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彩伪装涂料的计算机辅助配色研究

合集下载

计算机配色论文:涂料行业深色配色仿真算法及系统研究与实现

计算机配色论文:涂料行业深色配色仿真算法及系统研究与实现

计算机配色论文:涂料行业深色配色仿真算法及系统研究与实现【中文摘要】计算机配色仿真兴起于纺织行业,并逐步应用于很多涉及颜色的行业领域,而针对涂料行业的计算机配色仿真应用相对较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涂料需求的不断增大,因而利用计算机实现涂料精准配色,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而涂料的深色配色是实际应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针对涂料行业实现计算机深色配色普遍存在色差较大的状况,本文针对涂料行业深色配色仿真的建库、仿真、修正等技术进行了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包括:(1)针对涂料深色配色建库算法研究,从分析深色配色建库特点入手,针对性地采用了涂料相对颜色参数描述方法,提出了涂料深色配色多基底建库算法和相对厚度的思想,并对算法进行了实际验证,实验表明该算法简化了建库过程,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算法中涂料颜色参数描述不准确的问题。

(2)在涂料深色仿真配色算法研究方面,深入分析了深色配色仿真过程,针对深色涂料遮盖力不高的情况,提出了考虑基底的不完全遮盖的深色涂料仿真配色算法,并对算法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表明该算法较好地解决了配色过程中因配方颜色受基底影响而出现色差较大的问题。

(3)在涂料深色配色仿真修正算法研究上,针对相对参数描述和多基底建库算法特点,提出了多钛白混合配色算法,使建库和仿真算法更加完善、适用范围更广、建库过程更加简捷;同时提出了不完全遮盖的配色修正算法,解决了深色涂料因一次配方不准确对配方进行修正的问题,并验证了多钛白混合配色算法和不完全遮盖算法的有效性。

(4)在算法研究的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一个涂料行业配色仿真系统原型,经实验验证此原型系统是可用的,进一步证明了本文提出的涂料行业深色配色仿真的建库、仿真、修正算法的正确性。

