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课中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岳麓版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课中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二)
第17课美国南北战争
1、P.94为什么说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
答:南北战争维护了美国的统治,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使工业资产阶级掌握了政权,从而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国内市场、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及丰富的原料,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
2、P.94试比较美国废除黑奴制度和俄国废除农奴制的异同。
P.95#3、1894年,美国工业总产值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想一想,为什么美国能在建国100多年后就创造出
这样的奇迹?
答: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摧毁了英国的殖民枷锁,美国取得了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1861-1865年南北战争中北方的胜利,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废除了黑人奴隶制度,不仅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最大的内部障碍,而且为经济飞跃创造了有利条件。
此外,美国还积极利用工业革
命的成果。
这些促进了经济腾飞。
4、P.95有人说,美国的“西进运动”是一部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但美国向西部的扩张和移民,又促进了经
济的发展。
查找有关资料,结合你的理解,谈谈应如何评价这一历史事件。
答:美国“西进运动”扩张领土的过程是驱赶和屠杀印第安人并侵占其领土的过程。
期间印第安人由100多万减少到19世纪末的24万,印第安人在1802-1822年的20年利被剥夺了1500万英亩土地。
它是印第安人的血泪史。
另一方面,18世纪90年代,美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因而“西进运动”客观上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它进一步扩大了美国的国内市场,加速了西部开发,促进了美
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18课国际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P.98《共产党宣言》问世之际,中国正处于什么样的社会状态?马克思主义什么时候开始在中国传播?答:①中国当时正处在鸦片战争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时代;②开始于新文化运动的中期——1918年,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宣传马克思
主义和十月革命。
2、P.100许多人来到巴黎,都到“公社社员墙”凭吊,这是为什么?
答:因为人们怀念巴黎公社,敬仰巴黎公社英雄们所从事的事业;作为巴黎公社的遗址,人们加以凭吊。
3、P.101《共产党宣言》指出:“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运用
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答:①这句话饱含了无产阶级革命激情;②它强调了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③它表明:无产阶级革命不仅将解放无产阶级自身,而且要根本地消灭剥削制度,解放全人类;④资产阶级由于自身固有的矛盾决定它必然被共产主义取代,但资产阶级不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
4、P.101马克思在中学毕业论文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我们就不会为它的重负所压倒,因为这是为全人类所作的牺牲……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万人,我们的事业并不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
”你认为“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是什么?怎样才能让“事业……永远存在”?答:①只要符合将个人价值与人类共同利益、社会利益、他人利益相结合的特点,多种职业或者专业方向都可以,如共产主义理论工作者、政治家、社会活动家、社区工作者、保卫和平的战士、网络工作者、教师、医生、科学家、工程师、工人、农民等。
②一要从小立志;二要学有所长;三要勇于实践;四要勤奋努力;五要敢于创新;六要建功立业;七要造福社会‥‥‥
第19课人类进入电器时代
1、P.103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对人类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答:为人类利用电能提供了科学依据,导致发电机和一系列电器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电器时代,生活质
量进一步提高。
2、P.104爱迪生说:“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
答:句意为:天才,除了具备一定的聪明才智外,更主要的是依靠勤奋努力。
爱迪生这句话是对的。
实际上,人的智力都差不多,事业能否成功,关键在于进取心、意志力和努力的程度,即所谓的“天才在于勤奋”。
我们要学习爱迪生热爱学习、执着追求、不屈不挠、勤奋进取的
精神,做一个有成就、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3、P.107举出生活中有关电能利用的例子,并说说其工作原理。
答:①电灯、电话、电风扇、电视机、空调、洗衣机、电饭煲等电器。
②利用所学的物理学知识解说其工作原理。
4、P.107结合本课内容,你认为成为一个科学家应具备哪些素质?
答:①立志服务社会;②热爱科学研究;③具有丰富知识;④吸取前人成就;⑤潜心科学实验;⑥善于观
察想象;⑦敢于创新思维‥‥‥
第20课交通运输的新纪元
1、P.108想一想,哪些运输工具宜用柴油机做发动机?
答:载重汽车,远洋海轮、航空母舰、挖掘机、越野汽车、推土机、重型坦克等
2、P.110想一想,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是第二次工业革命过程中发明的?
