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版,浙江选考专用)高考化学总复习第二部分专题八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升温吸收能量,使用 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 化能,均导致活化分 子百分数增大,而单 位体积内分子数不 变,则活化分子数增 加,单位体积内有效 碰撞次数增多,化学 反应速率增大
——
第六页,共64页。
[温馨提示] (1)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因为固 体、纯液体的浓度均可视为常数),但改变固体表面积会影响化学反应 速率。 (2)不要把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和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混淆。如升 温,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是(dànshì)增大的幅度不同,导致化学平衡发生移 动。 (3)催化剂有正催化剂和负催化剂之分,正催化剂即通常所说的催化剂, 负催化剂又称为抑制剂。 4.“惰性气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我们把化学反应体系中与各反应成分不起反应的气体统称为“惰性气 体”。
Qc
ca ( A) cb (B)
3)利用K化 学反平应衡向常正数随反温应度方的向变进化行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升高K温 度反,K应值处增于大化,则学正平反衡应状为吸态热反应; 若升高K温 度反,K应值向减逆小反,则应正方反向应进为放行热反应。
2.平衡的转化率
对于可逆反应:aA+bB cC+dD,达到平衡时
3
<0
<0
反应的自发性随温度的变化而改
变。ΔH<0、ΔS<0的反应通常在
低温下自发进行(此时ΔH-TΔS<
0),ΔH>0、ΔS>0的反应通常在高
温下自发进行(此时ΔH-TΔS<0)
4
>0
>0
第十一页,共64页。
[特别提醒] 用ΔH-TΔS<0来判断反应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反应的 方向,不能确定反应是否一定会发生,也不能确定反应速率。 二、化学平衡 1.可逆反应 (1)定义:在② 相同条件 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 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特点 1)二同:a.相同条件下;b.正逆反应同时进行。 2)一小: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小于100%。 (3)表示(biǎoshì):在化学方程式中用“ ”表示(biǎoshì)。
第八页,共64页。
考点二 化学反应(huàxué fǎnyìng)的方向与化学平衡
知识梳理 一、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自发反应 (1)含义: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无需① 外界(wàijiè)帮助 就能自动进行的反 应。 (2)特点 a.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释放热 量)。 b.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性(无序体系更加稳 定)。
(1)m+n≠p+q,Mr= ,mM(r一气定) n(总)
(2)Mr一定,但m+n=p+q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 一定时
密度一定,ρ= m(固气定容积) V
如体系颜色不再变化等
平衡 不一定平衡 平衡
不一定平衡 平衡
第二十四页,共64页。
[特别提醒] 1.判断化学平衡状态时,要分清反应的条件是恒温恒容还 是恒温恒压。要弄清反应的特点:①全部是气体参与的等体积反应还是 非等体积反应;②有固体参与的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③反应 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2.不能作为“标志”的四种特殊情况 ①反应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之比。 ②恒温恒容下的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的压强或总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shíjiān) 而变化,如2HI(g) H2(g)+I2(g)。 ③全是气体参加的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 间而变化,如2HI(g) H2(g)+I2(g)。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⑤ 增大 ,反 之⑥ 减小
对于有⑦ 气体 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 应速率增大,反之减小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⑧ 增大 ,逆反应速 率⑨ 增大 ,反之⑩ 减小
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 改变 同一反 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
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形成原电池、光、超 声波等
增大反应物浓度、增 大压强都使得单位体 积内活化分子数增 加,活化分子百分数 不变,单位时间内、 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 次数增多,化学反应 速率增大
第四页,共64页。
3.对影响(yǐngxiǎng)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解释
影响因素
内因 (主要因素)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决定因素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如金属与水反应的速 率:Na>Mg>Al
第五页,共64页。
外因 (当 其他 条件 不变 时, 改变 一个 条件)
浓度
压强 温度 催化剂
其他 因素
三、化学平
第十四页,共64页。
