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JD是一个好的职位说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样的JD是一个好的职位说明?
一、为何要对JD认真?
笔者一直的观点:人力资源最小的管理颗粒是什么?是岗位!组织是面,群体是线(比如部门、条线),岗位是点!一个组织的能力,最终要落到岗位的能力要求上,从务虚到务实。

人力资源在对岗位进行管理的时候,JD职位说明,就成为了我们HR的重要的管理要件。

如果一个JD写得清楚了,它能够提供的信息,可以直接导出绩效评价内容,岗位评价信息(参考:基于JD的岗位评价法---RC模型)、能力模型需求(参考:帕雷托“敏捷建模“法),培训需求。

从而形成一个人力资源工作的链接,形成HR的工作价值网络,而非现在很多人力资源团队中的各个模块像孤岛一样存在,彼此之间没有链接!
笔者一直有句话:今天组织很多人才发展的需求,比如学习地图,能力模型,绩效考核等,都需要兴师动众的原因,就是我们在为HR 没有认真写JD埋单。

人力资源工作如同在组织中的一系列高架桥,为组织输送人才,而一个好的JD如同这条立交桥的枢纽点的建设,枢纽往往是整个立交桥工程中最需要花精力去投入的。

著名的美世公司有一个3P模型,这个模型在笔者的心目中,是一个HR工作的成熟度模型,如果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工作,聚焦点在人的话,人力资源管理的成熟度偏低,比如一些创业公司,表现出更加偏感性的组织;如果开始抓绩效了,成熟度则局了,大多组织处在这个阶段。

如果一个组织的人力资源工作,开始认真去思考岗位,基于岗位来产生一系列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了,笔者认为这个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成熟度则局高,开始进入OD阶段,是一个理性的组织了!
当然,这个话题就又是另外一个了,我们为何今天不论业务部门,还是HR都会对JD并不那么认真呢?背后是一个社会的契约文明的程度,因此我们喜欢在JD后面写上一句:领导交代的其它任务,来进行拖底。

但是,随着新一代的员工的进入职场,契约精神会在未来的中
国社会和职场崛起,为了将来的挑战,我们需要今天把JD认真抓好!
二、如何写好JD?
在我们解释了Why为何需要对JD认真对待之后,大家一定会关心一个问题:那如何落地呢? How?这里分享笔者的JD编写的四大组件--4W模型!
我们写一个JD,无非有四个组件,整体模型如下:
1、岗位定义:
(1)岗位名称
这个岗位叫什么?具体的抬头是什么!
一般笔者建议的名称方式:“工作内容+职位等级”!比如:培训高级经理,培训是工作内容,高级经理时职位等级。

再比如:营销副总裁,研发经理等等。

(2)岗位编码
笔者建议给每个岗位进行编码,因为叫同一岗位名称的职位可能有好几个,在不同的组织中,笔者一般推荐针对岗位的JD设立一套编码机制,比如下图所示。

这个编码的作用和员工号一样,对岗位进行管理,使得岗位具有唯一性!
(3)岗位意义
即,为何要在组织内部设计这个岗位?岗位存在的价值是什么?
笔者一直有个比喻:组织如同一台机器,岗位如同机器中的齿轮!齿轮和齿轮是互相啮合的,岗位和岗位之间的价值是互相关联的。

每个齿轮在机器中都有自己的功能,这个功能就是岗位存在的价值!
因此,需要在JD中描述下岗位的价值,笔者推荐的语法是岗位意义ABC:“提供XXXXX的价值和作用(A vailability 可获得的作用),以满足组织的XXXX的需要(B e able to 能够),在XXXX的条件和标准要求下(C onstraint Condition约束条件)!”
例:招聘经理要为总部直属部门的空缺岗位提供合适的候选人进行选择,吸引更多优秀的人才进入组织;从而确保各个部门岗位的绩
效得以发生,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在公司今年整体人力资源预算的框架内。

2、工作环境:工作环境包括工作的物理环境和人际环境。

人际环境又分内部和外部。

(1)物理环境:
在哪里办公,有些地点的要求等。

比如:IT运维的物理环境不是在办公室,而是在机房内。

比如有些咨询顾问的工作环境,50%需要在客户的现场驻场交付。

(2)内部人际环境
人际环境则分位内部人际环境,和外部人际环境。

内部人际环境,可以以一副组织架构图的思维来进行解码,汇报给谁,下属人数,下属的下属构成的管理幅度有多大,需要跟谁协同,需要跟谁有接触等。

(3)外部人际环境:
有些岗位有外部沟通职能和场景,比如供应商、客户等;沟通的人际环境越多,越是说明这个岗位的工作环境的复杂程度越高。

因此在职位评估中,这类岗位的评级也往往会高。

3、任职资格
做好这个岗位的工作,大致需要哪些条件,这里的条件笔者分为“三力”:能力、经历、学历!
(1)经历:做好这些工作的前置经历需要哪些?比如:某个企业的财务总监,根据岗位的需要,需要经历过上市公司的IPO这份经历;某互联网公司的产品经理,需要独立运作过一个1000万用户的B2C 的在线内容产品等。

