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测法大比例尺地形图成图主要工序的质量控制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测法大比例尺地形图成图主要工序的质量控制探讨
摘要:目前,大比例尺地形图应用领域广泛,需求量大。
本文从航测法大比例
尺地形图主要生产工序的质量控制方面,探讨了各工序的质量控制关键点和质量
控制方法,对提高航测法大比例尺地形图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航空摄影测量;地形图;质量控制
1 概述
大比例尺地形图是规划建设使用的主要图件,广泛应用于规划、国土、交通、水利、市政等领域,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对大比例尺地形图的需求越来越大。
由于航测法成图速度快、效率高,目前多数大比例尺地形图成图方式采用航测法,大大缩短了成图周期,也确保了应急使用和图件的时效性。
但是,航测法成图工
序繁多,需要多部门协作,每个工序都会有误差和错漏的产生,如果不把每道工
序的产品质量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最终的产品质量将无法满足要求,不合格
的图形流入应用领域,必然给后期规划设计带来大量误导信息,所以航测法成图
的工序质量控制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生产实际,对航测法大比例尺地形图成图
主要工序的质量控制进行探讨。
2 航测法成图工序流程简介
通过航空摄影获取最新影像,利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内业采集,外业调
绘编辑成图,最终数据整理入库,成图工序如下:
(1)航空摄影获取高分辨率数码影像;
(2)GPS进行像片控制测量;
(3)利用航摄影像资料和空三加密成果在全数字摄影测量工作站上立体判绘采集形成航测线划图;
(4)外业调绘、补测;
(5)图形编辑后经过二次外业检查,最终编辑成图;
(6)最后将成果进行数据建库。
3 航测法成图总体质量控制
3.1全面贯彻质量保证体系
工程应全面执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对工程实行全过程检查。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中,对制图的每道工序,每项事情应该由什么人做,做到
什么程度,都有明确的规定。
设立健全的管理机构和质量控制机构,将责任层层
落实到人,是确保产品质量的必要保障。
3.2认真落实“三检”制度
三级检查制度是及时发现并纠正存在的各种质量缺陷、保证最终成果质量符
合《规范》、《规程》要求的重要手段。
三检制度要落实到每一个工序的具体成果。
对产品质量的检查要求:作业员自查和小组互检为100%的全面检查、项目
部专职检查100%,之后再提交单位质量技术部检查30%,只有通过单位质量技
术部门检查合格的产品才能申请提交验收。
每级检查要有明确的检查内容和要求,还应有相应的记录和报告。
各级检查
独立进行,不得省略或代替。
各级检查记录中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并对
处理后的结果进行复查。
检查中发现的质量问题应及时改正。
3.3质量保障具体措施
(1)制定合理可行的技术设计和施工方案,保障后期施工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整体工程质量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
(2)健全项目组织机构。
安排项目现场技术负责人和和现场内业负责人、质检人员常驻现场,配合项目负责人抓好项目的技术和质量,各负其责。
优化项目
施工流程,较大工作量的产品分批次提交。
(3)充实和调配项目生产力量。
组织作业经验丰富﹑技术水平较高的技术人员开展工作,同时采取结对子﹑传帮带的方式提升新手的技术水平。
项目实行“计件承包,量化考核”,一人一图,负责到底,保障产品质量。
(4)在大面积铺开工作前,进行试验区测绘试点。
并通过试验区测绘,使作
业员熟悉测区特点,及时调整作业方法,明确技术要求,确定作业流程,统一技
术方法,为大面积开展奠定了基础。
(5)每一工序开工前,项目经理和技术负责针对该工序的技术要求、要点和作业指导书对每名参与该工序的作业员都进行两次以上的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工作,包括内业讲解和实地理解两部分,做好技术交底和技术培训的相关记录。
(6)项目经理组织技术负责、作业组长等管理人员要坚持执行项目例会制度,通过例会可以动态掌握项目每一工序进展,共同讨论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汇
总当天的工作,以便更合理安排下步工作,不断制订短期工作计划,合理利用人
力资源,调整工序交叉作业,有效的提高施工效率,为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工程提
