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月亮姑娘做衣裳》含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案编辑专员回应:
《月亮姑娘做衣裳》大班语言公开课教案
教案章节:一、活动目标二、活动准备三、活动重难点四、活动过程五、活动延伸
一、活动目标:
1. 让幼儿通过故事理解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情节,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2. 引导幼儿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天文知识的兴趣,了解月亮的盈亏变化。
4.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
1. 故事课件:《月亮姑娘做衣裳》
2. 月亮图片若干
3. 彩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4. 音乐CD:《月亮姑娘》
5. 小组讨论卡片
三、活动重难点:
1. 重点:通过故事,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天文兴趣。
2. 难点:让幼儿用语言描述月亮的盈亏变化,理解故事寓意。
四、活动过程:
1. 导入:利用音乐CD《月亮姑娘》,吸引幼儿注意力,引出主题。
2. 故事讲述:通过课件,讲述《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3. 讨论环节:分组讨论月亮姑娘为什么不停地换衣服,引导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
4. 绘画环节:让幼儿用彩纸、彩笔描绘自己心中的月亮姑娘和她的衣裳。
5. 总结环节: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月亮的盈亏变化,分享自己的绘画作品。
五、活动延伸:
1. 家园共育:让家长协助幼儿观察月亮的变化,记录在日记中。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月亮姑娘的衣橱”,展示幼儿的绘画作品。
3. 区域活动:在科学区设置月亮模型,让幼儿通过操作模型了解月亮的盈亏变化。
4. 长期观察:让幼儿定期观察月亮,记录月亮的变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六、教学方法:
1. 故事讲述法:通过课件讲述故事,吸引幼儿注意力。
2. 讨论法:分组讨论,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3. 绘画法:让幼儿动手描绘,培养幼儿的审美和动手能力。
4. 观察法:定期观察月亮,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七、评价方式:
1. 幼儿在讨论环节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2. 幼儿在绘画环节的创意和动手能力。
3. 幼儿在观察月亮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程度。
八、教学内容:
1. 故事《月亮姑娘做衣裳》的内容和情节。
2. 月亮姑娘为什么不停地换衣服的原因。
3. 月亮的变化和盈亏现象。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九、教学步骤:
1. 导入:播放音乐《月亮姑娘》,引出主题。
2. 讲述故事:通过课件讲述《月亮姑娘做衣裳》的故事。
3. 讨论环节:分组讨论月亮姑娘换衣服的原因。
4. 绘画环节:让幼儿描绘月亮姑娘和她的衣裳。
5. 观察环节:定期观察月亮,记录月亮的变化。
6. 总结环节:引导幼儿用语言描述月亮的盈亏变化。
十、教学反思:
1. 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故事情节的兴趣和参与度较高,但在讨论环节,部分幼儿表达能力较弱,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在绘画环节,幼儿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但在绘画技巧上还有待提高。
3. 在观察环节,幼儿积极参与,但对月亮的变化原因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引导。
4. 整体活动过程中,注重了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但在天文知识的融入上还需加强。
5.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适当增加天文知识的学习,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月亮的变化。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绘画技巧。
重点解析
本文档包含了一个大班语言公开课的教案,主题是《月亮姑娘做衣裳》。
教案分为十个章节,分别是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重难点、活动过程、活动延伸、
教学方法、评价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强调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天文兴趣,注重合作和分享的品质。
活动准备包括故事课件、月亮图片、绘画材料、音乐CD和小组讨论卡片等。
活动重难点集中在幼儿的语言表达和天文知识的理解上。
教学方法采用了故事讲述法、讨论法、绘画法和观察法,以适应幼儿的学习特点和兴趣。
评价方式则关注幼儿在讨论、绘画和观察环节的表现。
教学内容包括故事情节、月亮换衣的原因、月亮的变化和盈亏现象,以及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教学步骤详细描述了导入、故事讲述、讨论、绘画、观察和总结等环节。
教学反思部分指出,幼儿在活动中的兴趣和参与度很高,但在讨论和表达方面存在一些挑战。
未来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加强这些方面的引导。
也注意到在天文知识的学习和绘画技巧的培养上还有提升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