【英文摘要】Computer color matching simulation raised form the textile industry, and implemented in many areas related to the color, but th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color matching simulation for painting industry is relatively lat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 of the paint is growing., so computer color matching has broad prospect. The dark color matching of paint in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View that there always has Chromatic aberration in the computer dark color matching of the paint industry, database building, simulation and amendments about dark color matching simulation in paint industry were researched in this paper.The main content and research results of this paper include:(1) For the algorithm research of paint dark color matching, this paper started from anglicizing the features of database building of dark color matching, the relative paint color parameters describe method was targeted used, the multi-base database building algorithm of dark color matching and conception of the relative thicknesswas proposed, and the algorithm was verified by application. The research not only simplifies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database, but also solves the problem of obtaining inaccurate paint color parameter data by traditional algorithm.(2) In the paint dark color matching simulation research, the process of dark color matching was analyzed deeply. For the situation that the dark color paint does not cover completely, the dark color paint simulation matching algorithm was proposed considering the base does not covered completely, and the algorithm was experimentally verified. The problem of the chromatic is lager which is caused by the base in the color matching has been solved.(3) In the paint dark color matching simulation algorithm modify research, the multi-color titanium dioxide mixed matching algorithm was proposed contra posing the relative parameters descrip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multi-base database building algorithm. The algorithm makes the database building and simulation algorithm more complete, broader scope and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a database easier. At the same time, the color matching modify simulation about incomplete cover was proposed, which can modify the color matching when the first formula is not correct for the dark paint. The validity of the multi-color titanium dioxide mixedmatching algorithm and the incomplete cover algorithm were verified.(4) Based on the algorithm research, a dark color matching simulation system prototype wa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The experiment proved that the prototype systemwas available. It is right to do the research on the database building, simulation and amendments about dark color matching simulation in paint industry.【关键词】计算机配色涂料配色配色仿真深色配色色差【英文关键词】Computer color matching paint color matching matching simulation dark color matching chromatic【目录】涂料行业深色配色仿真算法及系统研究与实现摘要9-10Abstract10第一章绪论12-16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12 1.2 计算机配色的研究现状12-14 1.3 涂料行业深色配色的研究现状14-15 1.4论文内容及结构15-16第二章涂料深色配色多基底建库算法16-29 2.1 深色配色建库分析16-19 2.2 算法描述19-23 2.2.1 考虑基底的R∞19-20 2.2.2 相对K、S描述20-21 2.2.3 黑混样思想21 2.2.4 相对K、S参数计算过程21-22 2.2.5 相对厚度描述22-23 2.2.6 建库流程23 2.3 实验验证23-27 2.3.1 实验条件23-24 2.3.2 实验过程24 2.3.3 实验结果分析24-27 2.4 算法优点27-28 2.5 小结28-29第三章不完全遮盖的深色涂料仿真配色算法29-39 3.1 深色涂料仿真配色算法分析29-30 3.2 色料混合公式30-31 3.2.1 基于Kubelka-Munk理论的色料混合理论30 3.2.2 混合色料相对厚度30-31 3.3 算法描述31-35 3.3.1 基准白混合配色算法思想31-32 3.3.2 色差最小配色算法思想32-33 3.3.3 考虑基底的仿真配色算法33-35 3.4 实验验证35-37 3.4.1 实验条件35-36 3.4.2 实验过程36 3.4.3 实验结果分析36-37 3.5 算法优点37-38 3.6 小结38-39第四章多钛白混合配色算法和不完全遮盖配方修正算法39-49 4.1 多钛白混合配色算法39-44 4.1.1 基准白混合配色算法局限性分析39 4.1.2 多钛白混合配色算法39-41 4.1.3 实验验证41-44 4.1.4 算法优点44 4.2 不完全遮盖配方修正算法44-48 4.2.1 算法描述44-45 4.2.2 配方修正算法流程45-46 4.2.3 实验验证46-48 4.3 小结48-49第五章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49-65 5.1 软硬件环境49-50 5.1.1 硬件环境49 5.1.2 软件环境49-50 5.1.3 体系结构50 5.2 类模块50-51 5.3 系统设计51-56 5.3.1 总体设计51-52 5.3.2 数据库设计52-56 5.4 系统实现56-65 5.4.1 总体布局56-57 5.4.2 系统配置57-58 5.4.3 色浆库管理58-59 5.4.4 样卡管理59-60 5.4.5 配色计算60-61 5.4.6 误差评定61-62 5.4.7 配方修正62-63 5.4.8 配方管理63-65第六章总结65-67致谢67-68参考文献68-71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情况71。

浅析迷彩伪装涂料的仿生学理论与技术

浅析迷彩伪装涂料的仿生学理论与技术

浅析迷彩伪装涂料的仿生学理论与技术作者:张海敏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06期中图分类号:TP39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6-0316-01迷彩伪装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然而,人类的迷彩伪装是对动物奇妙的伪装术的不断学习和研究中成长起来的。

迷彩涂料仿生就通过研究生物界的色彩伪装现象和机理,从而不断启示和充实伪装的理论与技术。

一、达尔文和Abbot Thayer对迷彩涂料仿生的贡献达尔文对自然界各种伪装的研究工作和Abbot Thayer对动物身上斑纹明暗对比的研究极大地影响了生物色彩理论,并对后来的迷彩伪装做出了重要贡献。

达尔文在他的旅行中注意到具有某种颜色搭配的动物要比其他没有这些颜色的动物存活的可能性大些。

他在英国发现有一种深色的蛾由于颜色接近于它们栖息的树木的颜色,易于躲避食蛾鸟类的眼睛而降低被捕食的概率。

达尔文同时也发现还有一些动物能够模拟其他的生物,还有一些能够通过身上的图案使自己从环境中突出出来,或者利用自身的毒气警告捕食者。

达尔文在自己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最终提出了自然选择和动物自我保护等理论。

Abbot Thayer进一步发展了达尔文的理论,他开创了哺乳动物身上的明暗搭配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从侧面看身体下侧颜色较浅的动物更难被捕食者发现。

