我也。
阻而鼓之,不亦可乎?犹有惧焉!且今之勍者,皆我敌也。
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明耻
教战,求杀敌也。
伤未及死,如何勿重?若爱重伤,则如勿伤;爱
其二毛,则如服焉。
三军以利用也,金鼓以声气也。
利而用之,阻
隘可也;声盛致志,鼓儳⑥可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注释:①宋公:宋襄公。
泓:泓水。
②司马:统帅军队的高级长官,此指子
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②公伤股,门官歼焉。
③君子不重伤,不禽二毛。
④古之为军也,不以阻隘也。
11、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爱其二毛,则如服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从军事指挥的角度来看,造成两场战争不同结局的具体原因分
别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概括说明两文在写作目的或写法上的相同之处。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8分)
我用残损的手掌 /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沾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
——《我用残损的手掌》
14、诗人情感随“手掌”活动而变化,试仿照示例填空。
(2分)(示例)“贴”:向往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