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1篇自然地理第2章宇宙中的地球第1讲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
存在。
地球原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气并不适宜生命生存
思维拓展·再提升 地球大气对生命存在和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 ①厚厚的大气层可以减少小天体对地表的撞击。②大气对太阳辐射 的削弱作用和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使地表昼夜温差不大。③氧气可供生物 呼吸,臭氧等可以使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伤害。
考向二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023·广东广州二中期末)2022年10月26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太 阳动力学天文台捕捉到了一张太阳照片,看起来仿佛在“微笑”(如图),“微笑” 的暗斑其实是“冕洞”,它们比周围温度要低,广泛分布于最外层大气,往往伴随 “冕洞”会出现大量高速等离子体抛向宇宙。据此完成3~5题。
目录索引
强基础必备知识
基础落实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的物质性——天体
可分为天然天体和人造天体
能自身发光
不能自身发光
(1)类型: 星云 、恒星、行星、 卫星 、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
物质等。
不能自身发光,围绕行星运行 流星体未燃尽落到地球上
(2)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 星云 。
成为陨石后便不是天体
2.地球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条件 (1)和谐的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①“安全”——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为地球提供安全的 宇宙环境。 ②“稳定”——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为地球提供稳定 的太阳光照。 (2)适宜的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对点训练
(2023·广东珠海高三校联考)北京时间2023年3月7日1时16分6秒,某高校学 生在学校操场拍摄到中国空间站凌月(即站在地球上看到空间站从月球表 面快速掠过的现象)的罕见画面,持续时间仅0.54秒。下图示意该学生拍摄 到的“T”字形中国空间站掠过月球表面的过程轨迹。据此完成1~2题。
2.宇宙的运动性和层次性——天体系统 (1)运动性: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 相互绕转 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 (2)层次性:目前所知的天体系统分为四级,具体如下图所示。
,形成
A 银河系 可观测宇宙
海外星系
C 地月系 B 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
二、地球——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普通性 (1)八颗行星分类
图1 图2
与浙江省相比,当地布局光热发电场的优势区位因素有( ) ①土地 ②太阳辐射 ③劳动力 ④电网分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建设美丽中国、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 命题解读
重要措施
调用知识 影响太阳能电站建设的因素
信息解读
信息:与浙江省相比, 青海某地
解读:青海位于青藏高原, 太阳能 资源 丰富,地广人稀,多荒漠、戈壁, 土地 广
网络自建 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提素养关键能力
考点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
核心归纳
1.太阳系天体运行轨道示意图的判读 (1)看方向。太阳系天体运行轨道示意图中的方向要根据文字材料或图示 信息来判断:如果是从北极上空俯视,则绕日公转方向为逆时针,地球自转 方向也为逆时针,方向均为自西向东。 (2)看天体运行轨迹。看天体是绕太阳运行还是绕行星运行:如果绕日运行 则可能为行星或者彗星,如果是绕行星运行则可能为卫星。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核聚变 。 (2)对地球的影响
光和热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层及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A 光球层 ,B 色球层 ,C日冕层。
(2)四大影响
电离层 极光
磁暴
实践应用
1.我国航天事业的骄傲——“天宫”空间站 2023年5月30日,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开启为期5个月的在轨驻留,其间他 们将在“天宫”空间站开展平台维护与照料、机械臂操作、出舱活动、舱 段转移等工作以及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 (1)在太空中沿预定轨道运行的“天宫”空间站属于哪类天体? 提示 卫星。 (2)对宇航员出舱活动影响最明显的因素是什么? 提示 太阳活动。
③全球卫星导航
解析 第3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太阳“微笑”出现在太阳最外层大气,根据所 学知识可知,太阳外部大气结构中,最外层大气为日冕层,C正确,A、B、D 错误。故选C。第4题,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太阳“微笑”出现在日冕层,日冕 层平时肉眼不可见,A错误;日冕层温度较高,B错误;日冕层喷射出的高能带 电粒子流常形成太阳风,C正确;日冕层不可见流星现象,D错误。故选C。 第5题,我国北方地区纬度位置较低,不会出现极昼现象,且极昼现象与太阳 活动无关,①错误;太阳“微笑”产生的高能带电粒子流进入地球磁场,会扰 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导致地球上磁针指向不准确,②正确;太阳活动 会影响地球的无线电通信,影响卫星通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受到干扰,③ 正确;极光主要出现在高纬度地区,④错误。故选C。
图1
图2
1.为提高发电效率,戈壁地区须不定期用清水清洗光伏板表面的尘埃。戈
壁滩光伏电站建成后对当地植被生长的有利影响体现在( C )
①减轻土壤盐渍化 ②提高地表温度 ③提高光照效果 ④补充植被水源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2.下列地区中,光伏发电系统自身实现“碳中和”所需时间最短的是( A )
第一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课程标准 运用资料,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说明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天体、星云、恒星、行星、天体系统、银河系、太阳系、地月
基本概念 系、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太阳黑子、太阳耀斑、日珥、日冕 物质抛射 天体及天体系统的判断、地球上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条件、影
基本原理 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 的影响
2.清洁且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太阳能电站 作为中国最南端的省级行政区,海南省拥有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下图示意 海南岛年太阳辐射量等值线图。
(1)影响海南岛东方和琼海太阳能空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 气象因素。 (2)图中五城市中最适合建太阳能电站的是哪一座城市?为什么?