因为上下部分的明暗对比打破了动物自身的轮廓线,使之更难被识别。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Abbot Thayer在具有打破物体轮廓功能的图案上投入了更大的精力,并向美国和英国军事伪装的领导人提出了应用建议。

为了推进这种图案和明暗对比概念在战争中的应用,Abbot Thayer描述了保护色是建立在它们各自生存优势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士兵们和各种装备在其优势的基础上,通过选择色彩应当能够有效地实现隐蔽效果。

他还指出,军事伪装要比动物伪装更为复杂多变。

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其生存空间是很有限的,因为它们的伪装不需要非常复杂或是经常更换,一般来说,能够让动物们有充分的变化经历的时间足够长,能够让动物们有充分适应时间。

仿造迷彩颜色确定的一种新方法

仿造迷彩颜色确定的一种新方法

根 误差 函数作 为评价 函数 。 真 结果表 明 背景 图像 与其三 色和 五 色聚类 图像 的均 方根误 差均 小 于0 1 仿 . 。此算 法可避 免人 为地在 颜 色空 间上量 化 带来 的 色差 , 与背景 更有 效地 融 合 , 能 更好 地 满足迷 彩 伪装 设 计要 求 , 同
De er i a i e h d ofi ia e ter t m n ton m t o m t t d pa t n paitn ol n i g c or
QI Ja —e , HU J—eg
Thu hi t od c n n l od c oma i be r ton b a iia i n ofc l rs a e a d ma e t e i s t s me h a oton yav i hr tca r a i y qu ntfc to o o p c n k h m— ia e a t r a n i g pe f c l u e t h c r un o ftt e i ft t e n pa n i g c mou t t d p t e n p i tn re ty f s d wih t e ba kg o d t i he d sgn o he pa t r i tn a ~ fa e,bu l o p o de a ba i or t u o a i e i . lg ta s r vi ss f he a t m tc d sgn Key wor ds:c l r c u t r o o l s e ;un f m o ors c ior c l pa e;K— a l t r m ia e te n pantng me nsc us e ;i t t d pa t r i i
时 也 可 为 仿 造 迷 彩 自动 化 设 计 提 供 基 础 。 关 键 词 :颜 色聚 类 ; 匀 颜 色空 间 ; men聚 类 ; 造 迷 彩 均 K— a 仿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伪装隐身自动化作业系统发展研究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伪装隐身自动化作业系统发展研究
展 基 于通 用工 业机 器 人系 统 的专 用功 能技 术 的攻 关与 开 发 ,涉 及 的专项 技术 有 :
第2 次操作
检 测 点 在 公 差 范 围 O % 内 的 比 例 1 0 0 % 第3 次 操 作 检 测 点 在 公 差 范 围 3 % 内的比例 8 5 % 第4 次操作 检 测 点 在 公 差 范 围 4 2 内 的 比 例 9 5 % 减 少7 0 % 减 少8 9 % 减 少7 5 %
接 口以及面向动作、工程等对象的预设值指令集 ,有利
于 降低 开发 复杂 程度 。 3 )降低 通用 保 障难度 选 用 市场 占有 率 高 的工业 机器 人 系统 ,能 降低装 备 通 用保 障 的难 度 。随着 工 业机 器人 产 品 的广泛 使 用 ,其 售 后服 务 网 点 、通 用 消耗 件 、零 配件 市场 也 得到 相应 发 展 ,给 维修 、保 养等 通 用保 障工 作带 来 了便利 。
受军 用伪 装 隐身 应用 规模 的限制 ,单 独 开发 专用 的 机 器人 系 统周 期长 、造 价 高 、通用 性 和兼 容性 都 有一 定 不 足 。而 随着 近年 来汽 车 工业 、 电子 消费 品工 业 中广 泛 应 用工 业机 器 人进 行涂 装 、焊 接 与组 装 ,催 生了 一批 性
能 稳定 、价 格适 中的工 业机 器人 产 品 ,如瑞 典 的AB B公
司 、德 国 的K UK A 公 司 、 日本 的F A N U C、安 川 I 电机 等 公 司均 有 喷涂 、焊 接和 安装 机 器人 产 品 ,其产 品规 格 、 系 统架 构 、工 作方 式等 相 近 ,构成 市 场竞 争 ,另 外 国 内 沈 阳新 松 、广 卅 J 数 控等 公 司也 正努 力完 善 自己的工 业机

