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梅州卷)生物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广东梅州卷)生物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黄瓜果肉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有的结构是
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线粒体⑥叶绿体⑦液泡
A.①⑥⑦B.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⑦
D.①②③④⑤⑥⑦
2.下列哪一项不符合合理膳食的原则()
A.常吃奶类、豆类或其制品
B.不挑食,不偏食,膳食要清淡少盐
C.用高糖饮料或碳酸型饮料代替饮用水
D.经常吃适量鱼、禽、蛋、瘦肉,少吃肥肉和荤油
3.发炎时,血液中能穿过毛细血管壁,吞噬病毒的是()
A.血小板B.白细胞C.红细胞D.血浆
4.肺泡处气体交换后血液的变化是()
A.静脉血变为动脉血B.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C.血液中二氧化碳和氧都增多D.血液中二氧化碳和氧都减少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类的一些活动已经使生物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B.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都是不利的
C.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队生物圈的影响也日益增强
D.生物圈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人类,对生物圈的其他生物也有极大影响
6.有一对双眼皮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女儿;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单眼皮的几率是()
A.三分之一B.四分之一C.四分之三D.无法确定
7.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C.太阳是食物链的组成部分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8.如图是人体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下列各项描述中正确的是()
A.图中A是呼吸系统,B是消化系统,C是皮肤
B.③生理过程形成的液体是尿液
C.通过A排出体外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
D.图中细胞通过②分泌某种激素,能维持体内血糖相对稳定,那么该细胞组成胰腺中的胰岛
二、填空题
9.观察、调查、分类、实验等式生物研究的基本方法.“探究鼠妇的生活环境”属于.10.现在很多学生早餐是一瓶纯牛奶加鸡蛋,从合理膳食角度来说,这种早餐主要是缺乏.(填一种营养成分)
11.试管婴儿是解决男女不孕不育的一项有效措施.试管婴儿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生殖.(选填“有性”或“无性”)
12.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疾病和癌症.
三、综合题
13.从今年3月底开始,在上海、江苏等地出现了H7N9禽流感疫情。
到目前为止已报告130多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___。
(2)H7N9禽流感之所以称为传染病,是因为它具有传染性和___的特点。
(3)在疫情发生后,医护人员把禽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隔离一段时间,这种措施属于___。
(4)在疫情发生的市场等地,防疫人员对其进行喷药消毒等,这种措施属于___。
14.如图是膝跳反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膝跳反射是反射.(填“非条件”或“条件”)
(2)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
(3)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是由神经元的构成.
(4)大脑皮层上存在着专门的功能区,人类特有的是.
15.下图为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图(被打乱顺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E的操作可以避免产生___________。
(2)图G所滴的液体是___________。
(3)使用显微镜时,为使视野明亮,需用大光圈及___________面镜。
(4)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临时装片,在视野中找到细胞物像后,为使物像清晰,需微调显微镜的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植物细胞结构比动物细胞多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2.C
【解析】
试题分析: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为了做到合理营养,我国的营养学家将食物分为五类,并形象地设计成“平衡膳食宝塔”提倡居民每天均衡吃这五类食物,以避免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基本原则:食物多样、以谷物类为主、粗细搭配;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每天吃奶类、大豆或其制品;常吃适量鱼、禽、蛋、和瘦肉;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高糖饮料或碳酸型饮料,营养价值不高.多数饮料都含有一定量的糖,大量饮用特别是含糖量高的饮料,会在不经意间摄人过多能量,造成体内能量过剩.另外,饮后如不及时漱口刷牙,残留在口腔内的糖会在细菌作用下产生酸性物质.损害牙齿健康.因此,选项C不符合合理膳食的原则.
考点:注意合理营养.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基本原则.
3.B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基础知识题,考查的是三种血细胞及其主要功能.
血液中的三种血细胞是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红细胞的功能主要是运输氧气;白细胞具有吞噬病菌、防御疾病的作用;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所以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伤口处吞噬病菌的血液成分是白细胞.
故选:B.
考点:血液的成分和主要功能.
点评:三种血细胞及其主要功能是本部分的主要考点.