间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种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平衡状态的变化(biànhuà)过程, 叫化学平衡的移动。 2.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1)v正>v逆:平衡向⑤ 正反应 方向移动。 (2)v正=v逆:平衡不移动。 (3)v正<v逆:平衡向⑥ 逆反应 方向移动。 3.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1)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因素, 平衡将向着能够⑦ 减弱 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分析
第十八页,共64页。
原平衡体系 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qìtǐ)的分压减小→体 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同倍数减小(等效于减压)
(4)同等程度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 四、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 1.化学平衡常数 (1)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⑧ 生成物 浓度幂之 积与⑨ 反应物 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该常数称作该反应的 化学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
第十五页,共64页。
平衡体系
任意平 衡体系
条件变化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减小反应物的浓度
任意平 衡体系
增大生成物的浓度 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 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 放热反应
减小压强或降低温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反应速率变化 v正、v逆均增大,且 v'正>v'逆
v正、v逆均减小,且 v'逆>v正
v正、v逆均增大,且 v'逆>v'正
(4)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同时消耗q mol D (因均指v逆)
(1)m+n≠p+q,总压强一定 (2)m+n=p+q,总压强一定
第二十三页,共64页。
平衡 平衡 平衡 不一定平衡 平衡 平衡 不一定平衡 不一定平衡 平衡 不一定平衡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
温度 体系的密度(ρ) 其他
v正、v逆同等倍数减小
不移动
第十七页,共64页。
[特别提醒] 对平衡影响的几种特殊情况 (1)当反应混合物中存在与其他物质不相混溶的固体或液体物质时,由 于其“浓度”是恒定的,不随其量的增减而变化,故改变这些固体或液 体的量,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2)对于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相等的反应,压强的变化对 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是等同(děngtóng)的,平衡不移动。 (3)“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恒温、恒容条件 原平衡体系 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 变→平衡不移动。 2)恒温、恒压条件
1)判断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
K值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一般认为,K>105时,反应基本进行完全。
2)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对于可逆反应(kěnì-fǎnyìng)aA(g)+bB(g) cC(g)+dD(g),在一定温度下的任意时刻,
第二十页,共64页。
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有如下关系(guān xì)c:c (C=)Qcc,d称(D为)浓度商。
化学(huàxué)(浙江选考专用)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sùlǜ)和化学平衡
第一页,共64页。
考点清单
考点(kǎo diǎn)一 化学反应速率
知识梳理
1.表示方法
(1)化学反应速率
用① 单位时间 内反应物浓度(常用(chánɡ yònɡ)物质的量浓度)的减
少或生成物
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c
②t v=
(2)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 (3)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 (4)总体积、总压强、总物质的量一定(如反 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
(1)单位时间内消耗m mol A,同时生成m mol A,则v正=v逆
(2)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B,同时消耗p mol C, 则v正=v逆
(3)v(A)∶v(B)∶v(C)∶v(D)=m∶n∶p∶q(v正 不一定等于v逆)
②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③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④各气体的体积、各气体的分压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可归纳如下表:
第二十二页,共64页。
反应 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含量
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
压强
mA(g)+nB(g) pC(g)+qD(g) (1)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 数一定
第七页,共64页。
(1)恒温恒容时 对于有气体(qìtǐ)参加的反应,充入“惰性气体(qìtǐ)” 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各 反应成分分压不变,即各反应成分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2)恒温恒压时 对于有气体(qìtǐ)参加的反应,充入“惰性气体(qìtǐ)” 容器容积增大 各 反应成分浓度降低 反应速率减小。