伪装面迷彩图案设计体系及其自动化系统通过鉴定

伪装面迷彩图案设计体系及其自动化系统通过鉴定


物理的试 验成 果
,
确 立 了新 的迷彩 斑 点参 数计算方 法和 以 定理量分析 为基 础 的

伪装 面 迷 彩 图 案设 计 ; 在 对伪 装 目标作 发现 概 率 计算和 大量野外 模拟 实验的基础 上综合 了侦 察
目标

背景 三 者特性 形 成 了 科学 的伪 装效 果检 验
;
, , ,
日益 引起 重视 学术界和 人 防 管理 部 门 都在探素将掩蔽 与疏 散两大 措施综合 运 用 以提 高 我国
,
,
的 人 口 防护 能 力 的 途 经
,

当 前 需 要建 立适合 我 国 情 况 的防护 效率 评 价体 系 深 刻认识 两种 措
,
,
,
,
施 的运 用规律 特别是 认 识 疏散 景象 认 识 疏散 的规 划和 实施 的要求 及限制 条件 化 地 明确 我 国 在实 施 疏散 与掩蔽方 面 的 有利和不 利 条件

李潮 龙
供稿
一 42 一
基本 符合 国情 技术 满 足 了我 军 光 学伪 装
,
,
,
该 项 目技 术 已 经 在

的 迷彩作 训服
,

等项
目上 得到 了成 功 应 用
,
对 光学伪 装领 域 内有很
,
高的应 用 价值 填补 了 国 内 白 其伪 装设 计和 效 果 检 验的 自动化 程度处 于 国内领先 地 位 迷 彩 图 案设 计体 系的科 学 性 及 其实 现 方法 已 经 达 到国外 发达 国家 八 十年 代 同类 研究水 平

、 ,
并尽 可 能量 道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种迷彩伪装效果检测评价方法

一种迷彩伪装效果检测评价方法
空 为背景 的黑 色 目标物 的最 大距离 。 目标 物 在 R 距 离 处 的 表 现 对 比 度 为 :
CR = e 瑚 一
d 计算与检测 . ( ) 标伪装前后点发现概率计算 1目
(6 ) P l=
由于规 定 目标 物 为 黑 色, 固有 对 比度 其 C 。=1所以大气 的对比传输 c/ D=e , C - 衄
() 2 试验点的地形应较平坦或略有起伏 , 目 标与观察点之间的地形应有利于观察 , 观察角保
持俯 、 5—1。 围内 。 仰 5范 c观 察条件 . 天气 晴到少云 , 阳高度 角大 于 3 。观 察方 太 0, 向位 于光 照方 向的左 右 3 。 0 以内 。
下降到 2 %左右( 眼对 比度阈值) 人 时即产生这 种 情况 。故 能 见 距 离 R 又 可被 定 义 为 : 目标 的 表现对比度下降为 2 %时, 人眼能发现 以地平 天
取对数 : n C / D 1 ( R C )=一K R
式 中 : 伪装 后点 发现概 率 ; P一 i 一试 验 点 编 号 (i= 123 … , m 取 ,,, m,
1 ) 0;
由大气 透 射 ( 丁=e ) 大气 透明度 的定义 及
1 丁 =一K, n 可得 : R
1 迷彩伪装
1 1目视 、 . 望远镜
的光学侦察仪器检测
能够敏感天然绿色植物所反射 的大量红外线 , 在 照片的相应部位呈现白色, 而人工模拟绿色表面 红外线 很 低 , 在照片 的相应 部 位呈 现黑 色或绿 则 色。因此可将模拟绿 色效果不 良的迷彩 伪装 暴 露在 自 然绿色的背景上。
右, 观察 时 间每人 每次 6 s 0。 b 试 验点要 求 .
绿 色检 验镜 是一 种特制 的滤 色镜 , 工作 波段