4.A
【解析】
试题分析:气体总是由浓度高的地方向浓度低的地方扩散,直到平衡为止;肺泡中氧气的含
量比血液中的多,而二氧化碳的含量比血液中的少;因此,血液流经肺泡外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如图所示:
即血液中氧气增多,二氧化碳减少.
故选A
考点: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循环的途径.
点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5.B
【解析】
生物圈是人类的共同家园,随着人口的增加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也日益增强。
人口数量与环境必须协调发展,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势必引起城市规模扩大,造成环境的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失调;如果人口过度增长,生活生产污水及工业生产的废物增多,造成环境的污染,使环境质量下降;如果人口过度增长,对环境中的资源的需求量增加,造成资源的过度利用,造成资源危机。
反过来生物圈的变化不仅影响着人类,对生物圈的其他生物也有极大影响。
但是人类活动并不只是会破坏生态环境,对生物圈造成不良影响,同样有对生物圈产生有利影响的,如三北防护林工程在防沙治沙、减少土地沙漠化和沙尘暴的发生、保护农田、保持水土、维持碳﹣氧平衡、调节气候、发展生态经济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故选B
6.B
【解析】
试题分析: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因此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表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父母控制双眼皮的基因组成是杂合的即一个显性一个隐性.假设双眼皮由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a控制.遗传图解如图:
从图解中可以看出如果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是单眼皮的几率是四分之一(1/4).
故选B.
考点:基因的显性和隐性以及它们与性状表现之间的关系.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7.C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食物链和食物网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详解】
A.生态系统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其中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故该选项的描述正确。
B.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的,故该选项的描述正确。
C.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链状关系,不包括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故该选项的描述错误。
D.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所占的比例总是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生态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故该选项的描述正确。
故选C。
8.D
【解析】
试题分析:A、由图解可以判断,A、B、C代表的人体系统或器官分别是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肾脏.不符合题意;
B、③表示肾小球的滤过作用,③生理过程形成的液体是原尿,不符合题意;
C、通过A呼吸系统排出体外的气体有二氧化碳、氮气、氧气等气体,不符合题意;
D、胰岛散布于胰腺中,胰岛素是由胰岛分泌的.人体内胰岛素分泌不足时,血糖合成糖元
和血糖分解的作用就会减弱,结果会导致血糖浓度升高而超过正常值,导致肾小管不能把原尿中的葡萄糖全部重吸收,一部分血糖就会随尿排出体外,形成糖尿.因此糖尿是由于胰岛分泌的胰岛素不足引起的,可注射胰岛素制剂来治疗.符合题意;
故选D
考点: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呼吸系统的组成;尿液的形成;胰岛素的作用及其内分泌腺分泌异常时的症状.
点评:此题是一道综合性的题目,牵扯的知识点较多,需要同学们系统的掌握,有一定的难度.
9.实验法
【解析】
试题分析: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科学观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显微镜等仪器,或利用照相机、录像机、摄像机等工具,有时还需要测量.科学的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下来;要有计划、要耐心;要积极思考,及时记录;要交流看法、进行讨论.
2、调查是科学探究的常用方法之一.调查时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调查过程中有时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就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行整理和分析,有时要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
3、分类:根据生物的相似程度(包括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把生物划分为种属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
4、实验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一般步骤: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实验并记录;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探究鼠妇的生活环境”主要探究的条件为光和干湿环境,就要设置以光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或设置以环境湿度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设置对照实验时,要根据所要探究的条件,要设置以探究的条件为惟一变量的对照组.利用的是实验法.
故答案为:实验
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点评:在设计探究实验时,要设置对照组,对照组中要探究的条件必须是惟一的变量才行.10.糖类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早餐的合理膳食.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应食足够的糖类、
适量的蛋白质、一定量的水、无机盐、脂肪、维生素,以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合理科学膳食,不偏食.结合题意,据此解答.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时期,每天保持合理的营养格外重要.应食用足够的糖类以维持各项生命活动,食用适量的蛋白质以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的需要,还应食用一定量的水、无机盐、脂肪、维生素,以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理活动.合理科学膳食,不偏食.题中的早餐是一瓶纯牛奶加鸡蛋,牛奶和鸡蛋主要提供的是蛋白质和钙,该早餐主要是缺乏糖类.故答案为:糖类.
