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导学案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地理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导学案二
【学习目标】
1.用案例说明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区位条件
2.读图分析西欧乳畜业的形成条件,运用资料归纳乳畜业的特点
3.对比分析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和西欧乳畜业的区位条件
【重点难点】
不同农业地域类型区位因素的分析
【学法指导】
比较归纳讨论互动
【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大牧场放牧业
1.基础梳理
⑴特点:
⑵分布:
牧牛:
牧羊:
⑶.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
区位优势:
发展措施:一方面:
另一方面:
2.比较大牧场放牧业与游牧业的异同
3.“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描绘的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的内蒙古牧区的情况。
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内蒙古牧区和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的差异(从气候、位置和交通、生产和经营方式、主要畜种等方面)
4.如果你是牧区的牧民,想一想我国畜牧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从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发展中你可以借鉴哪些经验?
知识点二乳畜业
1.基础知识:
⑴特点:面向市场的化、化畜牧业地域类型
⑵生产对象主要是,产品是
⑶主要分布地区
⑷西欧乳畜业的形成因素:因素、因素。
2.完成52、53、54页活动题
3.比较乳畜业与普通意义的畜牧业有什么差异?
几种特殊的农业地域类型
(1)河谷农业: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地区,以青海的黄河谷地、湟水谷地、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谷地最典型。
青藏高原气候高寒,只有河谷地带由于地势较低,气温较高,无霜期长,降水条件较好,土壤比较肥沃,又有河水作为灌溉水源,因而适宜耕作,成为农业发达地带,被称为河谷农业。
(2)绿洲农业:又称绿洲灌溉农业,主要分布于新疆内陆盆地和甘肃河西走廊等地。
在干旱荒漠地区的河湖沿岸或山麓地带与冲积扇有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因有灌溉水源而成为荒漠地区发展农业的理想场所。
绿洲农业多呈孤岛状、带状或串珠状分布于荒漠地区。
(3)灌溉农业:是在天然降水极少的干旱、半干翠地区,依靠水利工程设施发展起来的农业,主要分布于宁夏平原、河套平原等地区。
灌溉农业通过各种水利灌溉设施,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要以实现稳产高产,有时还可以培育肥力和冲洗盐碱。
因此,灌溉农业是一种能提高土堆生产能力、能排能灌、稳产高产的农业。
(4)坝子农业:主要分布于云贵高原地区,云贵高原石灰岩地貌广布,流水的冲刷使地表土层浅薄,地表水渗漏严重,不利于耕作,只有在那些被当地人称为“坝子”的山间小盆地内有小块的冲积平原,水土条件相对较好,是发展农业的好地方,故称为坝子农业。
(5)基塘农业:珠江三角洲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农业类型,它是把低洼的地方挖深为塘,饲养淡水鱼;将泥土堆砌在鱼塘四周筑成塘基,在塘基上栽果树、桑树、甘蔗,这种生产结构称为“果基鱼塘”“桑基鱼塘”“蔗基鱼塘”。
这种生产方式使农业各环节互相依存、互相促进,形成良性循环。
【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假定城镇是唯一市场,城镇周围是条件均一的平原,种植农作物的收益只与市场价格、生产成本和运费有关,其关系表达式为:收益=市场价格-生产成本-运费。
单位面积甲、乙、丙农作物,其市场价格分别为600元、1000元、1400元,生产成本分别为200元、400元、600元,运费与距离成正比。
下图是这三种农作物收益随距城镇(市场)的距离变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1~3题。
1.X、Y、Z线代表的农作物依次是()
A.甲、乙、丙 B.乙、丙、甲
C. 丙、甲、乙
D.丙、乙、甲
2.在距城镇OJ范围内,为取得最佳综合经济效益,种
植这三种农作物的界线应该是()
A.E、F B.F、G C.E、H D.F、H
3.与其它两作物相比较,单位面积作物Z()
A.单位距离运费最低
B.单位距离运费最高
C.随距城镇距离增大收益递减最快
D.总是收益最低
读图,回答第4题。
4.如果a、b、c分别表示农业生产社会经济投入中
的劳动力投入、生产资料投入、科技投入,下列
各点中最能代表亚洲季风水田农业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9世纪中叶以后,北美洲小麦向欧洲倾销,英国、丹麦两国的农业,因谷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而纷纷改耕作业为畜牧业。
我国已加入WTO,预计粮棉生产会受到较大冲击,而花卉、园艺业则有较大的优势。
据此回答下列三题。
5.导致英国、丹麦两国谷类作物生产成本相对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A.光、热不足,产量较低 B.劳动力不足,劳动成本较高
C.国土狭小,土地价格高 D.投资多,能耗大
6.我国入世以后,原先预计在国际市场上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花卉、蔬菜的出口受阻,反不如棉粮。
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A.国际市场对花卉、蔬菜的需求量下降 B.缺少完善的生产——销售渠道C.我国花卉、蔬菜的生产成本提高 D.受“绿色贸易”壁垒的影响
7.面对入世的挑战,为防止类似北美小麦向英、丹倾销的现象在我国出现,我们应该采取的对策是()
A.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粮棉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生产
B.提高粮棉进口税,保护本国粮棉生产
C.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的农产品深加工工业,提高效益
D.借鉴英、丹经验,着重发展畜牧业,应对国外粮棉倾销
下图为鲜花、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模式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
8. 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地形平坦B.雨热同期C.市场需求D.劳动力不充足9. 阶段Ⅱ甲地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地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A.甲地全部城市化B.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C.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D.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比10. 比较甲、乙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的差异及各自的特点。
(2)比较图中A、C 两农业带农作物类型的差异。
(3)甲图所示地区农业发展中存在哪些问题?
(4)限制乙图所示区域农业生产发展的因素及其形成原因是什么?
11.读“北京市蔬菜基地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请分析改革开放前,四季青作为北京市蔬菜生产基地的原因。
(2)试从社会经济条件分析,是什么因素的变化促使海南岛成为北京蔬菜生产基地?(3)请分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是什么自然因素使北京附近地区不能成为北京的
蔬菜生产基地?(4)海南岛与山东寿光相比,蔬菜生产具有什么自然条件上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