第十二页,共64页。
2.化学平衡(huàxuépínghéng)状态 (1)概念(gàiniàn):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 应速率③ 相等 ,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不再 发生变化的状态。 (2)平衡的建立
第十三页,共64页。
(3)平衡(pínghéng)的特征
第十九页,共64页。
(2)表达式:对于可逆反应(kěnì-fǎnyìng)mA(g)+nB(g) pC(g)+qD(g),化学平衡常数
K=⑩
。
(3)影响因c素p (:CK)的 c大q (D小)与物质的浓度、压强等无关,只随 cm ( A) cn (B)
变化而变化。
温度 的
(4)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第三页,共64页。
3)温度: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通过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 ℃, 反应速率一般增加2~4倍。 4)催化剂:在绝大多数反应中,使用催化剂能使化学反应速率显著增大, 此类催化剂称为正催化剂,也有少数(shǎoshù)能减小反应速率的负催化剂(中学 阶段若无特别说明,均指正催化剂)。 5)其他:光、超声波、激光、放射线、电磁波、反应物颗粒大小、扩散 速率、溶剂等因素也都能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产生一定的影 响。例如光照能加速氯水中次氯酸的分解,从而加快Cl2与水的反应;形 成原电池也是增大反应速率的一种途径。
v正、v逆均减小,且 v'正>v'逆
v正、v逆均增大,且 v'逆>v'正
v正、v逆均减小,且 v'正>v'逆
平衡变化 正向移动 逆向移动 逆向移动 正向移动 逆向移动 正向移动
第十六页,共64页。
反应速率变化曲线
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 之和相等的平衡
正催化剂或增大压强
v正、v逆同等倍数增大
不移动
负催化剂或减小压强
(2)计算公式 ;单位:③ mol·L-1·min-1 ,或写成④
mol/(L·min) 形式。
(3)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对于同一个反应mA(g)+nB(g) pC(g)+qD(g),在同一时间段内化学反
第二页,共64页。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 例如H2、F2混合后,冷暗处就发生爆炸反应,化学反应速率极大,是不可 逆反应。而H2、N2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存在下才能发生反应,且反 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jìnxíng)到底。 (2)外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外界条件都能对化学反应速率 产生影响。 1)浓度:浓度增大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2)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而言,在温度一定时,对一定量气体,增 大压强就会使气体体积缩小,使气体反应物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也增大;若减小压强,气 体体积增大,气体反应物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也减小。
第九页,共64页。
2.化学反应(huàxué fǎnyìng)方向
(1)判据(pàn jù)
第十页,共64页。
(2)焓变、熵变和温度对化学反应方向(fāngxiàng)影响的一般规律
类型
ΔH
ΔS
反应的自发性
1
<0
>0
一定能自发进行(ΔH-TΔS<0)
2
>0
<0
一定不能自发进行(ΔH-TΔS>0)
反应物A的转化率α(A)= ×100%。
A的初始浓度 A的平衡浓度 A的初始浓度
第二十一页,共64页。
突破方法
方法1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1.直接(特征)标志
①等:v正=v逆(同一物质) ②定: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bǎochí)不变
2.间接(等价)标志 ①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
第六页,共64页。
[温馨提示] (1)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量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因为固 体、纯液体的浓度均可视为常数),但改变固体表面积会影响化学反应 速率。 (2)不要把外界因素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和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混淆。如升 温,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是(dànshì)增大的幅度不同,导致化学平衡发生移 动。 (3)催化剂有正催化剂和负催化剂之分,正催化剂即通常所说的催化剂, 负催化剂又称为抑制剂。 4.“惰性气体”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我们把化学反应体系中与各反应成分不起反应的气体统称为“惰性气 体”。
Qc
ca ( A) cb (B)
3)利用K化 学反平应衡向常正数随反温应度方的向变进化行判断反应的热效应。 若升高K温 度反,K应值处增于大化,则学正平反衡应状为吸态热反应; 若升高K温 度反,K应值向减逆小反,则应正方反向应进为放行热反应。
2.平衡的转化率
对于可逆反应:aA+bB cC+dD,达到平衡时
3
<0
<0
反应的自发性随温度的变化而改
变。ΔH<0、ΔS<0的反应通常在
低温下自发进行(此时ΔH-TΔS<
0),ΔH>0、ΔS>0的反应通常在高
温下自发进行(此时ΔH-TΔS<0)
4
>0
>0
第十一页,共64页。
[特别提醒] 用ΔH-TΔS<0来判断反应的自发性,只能用于判断反应的 方向,不能确定反应是否一定会发生,也不能确定反应速率。 二、化学平衡 1.可逆反应 (1)定义:在② 相同条件 下,既可以向正反应方向进行,同时又可以向 逆反应方向进行的化学反应。 (2)特点 1)二同:a.相同条件下;b.正逆反应同时进行。 2)一小:反应物与生成物同时存在,任一组分的转化率都小于100%。 (3)表示(biǎoshì):在化学方程式中用“ ”表示(biǎoshì)。
第八页,共64页。
考点二 化学反应(huàxué fǎnyìng)的方向与化学平衡
