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瑞娜模型——精选推荐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瑞纳(Greiner)企业成长五阶段理论
L.E.Greiner在1972年的《哈佛商业评论》中发表了一篇“组织的变革模式”的文章,对企业的成长过程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创业期、维持期、发展期、转型期、永续经营期。
每个企业在不同的成长阶段都会体现出不同的经营特点和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组织就会出现一定的管理危机,伴随着危机的化解,组织将会发展到另一个阶段。
参见图1.3。
图1.3企业成长五阶段模型[6]
一般来讲,在创业期内,企业重点在于创意、寻求市场,千方百计寻找业务的切入点,领导和管理方式多以创办者的个人主义为导向;在维持期内,企业将重心放在业绩上,寻求业务的支撑点以维持企业的成长,管理者通常在高度集权下指导企业的成长;在发展期内,企业已经建立了业务的成长点,业务快速膨胀,在这一阶段,企业往往走向多元化道路,集权式领导已经不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授权成为必然,但是,这时的企业也面临着缺乏控制的危机,往往由此走向毁灭;在转型期内,企业的发展受到阻碍,管理者需要以领导人的眼光和魄力去寻求企业发展的突破点,然后力求建立起企业可以永续经营的常青点,注重企业文化和团队的建设,以此建立基业常青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