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地理新教材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课件:第6章第3节 防灾减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震中如果不能逃脱或被掩埋,应如何处理? 提示:要尽可能地进行自我保护,并寻找合适的机会和方法 进行自救或向他人求救。
3.灾后自我保护 (1)洪灾:应做到不吃 洪水浸泡过 的食物,要喝煮沸后的 水,入住前对房屋进行 全面消毒 ,待电器干燥后再使用。 (2)地震:不可立即返回家中,要远离 危墙 、广告牌、电 线杆等危险区域,等 余震 过后再作打算。
1.灾前准备 (1)洪涝、台风:洪涝和台风等灾害是可以较准确预测的,因 此,在洪涝、台风多发区应及时关注 天气预报 及灾害预 警信息。 (2)地震:地震的灾前准备主要包括准备 应急救援包 ,牢记 地震撤离路线和附近应急避难场所位置,经常参加 地震演习 活动,树立防震意识等。
2.灾中救助 一旦发生自然灾害,应按照预先设计好的 逃生路线 进行 撤离。 (1)洪涝:应尽量向 地势高 的地方逃生。 (2)地震:如条件允许,应及时、有序地撤离到 安全地带 。 (3)泥石流:应向 垂直于 泥石流前进方向的山坡转移。
二 自救与互救
典例剖析 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2013年1月,云南省政府第183号令发布了《云南省自 然灾害救助规定》。《云南省自然灾害救助规定》从3月1日 起正式施行,明确了自然灾害救助物资储备库的建设要求、 自然灾害救助款物和无指定意向捐赠款物的使用范围等具体 事务。
(1)(多选)云南省的自然灾害主要有( )
(3)西南 地质条件复杂,岩石破碎;山势陡峭;夏季降水集中 且多暴雨;植被破坏严重
解析:第(1)题,防护林体系工程是充分发挥森林生态功能的 工程减灾措施,它的主要功能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 固沙、改良土壤、吸烟滞尘、净化空气等。第(2)题,“三北” 防护林建设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第(3) 题,滑坡、泥石流防御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其原因既有 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
学以致用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一场大规模冬季风暴连日来给美国中西部大片地区带来重 创,降雪、冰雹、冻雨和气温骤降,导致多地学校与联邦政府 关闭、航空交通大乱。
分析说明形成本次美国暴风雪的主要原因及交通部门收到 预警后应做的准备工作。
答案:原因:高纬冷空气迅速南下,与来自北大西洋的暖湿气 流相遇,产生降雪、降温。
解析:第(1)题,注意图中该工程的位置,对于防止滑坡、泥石 流等灾害作用较大。第(2)题,水泥结构可以加固边坡,蜂巢结 构不会大面积破坏原有地貌,为植被生长提供条件,从而有效 防止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
学以致用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防护林体系工程是我国生态工程建设的基本框架,将字
母、各防护林体系工程及对应的主要功能用线连接起来。
第三节 防灾减灾
课前·基础认知 课堂·重难突破
课前·基础认知
一、防灾减灾手段 1.指导方针:“以 防 为主,防抗救相结合”,以最大限度地 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 2.具体工作方面:灾害 监测 、灾害防御、灾害救援与救 助、 灾后恢复 等多方面。
二、自救与互救 自救与互救是防灾减灾的主要任务,对挽救生命至关重要。 自救与互救主要包括灾前准备、灾中救助和灾后 自我保护 三个方面。
A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
①保持水土
B
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
②抵御台风
C
“三北”防护林体系Fra bibliotek③防风固沙
D
沿海防护林体系
④防治盐碱
(2)“三北”防护林为何要建成一个“乔、灌、草结合,带、片、
网结合,多树种、多林种结合”的大型防护林体系?
(3)滑坡、泥石流防御城市主要分布在
地区,因为
此地区

答案:(2)“三北”防护林建设范围大,地跨西北、华北和东北, 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差异较大,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宜林则林、 宜草则草。“乔、灌、草结合,带、片、网结合,多树种、多林 种结合”可以使防护林的物种多样化,生态系统复杂化,增强防 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A.地震
B.台风
C.泥石流
D.滑坡
(2)灾害救助包括哪些核心环节?
(3)《云南省自然灾害救助规定》中的救助物资储备库的建
设属于哪个环节?
答案:(1)ACD
(2)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
(3)灾前准备。
解析:第(1)题,云南省地处云贵高原,多地震、滑坡和泥石流, 台风主要影响沿海地区。第(2)题,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 后恢复是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第(3)题,救助物 资储备库的建设属于灾前准备。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课堂·重难突破
一 防灾减灾手段 典例剖析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山区公路和铁路旁经常可以看到下图所示具有蜂巢结构 的水泥防护工程建设。
(1)写出两种图中防护工程所能防御的自然灾害。 (2)请结合图示和所学知识,说明边坡上网格状装置具有的 防灾减灾功能。
答案:(1)崩塌、滑坡、泥石流(任选两点即可)。 (2)边坡上的水泥结构可以抑制原裸露山体遭受进一步的风 化剥蚀;加固山体坡面,具有稳定边坡的作用;蜂巢结构不会大 面积破坏和改变坡面原有地貌形态和植被生长条件,绿色植 物能够在其开放的空间上自由生长;可以有效地保证地下水 的下渗和自由排泄,避免由于地下水压力的升高而引 起边坡失稳;植物根系的固土作用与坡面防护系统结为一体, 从而抑制坡面破坏和水土流失,从而有效地防止崩塌、滑坡 等自然灾害。
准备工作:做好道路融雪、融冰准备;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 风,高空、水上等户外作业人员应停止作业。
解析:材料中显示该地出现降雪、冰雹、冻雨和气温骤降, 应为冷空气过境,同时降水较多也与空气中水汽含量大有关, 水汽应来自北大西洋的暖湿气流。交通运输方式主要有铁路、 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公路和铁路做好道路的融雪、融 冰准备;水运船舶应到避风场所避风,航空应做好停业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