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随堂测试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请结合所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你从这段材料中得出哪些结论? 2、结合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分析 我国现阶段的改革开放发展进程的必然 性。
三、案例分析题(运用相关原理 分析下列材料):
材料二:连年大旱逼走村民 最近五六年,甘肃靖远县连年发生大旱, 由于恶劣的生态环境,村民无法维持生计, 有些被迫迁移到其他村镇,有些则去外出务 工。这些既丧失了原有耕地和住宅,又没有 什么科学技术的村民,可想而知他们面对新 生活的艰辛。 若笠乡曾经有4万多人,可随着气候的变 化,生计的艰难,许多人无奈地选择了背井 离乡,现在全乡不到8千人。
11、劳动者是指( ) A)、一切人 B)、青年人和老年人 C)、从事活动的人 D)、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生产机能, 并从事劳动的人
12、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 ) A)、不等价交换 B)、劳动成为商品 C)、劳动力成为商品 D)、货币所有者把货币投入生产领 域
9、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 ) A)、劳动过程和使用价值生产过程的 统一 B)、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D)、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10、商品是:( )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 产品 B)、பைடு நூலகம்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 的劳动产品 C)、一切物品 D)、一切有用的物品
极端天气让村民颗粒无收 村支书赵百平说,升阳村虽是自古便气候干燥, 但因为地广人稀,所以收成还是可以的。每户人家 有将近40亩地,种豌豆、扁豆,大多每亩可以收上 100多斤,玉米每亩有600多斤。 可近六七年来,灾害天气不断增多。干旱、冰 雹等极端天气,常常导致农作物绝收。赵百平说: “96年左右吧,我记得那时候收成很好,豌豆一亩 收上了300多斤。”“这个地方,也是经常干旱,以 前也有,但没这么多;就是近六七年吧,旱得越来 越严重,还经常下冰雹,那冰雹,砸下来庄稼的叶 子都被打掉了。”
5、区分生产关系基本类型的标 志是( ) A)、生产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 B)、产品的分配形式 C)、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D)、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
6、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 ) A)、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B)、生产不足的经济危机 C)、生产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 D)、生产严重短缺的经济危机
7、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 )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 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 系问题 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
8、利润本质上是( ) A)、成本价格的产物 B)、所费资本的产物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剩余价值
3、商品的价值量取决于( A)、必要劳动时间 B)、剩余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
4、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 依据是资本的不同部分( ) A)、在生产中位置是否移动; B)、在运动中职能是否变化; C)、在价值增殖中的作用不同; D)、根据价值周转方式不同;
村干部说,大多数村里人很苦,因为收不 上庄稼,便外出打工养活家里人。可他们也 不敢把土地舍掉,每年仍要投入两千多元买 化肥,铺地膜。可常常旱得就连着两千块也 赚不回来。如果孩子去上学或是考上大学, 家里便更加拮据,只有去借钱贷款,负债累 累。
问题:结合所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1、你怎样理解气候变化与贫困的关系? 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经济发展与环境 保护关系的看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 原理概论》随堂小 测验(一)
一、单项选择题(请在下列四个选项 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
1、上层建筑的核心是 ( A)、社会意识形态 B)、政治法律思想 C)、国家政权 D)、政体
)
2、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 是( ) A)、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B)、生产工具 C)、劳动对象的利用 D)、劳动者的思想觉悟
二、材料分析题(运用相关原理 分析下列材料):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 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社会的物 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 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 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 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梗桔。 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 础的变革,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 发生变革。 (摘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