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腰椎管狭窄的护理查房PPT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管狭窄的护理 查房
主要内容
Ø 病史介绍 Ø 腰椎管狭窄的定义及病因 Ø 腰椎管狭窄的临床表现诊断要点 Ø 与腰椎间突出的鉴别 Ø 腰椎管狭窄的治疗 Ø 腰椎管狭窄的术前护理
Ø 腰椎管狭窄的术后护理 Ø 术后并发症
病史介绍
Ø 5床患者:男54史:患者系腰背部疼痛伴双下肢麻木一年余,于 年7月23 日收住我科,患者入院过程中无意识障碍,无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查体: T:度,P:70次/岁现病分,R:20次/分,BP:111/83mmhg 。入院后积极完 善相关检查MRI, CT示L2-4椎管狭窄,肝肾功能,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 患者术前检查均完善并无手术禁忌症,于 年7月29日在全麻下行“后路 L4-5、L3-4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安返病房,全 麻已醒。负压引流管一根15小时引出约210ML血性液体,保留导尿固定且通 常并遵医嘱予术后补液抗炎对症治疗。
疼痛护理:观察疼痛情况,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疼药并给予心理护理,分散病人注意力。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腰椎管狭窄的常见病因有以下几类:
手术的目的: 3点支撑法:仰卧,双臂置于胸前,用头及双足支撑,拱腰臀及背腾空离床,有利于腰背肌锻炼。
但走不久又出现疼痛,这种走走停停的现象即是间歇性跛行.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定义:腰椎管狭窄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骨质增生或纤维组织增生肥厚 ,导致椎管或神经根管的内径较正常狭窄,刺激或压迫由此通过的脊神 经根或马尾神经而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黄韧带的增生
(2)神经根牵拉刺激症状
患者术前检查均完善并无手术禁忌症,于 年7月29日在全麻下行“后路L4-5、L3-4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
负压引流管一根15小时引出约210ML血性液体,保留导尿固定且通常并遵医嘱予术后补液抗炎对症治疗。
常用的手术方式为椎板切除、神经根减压术。
3术后三到四周三点支撑法练习。
(1)活动后腰痛及双下肢痹痛,肌肉萎缩,影响生活工作,经保守治疗不愈者。
腰椎管狭窄的护理诊断和措施
•骨质增生
负压引流管一根15小时引出约210ML血性液体,保留导尿固定且通常并遵医嘱予术后补液抗炎对症治疗。
(4)外伤性椎管狭窄:脊柱受外伤时,特别是外伤较重引起脊柱 骨折或脱位时常引起椎管狭窄。
(5)医源性椎管狭窄:除因为手术操作失误外,多由于脊柱融合术 后引起棘间韧带和黄韧带肥厚或植骨部椎板增厚,尤其是后路 椎板减压后再于局部行植骨融合术,其结果使椎管变窄压迫马 尾或神经根,引起腰椎管狭窄症。
(6)腰椎部的各种炎症:包括特异性或非特异性炎症,椎管内或管 壁上的新生物等均可引起椎管狭窄。各种畸形如老年性驼背、 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氟骨症、Paget氏病及椎节松动均 可引起椎管狭窄症。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腰椎管狭窄的常见病因有以下几类:
(1)发育性腰椎管狭窄:这种椎管狭窄是由先天性发育异常所致。
(2)退变性腰椎管狭窄:主要是由于脊柱发生退行性病变所引起。
(3)脊柱滑脱性腰椎管狭窄:由于腰椎峡部不连或退变而发生脊椎 滑脱时,因上下椎管前后移位,使椎管进一步变窄,同时脊椎 滑脱,可促进退行性变,更加重椎管狭窄。
安返病房,全麻已醒。
(5)医源性椎管狭窄:除因为手术操作失误外,多由于脊柱融合术后引起棘间韧带和黄韧带肥厚或植骨部椎板增厚,尤其是后路椎板减
压后再于局部行植骨融合术,其结果使椎管变窄压迫马尾或神经根,引起腰椎管狭窄症。
2、让病人心情放松,保护好病人的隐蔽性。
常用的手术方式为椎板切除、神经根减压术。
4点支撑法:仰卧,用双手,双足4点支撑在床上,全身腾空呈拱桥状。
保守治疗:仅适宜于症状轻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征少的病人。
绝对卧床休息 持续牵引
腰椎硬膜外封闭 理疗推拿和按摩
手术指征是:
(1)活动后腰痛及双下肢痹痛,肌肉萎缩,影响生活工作,经保守
治疗不愈者。
(特2点)是神前经屈根腰(牵部2拉时)刺间不激受症歇任状何性影跛响,行而后加伸重时疼,痛加或重站。 立时间渐缩短者。
(3)神经机能出现明显缺损者。 负压引流管一根15小时引出约210ML血性液体,保留导尿固定且通常并遵医嘱予术后补液抗炎对症治疗。
各种畸形如老年性驼背、脊柱侧弯、强直性脊柱炎、氟骨症、Paget氏病及椎节松动均可引起椎管狭窄症。
应根据临床表现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方法,如各种投照方法的X线平片、CT扫描、椎管造影、MRI等,以做出精确的定位、定性及定量
诊断
四、便秘:与长期卧床及饮食结构不完善有关。
飞燕法:俯卧,颈后伸稍用力后抬起胸部离开床面,两上肢向后背伸,两膝伸直,抬双腿以腹部为支撑点,形似飞燕点水。
3.鞍区麻木、大小便失禁,阳痿。 4.腰椎生理前凸减小或消失 5.早期病人可无任何阳性体征
与腰椎间盘突出鉴别
1.最大区别为“三大症状”(间歇性跛行,主观症状重而客观体 征相对少,腰部后伸疼痛受限)
2.腰椎间盘突出直腿抬高试验多为阳性,而腰椎管狭窄症 一般为阴性。
3.影像学检查的区别也比较大(CT示腰椎间盘彭出而非突 出。)
具体表现为病人步行约一二百米后,或站立约数分钟或十多分钟即感到一侧或两侧小腿和足部出现疼痛、麻木、酸胀和无力,以致不
能继续行走,必须蹲下或弯腰体息片刻后方可再走。
二、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术后长期卧床有关
•椎间盘突出
•先天性的椎管狭窄
应根据临床表现选择适当的辅助检查方法,如各种投照方法的X线 平片、CT扫描、椎管造影、MRI等,以做出精确的定位、定性 及定量诊断
腰椎管狭窄的临床表现
1.腰腿痛:酸痛、灼痛。特点是前屈腰部时不受任何影响,而后伸时疼 痛加重 。下蹲或平躺时疼痛减轻或消失。
2.神经源性马尾间歇性跛行:呈进行性发展。具体表现为病人步行约一 二百米后,或站立约数分钟或十多分钟即感到一侧或两侧小腿和足部 出现疼痛、麻木、酸胀和无力,以致不能继续行走,必须蹲下或弯腰 体息片刻后方可再走。但走不久又出现疼痛,这种走走停停的现象即 是间歇性跛行.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多椎段的中央管狭窄常 导致双下肢间歇性跛行.而单一椎段中央管狭窄或单侧神经根管狭窄 只能引起单侧下肢间歇性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