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同步测试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同步测试卷(四)
集训4共价键与分子的空间构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物质的分子中只含有s-p σ键的是()
A.CH4与NH3B.C2H6与C2H4
C.H2与Cl2D.Cl2与N2
2.能说明BF3分子的四个原子在同一平面的理由是()
A.B—F键的键角为120°B.B—F键是非极性键
C.三个B—F键的键能相同D.三个B—F键的键长相等
3.下列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的是()
A.CO2B.H2O
C.NH3D.H2
4.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的一组是()
A.CH4和Br2B.NH3和H2O
C.H2S和CCl4D.CO2和HCl
5.关于原子轨道的说法正确的是()
A.凡是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空间构型都是正四面体形
B.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4个氢原子的1s轨道和碳原子的2p轨道混合起来而形成的
C.sp3杂化轨道是由同一个原子中能量相近的s轨道和p轨道混合起来形成的一组能量相同的新轨道
D.凡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其中中心原子A均采用sp3杂化轨道成键
6.经验规律(相似相溶规律):一般来说,由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

以下事实中可以用相似相溶规律说明的是()
A.HCl易溶于水B.I2可溶于水
C.Cl2可溶于水D.NH3易溶于苯
7.使用微波炉加热,具有使受热物质均匀受热、表里一致、速度快、热效率高等优点。

其工作原理是通电后炉内的微波场以几亿赫兹的高频改变外电场的方向,水分子因而能迅速摆动,产生热效应,这是因为()
A.水分子具有极性共价键B.水分子中有共用电子对
C.水由氢、氧两元素组成D.水分子是极性分子[来源:学+科+网Z+X+X+K]
8.下表是从实验中测得的不同物质中O—O键的键长和键能数据:
112
其中x、y>a>y>x,该规律是()
A.成键时,电子数越多,键能越大B.键长越短,键能越大
C.成键所用电子数越少,键能越大D.成键时电子对越偏移,键能越大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
A.分子中键的极性越强,分子越稳定
B.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该物质的性质越不活泼
C.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能越大,键长越长,则分子越稳定
D.在分子中,化学键可能只有π键,而没有σ键
10.共价键是有饱和性和方向性的,下列关于共价键这两个特征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来源:]
A.共价键的饱和性是由成键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决定的
B.共价键的方向性是由成键原子的轨道的方向性决定的
C.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了分子的空间构型
D.共价键的方向性与原子轨道的重叠程度有关
11.下列有关化学键类型的叙述正确的是()[来源:学+科+网Z+X+X+K]
A.全部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中肯定不存在离子键
B.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
C.已知乙炔的结构式为,则乙炔中存在2个σ键(C—H)和3个π键(CC) D.乙烷分子中只存在σ键,不存在π键
12.下列关于共价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H2S分子中两个共价键的键角接近90°的原因是共价键有方向性
B.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
C.两个原子形成共价键时至少有1个σ键
D.在双键中,σ键的键能小于π键的键能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NH3是极性分子,分子中N原子处在3个H原子所组成的三角形的中心
B.CCl4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处在4个Cl原子所组成的正方形的中心
C.H2O是极性分子,分子中O原子不处在2个H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D.CO2是非极性分子,分子中C原子不处在2个O原子所连成的直线的中央
14.NF3分子中的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NF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B.NF3分子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NF3分子的N—F键夹角与CH4分子中的C—H键的夹角相等
D.NF3分子是非极性分子
15.在乙烯分子中有5个σ键和1个π键,它们分别是()
A.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B.sp2杂化轨道形成π键,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σ键
C.C—H之间是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C—C之间是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来源:学.科.网Z.X.X.K]
D.C—C之间是sp2杂化轨道形成σ键,C—H之间是未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16.(8分)分析下列化学式中画有横线的元素,选出符合要求的物质,填空。