提示 三亚。三亚太阳能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旅游城市,对能源的需求量大, 且太阳能发电清洁无污染,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
类地

远日
注:太阳系各天体体积及天体之间的距离未按实际比例绘制。
公转轨道形状接近圆,偏心率小
(2)运动特征: 同向性 、近圆性、 共面性 。 (3)地球的结构特征:与其他 类地行星 (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 之处。
2.特殊性——唯一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星球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3.太阳“微笑”出现在太阳大气的( C )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日核层 4.关于太阳“微笑”所在的太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平时肉眼可见 B.温度相对较低 C.常形成太阳风 D.多见流星现象
5.太阳“微笑”可能对地球造成的影响有( C ) ①我国北方出现极昼现象 ②地球上磁针指向不准确 系统受到干扰 ④地球各地出现极光现象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考点二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核心归纳 1.影响太阳辐射强弱的因素
2.全球太阳辐射的分布 世界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图
3.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空间分布 我国年太阳总辐射量的空间分布:大致从东部沿海向西部内陆逐渐增强。
4.太阳能电站建设 的区位条件
真题剖析 (2023·浙江6月卷)塔式光热发电是利用成千上万个独立跟踪太阳的定日镜, 将阳光聚集到镜场中心的集热塔,通过能量转换来发电。图1为青海某地 塔式光热发电场景观图,图2为定日镜工作原理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1.中国空间站凌月时,地球、月球和空间站的位置关系是( C )
2.学生拍摄此次中国空间站凌月时( B ) A.伦敦恰处上午时光 B.北京当天正午日影朝北 C.悉尼当日昼短夜长 D.洛杉矶当天日落西北方
解析 第1题,空间站凌月即人在地球上看到空间站从月球表面快速掠过,此 时,地球、月球和空间站处于一条直线上,且空间站处于地球和月球之间,C 正确,A、B、D错误,故选C。第2题,结合材料可知,学生拍摄此次中国空间 站凌月的时间约为7日1:16,比北京时间晚8小时的伦敦时间为6日17:16,为 下午时光,A错误。3月7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北京位于直射点所在纬 线以北,正午太阳光从南方射入,因此北京正午的日影朝北,B正确。3月7日 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因此悉尼昼长夜短,C错误。太阳直射南半球时,全 球各地(极昼极夜地区除外)日出东南,日落西南,D错误。综上所述,B符合 题意,A、C、D错误,故选B。
思维过程 分析太阳能电站建设的条件,要结合当地的条件从资源、土地、 市场、技术因素等方面分析
答案 A
[变式训练] 要使图中太阳能电站所在地区能够稳定向外输送电力,应采取 哪些措施?
提示 建设火电站、抽水蓄能电站等。
对点训练
考向一 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及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 (2023·广东高三专题练习)“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 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 身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在光伏发电系统生命周期 中,一方面产生碳排放,另一方面又实现碳减排和碳吸收,从而达到“碳中和”。下 图示意光伏发电景观(图1)和光伏发电系统“碳中和”实现过程(图2)。据此完成 1~2题。
(3)看相对位置关系。凌日:当某一地内行星(水星、金星)运行到太阳和地 球中间,在地球上可以看到该行星“凌日”的现象。
冲日:当某一地外行星(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与太阳、地 球大致在同一条线上,且地球位于太阳与该行星之间,则在地球上可以看到 该行星“冲日”现象,这时的行星最亮,易于观测。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东北平原
D.山东丘陵
解析 第1题,清洗光伏面板需要用清水,为植被生长补充了部分水源,④正确; 电站建成后遮阴作用显著,蒸发减弱,降低了土壤盐渍化程度,促进了植被 生长,没有提高地温,①正确,②③错误。故选C。第2题,根据文字材料和图 2可知,在光伏发电系统生命周期中,一方面因设备建造和电站建设产生碳 排放,另一方面又通过清洁能源生产和光伏场植被固碳实现碳减排和碳吸 收,从而相互抵消,达到“碳中和”。光伏场的植被覆盖率较低,植被固碳作 用不明显。四个地区中,柴达木盆地地势高,空气稀薄,晴天多,太阳辐射强, 故光伏发电效率高,清洁能源生产量大,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抵消因设备制造 和电站建设产生的碳排放,光伏发电系统自身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最短。 故选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