答:电讯类:电话、电报、手机、电脑等;电器类:电灯、蓄电池等
机械类:拖拉机、坦克、摩托车等;化工类:洗涤剂、塑料、合成纤维、无烟火药等
3、P.111英国学者汉斯·豪斯赫尔说:“如果说工业化在开始时不得不满足于现有的交通工具,那么,现在它就自己来发展新的交通工具。
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
”①英国工业革命以来,人们发明了哪些交通工具?②20世纪初为中国交通运输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有哪几位?他们的主要贡献是什么?③为什么说新的交通工具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
答:①火车、蒸汽轮船、汽车、飞机、摩托车等;②、铁路工程师詹天佑,主持修建了京张铁路;飞机制造设计大师、飞行家冯如,设计制造飞机,参加国际大赛,曾获一等奖。
③主要表现在:一是带动和促进了以交通运输为中心的产业的发展,如汽车、飞机、火车、轮船制造业等;二是加速了物质、商品和人员的流动,加快了经济发展的速度;三是促进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4、P.111第一次工业革命中机器的发明者都是有实践经验的工匠,而第二次工业革命中新技术和新机器的
发明者几乎都是科学家。
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技术同工业生产结合起来了,科学技术成为了生产力发展的直接动力。
第22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P.118从英、法、美、德等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中,我们能得到哪些启示?
答:能得到的启示有:1、是否积极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2、充分发挥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3、必须有资本、资源和劳动力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4、重视教育,提高国民素质;5、
适时调整生产关系,使之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P.120想一想,20世纪初战争危机日益严重的原因是什么?
答: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必然使列强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霸权的斗争加剧;②直接原因: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他们疯狂扩军备战,展开激烈争夺,使战争危机日益严重。
3、P.121、1892年法俄缔结军事协定以对抗德国为核心的同盟国集团。
1895年,俄法却与德国一道迫使日
本将割占的辽东半岛归还中国。
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
答:说明列强之间既争夺利益又相互勾结,一切都以本国垄断资产阶级利益为出发点。
4、P.121、20世纪初,列强各国舆论大肆鼓吹战争,公然叫嚣“战争是万事之父”,“是一种拯救人类的事业”。
德国早在1905年就制定了战争计划。
1913年,德国参谋总长小毛奇狂妄地宣称:“我们已经准备好
了,对于我们,战争越快越好。
”
①为什么他们这样渴望战争? ②你对他们的这种态度有何看法?
答:①他们渴望战争是为了通过战争夺取世界霸权,重新瓜分殖民地,满足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
②必须揭露帝国主义的战争阴谋,坚决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努力维护世界和平。
5、P.121在《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图中找出两大集团的成员国和核心国。
请根据地理位置谈谈它们在军
事上的有利与不利之处。
答:三国同盟的成员国是:德、奥、意,其中德国处于核心地位;三国协约的成员国是:英、法、俄,其中英国处于核心地位。
从地理位置看,协约国在军事上处于有利地位,一旦战争爆发,协约国可从东、西、南三个方向发动对同盟国的进攻,同盟国将面临东西两线作战的不利处境。
第23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1、P.125凡尔登战役中一位战地记者写道:“整个树林被削平得像割去谷穗的田地,所有覆盖物弹痕累
累……到处都是残骸、击破的战车、碎成一块一块的尸体、击毁的大炮,几个月都是如此。
”读了
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想?
答:这段文字生动真实地记叙了凡尔登战役的惨烈景象,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
我们应该增强反
对战争帝国主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2、P.125美国为什么在大战接近尾声时对德宣战?美国参战有何影响?
答:①美国参战是为了捞取战利品,在战后重新瓜分世界的角逐中处于有利的外交地位;
②美国参战带动了一批中立国参加协约国对同盟国的作战,大大增强了协约国的力量,加速了大战结
束的进程。
3、P.127有人认为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
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答:正方观点: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也会爆发。
依据是: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改变了帝国主义各国的力量对比,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②在争夺世界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矛盾斗争中,欧洲列强之间形成了三对基本矛盾。
它们的发展导致了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协约国”的形成。
这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和对抗,加剧了
战争危机,引发了世界大战。
反方观点: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一定爆发,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不一定就爆发大战。
依据是:①萨拉热窝事件是恐怖袭击事件,这一突发事件给世界和平构成严重威胁,成为德国和奥匈帝国发动战争“千载难逢的机会”,这一事件的严重危害性已被历史所证明。
没有这种恐怖暗杀事件,大战就可能推辞甚至避免。
②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在“二战”后的半个多世纪中仍然存在,但“二战”后至今未发生世界大战。
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在“二战”后同样存在,但“北约”和“华约”的对峙并没有引发世界大战。
相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并未形成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而只有
德意日轴心国集团,却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4、P.127马恩河战役后,德军参谋总长小毛奇沮丧地向德皇报告说:“陛下,我们输掉了战争!”