这里可以参考笔者的:基于“经历”的人才管理浅谈一文。

读大学的时候,没有读过电磁学的学生,不能选修电磁学实验这门课,一样的道理。

(2)学历:做好这份公司,需要哪些学习的过程;比如专业学位的要求,证书的要求。

比如:某企业的产品经理,因为是项目制模式运作产品的发布,需要有PMP证书的要求。

某企业的岗位培训师,需要有国家人保部的培训师二级的职业资格。

当然这里都会标注一句:优先考虑!因为这些不是目的,只是我们对于完成这些任务的假设,
我们假设有这些学习的经历,高绩效完成任务的可能性更好!
(3)能力:要完成这个岗位的任务,需要哪些能力?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直接从各类能力字典中去选择能力,比如下图的LOMINGER 字典。

但这个很容易演变为选了很多能力项,如何选择更佳精准呢?建议大家参考下笔者的:帕雷托“敏捷建模“法。

这里笔者强调,能力必须是具体的,能够面向岗位场景的。

比如:一个销售岗位,不能写沟通能力,哪些岗位不需要沟通,需要写“顾问式销售技能”,从而体现岗位和岗位的差异化,这就要求HR对岗位的实际情况了解得清楚。

4、任务职责:
整个JD最核心的是什么?是任务职责的定义,即这个岗位的人需要做什么事情,履行哪些责任?上述3个模块信息都是为这个信息服务的。

(1)关键任务
如何来有效界定任务职责呢?
我们首先来先普及下几个语法知识点。

我们一般写一段话,都会写“主谓宾“的结构;主语是主体,即某个人,在JD中的所有主语,默认为岗位的贡献者。

谓语就是动作,即主体的行为表现。

宾语是主体行为表现的对象,是一个客体。

通过这种主谓宾的表述,就完成了一个任务的描述:即谁做什么,再丰富下就是:谁(主语)-如何做(谓语)-什么(宾语)!什么叫任务职责,就是岗位的主体,需要在组织中做什么的一个宏观的描述。

即然,主语就是岗位的贡献者,可以默认,那么我们在编写JD的时候,前面就可以简单地以“动宾结构”的语句出现!比如:编写年度培训预算;组织每月的新员工培训等等。

在语法上,还有中语法叫“状语从句”,就是用来对前面一句话的修饰。

因此也有时间、地点、原因、条件、目的、结果、让步、方式和比较等从句。

在写JD的时候,我们经常用的是“结果状语从句”,从而强调这个任务应该达到的期望目标和结果。

比如:检测(动)即将上线的产品的程序稳定性(宾),以确保
上线产品的运行无缺陷,不会因程序运行缺陷引发投诉(结果状语从句)。

因此,关键任务职责描述的完整版:
笔者,一直认为这里的最重要的关键点是:谓语的选择!因为这是一个动作,体现的是行为能力的把握。

这里通常可以通过“JD行为词典表”中去选择能力。

笔者目前正在针对自己的这份JD谓语字典表进行优化,基于管理学中的不同阶段进行词汇分类,从而更好滴帮助大家进行选择。

这部分是整个JD的最核心部分,因为这部分的信息可以关联出整个岗位的一系列基本面。

(2)次要责任
熟悉项目管理的都知道一个RACI矩阵,后来衍生为RACIS矩阵。

对于一个岗位除了关键的任务责任外,还会有一些次要的任务和责任,有些书里面会称为“周边绩效”。

因此,这里需要列出这个岗位的次要责任又哪些?
比如:支持(动)年度企业文化活动(宾),以确保企业文化活动作为HR重大项目得以顺利完成。

问题来了,次要责任哪里来?可以实现在规划群体(部门)责任的时候,通过RACI矩阵来进行界定。

(3)考核要求:
这里毕竟只是JD,不是绩效目标任务书,因此只是作为一个信息的链接,放下,有一个方向。

当然,要细化的话,可以界定考核的结果和过程两个层面的几个指标点。

具体可以参考:说文解字谈“绩效”的三种绩效理念!
上述基于JD的四个组件,衍生出12个维度的信息,帮助大家系统滴进行JD的设计,业帮助大家全面了解一个好的JD应该长什么样。

大家可以根据这个框架,自行设计一份WORD模版表!
三、结束语
一套JD设计的方法论,希望对大家完善JD工作,能够有所启发。

这里作为结束语强调3个基!
•基本功:写好JD,对组织的岗位能够如数家珍,这是我们HR必要的基本功!很多时候看一些高手,之所以称为高手不是因为有哪些特别的技巧,笔者发现是他们的基本功很扎实!
•基本面:这个不断变化的时代,HR工作不需要追求什么时髦,我们更多事需要回归基本面。

组织的基本面是什么?就是岗位!笔者经常做个比喻:OD是干嘛的,负责挖“坑”的,土地就是组织,在地上挖出一个个坑,何为坑?就是岗位!
•基本点:这里的岗位设计是站在组织的角度自上而下进行设计的,在落地的时候,需要跟岗位的实际贡献者进行沟通,从而产生实际工作中的绩效内容。

那么沟通要有基准,要有一些基本点,一份好的JD 就位这份沟通提供了这一系列的沟通基本点,从而可以串联培训需求和绩效考核内容。

每个岗位都是组织的基石,因为它而构成组织!因此,写好JD,就是在加固和打磨基石,从而让我们的组织坚固且与众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