供保障。
(7)做好质量过程控制。
配备有责任心﹑技术水平高﹑经验丰富的质检员。
质检员主要进行初编图的检查﹑调绘底图抽查﹑成果图内审外查,动态监控项目
产品质量,做好过程检查﹑问题反馈﹑督导整改﹑问题复查等工作。
(8)加强过程控制,建立健全跟踪监控机制。
制定成果资料的跟踪档案,每一份成果从任务下达到作业生产到最终成果提交,清楚地记录每一步工序中出现
的各类质量问题及相关作业信息,明确各工序成果水平,将质量关口前移,扼制
问题连锁化。
(9)确保仪器的完好率。
投入的所有仪器设备,均应是经过权威机构检定合格的,各种仪器、设备处于良好状态,确保了投入仪器的完好率为100%。
对所有用
于数据采集的作业仪器,坚持经常性的常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作业
仪器处于正常状态。
(10)做好工序衔接。
针对航测法成图工作内容多、工期紧、技术要求高、
工序复杂的特点,各作业组严格按ISO9000质量体系有关文件和管理要求,认真
把好各工序的质量关,把差、错、漏消灭在本工序,避免不合格产品转入下一工序,保证成果质量。
(11)在内业图面检查的基础上,进行100%外业巡视对照及实测检查。
巡视对照是将绘制好的地形图带到实地进行图面与实地对照,重点检查各种地物是否
有丢漏错现象。
地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正确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同时对那
些在内业图面检查时发现有问题有疑问的地方要认真核查,最大限度地消灭图中
存在的各种问题,确保成图的高质量。
(12)野外实测散点检查是在巡视对照检查的基础上进行的野外又一项检查。
它是利用全站仪在野外对部分碎部点进行再次坐标、高程测量,将所测各点的坐标、高程数据与已测结果进行比对,确保地形图数据文件准确可靠。
4 航测法地形图成图各工序质量控制
4.1 航空摄影工序质量控制
4.1.1 航空摄影质量要求
(1)影像应清晰,层次丰富,反差适中,色调柔和;应能辨认出与地面分辨率相适应的细小地物影像,能够建立立体模型;
(2)影像上不应有大面积云、云影、烟、大面积反光、污点等缺陷。
满足外业精确调绘和室内判读的要求。
如果存在少量缺陷,不影响后期成果质量,认为
满足要求;
(3)旋偏角一般不大于15o;航向重叠度一般应为60%-65%,最小不应小于53%;相邻航线的像片旁向重叠度一般应为20%-30%,个别最小不应小于13%,
像片倾斜角最大不应大于4°。
4.1.2 航空摄影质量控制
(1)飞行质量检查
正式航摄前进行试飞,首次航摄进行检校场飞行;每次飞行前进行航摄及辅
助设备的检查调试;空域情况、气候状况提前检查;飞行结束,检查由摄影员填
写航摄飞行的记录表。
飞行前进行设计方案再次审核。
飞行计划数据输入飞机惯导系统前,应采取
两人独立计算、两次计算结果对比检查,第三人全面检查的作业方法,保证飞行
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对地面观测部分进行仪器参数设置、记录格式等内容审核。
对检查发现的航摄漏洞须补摄,不合格区域须重新航摄。
(2)像片质量检查
检查影像分辨率、像片重叠度、像片倾斜角、像片旋转角、航线弯曲度及其
它飞行质量和影像质量要求应符合规范要求,满足摄影测量工作站后期生产需求。
如果不符合要求,立刻返工。
检查影像清晰度、反差、颜色、色调、阴影等。
数字影像预处理还要检查预
处理效果。
(3)附件质量
检查各种表格、图件、报告、记录和包装等附件是否填写正确、完整。
4.2 像片控制测量工序质量控制
4.2.1 像片控制测量质量要求
(1)区域网内不应包括像片重叠不符合要求的航线和像对,不应有大片云影、阴影等影响航线模型连接的像对。
布设平面网或平高网,其航线跨度、控制点间
基线数不超过规定。
不规则区域网,应在凸角处增补平高点,凹角处增补高程点。
(2)像控点应选刺在交角良好的线状地物交点及影像小于0.2mm的点状地
物中心上,高程变化较小,在相邻像片上影像清晰便于联测的目标为准。
像控点
统一编号,不得重复。
4.2.2 像片控制测量质量控制
(1)每个像控点采用不同的时段测量两次,每次观测30秒以上,两次测量
的较差:△X, △Y, △H均不大于3.5cm。
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成果,若较差超限则
分析原因重新测量。
(2)外业第一人选好点后,由另一人对选点目标进行现场核查,并签名记录;为使空三加密人员更准确的找到点位,对外业观测现场和目标情况进行了拍摄记录。
(3)为保证像控点的精度和可靠性,保证地形图的整体精度,整个测区像控点测量完成后,应对像控点进行了一定比例的抽查测量。
4.3 空三加密及内业立体采集工序质量控制
4.3.1 空三加密及内业立体采集质量要求
(1)内定向、相对定向、绝对定向精度符合规范要求。
内定向、选取加密点、转刺加密点、相对定向、模型连接和生成整个测区像点网等自动完成。
(2)数据采集时应保证数据的完整性、正确性,不应断缺、遗漏、变形、移位。
依比例表示的地物测出范围,不依比例表示的地物测出中心位置。
(3)数据采集的顺序为:水系、道路、居民地、管线垣栅、地貌调绘要素、
等高线、高程点。