A.C2H4B.H2S C.HBr D.CH4E.C2H6F.O2
(1)所有的价电子都参与形成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只有一个价电子参与形成共价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最外层有未参与成键的电子对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既有σ键又有π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10分)已知A、B、C、D、E五种分子所含原子的数目依次为1、2、3、4、6,且都含有18个电子,又知B、C、D均是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且D分子中两种原子个数比为1∶1。

请回答:
(1)组成A分子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和C的分子式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该分子属于________分子(填“极性”
或“非极性”);
(3)向D的稀溶液中加入少量氯化铁溶液,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Z§xx§]
(4)若将1 mol E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1 mol CO2和2 mol H2O,则E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__。

18.(10分)臭氧(O3)能吸收有害紫外线,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O3分子的结构如图所示:呈V形,键角为116.5°,三个氧原子以一个氧原子为中心,与另外两个氧原子分别构成一个非极性共价键;中间氧原子提供2个电子,旁边两个氧原子提供一个电子,构成一个特殊的化学键(虚线内部分),分子中三个氧原子均等地享有这4个电子。

请回答:[来源:]
(1)题中非极性共价键是__________键,特殊的化学键是________键。

(2)臭氧与氧气的关系是________。

(3)下列物质的分子与O3分子的结构最相似的是________。

A.H2O B.CO2
C.SO2D.BeCl2
(4)分子中某一原子有一对没有跟其他原子共用的电子叫孤对电子。

那么,O3分子中有________对孤对电子。

19.(15分)下列物质结构图中,●代表原子序数从1到10的元素的原子实(原子实是原子除去最外层电子后剩余的部分),小黑点代表除形成共价键外的其他最外层电子,短线代表共价键,如F2:。

(1)试写出四种图示所代表的分子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将上述四种物质的液体呈细流流下,用带静电的玻璃棒靠近细流,细流发生偏转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分子式)。

(3)写出B分子中极性共价键的类型和个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C分子中,中心原子以何种类型杂化轨道成键?其分子空间构型是什么形状?
20.(12分)氮元素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

回答以下问题:
(1)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另一种氮的氢化物。

①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N2H4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

②肼可用做火箭燃料,燃烧时发生的反应是
N2O4(l)+2N2H4(l)===3N2(g)+4H2O(g)ΔH=-1 038.7 kJ·mol-1。

若该反应中有4 mol N—H键断裂,则形成的π键有________mol。

参考答案与解析
1.[导学号79180060]解析:选A。

A项中存在的都是H的s轨道与C、N的p轨道形成的σ键;B项的C2H4中还有π键;C项中虽然都是σ键,但氢分子是s-s σ键,氯分子是p-p σ键;D项中N2中除有p­p σ键外,还有p-p π键。

2.[导学号79180061]解析:选A。

分子的空间构型由分子中化学键的键角决定,当键角为120°时,BF3分子中的三个B—F键完全相同,故分子中4个原子共面,呈平面三角形。

3.[导学号79180062]解析:选C。

键角影响多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

二氧化碳分子中两个碳氧键(C===O)间的键角为180°,二氧化碳分子呈直线形。

水分子由三个原子组成,
分子中也含有两个共价键,但两个氢氧键(H—O)间的键角为104.5°,所以水分子不是直线形而是V形。

氨分子中两个氮氢键(N—H)间的键角为107.3°,三个氮氢键在空间排布,形成三角锥形。

4.[导学号79180063]解析:选B。

A项中CH4、Br2为非极性分子;C项中CCl4为非极性分子;D项中CO2为非极性分子。

5.[导学号79180064]解析:选C。

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其空间构型不一定是正四面体形,如水分子和氨气分子的中心原子虽然都是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但却不是正四面体形;CH4分子中的sp3杂化轨道是由中心原子碳形成的;AB3型的共价化合物,如三氟化硼的中心原子硼为sp2杂化。

