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环境评价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术论坛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209
资源与环境是当今世界各国研究的热点和难点,水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我国的水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江河流量减少及地表水体污染,大范围地下水位下降及地下水质污染,已经严重破坏了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水质性缺水成为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同时水环境问题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并诱发有关地质灾害问题[1]。
水环境评价是正确认识经济、社会与水资源协调发展的科学方法,对确定正确的经济发展方向和保护水环境与生态等一系列政策决策、规划和重大行动决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顺应自然规律,调整治水思路”和“从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向水资源节约、保护和优化配置转变”的加强水资源管理的发展方针[2]。
保护水资源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工作之一,提供系统、全面、准确、权威的水资源质量状况评价成果,对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我国目前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但是污染物无害化处理能力低,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加剧,因此亟待提高我国参与全球环境变化合作能力。
当前改善生态与环境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大问题,在要求整体环境状况有所好转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对环境科技创新提出了重大战略需求。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重点领域及其优先主题就包括能源、水和矿产资源、环境、农业等。
水和矿产等资源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水资源优化配置与综合开发利用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优先主题,水环境监测与评价将是这一主题的基础技术支撑。
从20世纪60年代初“环境影响评价”概念的提出,到如今的50多年中,环境影响评价既成为环境科学体系中一门基础性学科,也发展为环境管理过程中一项具体制度,同时还是工程建设项目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对于制定环境保护对策和进行科学的环境管理提供重要依据[3,4]。
水环境影响评价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
近年来,随着水污染事故频发、水质恶化等问题的日益严重,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逐渐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水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已经成为水利与环境保护科技工作者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所有建设项目必须进行水资源论证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水环境监测与评价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内容[5]。
掌握水环境评价工作的基本技术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必备技能。
因此,进行水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方面的研究,充分利用校企专业结构的互补和优势,探索本科生培养新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价值[6]。
2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教学现状及
存在问题
《水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的开设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参与水环境评价工作的能力。
但是,从近几年到环保部门工作的本科毕业生得到的反馈可知,很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很难快速得投入到水环境评价的工作之中,其关键点在于无法灵活地将水环境评价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水环境评价工作中。
面对野外现场采样点布设、样品采集与分析、污染源调查、评价方法的选择、评价报告的编写等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工作环节束手无策。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次研究提出将水环境监测与评价的实践教学同步到《水环境监测与评价》课程的教学中,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参与到实际的环评工
作中,熟悉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流程,满足社会对水环境评价方面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
3 水环境评价教学环节改革措施
3.1 增加实践环节
本次实践教学环节将重点突出工程应用特性。
具体措施如下。
(1)将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的大三本科生进行分组,每组5~6人,以组为单位展开调研活动。
(2)选取长春市主要地表水取样点(南湖、伊通河中游段等)和地下水点(校区地下水长期观测试验场、东风汽车厂、体育馆、毛线厂等水井),为学生配备GPS、采样器、温度计等工具,进行野外样品采集、样品制备与现场测定;
(3)对于无法在现场进行测定的水质指标,按照国家标准,采取室内分析的方法(包括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等)进行测定;
(4)根据测试结果,采用多种方法,如内梅罗指数法、加权平均法、综合指数评价法等对水环境现状进行评价;
(5)根据实际条件选择合适的水质预测模型,进行预测评价,提出水环境评价结论;
(6)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长春市水环境评价报告书》。
3.2 更新课程内容
为了使学生更加灵活地掌握水环境评价的理论知识,在授课内容上,结合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授课教师将案例分析引入到课程讲授中,在每个重点内容中,授课教师都引入典型而有广泛影响力的案例(如在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引入吉化双苯厂“11.13大爆炸”对松花江污染的案例),结合教师实践经历,深入浅出的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项目有效结合。
另外,将实际项目的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展现给学生。
