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化策
略
摘要:新高考制度是教育部在推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针对应试教育的疲敝
之处,所制定的更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考试制度。
在新高考背景下探究优化高中
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对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成长、
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上均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文章通过分析新高考对高中数
学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以知识教学和习题教学作为切入点,讨论高效的教学措施,以资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数学教学;优化策略
自2014年起,全国各省不断推进高考的试点改革,并在9月发布了《国务
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创新设计了新高考选课模式。
自此
之后,许多高中走上了“走班制”教学的道路。
在新高考的视域下,数学学科的
教育目标、课程结构、考试题型,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因此,数学教师绝不能
抱残守缺,用沉痼的眼光来看待教学工作。
而是要结合新高考的形势,灵活变通,探究最优质的教学方法。
通过这种方式,才能帮助学生迅速适应高考改革,培养
出优秀的数学素养。
一、新高考对高中数学教学所提出的新要求
(一)落实核心素养教育
自从实施新高考制度以来,观察近几年的高考真题,可以发现,无论考试题
型还是考试内容,在考查要点上均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以2021年数学高考
为例,关于试题素材的选取,不仅契合了时代发展要求,也倾向于核心素养教育,以学生的思维水平、能力水平作为评估重点[1]。
例如新高考Ⅱ卷中有一题,是以
北斗三号全球卫星作为题目背景,综合性地考察了学生的空间建构能力、阅读理
解能力、数学建模能力。
同时,这道题不仅融合了数学知识,也考查了学生对国
家科技发展的关注情况,渗透了紧跟时代脉络的思想与热爱祖国的价值观念。
而
从题型角度分析,2021年的开放性习题的比例有所上升,对学生做题思维的严谨性、创新性起到了巨大的考验。
因此,在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应当落实核心素养
教育,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学习基础。
(二)重视学生个性发展
随着新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从当前高中数学课程结构上分析,可以发现新
时期的数学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首先,在新高考背景下,各学科之间
已经淡化了文理之分,大部分高中都开展了“3+3”或“3+1+2”的教学形式[2]。
学
生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来拼组课程,让数学学科与理化生、政史地等学科模块混搭。
此外,对于高中数学学科而言,不再按照传统大纲进行授课,而是将课程分
为了必修和选修两类,对每部分的课程规定好了学分标准。
学生不必一丝不差地
学完所有的知识点,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和需求,自由选择选修课程,以修够学
分作为主要目的。
由此可见,新高考背景下的数学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个性化
发展。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知识教学方面的优化策略
(一)融合生活元素
根据新高考制度的要求,2021年的高中数学课程教学标准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比方说在新课程的教学目的上,着重培养学生的“四基”和“四能”,四基
即为基础知识、基础思想、基础技能、基础活动经验,四能即为发现与提出问题
的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四项才能[3]。
想要完成这些教学目标,需要优
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融合生活元素
的方式,来达成既定的教学目的。
以人教版高一第一册(A版)“三角函数”的教学为例,教师在剖析本单元
知识点的过程中,可以为学生介绍三角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测量建筑物或
高山时,如果了解到建筑物或高山的具体位置以及建筑物和仰角之间的距离,就
能根据三角函数的公式,解出建筑物或高山的具体高度。
此外,在航空科技领域,三角函数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
例如某飞机向西南方向飞行的同时,受
到了东风的影响。
此时,飞行员就要灵活应用三角函数的知识,合理调整飞机的
飞行角度,让飞机能始终保持正确的运动方向。
由此,通过以上生活情景的渗透,学生不仅能了解到三角函数的学习意义。
