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统计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前言 (1)
1 材料与方法 (1)
1.1 材料 (1)
1.1.1 材料的基本信息 (1)
1.1.2 材料的详细信息 (1)
1.2 方法 (1)
2 结果与分析 (1)
2.1 原始观测数据 (1)
2.2 数据整理 (5)
2.3 方差分析 (6)
2.3.1 F检验 (6)
2.3.2 多重比较 (7)
2.3.3 最终结论 (8)
3 讨论 (8)
参考文献 (8)
摘要:百日草作为观花植物,在其观赏特性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花径的大小,花数的多少,以及不同株高的应用。

本次试验采用方差分析法对这三个因素进行分析。

关键词:花数,花径,株高
前言: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城市植物绿化造景的应用也逐步广泛。

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草本盆景草本花卉,其观赏性强,色彩变化丰富,价格低廉,可根据四季特点更换,做到四季有花,因此广泛的应用到广场街道等。

特别是节日或者大型活动期间,草本盆景可做到快速美化,创造节日氛围的作用。

百日草花大色艳,开花旱,花期长,株型美观,可按高矮分别用于花坛、花境、花带。

也常用于盆栽。

因此其观赏性状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以下是对百日草观赏性状其中的几点做出浅要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百日草的三个品种
1.1.1.基本信息:名称:百日草
学名:Zinnia eIegans
别名:百日菊、步步高、火球花、五色梅、对叶菊、秋罗、步登高
科:菊科
属:百日草属(Zinnia L.)
类别:为一年生草本花卉
百日草原产南美墨西哥高原,目前世界各地均有分布
1.1.2详细信息:
百日草品种A
茎直立粗壮,上被短毛,表面粗糙,株高10~30cm。

叶对生无柄,叶基部抱茎。

叶形为卵圆形至长椭圆形,叶全缘,上被短钢毛。

头状花序单生枝端,梗甚长。

花径4~10cm。

花瓣黄色。

百日草品种B
茎直立粗壮,上被短毛,表面粗糙,株高20~80cm。

叶对生无柄,叶基部抱茎。

叶形为卵圆形至长椭圆形,叶全缘,上被短钢毛。

头状花序单生枝端,梗甚长。

花径4~10cm。

花瓣红色。

百日草品种C
茎直立粗壮,上被短毛,表面粗糙,株高20~60cm。

叶对生无柄,叶基部抱茎。

叶形为卵圆形至长椭圆形,叶全缘,上被短钢毛。

头状花序单生枝端,梗甚长。

花径4~10cm。

花瓣白色。

材料来源:校花卉基地栽培
1.2方法:
使用刻度尺为工具对3个品种的百日草进行指标观察,每品种观测30株。

数量观测指标分别为花数、花径、株高。

质量观测指标为花色。

就以试验材料的三种数量指标分别分析比较3个品种,评价其观赏特性。

故采用完全随机试验方差分析的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原始数据记录
名称编号花量(个)株高(cm)花径(mm)
百日草
品种1 花色:黄色
第一组
1 5 27 5.7
2 5 30.5 6.3
3 6 25 5.5
4 5 32.4 6
5 1 20.3 6.9
6 4 27.9 5.5
7 6 15.6 3.8
8 3 15.3 5.1
9 3 18.2 6.3
10 3 18.1 5.6 平均值 4.1 22.29 5.83
第二组
1 4 26.8 5.3
2 3 21.4 5.1
3 3 24.6 5.9
4 3 25.6 6.2
5 3 21.8 5.9
6 4 24.9 6.0
7 4 13.6 3.4
8 4 22.8 5.6
9 4 17.9 5.1
10 4 19.9 5.1 平均值 3.60 22.11 5.36
第三组
1 5 19.5 4.5
2 2 22.7 4.4
3 4 22.8 4.9
4 2 12.9 5.0
5 4 28.9 5.3
6 8 34.6 4.8
7 5 16.2 4.0
8 3 18.9 5.1
9 3 16.2 3.9
10 2 17.9 6.9 平均值 3.80 21.06 4.60
名称编号花量(个)株高(cm)花径(mm)
百日草品种2
第一组
1 4 29.0 6.8
花色:红色
2 2 25.
3 6.3
3 7 67.5 7.8
4 11 52.4 5.7
5 4 33.2 6.9
6 8 69.4 7.6
7 3 45.1 7.4
8 5 23.3 6.4
9 4 40.4 8.2
10 8 40.4 6.2 平均值 5.3 42.60 6.93
第二组
1 10 34.6 5.6
2 6 33.6 6.8
3 3 23.9 6.1
4 9 73.2 7.6
5 7 44.2 6.4
6 2 28.2 6.2
7 11 47.6 6.2
8 2 29.2 5.6
9 4 28.9 5.3
10 6 32.0 6.9 平均值 6 37.54 5.65
第三组
1 6 47.9 8.4
2 4 23.
3 6.8
3 8 33.8 7.0
4 4 34.8 5.3
5 4 65.2 6.6
6 2 28.0 6.8
7 10 75.8 8.3
8 2 45.2 6.3
9 2 22.6 7.3
10 7 38.4 7.2 平均值 6 41.50 7.0
名称编号花量(个)株高(cm)花径(mm)
百日草
品种3 花色:白色
第一组
1 2 29.0 4.3
2 3 27.6 4.3
3 2 31.6 5.3
4 4 28.3 3.6
5 1 36.
6 3.8
6 4 35.6 5.6
7 3 32.0 7.3
8 4 33.8 6.0
9 4 28.4 5.6
10 4 37.4 6.0
平均值 3.1 32.03 5.18
第二组
1 1 30.3 4.6
2 1 31.4 4.1
3 2 31.
4 5.4
4 1 30.2 6.3
5 3 27.8 7.2
6 3 32.0 7.2
7 3 33.1 7.0
8 1 28.0 7.2
9 4 43.2 7.2
10 4 29.2 6.0
平均值 2.5 31.66 6.22
第三组
1 3 33.
2 6.9
2 3 31.6 7.6
3 2 33.2 5.4
4 4 30.2 5.2
5 4 42.0 6.2
6 4 35.8 6.2
7 2 38.0 7.2
8 2 32.3 5.8
9 2 59.0 6.5
10 3 38.4 6.5
平均值 2.9 37.29 6.35
2.2数据整理
品种花数观察值平均值和Ti 百日草1 4.1 3.6 3.8 3.8 11.5 百日草2 5.3 6.0 6.0 5.8 17.3 百日草3 3.1 2.5 2.9 2.8 8.5
X=4.1 T=37.3 品种株高观察值平均值和Ti 百日草1 22.29 22.21 21.06 21.85 65.56
百日草2 42.60 37.54 41.50 40.55 121.64 百日草3 32.03 31.66 37.29 33.66 100.98 X=32.20 T=288.18 品种 花径观察值 平均值 和Ti 百日草1 5.83 5.36 4.60 5.26 15.79 百日草2 6.93 5.65 7.00 6.53 19.58 百日草3
5.18
6.22
6.35
5.92
17.75 X=5.90 T=53.12
2.3方差分析: 2.
3.1 F 检验 ①平方和的分解:
方差公式:
令:C = C :为校正系数
对于不同的观测指标,其校正系数分别为: 花数:=154.59 株高:=9227.52 花径:=313.53 总变异平方和:
对于不同的观测指标,其总变异平方和分别为: 花数:=13.98 株高:=571.21 花径:=5.14
品种间的平方和(SSk ): 花数: =13.34 株高: =536.26 花径: =2.39
品种内(组内)的平方和(SSe ): 花数: =0.64 株高: =34.95 花径: =2.75
②自由度的分解df T : 总自由度:=3*3-1=8 品种间自由度(dfk ):dfk =3-1=2 品种内自由度(误差自由度):=8-2=6
③百日草不同品种在花径、株高与花量上的方差分析表:
C x SS i T -=∑
2
1)(22
2--
=