在课程讲授中后期,授
水环境评价课程改革探索与实践①②
冯波 肖长来 梁秀娟 方樟
(吉林大学 环境与资源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1)
摘 要:目前我国水环境的形势日趋严峻,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逐渐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对于环评工作者的需求日益增多。
为了培养一批专业从事水环境评价的人才,结合近三年来水环境评价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不断完善课程实践教学平台,探索并提出了水环境评价课程教学实践环节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水环境评价 环评 教学改革 实践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3)09(c)-0209-02
①基金项目:吉林大学本科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项目编号:2013317)。
②作者简介:冯波,男,讲师,主要从事水资源与水环境评价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学术论
坛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210
课教师将以前实际项目的水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2~3本)交给学生,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及实际应用有最直观的接触,对报告书的细节(如图表绘制、规范法规等)有最直接的了解,为其今后独立分析、编写环评文件,从事环境保护工作和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3 习题课与考试内容改革
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增加习题课的比重,特别是将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考试内容渗透进课程的各个章节之中,建立“理论、实践与考证实训”相结合的课程内容体系,使学生对该认证考试体系有所熟悉,锻炼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工程质量意识和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对考试主要内容有所掌握,但又不光是应对考试,更是掌握了从事环评工作最直接的技能,不仅为学生毕业后参加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认证考试做了知识储备,也为其日后参与对于水环境调查、水环境监测、水环境影响评价、水环境保护等科研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4 结语
水环境评价是国家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土资源一项重要工作,是进行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水环境评价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不但可以掌握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理论,而且能够具备环评工作的基本技能。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学生们对野外实践环节及案例分析等方面的改革反响良好,学习热情得到激发,能够以环评工作者的态度投入到课程的学习中。
参考文献
[1] 肖长来,梁秀娟.水环境监测与评价
[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批准,2006.[3] 陆书玉,栾胜基,朱坦,等.环境影响评
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4] 何德文,李铌,柴立元,等.环境影响评
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5] 蔡艳荣.环境影响评价[M].北京:中国环
境科学出版社,2004.
[6] 肖长来,梁秀娟,高淑贞,等.地下水科学
与工程专业本科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与实践[J].中国地质教育.2012(1):28-33.
(上接208页)
值方法的研究[D].安徽大学,2004.[18]
张素英.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一般形式及其广义哈密顿体系下的几何积分方法[D].西北工业大学,2003.[19] 刘玲.关于Poisson几何里的Dirac约化[D].首都师范大学,2006.
[20]
赵亮.平均曲率流下拉普拉斯算子的特征值[J ].数学年刊A 辑(中文版),2009(4).
[21] 刘宝康.Dirac-Ni jenhuis结构[D].首都师范大学,2004.
[22]
黄振明.一类偏微分系统的离散谱估
计[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23]
李建华.具有调和曲率张量的拟爱因斯坦流形[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4).[24]
吴发恩.球面上的两个公式及其运用[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2005(6).
[25] 邹晓溶.正交标架丛上拉普拉斯算子的
一些应用(英文)[J].南京大学学报数学半年刊,2006(2).[26]
成庆明.黎曼流形上的拉普拉斯算子的特征值和特征函数[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4)[27]
赵树欣.一类黎曼流形上拉普拉斯算子的本质谱[D].曲阜师范大学,2009.
办刊宗旨
深入研究、预测、报道科教创新发展现状以及改革热点、焦点;广泛探讨、交流科教工作中的优点;多方位、多层次介绍科教创新的前沿性内容;有效传播我国科教工作中的新理论、新方法;合理构建我国科研教育学术交流平台。
本刊为《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期刊、《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收录期刊。
为更好的提升本刊的信息技术全面性,我刊现面向各级科技与教育管理部门的领导、科教领域管理人员、科技教育人员、各类院校的广大师生征集优秀稿件。
投稿须知
1.稿件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用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真实、逻辑严谨、文字准确、语句通顺。
2.文章以2200~2500字为宜;文章标题字数在20字以内;摘要、关键词、参考文献(按引用的先后顺序列于文末)等要素齐全。
3.计量单位以国家法定计量单位为准;统计学符号须按国家标准《统计学名词及符号》的规定书写;标点符号使用准确;表格设计合理,推荐使用三线表;图片清晰,注明图题图号。
4.投稿请使用word格式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电话、工作单位、通讯地址、邮编、电子邮箱。
5.本刊编辑部有权对所投稿件进行修改。
6.本刊已被相关电子期刊等网络媒体所收录,本刊发表的文章将在网络媒体上全文发布。
7.严禁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否则一切后果由作者本人负责。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办刊宗旨及投稿须知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