涂料配方优化的计算机模拟

涂料配方优化的计算机模拟

涂料配方优化的计算机模拟在涂料领域,配方的优化一直是一个关键且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传统的涂料配方开发往往依赖于大量的实验和经验,这不仅耗费时间和资源,而且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不确定性。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计算机模拟在涂料配方优化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计算机模拟能够在虚拟环境中对涂料配方进行预测和评估,从而减少实验次数,提高研发效率,降低成本,并能够更精准地满足特定的性能要求。

涂料的性能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树脂的种类和含量、颜料的选择和配比、溶剂的性质和用量、添加剂的种类和浓度等。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决定了涂料的最终性能,如附着力、硬度、耐腐蚀性、耐候性等。

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建立涂料配方与性能之间的数学模型。

这些模型基于物理化学原理和大量的实验数据,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涂料在不同配方下的性能表现。

例如,在研究涂料的附着力时,可以考虑树脂与基材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涂层的内聚力等因素,通过模拟计算出附着力的大小。

在进行计算机模拟时,首先需要对涂料的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建模。

对于树脂,可以考虑其分子结构、分子量分布等因素;对于颜料,需要考虑其颗粒大小、形状、表面性质等;溶剂则需要考虑其挥发性、溶解性等参数。

通过建立这些模型,可以模拟涂料在不同条件下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

模拟过程中所使用的算法和方法也多种多样。

分子动力学模拟可以研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运动轨迹;有限元分析能够对涂料涂层的力学性能进行模拟;而蒙特卡罗方法则适用于模拟随机过程,如颜料在涂层中的分布情况。

计算机模拟在涂料配方优化中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

在新产品开发阶段,可以通过模拟快速筛选出有潜力的配方,从而指导实验研究的方向;在质量控制方面,可以对生产过程中的配方波动进行预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在性能优化方面,可以针对特定的性能要求,如提高耐腐蚀性或降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对配方进行优化。

然而,计算机模拟也并非完美无缺。

浅析车辆迷彩伪装涂料技术的研究

浅析车辆迷彩伪装涂料技术的研究

浅析车辆迷彩伪装涂料技术的研究【摘要】提高军用车辆的战场生存能力必须用伪装涂料对车辆进行伪装。

我国对车辆装备一直是采用草绿色或其它单色伪装涂料将装备涂覆成与活动地区的自然背景相一致的颜色,无法应对现代侦察技术的发展。

在现代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如何通过伪装涂料对车辆进行伪装是汽车部队的新课题。

本文试论车辆迷彩伪装涂料技术,以应对现代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侦察技术。

【关键词】车辆;迷彩;伪装当今,世界各国对伪装涂料的研究都十分重视,不仅是军事装备,一些露天作业的民用商业设施,也常常用伪装涂料进行涂覆。

市场对伪装涂料的需求也正日益增大。

我国对车辆装备实行伪装装饰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但一直是采用草绿色或其它单色伪装涂料将装备涂覆成与活动地区的自然背景相一致的颜色。

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侦察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红外线夜瞄、红外线摄影及微电子探测技术的发展,对车辆目标的外表涂装不仅要求有良好的防护性能,更要能满足信息化战争的需要,因此,有必要把迷彩伪装涂料及技术应用作为重点研究对象。