知识梳理 一、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 1.自发反应 (1)含义: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无需① 外界(wàijiè)帮助 就能自动进行的反 应。 (2)特点 a.体系趋向于从高能状态转变为低能状态(体系对外部做功或释放热 量)。 b.在密闭条件下,体系有从有序转变为无序的倾向性(无序体系更加稳 定)。
(1)m+n≠p+q,Mr= ,mM(r一气定) n(总)
(2)Mr一定,但m+n=p+q
任何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当体系温度 一定时
密度一定,ρ= m(固气定容积) V
如体系颜色不再变化等
平衡 不一定平衡 平衡
不一定平衡 平衡
第二十四页,共64页。
[特别提醒] 1.判断化学平衡状态时,要分清反应的条件是恒温恒容还 是恒温恒压。要弄清反应的特点:①全部是气体参与的等体积反应还是 非等体积反应;②有固体参与的等体积反应还是非等体积反应;③反应 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2.不能作为“标志”的四种特殊情况 ①反应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之比。 ②恒温恒容下的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的压强或总物质的量不再随时间(shíjiān) 而变化,如2HI(g) H2(g)+I2(g)。 ③全是气体参加的体积不变的反应,体系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随时 间而变化,如2HI(g) H2(g)+I2(g)。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反应速率⑤ 增大 ,反 之⑥ 减小
对于有⑦ 气体 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 应速率增大,反之减小 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⑧ 增大 ,逆反应速 率⑨ 增大 ,反之⑩ 减小
使用催化剂,能同等程度 改变 同一反 应的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
反应物间的接触面积、形成原电池、光、超 声波等
增大反应物浓度、增 大压强都使得单位体 积内活化分子数增 加,活化分子百分数 不变,单位时间内、 单位体积内有效碰撞 次数增多,化学反应 速率增大
第四页,共64页。
3.对影响(yǐngxiǎng)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的解释
影响因素
内因 (主要因素)
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决定因素
反应物本身的性质, 如金属与水反应的速 率:Na>Mg>Al
第五页,共64页。
外因 (当 其他 条件 不变 时, 改变 一个 条件)
浓度
压强 温度 催化剂
其他 因素
三、化学平
第十四页,共64页。
间后达到新的平衡状态。这种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平衡状态的变化(biànhuà)过程, 叫化学平衡的移动。 2.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1)v正>v逆:平衡向⑤ 正反应 方向移动。 (2)v正=v逆:平衡不移动。 (3)v正<v逆:平衡向⑥ 逆反应 方向移动。 3.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 (1)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因素, 平衡将向着能够⑦ 减弱 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影响的分析
第十八页,共64页。
原平衡体系 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qìtǐ)的分压减小→体 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同倍数减小(等效于减压)
(4)同等程度改变反应混合物中各物质的浓度时,应视为压强的影响。 四、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 1.化学平衡常数 (1)在一定温度下,当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⑧ 生成物 浓度幂之 积与⑨ 反应物 浓度幂之积的比值是一个常数,该常数称作该反应的 化学平衡常数,用符号K表示。
第十五页,共64页。
平衡体系
任意平 衡体系
条件变化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减小反应物的浓度
任意平 衡体系
增大生成物的浓度 减小生成物的浓度
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 增大压强或升高温度 放热反应
减小压强或降低温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反应速率变化 v正、v逆均增大,且 v'正>v'逆
v正、v逆均减小,且 v'逆>v正
v正、v逆均增大,且 v'逆>v'正
(4)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B,同时消耗q mol D (因均指v逆)
(1)m+n≠p+q,总压强一定 (2)m+n=p+q,总压强一定
第二十三页,共64页。
平衡 平衡 平衡 不一定平衡 平衡 平衡 不一定平衡 不一定平衡 平衡 不一定平衡
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Mr
温度 体系的密度(ρ) 其他
v正、v逆同等倍数减小
不移动
第十七页,共64页。
[特别提醒] 对平衡影响的几种特殊情况 (1)当反应混合物中存在与其他物质不相混溶的固体或液体物质时,由 于其“浓度”是恒定的,不随其量的增减而变化,故改变这些固体或液 体的量,对化学平衡无影响。 (2)对于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相等的反应,压强的变化对 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程度是等同(děngtóng)的,平衡不移动。 (3)“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1)恒温、恒容条件 原平衡体系 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 变→平衡不移动。 2)恒温、恒压条件
1)判断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程度。
K值越大,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一般认为,K>105时,反应基本进行完全。