6.[导学号79180065]解析:选A。

HCl、NH3是极性分子,I2、Cl2是非极性分子,H2O是极性溶剂,苯是非极性溶剂。

7.[导学号79180066]解析:选D。

水分子为极性分子,分子内存在正、负两极,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分子迅速摆动而产生大量热。

8.[导学号79180067]解析:选B。

观察表中数据发现,这几种不同物质中的化学键都是O—O键,因此不存在成键时电子的多少问题,也不存在电子对偏移的问题,但是O2和O+2比较,键能大的对应的键长短,按此分析O2-2的键长比O-2中的键长长,所以键能应该小。

若按照此规律,键长由短到长的顺序为O+2<O2<O-2<O2-2,键能应为b>a>y>x,与题意吻合,所以B项正确。

9.[导学号79180068]解析:选B。

共价键的键能大小决定分子的稳定性,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键的极性与分子的稳定性没有直接关系;在分子形成时,为使分子的能量最低,必须首先形成σ键,然后根据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确定是否存在π键。

10.[导学号79180069]解析:选D。

共价键的方向性与原子轨道的伸展方向有关。

11.[导学号79180070]解析:选D。

铵盐是离子化合物,含有离子键,但其中没有金属元素,A项错;稀有气体的原子本身就达到稳定结构,不存在化学键,B项错;乙炔中存在3个σ键和2个π键,2个C—H键和碳碳叁键中的1个键是σ键,而碳碳叁键中的另两个键是π键,C项错。

12.[导学号79180071]解析:选D。

A项,S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3s23p4,有2个未成对电子,并且分布在相互垂直的3p x和3p y轨道中,当与两个H原子配对成键时,形成的两个共价键间夹角接近90°,这体现了共价键的方向性,是由轨道的伸展方向决定的。

B 项,N2分子中有三个化学键,其中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

C项,两个原子形成的共价键,首先有一个σ键,其余为π键。

D项,σ键的重叠程度比π键大,故键能σ键大于π键。

13.[导学号79180072]解析:选C。

本题主要考查常见物质的极性和空间构型。

NH3是三角锥形的立体极性分子,A错;CCl4是以C原子为中心的正四面体形结构,B错;CO2是C原子在2个O原子中央的直线形分子,D错;而水分子是O在2个H原子中间的V形
分子,即,故选C 。

14.[导学号79180073] 解析:选A 。

N 原子以sp 3杂化形成四个杂化轨道,其中一个轨道已填入孤对电子,另外三个则与F 原子的p 轨道电子形成共价键,所以NF 3为三角锥形,由于孤对电子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导致N —F 键的键角小于CH 4分子中的C —H 键的键角。

15.[导学号79180074] 解析:选A 。

在乙烯分子中,每个碳原子的2s 轨道与2个2p 轨道杂化形成3个sp 2杂化轨道,其中2个sp 2杂化轨道分别与2个氢原子的1s 轨道“头碰头”重叠形成C —H σ键,另外1个sp 2杂化轨道形成C —C σ键。

2个碳原子未杂化的2p 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1个π键。

16.[导学号79180075] 解析:C 2H 4中C 原子与2个H 原子形成2个σ键,与另一个C 原子形成1个σ键和1个π键,所有电子都参与成键;H 2S 中S 原子与2个H 原子形成2个σ键,还有两对不成键电子;HBr 中Br 原子与1个H 原子形成1个σ 键,还有三对不成键电子;CH 4中C 原子与4个H 原子形成4个σ键,所有价电子都参与成键;C 2H 6中C 原子分别与3个H 原子及另1个C 原子形成4个σ键,所有电子都参与成键;O 2中O 原子与另1个O 原子形成1个σ 键,1个π键,还有两对不成键电子。

答案:(1)ADE (2)C (3)BCF (4)AF
17.[导学号79180076] 解析:(1)A 分子为单原子分子且含18个电子,则其为Ar 分子,Ar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6。

