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徽剧 打造校园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9
·校园文化
Campus Culture
传承徽剧 打造校园特色
◎ 黄 勇
安徽省绩溪县实验小学,创
建于1908年,是一所有着百余年历史的地方名校。
丰厚的地方文化滋养着学校的成长,也润泽着学校浓郁的地方特色。
2007年开始,学校着力建设基于地方资源的生态校园,在深化学校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依托地方资源,开发校本课程。
为了保护、传承和发展徽剧,学校开设了“梁安徽剧童子班”,让学生在传统文化中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徽剧传承的过程与成效
办好徽剧童子班,培养徽剧小演员 绩溪县实验小学是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习基地”,近年来,“徽剧童子班”作为学校培养学生特长的课外传习基地,已培养了300余名徽剧爱好者和徽剧小演员。
几年来,通过教师精心施教,学员们刻苦学习,排练了《万花献瑞》等十余出徽剧片段与折子戏。
将徽剧纳入学校课程,渗入校园环境近年来,徽剧作为学校特色创建的抓手,已初见成效。
学校在深化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进程中,引入徽文化,将徽剧作为校本课程引进了课堂。
根据寓教于乐、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的原则,开展校园“徽剧人人唱”活动,将徽剧教学作为学校传统文化特色教育的重要内容。
处处可见的徽文化元素,让学生沉浸在徽文化的熏陶中。
让徽剧表演提高学生自信学校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展示才华、实现自我的舞台,充分发挥对社会的辐射作用。
近年来,学校徽剧童
子班也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专家的肯
定。
童子班表演的节目《万花献瑞》
在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芝麻开门”
栏目播出等。
徽剧传承的主要成果
徽剧传承的硬件设施不断完善,
学校专门建设了徽剧展演厅和徽剧
道具室,添置了表演戏服、道具。
在软件建设上也有突破,首先是由
学校徽剧辅导教师王家宏、黄元芳
共同编写的校本教材剧本:《万花献
瑞》《齐王点马》《贵妃醉酒》《磨坊
相会》《井台会》;其次是由徽剧传
承人王家宏教师编写的《情系徽剧》
《传承徽剧》已编印成册。
徽戏童子班演出成果(2013至
2014年):2013年1月,参加了由
省语委办与广播电视台“七彩路”
栏目联合举办的第二届“魅力校园,
童心飞扬”安徽省少儿春节联欢会,
并获得最佳表演奖,同时获得县教
育局和体育局颁发的优秀组织奖;
2013年1月13号,徽剧《井台会》
参加省电视台少儿春节联欢晚会“七
彩路”栏目等;2014年1月25日《徽
班新苗》参加宣城市广播电视台春
节联欢晚会等。
徽剧传承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
徽剧传承要与学校的文化建设
相契合 21世纪初,学校提出了“人
文与科技并进、传承和创新同行”的
办学理念,全力打造“人文传承”和“科
技创新”两大特色,在人文传承方面
已开展了经典诵读等项目,是全国“中
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省“传
统文化经典诵读先进学校”。
徽剧是
绩溪优秀的地方特色文化,目前还濒
临失传。
许多传统的剧目传递出正确
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是学生思想道德
建设的有效载体,有利于提高师生的
审美修养和人文素养。
学校在打造校园文化时,时时
融入徽剧元素:一是在走廊文化建设
中将徽剧的介绍、脸谱、扮相、学
生的剧照有机渗入。
二是在班级文
化建设中突出徽剧元素。
三是在学
校重大艺术活动时,都要演出经典
的徽剧曲目,让全体师生在耳濡目
染中了解徽剧、走进徽剧、学唱徽剧。
找到徽剧传承与校园特色文化
建设的切入口首先是要解决传承
问题。
其次是在传承过程中引导学
生从中获益,一是增强对传统的地
方文化的认识;二是对剧中经典人物
的优秀品质的学习;三是在学习徽剧
的过程中磨炼意志品质,提高耐力
和毅力。
最后要不断扩大徽剧传承
的影响,在传承范围上要从童子班
向全体师生转变,同时积极参与省、
市、县乃至全国的各级比赛。
徽剧传承中遇到的问题课题
研究至今,已培养了300余名徽剧
爱好者,但如今上了中学,学习任
务加重,就失去了学习徽剧的机会。
大城市一些戏曲学校到小县城来招
生的机会少,家长和学校担心的是
学生升学后继续学习深造的问题。
学校现聘的老艺人已70余岁,选聘
和培养具有一定艺术基础、热爱教
育事业、有责任心的徽剧表演艺术
传承人是当前的问题。
一届届童子
班学生排练的经典节目很有保留价
值,拍成录像留存,需要一定经费。
(作者单位:安徽省绩溪县实验
小学)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