迷彩伪装中要消除目标与背景之间的颜色差别,达到融合隐蔽的效果,主要取决于背景颜色的复制水平和实施迷彩的方法。

在车辆装备的迷彩伪装中,复制背景的颜色,就是要在目标表面近似地复制出背景表面的光谱反射特性和粗糙程度。

前者是用调配颜料的方法解决,后者是在目标表面上用粗糙加工的方法解决。

一、伪装涂料的配色涂料由颜料和胶结剂调配而成。

迷彩伪装常用的颜料有红色(大红、朱红、集成红、铅红、普鲁士红)、黄色(铬黄、柠檬黄、地板黄)、绿色(铬绿、翠绿、油绿、酞青绿)、青兰色(群青、普鲁士兰)、褐色(褐土、哈巴粉、红土粉)、白色(钛白、锌钡白)、黑色(炭黑、铁黑)等七种。

野战条件下,也可根据当地条件,使用白灰、大白粉、各色土壤、煤灰、磨成粉末的木炭、砖和染色的木屑等就便器材充当迷彩颜料,实施迷彩伪装。

常用的胶结剂有油质的(如桐油、青油、清漆)和水质的(如水胶、浆糊、桃胶、酷素胶等)两种。

迷彩伪装图案的计算机处理

迷彩伪装图案的计算机处理

使 图 像恢复 本来 的面 貌 的 过 程
,
; 称 为 图 像 的 恢复
编码 与 压 缩 是 解 决如何 存储 和传输 图 像信 息 的 问 题

,
任 意 一 幅 图 像都 是 由许 多 密集 的 细 小 点子所 组 成 称为象 素
,

这 些 细 点构 成 了一 幅 图 像 的 基 本 单
,
在 不 同 的 象 素上
因此
i 1 算 机 咚!像 处 理 对 景 物 间亮 度 差 别 的 分 辨
,
是 有一 定 限 度 的
,
图 像 实 质 .l 是 客 观 景 物 以不 同 的 光谱 和 不 向的 )七 强 在某 种 媒介 卜 的 反映 和 记 录 随 时 间 变化 的 平 面 黑 自 图像
,
对 于不
y
可 以 用灰度 空 间 函数 f (
迷 彩 伪 装 图 案 的 计 算 机 处 理 傅 少伟
〔 摘要 〕
李汉 斌
;
本 文 将 图 像 处 理 方法 用 于 迷 彩 伪 装 图 案 的 效 果 评 价 和 设计检 验 中
;

定 量 比较
了 计 算 机 对 不 同 迷 彩 图 案 的 处 理 效果 图 像处 理 能 力 和 目标 识 别能力的 限 制 主 题词
、 .
单 色图像 中

,
在坐 标 为 (
间 隔 〔G

y
二“

)

,
,
设为
则 有G
二 `

g基 G
`
,

:
,
`
.
,
G
在 实际使 用 中

伪装涂料

伪装涂料

本 ,易于粘着需长期标记 的场合。挤出塑料件是将发光涂 覆于织物上 ,与现有的织物柔顺 剂相 比,效率显著提高 。
料加到模塑材料 中, 出混合物 , 挤 通过一模具冷却挤出的 该织物涂料组合物含 01 ( . ~1 % 0 质量分数 , 下同) 三氯生 混合物而制得 。即使只接 受了短时间的光 照 , 该发光涂料 (4 L 2 , 三氯一 羟基二苯醚 ) ,4 2 一 杀菌剂 、01 ~ 0至少一种 .% 4; ! ; 也可长期发光 。一种用于防止后面碰撞或人行道用的指导 选 自除虫菊、茴香脑 、香茅、香叶醇 、柠檬 醛、橙花醇和
00 % 5% .1 - 0 分散剂、00 % 5% .1 - 0填料和 1 % 6.9 有机溶 2 0 0 1 3 含环状低聚糖 的无异昧纸 张用涂料乳液及含 - 99% 0 0798 剂 。例如 ,将 84g乙烯一 . 乙酸乙烯基酯共聚物溶于 1 6 此乳液 的纸张涂料组合 物:U 2 0 — 96 2美国专利 申请 2g S 07 4 6[ 乙酸丁酯 中、再 将 38g 7 球形铁粒子和 4 . g片状铜粒子 公开]美国 : a 。J n — u等 ) 2 0 . .1一 20 / ( n ug S H . 0 70 0 . 5页.K 6 一 3 一 R7 分散于该溶液中 ,将所得分散体涂覆于涂有底漆的 P T膜 9 32 0 .70) ICC8 50 (2 — 7 E 6(060 . P 0 L/054 2 ) 5
标记含发光物质 ,粘贴于道路水平杆或人行道上。在杆 的 桉树等的防蛀剂 ,制成微胶 囊形式。较好的情况是 ,微胶