(2)B 、C 分别为含2个、3个原子的分子且由两种元素的原子组成,不难想到HCl 、H 2S ,H 2S 为极性分子。

(3)D 分子含4个原子,且由两种元素的原子构成,其个数比为1∶1,可推知其为H 2O 2。

FeCl 3溶液可催化H 2O 2分解释放出O 2,即2H 2O 2=====FeCl 3
2H 2O +O 2↑。

(4)E 分子是6原子18e -的分子,再结合质量守恒,可推知E 的分子式为CH 4O 。

答案:(1)1s 22s 22p 63s 23p 6
(2)HCl H 2S 极性
(3)有无色气体产生 2H 2O 2=====FeCl 3
2H 2O +O 2↑ (4)CH 4O
18.[导学号79180077] 解析:(1)由题意可知,中心氧原子以2个σ键和1个π键与周围2个氧原子连接。

(2)O 2和O 3互为同素异形体。

(3)H 2O 分子中氧原子采用sp 3杂化方式;CO 2中碳原子采用sp 1杂化方式;BeCl 2中Be 原子采用sp 1杂化方式;SO 2中S 元素和O 元素为同族元素,所以SO 2和O 3结构类似。

答案:(1)σ π (2)互为同素异形体 (3)C (4)5
19.[导学号79180078]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共价型分子的相关知识。

根据题给条件,很容易判断出A、B、C、D四种物质分别为NH3、HCN、BF3、CO(NH2)2;其中,NH3、HCN、CO(NH2)2为极性分子,易被静电吸引或排斥而偏移,BF3为非极性分子;H—C≡N 中,一个C—H σ键,一个C—N σ键,两个π键。

答案:(1)NH3HCN BF3CO(NH2)2
(2)NH3、HCN、CO(NH2)2(3)2个σ键,2个π键
(4)NH3分子中N原子以sp3杂化轨道成键,呈三角锥形;BF3分子中,B原子以sp2杂化轨道成键,呈平面正三角形。

20.[导学号79180079]解析:(1)基态氮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是2s22p3,注意考查的是价电子排布式。

(2)C、N、O三种元素第一电离能从大到小的顺序是N>O>C。

(3)①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NH3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sp3,而肼(N2H4)分子可视为NH3分子中的一个氢原子被—NH2(氨基)取代形成的,所以N2H4分子中氮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是sp3,这个与H2O、H2O2中O的杂化类型都是sp3的道理是一样的。

②反应中有4 mol N—H键断裂,即有1 mol N2H4参加反应,生成1.5 mol N2,则形成的π键有3 mol。

答案:(1)2s22p3(2)N>O>C
(3)①三角锥形sp3②3
高中同步测试卷(八)
集训8原子晶体与分子晶体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干冰、碘易升华是由于()
A.干冰、碘是非极性分子B.键能小
C.化学性质不活泼D.分子间的作用力较弱[来源:]
2.碳化硅(SiC)的晶体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其中碳原子和硅原子的位置是交替的。

在下列三种晶体①金刚石、②晶体硅、③碳化硅中,它们的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 A.①③②B.②③①[来源:学科网]
C.③①②D.②①③
3.下列物质呈固态时,一定属于分子晶体的是()
A.非金属单质B.非金属氧化物
C.含氧酸D.金属氧化物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
B.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
C.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
5.碳家族的新成员C60,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的结构,被称为足球烯,下列有关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C60和石墨都是碳的同分异构体
C.C60中含有非极性键,是原子晶体
D.C60相对分子质量为720
6.某元素的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的绝对值相等,其最高价氧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其气态氢化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15∶8,该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形成的晶体是() A.分子晶体B.离子晶体
C.原子晶体D.以上晶体都不是
7.干冰和二氧化硅晶体同属第ⅣA族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它们的熔、沸点差别很大的原因是()
A.二氧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二氧化碳的相对分子质量
B.C—O键键能比Si—O键键能小
C.干冰为分子晶体,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
D.干冰易升华,二氧化硅不能
8.四氯化硅的分子结构与四氯化碳类似,对其作出如下推测:
①四氯化硅晶体是分子晶体②常温常压下四氯化硅是液体③四氯化硅分子是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
④四氯化硅熔点高于四氯化碳。