考点:注意合理营养.
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食物中的几种成分的主要作用.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应食足够的糖类、适量的蛋白质、一定量的水、无机盐、脂肪、维生素,以保证正常的生长发育.
11.有性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可根据生物的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概念作答.
经过精子与卵细胞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的生殖方式叫有性生殖,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叫无性生殖.试管婴儿又称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具体地说是借助内窥镜或在B超指引下,从患有不孕症妇女的卵巢内取出成熟的卵子,将精子、卵子一起放入试管,体外培养三天左右,使卵子受精,然后再在B超监视下将其送到母亲子宫,使之逐步发育成胎儿的过程,可见该过程中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其原理是有性生殖.
故答案为有性
考点: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及应用.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知试管婴儿的原理是有性生殖.
12.心脑血管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害,影响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
过去传染病曾一度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中,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已经不再是传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已经成为对
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非传染性疾病,被称为现代文明病.影响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吸烟、喝酒、营养过剩、熬夜、压力过大等,因此这类疾病又称为生活方式病.
故答案为心脑血管
考点:心血管疾病的危害;癌症的危害.
点评:关键点:心血管疾病和癌症已经成为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威胁最大的一类疾病.13.H7N9禽流感病毒流行性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解析】
【分析】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
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以及清除病原体。
【详解】
(1)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生物,称做病原体。
因此,H7N9禽流感的病原体是H7N9禽流感病毒。
(2)传染病是指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H7N9禽流感属于传染病,因此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的特点。
(3)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如空气传播、饮食传播、生物媒介传播等;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叫易感人群。
预防传染病的措施为: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因此医护人员把禽流感患者的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隔离一段时间,这种措施属于控制传染源。
(4)由(3)可知,防疫人员对其进行喷药消毒等,这种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传染病的概念及常见的传染病,传染病的预防措施。
理解掌握传染病的概念及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1)非条件
(2)脊髓
(3)细胞体
(4)语言中枢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反射弧的结构.解答时可以从反射弧的概念、结构和功能方面来切入
(1)非条件反射是指人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种比较低级的神经活动,由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如脑干、脊髓)参与即可完成.膝跳反射、眨眼反射、缩手反射、婴儿的吮吸、排尿反射等都是非条件反射,这种反射活动是人与生俱来、不学而能的,神经中枢不在大脑皮层,在脊髓或脑干,因此属于非条件反射.
(2)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不在大脑皮层,在脊髓或脑干,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3)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灰质中,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细胞体汇集在一起,调节人体的某一项生理活动的部位,叫做神经中枢.
(4)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动物不具有语言中枢,人类特有的大脑皮层功能区是人的语言中枢.
故答案为:(1)非条件;(2)脊髓;(3)细胞体;(4)语言中枢.
考点:脊髓和脑的结构及其功能;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非条件(简单)反射和条件(复杂)反射.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熟记反射弧的结构功能.
15.气泡碘液凹面镜细准焦螺旋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首先明确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步骤的具体内容.盖盖玻片时要防止产生气泡以免影响观察.
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单的总结为:擦、滴、撕、展、盖、染、吸.
从图中可以看出:A是展、B是擦、C是撕、D是滴、E是盖、F是吸、G是染,因此正确的实验操作顺序是(用字母排序)B、D、C、A、E、G、F.
(1)图E的操作方法,先用盖玻片的一侧接触水滴,水会沿玻片向两边散开,然后缓缓放平后,水从一侧赶向另一侧,就不容易产生气泡了.因此,图E的操作方法可以避免产生气泡.
(2)为了便于观察,要把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染成深色,可用碘液染色.所以图G所滴的液体是碘液.
(3)遮光器和反光镜可以调节光线的强弱,为使视野明亮,应该使用大的光圈和反光镜的凹面镜.
(4)粗准焦螺旋能使镜筒大幅度的上升和下降,细准焦螺旋能调节物像的清晰度,因此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像,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
故答案为(1)气泡.
(2)碘液.
(3)凹面镜.
(4)细准焦螺旋.
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
点评:制作洋葱表皮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其结构,多以识图题或是综合题的形式出现,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