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之怒族的传统节日_节日习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数民族之怒族的传统节日
怒族(the nu nationality)是中国人口较少、使用语种较多的民族之一,是溜索飞渡,天堑变通途的民族。

主要分布在怒江僳僳族自治州(简称怒江州)的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简称贡山县)、福贡县、泸水县及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简称兰坪县)。

此外在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维西县及西藏的察隅县也有少量怒族分布。

怒族是该族的自称,另外还有“怒苏”、“阿怒”、“阿龙”等自称,后统称为怒族。

怒族有哪些传统节日?小编收集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主要节日有:春节,怒语称“吉佳姆”,又称盍司节;仙女节,又称鲜花节,是居住在贡山一带的怒族的传统节日,节期为每年农历三月十五日至十七日;祭谷神,怒语称“汝为”,原碧江县匹河一带怒族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的农历十二月二九日,举行祭祀活动,祈祷谷神保佑。

节日艺术
鲜花祭英雄
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日,贡山怒族群众都要欢度盛大的传统节日──鲜花节(又称“仙女节”)。

节日这天一早,怒族群众穿上节日盛装,带上早已准备好的祭品和野餐所需的各种食物,手捧一束束鲜花,前往村寨附近的溶洞去祭祀、朝拜他们心目中的英雄──“仙女”阿茸,并举行聚餐和各种娱乐活动。

人们边吃边喝,边唱边跳,整个山谷都沉浸在古朴而隆重的节日气氛中。

关于鲜花节的来历,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以前,怒家山寨有一个勤劳、聪明而又美丽的姑娘阿茸。

她不辞艰辛,劈开了高黎贡山,引来了泉水,使常年干旱、荒芜的怒家山寨得到了浇灌,使两岸的岩石变成了沃土,荒山变成了绿野。

可是她却被可恶的头人烧死在高黎贡山的山洞里。

这一天是农历三月十五日,时值阳春三月,怒江两岸鲜花怒放。

怒族人民为了纪念阿茸,便将这一天定为节日──鲜花节,以此来纪念他们崇敬、热爱的阿茸。

怒族非常讲究礼貌,团结互相。

在路上无论遇到熟人或生人,都会主动让路并致问候。

有客人来访,全家起立鞠躬相迎,临别要再三
挽留后送到寨边的大路上。

古朴典雅的模拟舞蹈
怒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在怒族山寨,哪怕刚学会走路的孩子,也会依呀学语般地哼上几句歌,也会踏出歪歪斜斜的舞步。

怒族的山寨是歌舞的海洋,他们的歌唱不完,舞跳不尽。

怒族的传统舞蹈有120多种,内容涉及历史、宗教、生产劳动、生活习俗等各个方面。

怒族舞蹈模拟性强,动作粗犷豪放,敏捷有力,节奏鲜明。

如反映动物习性的《鸡抖脚舞》、《母鸡下蛋舞》、《乌鸦喝水舞》、《猴子打架舞》、《斗羊舞》;反映生产劳动的《挖地舞》、《载秧舞》、《放羊舞》;反映爱情婚姻的《找情人舞》、《逗趣舞》、《迎亲舞》、《逃婚舞》;反映艺术生活的《反弹琵琶舞》、《双人琵琶舞》等等。

怒族善于演奏乐器,瑟琶和口弦较普及。

青年男女谈恋爱,不是用语言来交谈,而是靠“达变”和“拟力”两种怒族乐器来“弹”。

这两种乐器音域广,表现力强,怒族青年自小就要学习,如果大了还不会,就会被认为是笨,他有可能连对象也找不到。

当怒族小伙向姑娘求爱时,首先向她弹响怀中的“达变”,“叮咚”地向她倾诉心中的秘密。

女青年听到求爱,会吹起“拟力”以作答。

双方可以提问、讨论,相互交换意见。

从思想到生产、生活等各种问题都都可以“弹”,他们都能够从对方的曲调和音色中理解其中的含义。

据说有的青年从认识到结婚都不说过一句话,完全靠音乐来沟通,从中可以反映出他们对音乐的独到之处。

这种独特的恋爱方式,也许在全世界都是绝无仅有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怒族的文艺工作者在整理、挖掘本民族音乐、舞蹈的基础上,吸收和借鉴现代音乐、舞蹈的方法与技巧,创作出了很多歌颂党、歌颂新中国、歌颂社会主义新生活的歌舞,如《歌声飞出心窝窝》、《怒江在歌唱》、《怒族姑娘》、《蝴蝶舞》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