其中正确的是()
A.只有①B.只有①②
C.只有②③D.①②③④
9.下列化学式既能表示物质的组成,又能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是()
A.NaOH B.SiO2
C.Fe D.C3H8[来源:学科网ZXXK]
10.下列有关分子晶体熔点的高低叙述中,正确的是()
A.Cl2>I2B.SiCl4>CCl4
C.N2>O2D.C(CH3)4>CH3CH2CH2CH2CH3
11.下列性质适合于分子晶体的是()
A.熔点1 070 ℃,易溶于水,水溶液导电
B.熔点2 853 ℃,液态不导电,水溶液也不导电
C.能溶于CS2,熔点112.8 ℃,沸点444.6 ℃
D.熔点97.81 ℃,质软导电,密度为0.97 g·cm-3[来源:学科网ZXXK]
12.下列推论正确的是()
A.SiH4的沸点高于CH4,可推测PH3的沸点高于NH3[来源:]
B.NH+4为正四面体结构,可推测PH+4也为正四面体结构
C.CO2晶体是分子晶体,可推测SiO2晶体也是分子晶体
D.C2H6是碳链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可推测C3H8也是碳链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13.下列有关晶体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离子晶体在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而分子晶体熔化时化学键不被破坏
B.白磷晶体中,结构粒子之间通过共价键相结合[来源:学科网]
C.石英晶体是直接由硅原子和氧原子通过共价键所形成的空间网状结构的晶体
D.构成分子晶体的粒子中不一定存在共价键
14.如图为甲烷晶体的晶胞结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晶胞中的球体只代表一个碳原子
B.晶体中1个CH4分子有12个紧邻的甲烷分子
C.CH4晶体熔化时需克服共价键
D.一个甲烷晶胞中含有8个CH4分子
15.通常情况下,氯化钠、氯化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的晶体结构分别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这些晶体结构和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同一主族的元素与另一相同元素所形成的化学式相似的物质不一定具有相同的晶体结构
B.氯化钠、氯化铯和二氧化碳的晶体都有立方的晶胞结构,它们具有相似的物理性质C.二氧化碳晶体是分子晶体,其中不仅存在分子间作用力,而且也存在共价键
D.二氧化硅晶体不是密堆积结构
16.(10分)在第3周期各元素(稀有气体除外)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原子是______,其单质晶体属于______晶体;原子半径最小的原子是________,其单质晶体属于________晶体,用电子式表示两元素形成化合物的过程:________________,该化合物的晶体属于________晶体,最低负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最高正化合价的原子是______,其单质晶体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

17.(9分)X、Y、Z、R为前四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的单质与氢气可化合生成气体G,其水溶液pH>7;Y的单质是一种黄色晶体;R基态原子3d轨道的电子数是4s轨道电子数的3倍。

Y、Z分别与钠元素可形成化合物Q和J,J的水溶液与AgNO3溶液反应可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L;Z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与G反应生成M。

请回答下列问题:
(1)M固体的晶体类型是________。

(2)Y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是________________;G分子中X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是________。

(3)L的悬浊液中加入Q的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黑色沉淀,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R的一种含氧酸根RO2-4具有强氧化性,在其钠盐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溶液变为黄色,并有无色气体产生,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12分)(1)下列三种晶体的状态变化,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分别是
氯化钾熔化: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氧化硅熔化:____________________;
碘的升华: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种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A、B、C、D为四种晶体,性质如下:
A.固态时能导电,能溶于盐酸B.能溶于CS2,不溶于水
C.固态时不导电,液态时能导电,可溶于水D.固态、液态时均不导电,熔点为3 500 ℃[来源:学科网]
试判断它们的晶体类型。

