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航空磁测在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找矿效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精度航空磁测在西藏一江两河地区找矿效果
刘振军;王德发;范子梁;刘英才
【摘要】In order to improve the ore-prospecting effect of aeromagnetic survey in "Yijianglianghe" (one large river and two other rivers) region of Tibet, the authors thoroughly studied the 1: 200 000 high-precision aeromagnetic data obtained in this region by China Aero Geophysical Survey and Remote Sensing Center for Land and Resources and made field reconnaissance in areas of significant aeromagnetic anomalies. On such a basis, this paper sums up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aeromagnetic local anomalies and ore resources and recounts the effect of direct application of aeromagnetic data to ore-prospecting work, which is helpful to geological ore - prospecting work in this region.%为了提高航磁在西藏一江两河地区的找矿效果,深入研究了2000~2004年间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在该区开展的1:20万-1:25万高精度航磁调查资料,对一批具有找矿意义的航磁异常,经地面踏勘,总结了航磁局部异常与矿产的对应关系,阐述了利用航磁资料直接找矿的效果,为该地区的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帮助.
【期刊名称】《物探与化探》
【年(卷),期】2011(035)001
【总页数】5页(P47-51)
【关键词】高精度航空磁测;航磁异常地面踏勘;找矿效果;西藏一江两河地区
【作者】刘振军;王德发;范子梁;刘英才
【作者单位】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北京,10008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
冈底斯火山——岩浆弧带是西藏重要的金、铜矿成矿远景区带,目前已发现数十处金、银、铜及金银多金属矿床 (点),有望成为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的接替基地[1]。

为配合西藏一江 (雅鲁藏布江)两河 (拉萨河、年楚河)地区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普查,2000~2004年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在该地区开展了高精度航空磁测勘查[2-5],测量总面积 30余万 km2,基本覆盖了冈底斯成矿带中段,大大提高了该区航磁勘查程度,丰富的磁场信息为该地区基础地质研究和矿产勘查评价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航磁测量,共选编航磁异常 1 500余处,为了提高航磁在该地区的找矿效果,项目组先后 4次赴工区开展地面工作,共踏勘航磁局部异常 22处,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1 航磁勘查简介
完成航磁勘查的四个工区分别是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东段、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西段、西藏一江两河北部地区以及西藏申扎—那曲地区,测量比例尺为1∶20万~1∶25万。

通过勘查,共选编航磁异常 1 565处,并根据找矿意义对异常进行了分类,其中由已知矿和通过航磁异常发现了矿的甲类异常 22处,具有直接和间接找矿意义的乙类异常 491处,根据目前认识找矿意义不明确的丙类异常 659处,目前不具有找矿意义的丁类异常 393处,在这些航磁异常中,乙类异常是最具有找矿意义的异常,也是下一步工作的重点。

2 航磁异常踏勘
2000~2004年间先后 4次赴工区,共踏勘航磁异常 22处,在藏 C-2003-116异常
处发现磁铁矿及铜矿化,在藏 C-2001-3异常处发现磁铁矿,在恰功磁铁矿 (藏 C-2000-3异常)周围发现了新的矿体。

2.1 藏 C-2003-116(日拉山)异常
2003年开展的西藏申扎—那曲地区固体矿产航空物探勘查发现该异常。

异常位于雄梅西约 10 km海拔 4 500~5 200 m的日拉山。

在航磁图上,异常位于宽缓降低的负背景磁场中,呈尖峰状,ΔT异常剖面曲线南缓北陡,北侧伴生有负异常,幅值 510 nT(图 1a),异常平面形态呈长轴东西向的椭圆状(图1b)。

对比多巴区幅1∶25万地质图[6],异常沿东西向二长花岗岩脉与侏罗系上统—白垩系下统日拉组灰岩、硅质岩、粉砂岩的侵入接触带展布。

沿接触带矽卡岩化发育,
在异常的东侧 4~8 km的范围内已发现铜矿点 2处、磁铁矿点 1处 (图 1c)。


区域岩石物性资料,除二长花岗岩具有一定磁性外,其他岩石磁性微弱,磁化率值小于20×10-5SI。

鉴于异常区地处航磁反映的两组断裂交汇且中酸性侵入岩发育部位,
有利于深源多金属成矿物质上侵、聚集,又沿侵入接触形成的矽卡岩化带展布,表明
具有寻找接触交代型或热液型多金属矿的可能性。

结合航磁反映的异常特征,推断
异常由磁铁矿引起。

为了确定航磁异常性质、探讨航磁异常直接或间接找矿效果,采用地磁测量、岩矿
石磁化率测定和地质观测相结合的综合方法对该异常进行了踏勘检查 (图 2)。

踏勘剖面为南北向,长6.2 km,采集地磁数据86个,磁化率数据351个,分析样品44件。

图 1 雄梅地区航磁ΔT异常平面剖面、等值线平面与地质图
通过踏勘,异常位于雄梅西的日拉山南背斜构造发育区,背斜构造南翼主要由砂岩组成,仅南端见有安山岩、流纹岩出露。

