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至2008学年度薄弱班级转化记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至2008学年度薄弱班级转化记录
本学期,我校所有年级由原来的三个班合并成两个班,所有学生重新分班,班主任及任课教师重新安排,我二年级2班的班主任。
在这个班集体内,既有我原班的学生,又有原来一(1)班的学生;这些学生集中在一起,彼此之间并不太熟悉,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生活在一起发生磨擦也是预料之中的事。
为尽快扭转这种局面我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学期初,各班均结合实际,制定后进生转化和学困生帮扶计划,形成资料。
二、召开各科任老师工作座谈,进行进生转化和学困生帮扶方法交流:
1、思想上解惑。
鉴于后进生、学困生的家庭特殊,他们往往缺少完整家庭的关爱,因而老师要从情感上贴近他们,学习上关心他们,生活上帮助他们,经常与他们交流,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有的放矢地化解他们心中的困惑,给予他们精神上的动力,使他们保持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2、学习上帮助提高。
一部分后进生和困生由于客观条件的影响,往往成绩不如人意。
因此我们认为:作为老师,要从学习上去帮助,帮
助他们学好功课,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使他们学会学习。
三、加强家校联系是做好转化、帮扶工作的保证。
我校历来重视家校联系,班主任经常利用校讯通、给家长一封信、家访等方法,了解学生的动态,并建立后进生、学困生转化档案和家校联系记录。
四、利用班级文化中的激励机制,潜移默化进行转化、帮扶工作。
我们近年在班级文化建设上追求实效性,各班均有结合班级实际的激励机制,如“争红花”、“比一比”、“我们的PK台”等。
为后进生和学困生营造了一个良性的竞争环境,让他们看到自己的闪光点。
五、“每月之星”就是你。
我校开展评选“每月之星”已有一年了,从刚开始的优秀生,到现在把更多的目光关注后进生和学困生的成长和进步,体现了我校德育工作的人文关怀。
本学期,我们评选出的“每月之星”中,有一部分就是进步中的后进生和学困生。
由于措施得力,以爱为导,耐心施教,近年,我们的后转生和学困生的转化和帮扶工作逐见成效,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品德修养均有一定的进步。
六、多开展健康向上的少先队活动,以活动促进步。
我校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如知识问答赛、中队主题会、田径运动会……各科组也相继举行写字比赛、计算比
赛、作文比赛等活动,让后进生和学困生在各项活动中看到自己的优点,从而建立自信,而孩子的自信往往是转化和帮扶工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