A._______________;B.____ _________;C.______ _________;D.____________。

19.(12分)氧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1)氧元素基态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为________个。

(2)H2O分子内的O—H键、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和氢键从强到弱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沸点比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H+可与H2O形成H3O+,H3O+中O原子采用____________杂化。

H3O+中H—O—H 键角比H2O中H—O—H键角大,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aO与NaCl的晶胞同为面心立方结构,已知CaO晶体密度为a g·cm-3, 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CaO晶胞体积为________cm3。

20.(12分)氮化硼(BN)晶体有多种相结构。

六方相氮化硼是通常存在的稳定相,与石墨相似,具有层状结构,可作高温润滑剂。

立方相氮化硼是超硬材料,有优异的耐磨性。

它们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

(1)基态硼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关于这两种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立方相氮化硼含有σ键和π键,所以硬度大B.六方相氮化硼层间作用力小,所以质地软
c.两种晶体中的B—N键均为共价键D.两种晶体均为分子晶体
(3)六方相氮化硼晶体层内一个硼原子与相邻氮原子构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其结构与石墨相似却不导电,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立方相氮化硼晶体中,硼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为________。

该晶体的天然矿物在青藏高原地下约300 km的古地壳中被发现。

根据这一矿物形成事实,推断实验室由六方相氮化硼合成立方相氮化硼需要的条件应是________________。

(5)NH4BF4(氟硼酸铵)是合成氮化硼纳米管的原料之一。

1 mol NH4BF4含有________ mol 配位键。

参考答案与解析
1.[导学号79180140]解析:选D。

干冰和碘均属于分子晶体,升华时只需要克服较弱的分子间作用力。

2.[导学号79180141] 解析:选A 。

原子晶体中,熔点高低与键长有关,因键长Si —Si>Si —C>C —C ,所以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为①③②。

3.[导学号79180142] 解析:选C 。

非金属单质中金刚石、晶体硅、硼均为原子晶体,非金属氧化物中的二氧化硅为原子晶体,金属氧化物中的活泼金属氧化物为离子晶体,只有含氧酸一定为分子晶体。

4.[导学号79180143] 解析:选A 。

稀有气体分子内没有化学键,A 正确;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的酸不一定是二元酸,关键看一个分子是否能电离出两个氢离子,B 错误;金属晶体也含有金属阳离子,C 错误;非金属性是原子得电子能力,而单质的活泼性与物质的结构有关,D 错误。

5.[导学号79180144] 解析:选D 。

C 60是碳元素形成的一种单质分子,它和石墨互为同素异形体,其相对分子质量是720。

6.[导学号79180145] 解析:选C 。

该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化学式可写作RH 4,最高价
氧化物为RO 2,设R 相对原子质量为x ,则32+x 4+x =158
,x =28,该元素为Si ,SiO 2为原子晶体,故选C 。

7.[导学号79180146] 解析:选C 。

干冰和SiO 2所属晶体类型不同,干冰为分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分子间作用力,SiO 2为原子晶体,熔化时破坏共价键,所以熔点较高。

8.[导学号79180147] 解析:选D 。

四氯化硅的分子结构与四氯化碳类似,均为分子晶体,二者结构相似,四氯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大,熔、沸点高。

9.[导学号79180148] 解析:选D 。

NaOH 是离子晶体,离子晶体的化学式表示的是阴、阳离子的最简个数比,并不表示它的真实组成。

SiO 2是原子晶体,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是呈空间网状结构的巨型分子。

Fe 为金属晶体,金属晶体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晶体,金属晶体的化学式也不能表示该微粒的真实组成。

10.[导学号79180149] 解析:选B 。

A 、B 、C 、D 选项中均无氢键,且都为分子晶体,物质结构相似,相对分子质量大的熔点高,故A 、C 错误,B 正确;D 中同分异构体,支链越多,熔点越低,故D 错误。