2)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
对于可逆反应(kěnì-fǎnyìng)aA(g)+bB(g) cC(g)+dD(g),在一定温度下的任意时刻,
第二十页,共64页。
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有如下关系(guān xì)c:c (C=)Qcc,d称(D为)浓度商。
化学(huàxué)(浙江选考专用)
专题八 化学反应速率(sùlǜ)和化学平衡
第一页,共64页。
考点清单
考点(kǎo diǎn)一 化学反应速率
知识梳理
1.表示方法
(1)化学反应速率
用① 单位时间 内反应物浓度(常用(chánɡ yònɡ)物质的量浓度)的减
少或生成物
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c
②t v=
(2)各物质的质量或各物质的质量分数一定 (3)各气体的体积或体积分数一定 (4)总体积、总压强、总物质的量一定(如反 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
(1)单位时间内消耗m mol A,同时生成m mol A,则v正=v逆
(2)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B,同时消耗p mol C, 则v正=v逆
(3)v(A)∶v(B)∶v(C)∶v(D)=m∶n∶p∶q(v正 不一定等于v逆)
②各物质的浓度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③各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④各气体的体积、各气体的分压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方法和依据可归纳如下表:
第二十二页,共64页。
反应 混合物体系中各成分的含量
正、逆反应速率的关系
压强
mA(g)+nB(g) pC(g)+qD(g) (1)各物质的物质的量或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分 数一定
第七页,共64页。
(1)恒温恒容时 对于有气体(qìtǐ)参加的反应,充入“惰性气体(qìtǐ)” 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各 反应成分分压不变,即各反应成分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 (2)恒温恒压时 对于有气体(qìtǐ)参加的反应,充入“惰性气体(qìtǐ)” 容器容积增大 各 反应成分浓度降低 反应速率减小。
第十二页,共64页。
2.化学平衡(huàxuépínghéng)状态 (1)概念(gàiniàn):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正反应速率与逆反 应速率③ 相等 ,反应体系中所有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或浓度不再 发生变化的状态。 (2)平衡的建立
第十三页,共64页。
(3)平衡(pínghéng)的特征
第十九页,共64页。
(2)表达式:对于可逆反应(kěnì-fǎnyìng)mA(g)+nB(g) pC(g)+qD(g),化学平衡常数
K=⑩
。
(3)影响因c素p (:CK)的 c大q (D小)与物质的浓度、压强等无关,只随 cm ( A) cn (B)
变化而变化。
温度 的
(4)化学平衡常数的应用
第三页,共64页。
3)温度: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通过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 ℃, 反应速率一般增加2~4倍。 4)催化剂:在绝大多数反应中,使用催化剂能使化学反应速率显著增大, 此类催化剂称为正催化剂,也有少数(shǎoshù)能减小反应速率的负催化剂(中学 阶段若无特别说明,均指正催化剂)。 5)其他:光、超声波、激光、放射线、电磁波、反应物颗粒大小、扩散 速率、溶剂等因素也都能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产生一定的影 响。例如光照能加速氯水中次氯酸的分解,从而加快Cl2与水的反应;形 成原电池也是增大反应速率的一种途径。
v正、v逆均减小,且 v'正>v'逆
v正、v逆均增大,且 v'逆>v'正
v正、v逆均减小,且 v'正>v'逆
平衡变化 正向移动 逆向移动 逆向移动 正向移动 逆向移动 正向移动
第十六页,共64页。
反应速率变化曲线
反应前后气体化学计量数 之和相等的平衡
正催化剂或增大压强
v正、v逆同等倍数增大
不移动
负催化剂或减小压强
(2)计算公式 ;单位:③ mol·L-1·min-1 ,或写成④
mol/(L·min) 形式。
(3)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关系
对于同一个反应mA(g)+nB(g) pC(g)+qD(g),在同一时间段内化学反
第二页,共64页。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内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决定性因素。 例如H2、F2混合后,冷暗处就发生爆炸反应,化学反应速率极大,是不可 逆反应。而H2、N2在高温、高压和有催化剂存在下才能发生反应,且反 应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jìnxíng)到底。 (2)外因: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等外界条件都能对化学反应速率 产生影响。 1)浓度:浓度增大可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2)压强:对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而言,在温度一定时,对一定量气体,增 大压强就会使气体体积缩小,使气体反应物浓度增大,化学反应速率也增大;若减小压强,气 体体积增大,气体反应物浓度减小,化学反应速率也减小。
第九页,共64页。
2.化学反应(huàxué fǎnyìng)方向
(1)判据(pàn jù)
第十页,共64页。
(2)焓变、熵变和温度对化学反应方向(fāngxiàng)影响的一般规律
类型
ΔH
ΔS
反应的自发性
1
<0
>0
一定能自发进行(ΔH-TΔS<0)
2
>0
<0
一定不能自发进行(ΔH-TΔS>0)
反应物A的转化率α(A)= ×100%。
A的初始浓度 A的平衡浓度 A的初始浓度
第二十一页,共64页。
突破方法
方法1 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1.直接(特征)标志
①等:v正=v逆(同一物质) ②定:各物质的百分含量保持(bǎochí)不变
2.间接(等价)标志 ①混合气体的总压强、总体积、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改变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