也会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激发出强烈
主动学习意识,对培养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上大有裨益。
(二)组织对分课堂
回顾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师多以灌输式教育为主。
大部分学生只能按照教师
归纳的知识体系,做好学习笔记,鲜少进行独立思考。
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数
学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只能停留在表面上。
对此,教师应当开展对分课堂,给予学
生足够的时间与机会,让学生能深入探究数学知识的实践应用。
比方说,在教学人教版高一第一册(A版)关于“集合”的课程时,由于本
单元的知识点比较简单,教师不必事无巨细地为学生梳理好知识体系。
因此,教
师可以通过对分课堂的形式,用一半的课堂时间为学生简单讲解知识要点。
再为
学生预留一半的课堂时间,为学生布置一些应用习题。
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合作讨论集合练习题的具体解法。
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互动学习,为陷入困境的学习小组提供帮助。
由此,数学学科的知识教学可以脱离“满
堂灌”的现状,更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充分契合了新高考的要求。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数学习题教学方面的优化策略
(一)开展例题精讲,注重一题多变
对比传统的习题教学,数学教师一般以题海战术为主,期望让学生在大量练
习的过程中,总结做题经验。
而在新高考背景下,题目的类型更为灵活,题干的
表述方式更加含蓄。
这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审题能力,能从多角度深入思考题目
的内涵。
而凭借机械式的练习,学生难以养成优秀的思维能力。
对此,教师需要
开展例题精讲,通过某个固定的例题,进行一题多变,以充分点拨学生的做题思路。
例如以下函数例题: =的定义域为R,试求a的取值范围。
根据题意,不难得知ax2+4x+6≥0在R上恒成立。
因此,将a>0与△≤0联立,
可以求出a的具体范围。
对于这道题,还可以进行以下变动。
比如:令
=log
3(ax2+4x+6),或 =log
3
,同样规定定义域为R,让学生尝
试求a的取值范围。
由此,一道例题中考察了多个单元的知识点,将本习题拓展
到对数函数的层面,全面延伸了学生的思维深度,有效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思
维能力。
(二)剖析学生弱点,实施专项练习
分析2021新高考数学全国卷的考点,其分值的比重如下:数列类习题所占
比重为11.33%,三角函数、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分数的比例各占14.67%,函数与导数所占比例最高,为18%。
对此,教师在习题教学中,可以综
合新高考的考试重点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薄弱点,开展专项练习。
帮助学生查
缺补漏,弥补数学解题的短板。
若想顺利开展专项练习,教师必须要做好提前准备工作,准确掌握学生的实
际学情。
针对这个目的,教师可以借助大数据技术,将高中生的平时测验、课后
作业、课堂表现等信息录入其中,分析学生的学习弱项。
例如,有学生在解析几
何习题上出错较多。
通过大数据的分析,判断学生有着以下两点不足之处:1、
未能在脑海中建构出良好的知识体系,在面对几何题时,不能迅速联想到对应的
公式与概念。
2、未养成反思整理的习惯,遇到同一种类型的题目时会反复出错。
对于该生的问题,教师可以让这名学生从以下两个角度参与解析几何的专项练习。
首先,为该生布置归纳整理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将学过的关于几何知识的重要公
式和基本概念进行全面的梳理。
按照思维导图的方式,总结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其次,要求这名学生将自己曾经做错的解析几何习题记录下来,分析自己错误的
原因与改正的方式,并养成定期复习的习惯。
由此,教师从学生的学习问题入手,对症下药的制定专项训练策略,对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成长大有裨益。
结语
对比新高考与老高考之间的区别,新时期的高中数学教育更加重视学科素养
的培养。
因此,数学教师应当摒弃“一刀切”“满堂灌”等授课模式,应用生活
教学、对分课堂等策略,在教学中着重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
同
时,也要根据高考题的变革,落实例题精讲、专项练习等策略。
让高中生既能掌握科学的做题方法,又能在听课和练习的过程中磨练出优秀的学习品质。
参考文献:
[1]孟一梅.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原则与策略分析[J].新课
程,2021(23):78.
[2]张喻.新高考背景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考试周
刊,2021(32):85-86.
[3]蒋晖林.新高考背景下完善高中数学教学的具体策略[J].高
考,2021(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