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第2册教学设计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第二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阮春秋广东实验中学深圳学校)
【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中的内容要求关于本节的要求是分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在生物群落中单向流动并逐步递减的规律;举例说明利用能量流动规律,人们能够更加科学、有效的利用生态系统中的资源;解释生态金字塔表征了食物网各营养级之间在个体数量、生物量和能量方面的关系。
对应的教学提示是调查或探究一个校园、公园、农田、森林、湿地或池塘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对应的学业要求是使用图示等方式表征和说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征,并对相应的生态学实践应用作出合理的分析和判断。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选择性必修2《生物与环境》第3章第2节。
第3章第1节内容为生态系统的结构,在第1节中学习了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为学习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打下基础,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食物链和或者食物网。
本节内容又为学习第3节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打下基础,物质循环伴随着能量流动。
【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3章第1节学习了食物链和食物网,这为学习能量流动打下基础,学生容易理解能量的流动是顺着食物链或者食物网进行的;学生学习了能量流动的概念、研究方法、过程和特点,更加容易理解后续的物质循环的学习。
【教学目标】
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1.用生态金字塔表征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生物量或数量等关系;
2.尝试调查当地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
社会责任:
1.尝试运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规律为生产实践提出合理建议,认同研究能量流动具有实践意义。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生态金字塔
教学难点:尝试调查当地某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
【教学准备】
提前预习教材,并完成课本上相应部分的问题思考等问题。
【教学过程】
进措施,归纳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小结 1.教师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总结本节课内容
2.完善本单元学习内容总结知识
体系
知识网络
化、结构
化
【板书设计】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第二课时)
一、生态金字塔
能量金字塔、生物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
二、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1.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2.可以帮助人们将生物在时间、空间上进行合理配置,
增大流入某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3.可以帮助人们科学地规划和设计人工生态系统,
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
【作业设计】
某学校生物学习小组研究某养殖塘生态系统中常见生物的种间关系并绘制了如图甲示意图,图乙为该生态系统中营养级之间能量流动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该养殖塘生态系统除图甲中所示的成分外,还缺少。
(2)图乙中B1、B2表示_____,若D1表示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则图中C2表示_____。
(3)生态系统的功能除图乙所示的能量流动还包括。
(4)目前生态立体养殖是提高池塘养殖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之一,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其优点为。
参考答案
(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中未被利用的能量
初级消费者的粪便及遗体残骸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3)物质循环、信息传递
(4)提高能量利用率,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