采集时,应注意处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如居民地与道路、
等高线与地物等)。
4.3.2 空三加密及内业立体采集质量控制
(1)内业专职检查员按设计要求对空三加密成果进行检查,达到精度要求后
方可利用其成果;内业专职检查员按设计要求进行模型定向的逐一检查,符合要
求方可测图。
(2)航测内业采集过程中直接调用空三加密成果时,必须严格对各项定向误
差进行检查核实。
像对的测图范围一般以像控点连线为准。
当模型影像清晰且定
向精度良好时,个别超出像片上定向点连线不得大于1cm,且超出部分离像片边
缘不得小于1.5cm;最终按图幅进行切边和接边处理。
(3)地物、地貌元素应根据立体模型仔细辨认和测绘,不得错漏、移位和变形。
描绘房屋和街区轮廓时,应以测标中心切准房角或轮廓拐角。
各种道路、管线、沟堤等应跟迹描绘,走向明确,衔接合理。
用符号表示的地物,其定位点或
定位线应描绘准确。
(4)数据采集过程由检查员进行错、漏检查,检查线条是否圆滑,咬合是否
合理,注记是否完整正确,符号配置是否得当等。
对于未按模型采集或漏采的地物、地貌应当重测或补测。
4.4 外业调绘编辑工序质量控制
4.4.1 调绘编辑质量要求
(1)对调绘工作总的要求是必须认真细致,要做到“三清四到”即:走到、看到、问到、绘到,站站清、日日清、幅幅清。
定性、调注(量测)、描绘应准确,图式符号运用应恰当,图面应交代清楚。
外业宽度、长度、深度量注以m为单位,量注至0.01m。
房檐改正数以cm为单位。
(2)图面要清晰、字体要工整、符号表示要统一、尺寸标注要准确易判,禁
止严重涂改、字体潦草、缺少尺寸或尺寸矛盾、标注不清、漏调属性、图纸污损
等不规范现象。
调绘字迹以能让编辑人员方便准确辨识为原则。
字尽量写小,字
迹工整,清楚可辩。
调绘时各种标注文字字头尽量向北,杜绝字头向南。
如果外
业调绘图达不到工整规范的要求,建议进行清绘。
(3)图形上不能存在曲线、样条线、直线等,如果有存在需要转化为多段线。
多段线接口重合处要严格捕捉,不能交叉或存在缝隙,尤其对于需要构面的房屋、水系、植被类。
(4)所有绘制的地物均要使用正确的属性,不能有属性错误或丢失现象。
注
意图幅接边。
图形必须准确、灵活反映外业调绘数据,改檐距离要准确,不能丢
漏地物,不能绘错地物。
4.4.2 调绘编辑质量控制
(1)房檐改正是外业调绘的重点,房檐尺寸量取力求准确。
特别注意所有房檐均要仔细认真丈量房屋宽度和房檐宽度供内业检核,同时多量取检核距离。
(2)调绘时要认真检查内业采集是否正确,不对的要改正,变化的要补测。
被遮盖和航摄后变化的地物,在工作底图上标绘清楚,调绘完成后使用全站仪补
测被遮盖的地物及新增、变化地物。
(3)外业巡视检查要全面,主要检查是否存在错、丢、漏及不合理现象,图
式符号运用是否正确等。
量距检查是利用手持测距仪或皮尺进行边长测量,以统
计地物点相对误差即间距误差。
(4)外业对地物点实地设站检查。
利用全站仪对地物点进行检测,统计地物点的平面精度和高程精度。
平面、高程和间距精度均应在限差范围内,且粗差率
均小于5%。
(5)对全部图幅进行全面的内业审核,主要审查图面表达是否合理,图式符
号及注记等是否正确,有无矛盾及不合理现象等,对有疑问的重点、疑点需再次
巡视检查时核实。
(6)电子图形各种要素正确、完整,无错误、遗漏或重复。
数据分层、分色
正确,相关要素处理正确。
所有应实交的地物线划都完全吻合,无悬挂点,有向点、有向线方向正确。
所有要素符号均不允许自相交或重复绘制。
5 结束语
随着社会发展,大比例尺地形图应用领域相当广泛,因而其需求量也非常大,各部门对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时效性和质量都有较高的要求。
本文从航测法大比例
尺地形图生产的主要工序的质量控制方面,探讨了各工序的质量控制关键点和质
量控制方法,对提高航测法大比例尺地形图生产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一定的参考
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剑清,潘励,王树根;摄影测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2]CJJ/T 8-2011.城市测量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3]侯丽娜;航测数字化地形图数据质量控制的方法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4.
[4]任后雨,许雄;关于航测数字化地形图质量控制的探讨[J];能源.地矿;2016.
[5]周剑,章琳,李双林;武汉市城区1:500-1:2000大比例尺航测数字化测图
及其质量控制[z].城市勘测,2004-4;9-11.
[6]骆文英;北京市1:2000比例尺地形图修测航测生产质量控制方法探讨[J];北京测绘;2009-04.
作者简介
刘士付(1983-),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工程师,本科,主要从事航空摄
影测量技术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