北翼由砂岩、灰岩和石榴石化大理岩组成,后
期闪长岩、闪长玢岩呈脉状侵入。

沿侵入接触带发现有 4条宽度变化在 1~7 m
的石榴石化、孔雀石化、磁铁矿化矽卡岩蚀变带和 2条宽1~5 m的孔雀石化磁铁矿脉;长度大于 100 m,向下延伸可能连为一体。

对应伴生铜矿化的磁铁矿脉和矽卡岩蚀变带,地磁ΔT剖面曲线尖锐、变化急剧,幅值达 1 400 nT,地磁异常与航磁异常位置对应。

沿剖面对岩矿石露头进行磁化率测定:磁铁矿磁性最强,磁化率平均值 40
393×10-5SI,其次是安山岩,磁化率平均值471×10-5SI,其他岩石磁性微弱 (表 1)。

表 1 藏 C-2003-116异常区岩矿石磁化率统计点号岩性采集数据磁化率/10-5SI 极大值极小值平均值2.5 安山岩 30 1005 122 471 12石英砂岩 32 8 2 4 1832 15 6 12 44.5、62 灰岩 60 16 0 4 48粉砂岩 30 20 0 5 56 49 70 13 43 50 闪长玢岩 55 284 1 49 52 磁铁矿 55 112000 4173 40393
沿磁铁矿脉和矽卡岩铜矿化蚀变带采集分析岩石样品 44件,经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对样品测试分析:磁铁矿脉 TFe含量为43.47%~77.65%,平均含量 65.49%。

铜矿化蚀变带 Cu含量为 0.01%~8.54%、Pb含量为0.07%~18.12%,Zn含量为 0.01%~21.85%,TFe含量为4.36%~70.93%;同时,铜、铅、锌含量具有同步增高或降低的变化规律。

依据航磁异常特征和地面踏勘结果,认为异常由埋藏较浅、向北倾伏,伴有铜、铅、锌矿化的磁铁矿引起。

建议进一步工作,查清矿化体的规模。

2.2 藏 C-2001-3(松拉 )异常
2001年开展的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西段高精度航空磁测[7]发现该异常,关于该异常,王德发教授曾有介绍[8]。

异常位于区域宽缓降低的负背景磁场中,ΔT剖面曲线梯度较陡,幅值变化在 150~950 nT之间,平面形态呈长轴近东西向的椭圆形。

化极上延 1 km图上显示依然清晰,反映出异常由具有一定规模和埋深的磁性体引起。

根据地质资料[9]、区域物性资料并结合ΔT异常特征,推断该异常与铁矿有关。

经地面踏勘,地磁ΔT剖面曲线波动、变化较大,最大幅值达 1 640 nT,异常中心部位大
部分为第四系覆盖,在对应异常变化幅值最大部位宽约 100 m的范围内发现了多处磁铁矿露头 (图 3)。

在对应主剖面两侧约 100 m各布置了 1条辅助剖面,异常极值位置基本对应,主剖面向西 120 m被沼泽覆盖,推断下面应有隐伏磁铁矿体存在;向东 500 m见有磁铁矿转石分布,宽度大于200 m。

经分析,TFe含量变化在
56.18%~67.85%之间,平均含量 62.8%。

图 2 藏 C-2003-116异常地面踏勘综合剖面
图 3 藏 C-2001-3异常地面踏勘综合剖面(引自文献[8])
通过物性测定,磁铁矿磁化率值大于80 000×10-5SI,两侧花岗岩、英安质火山熔岩和铁质安山岩磁化率值变化在 (50~400)×10-5SI之间。

依据航磁特征,异常可能由南北宽大于 2 km、东西长大于 7 km的矽卡岩型或火山岩型磁铁矿引起,进一步工作可能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富铁矿产地。

2.3 藏 C-2000-3(恰功 )异常
图 4 他自拉—春哲地区航磁ΔT异常等值线平面与地质图
该异常为 2000年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东段航磁测量发现,后证实为恰功磁铁矿的反映。

ΔT局部异常位于团块状正磁异常场的边缘,反映在三条测线上,形态不规则、呈双峰,强度 110 nT(图 4)。

根据地质资料,异常区南侧出露黑云母二长花岗岩,北侧为白垩系塔克那组大理岩、结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夹砂板岩,铁矿产于二者之间的侵入接触带上。

据1∶20万矿产资料,在恰功磁铁矿东侧有 1个铅锌矿点。

2001年对该异常进行了踏勘检查,共测制综合解释剖面 8条,总长 5.75 km。

通过检查确认航磁ΔT局部异常由恰功磁铁矿引起 (图 5b),并依据地面磁测结果圈定了隐伏磁铁矿体的范围 (图 5c);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专家初步研究认为,磁铁矿可能达到中型规模。