11.[导学号79180150] 解析:选C 。

A 选项熔点高,不是分子晶体,分子晶体熔点低;B 选项是原子晶体的性质;D 选项是金属钠的性质。

12.[导学号79180151] 解析:选B 。

由于氨分子之间存在氢键,故其沸点比磷化氢的高;CO 2是分子晶体,SiO 2为原子晶体;丙烷的碳链不是直线形,而是锯齿形。

13.[导学号79180152] 解析:选B 。

离子晶体是通过离子键将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的,所以熔化时,离子键被破坏;而分子晶体是通过范德华力将分子结合在一起的,所以熔化时,分子内部的化学键未发生变化,破坏的只是范德华力,由上述分析知A 正确;白磷晶体是分子晶体,在P 4内部存在共价键,而结构粒子(P 4)之间是通过范德华力结合的,B 错
误;石英晶体是原子晶体,C 正确;稀有气体在固态时也属于分子晶体,而稀有气体全是单原子分子,在分子内部不存在共价键,D 正确。

14.[导学号79180153] 解析:选B 。

甲烷是分子晶体,熔化时需克服范德华力。

晶胞中的球体代表的是一个甲烷分子,并不是一个碳原子。

以该甲烷晶胞为单元,位于顶点的某一个甲烷分子与其距离最近的甲烷分子有3个,而这3个甲烷分子在面上,因此每个都被共
用2次,故与1个甲烷分子紧邻的甲烷分子有3×8×12
=12(个)。

甲烷晶胞属于面心立方晶胞,该晶胞含有甲烷的分子个数为8×18+6×12
=4(个)。

综上所述,只有B 项正确。

15.[导学号79180154] 解析:选B 。

SiO 2和CO 2的化学式相似,但其晶体结构不同,A 项正确;二氧化碳为分子晶体,因此分子间存在分子间作用力,而分子内部碳原子和氧原子间形成共价键,氯化钠和氯化铯为离子晶体,所以三者物理性质不同,B 项错误,C 项正确;由于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由此形成的晶体不是密堆积结构,D 项正确。

16.[导学号79180155] 解析: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最低负化合价|=最高正价,必为第ⅣA 族元素。

答案:Na 金属 Cl 分子
―→Na +[··Cl ••
••··]-
离子 Si 原子晶体
17.[导学号79180156] 解析:氢化物的水溶液显碱性的物质中学阶段接触的只有NH 3,故X 为N 元素;黄色单质为硫单质,故Y 为S 元素;根据电子排布规律,电子先排布4s 轨道后排布3d 轨道,故R 基态原子的外层电子排布式为3d 64s 2,R 为Fe 元素;能与AgNO 3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的离子为Cl -
,故Z 为Cl 元素。

(1)NH 4Cl 固体属于离子晶体。

(2)S 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 22s 22p 63s 23p 4;在NH 3分子中N 原子采用sp 3杂化方式。

(3)AgCl 中加入Na 2S 后,由于Ag 2S 的溶解度小于AgCl 的溶解度,发生了沉淀的转化。

(4)加入硫酸后溶液变为黄色,说明生成了Fe 3+,加入硫酸后生成的无色气体只能为O 2,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可以写出离子方程式为4FeO 2-4+20H +===4Fe 3+
+3O 2↑+10H 2O 。

答案:(1)离子晶体 (2)1s 22s 22p 63s 23p 4 sp 3杂化
(3)Ag 2S 的溶解度小于AgCl 的溶解度
(4)4FeO 2-4+20H +===4Fe 3+
+3O 2↑+10H 2O 18.[导学号79180157] 解析:晶体熔化时破坏的是微粒间的作用力,而微粒间作用力的强弱顺序一般为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的差别很大。

答案:(1)离子键 共价键 分子间作用力 二氧化硅>氯化钾>碘
(2)金属晶体 分子晶体 离子晶体 原子晶体
19.[导学号79180158] 解析:(1)氧原子核外有8个电子,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