n n x x S i n x 2
)(∑
花数
变异来源 自由度(df ) 平方和(SS ) 方差 (MS ) F 值 a=0.05 a=0.01 品种处理间 2 13.34 6.67 62.54**
5.14 10.92 处理内(误差)
6 0.64 0.11
总变异 8
13.98
1.75
株高
变异来源 自由度(df ) 平方和(SS ) 方差(MS ) F 值 a=0.05 a=0.01 品种处理间 2 536.26 268.13 46.04**
5.14 10.92 处理内(误差)
6 34.95 5.82 总变异 8
571.21
71.40
花径
变异来源 自由度
(df ) 平方和(SS ) 方差(MS ) F a=0.05 a=0.01 品种处理间 2 2.39 1.20 2.61 5.14 10.92 处理内(误差)
6 2.75 0.46 总变异 8
5.14
0.64
④结论:百日草的3个品种在花径方面无显著差异,在花数和株高方面有极显著差异。

2.3.2多重比较(SSR 检验)
① 将各处理平均数从大到小排列: ② 计算平均数两两之差(d i ): ③ 计算统计量: 花数:=0.19 株高:=1.39
④ 依df e =6查表得SSR α值 ⑤ 计算临界值: ⑥ 进行SSR 检验:用d i 与LSR α 进行比较 SSR 测验临界值(LSR α)的计算表: 花数
P 2 3 SSR 0.05 3.46 3.58 SSR 0.01 5.24 5.51 LSR 0.05 0.6574 0.6802 LSR 0.01
0.9566
1.0469 株高
P 2 3 SSR 0.05 3.46 3.58 SSR 0.01
5.24
5.51
x
S SSR LSR ⋅=αα
LSR0.05 4.8094 4.9762
LSR0.017.2836 7.6589
百日草不同品种试验多重比较表:
花数
品种平均数差值字母法
0.05 0.01
2 5.8 a A
1 3.8 2.0 b B
3 2.8 3.0 1.0 c C
结论:品种1、2、3有显著差异,品种1与2、3有极显著差异。

株高
品种平均数差值字母法
0.05 0.01
2 40.55 a A
3 33.66 6.89 b B
1 21.85 18.70 11.81 c B
结论:品种1、2、3有显著差异,品种1、2与3有极显著差异。

2.3.3 最终结论:品种1、2、3花径无显著差异。

品种花数1、2、3有显著差异,品种1
与2、3有极显著差异。

品种株高1、2、3有显著差异,品种1、2与3有极显著差异。

3.讨论:
百日草作为观花植物,在其观赏特性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花径的大小,花数的多少,以及不同株高的应用。

本次试验采用方差分析法对这三个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显示在调查的三个品种中,花径没有显著差异。

在花数这个性状上,品种2花数最多,品种三最少,品种二居中。

株高试验结果显示品种2平均株高最大,品种二其次,品种三最少。

根据试验结果,三个品种的百日草各有特点,根据它们的整体效果在应用上应根据不同需求进行选择。

如品种一,花数适中,株高较矮,可用作盆栽,小巧可爱,也可用于高度不宜过高的绿化花带等处。

品种二花数最多,株高也最大,适用于花境花篱,观赏效果强,可达到空间分隔的作用。

品种三花量最少,高度适中,可用作集体种植,能产生一定的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