通过资料的对比分析,在恰功铁矿东、北两侧仍有找到隐伏矿体的可能,建议继续开展地面工作,以期扩大矿床规模。

同时,位于恰功铁矿东北的藏 C-2000-211、212
两处异常的地质环境与藏 C-2000-3异常区类似,也可能由磁铁矿或矿化蚀变岩引起。

除以上见矿航磁异常外,通过地面踏勘,还在藏C-2003-67和藏 C-2001-227异常
处发现超基性岩;藏 C-2000-8异常由花岗斑岩引起并发现有斑岩型铜矿找矿线索,藏 C-2000-68异常由二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引起,周围发现有多金属矿化;藏 C-2000-18异常反映了火山机构,藏 C-2003-206和藏 C-1 9 7 2 21 4 5异常由火山岩引起。

图 5 藏 C-2001-3异常地面踏勘综合剖面
3 找矿效果
通过踏勘,在藏 C-2003-116和藏 C-2001-3航磁异常处发现了磁铁矿,在藏 C-2000-3异常处发现了新的磁铁矿体,说明航磁测量能够很好的反映出强磁性的磁铁矿引起的异常,也就是说,通过航磁测量能够直接寻找具有一定规模的磁铁矿。

超基性岩具有强磁性,对藏 C-2003-67和藏 C-2001-227异常的踏勘说明,通过航
磁测量能够很好反映出超基性岩,对间接寻找与超基性岩有关的矿产具有指示作用。

航磁测量很好地反映出了岩浆岩的存在,例如藏 C-2000-8、藏 C-2000-68、藏 C-2003-206和藏 C-1972-145异常,通过航磁反映的岩浆岩环境,对间接寻找与岩浆
热液有关的矿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4 结论及建议
航磁测量在直接寻找磁铁矿、间接寻找岩浆热液型金属矿产等方面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开展地面地质工作难度较大的地区,其高效、
快速的特点更加突出。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1∶20万~1∶25万高精度航空磁测勘查为提高该区地质找矿
研究程度提供了非常重要的资料,通过对测量发现的航磁局部异常踏勘,发现了新的
矿 (床)。

但是,西藏一江两河地区地质找矿工作程度总体较低,通过本次工作取得的
效果相对于大面积、高精度航磁资料而言,是远远不够的。

这是由于本次航磁以空
中测量为主,地面配套的航磁异常查证工作的投入明显不足,项目进行中检查的 22
处异常,相对于所发现的 1 500余处异常和近 500处有找矿意义的异常而言只是一小部分,而检查程度也只是踏勘性质。

因此,建议设立专门的航磁异常研究项目,在已完成航磁测量的区域开展进一步的研
究及航磁异常查证工作,结合最新的1∶25万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化探、遥感等多
元信息,对该区航磁与地质成矿条件的关系进行综合研究,建立以航磁信息为主体的
综合找矿标志,对已发现的航磁异常尤其是有找矿意义的异常进一步研究,采用定量、半定量的方法对航磁异常评价、排序,筛选出最具找矿意义的航磁异常,根据找矿有
利程度提出查证计划,继续加大投入,以期最大限度发挥高精度航空磁测在该地区找
矿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王小春,周维德,李作华,等.西藏冈底斯带斑岩铜矿勘查的现状、走向和相关建议[J].地质与勘探,2006,42(1):30
[2] 王德发,刘英才,刘振军,等.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东段磁场特征与金属矿产预测[J].物探与化探,2007,31(6):529.
[3] 王德发,刘英才,刘振军,等.西藏一江两河地区东段1∶20万航磁勘查成果报告[R].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2001.
[4] 王德发,范子梁,刘振军,等.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西段1∶20万高精度航空磁测成果报告[R].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2002.
[5] 王德发,刘振军,范子梁,等.西藏一江两河北部地区固体矿产航空物探勘查成果报
告[R].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2003.
[6] 王德发,范子梁,刘振军,等.西藏申扎—那曲地区固体矿产航空物探勘查成果报告[R].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2004.
[7] 曲永贵,王永胜,张树岐,等.多巴区幅1∶25万地质矿产图[R].吉林地调院二调队,2003.
[8] 王德发,范子梁,刘振军,等.西藏一江两河地区西段1∶20万高精度航空磁测成果报告[R].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2002.
[9] 王德发,周坚鑫,刘振军,等.西藏一江两河地区高精度航磁勘查效果[J].地质通报,2003,22(11-12):912.
[10]谢国刚,邹爱建,袁建芽,等.邦多区幅、措麦区幅1∶25万区调地质草图[R].江西省地质调查院,20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