想一想,小毛奇的观点有何依据?
答:小毛奇的依据是:马恩河战役标志着德国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此后将陷入一场持久的阵地战,这对于处在被协约国东西两面夹击两面作战中的德国来说极为不利,德国的失败也就难以避免了
第24课著名科学家和启蒙思想家
1、P.131近代科学技术推动了社会的发展,请举出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答:比如: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是发射卫星、宇宙飞船的理论基础;又如,达尔文
的进化论,摧毁了长期盛行的唯心“神造论”和物种“不变论”,更新了人们的观点;再如,以科学技术
为基础的两次工业革命,使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P.132伏尔泰说:“我不赞成你的观点,但我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这句话反映了启蒙思想家的什么观点?
答:这句话最直接的反映了启蒙思想家“言论自由”观或者说“天赋人权”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观。
3、P.13
4、18世纪,法国有哪些著名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他们的主张有哪些共同之处?
答:法国著名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狄德罗等。
他们主张的共同点:天赋人
权观;反对封建专制和天主教会等。
4、P.134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成为利用原子能的理论基础。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利用原子能的看法。
答:积极作用:原子能发电、放射性同位素治疗和育种等;
消极作用:制造核武器、包括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等,给人类生存与发展带来巨大威胁。
5、P.134查找有关资料,看看地球上的生物是怎样出现的,探究一下有的生物后来为什么灭绝了。
提示:同学们可以到图书馆、生物实验室、或者互联网收集资料;然后加以整理,归纳出生物的演变概况;
最后探索分析某种生物灭绝的可能原因:自然界的巨变、物种自身的演变、生物链断绝引发的连锁反应等。
第25课文学和艺术
1、P.136你怎样看待哈姆雷特的复仇行动?
答:①哈姆雷特复仇是除暴安民,代表了正义。
②哈姆雷特之死,说明维护正义是要付出代价的。
③邪不压正,多行不义必自毙。
④哈姆雷特警惕性不高,明知克劳狄斯是暴君还接受他的各种安排,是在
可悲。
⑤哈姆雷特在知道克劳狄斯谋杀父亲的真相后,也可以利用谋杀手段除掉克劳狄斯,以其人之道,
坏治其人之身。
2、P.139你认为贝多芬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答:①克服困难,献身音乐事业的精神;②毕生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与封建主义进行坚决
斗争;③坚持实践,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勇于创新的精神。
3、P.140列夫·托尔斯泰最著名的小说是什么?你还知道他的哪些作品?
答:最著名的小说有:《安娜·卡瑞尼娜》、《战争与和平》等
另外的作品有《茨冈人的故事》、《昨天的故事》、《童年》、《少年》、《青年》、《一个地主的
早晨》、《哥萨克》、《复活》等
4、P.140近代的文学艺术受到了那些社会思潮的影响?
答:①人文主义;②理性主义;③自由主义;④空想社会主义;⑤马克思列宁主义等。
5、P.140莎士比亚的诗歌中,成就最高的是什么?请摘抄其中的一首。
答:莎士比亚诗歌中,成就最高的是154首14行诗,例如:
对于我,俊友,你永远不会哀老, /因为自从我的眼碰见你的眼, /你还是一样美。
三个严冬摇掉 /三个苍翠的夏天的树叶和光艳, /三个阳春三度化作秋天的枯黄。
/时序使我三度看见四月的芳菲 /
三度被六月的炎炎烈火烧光。
/但你,还是和初见时一样明媚; /唉,可是美,像时针,它蹑着脚步 /移
过钟面,你看不见它的踪影; /同样,你的姣颜,我以为是常驻, /其实在移动,迷惑的是我的眼睛。
/
颤栗吧,未来的时代,听我呼吁:/ 你还没有生,美的夏天已死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