个表 面上涂布水 泥胶将挤 出塑料件 粘着于混凝 土道路 囊膜 由非醛类树脂制备 , 含至少一种选 自如聚氨酯 、聚乙
烯醇、环氧 、丙烯酸树脂等 的合成树脂 ,以及如 明胶 、琼

数码迷彩伪装涂料涂装工艺研究

数码迷彩伪装涂料涂装工艺研究

数码迷彩伪装涂料涂装工艺研究陈宇锋厦门厦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挖掘机事业部摘要:目前各国对伪装涂料的研讨都非常注重,不只是军事配备,一些露天作业的民用商业设备(如:装载机、挖掘机等),也常常用伪装涂料喷涂。

市场对伪装涂装的需求正日益增大。

由于军事技术的开展,现代侦查技术的进步,特别是红外线夜瞄、红外线摄影及微电子探测技术的开展,对产品的表面涂装不只请求有良好的防护性能,更要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求,因此,本文简述了数码迷彩伪装的定义及伪装涂料的性能要求,重点介绍了数码迷彩斑点的设计、喷涂工艺。

关键词:数码迷彩涂料、数码迷彩涂装1、数码迷彩伪装的目的数码迷彩伪装的主要目的是尽量减少伪装目标和周围背景在光学、热红外、雷达波等方面的特征差异,降低目标的发现概率,使侦察仪器难以探测和分辨。

它是用来提高各种武器装备的使用价值、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重要的军事伪装方法。

在战场上,无论是在前沿、纵深或者是后方,任何伪装目标一旦被侦察发现,就有被立即攻击和摧毁的危险。

2、伪装机理为顺应实战需求,野外空中站车载电子配备、背负式电子配备需求喷涂防可见光、近红外伪装油层,把自身目的在自然背景中伪装起来,在战场上能完成保管自已,迷惑敌人的目的。

可见光伪装就是把目的颜色与它所处的背景颜色融为一体。

物体外表颜色常用颜色和亮度表示,主要取决于物体外表对光的反射。

而近红外区固然紧靠可见光波段,但仍属不可见光波区,不存在颜色颜色差异,只要亮度差异。

因此近红外伪装就在于使目的与背景的近红外亮度系数尽可能接近,从而减少两者亮度比照,防止被红外侦查所识别。

3、伪装涂料组成伪装涂料的原料由基料、颜料和辅助材料组成。

基料:常用有丁晴橡胶、氯丁橡胶、丁基橡胶、聚异丁烯、聚氯乙烯、聚氨酯等。

颜料:由MgO、FeO、Fe203、ZnO等金属氧化物构成的铁磁性材料,烟黑、石墨、炭黑、鳞状铝粉等导电材料和毛发、畜毛、陶瓷等,它是伪装涂料组成中的核心部分。

辅助材料:采用辅助材料是为了提高和改善涂层的物理机械性能、施工性能、表面状态等。

浅析迷彩伪装涂料的仿生学理论与技术

浅析迷彩伪装涂料的仿生学理论与技术

浅析迷彩伪装涂料的仿生学理论与技术迷彩伪装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然而,人类的迷彩伪装是对动物奇妙的伪装术的不断学习和研究中成长起来的。

迷彩涂料仿生就通过研究生物界的色彩伪装现象和机理,从而不断启示和充实伪装的理论与技术。

一、达尔文和AbbotThayer对迷彩涂料仿生的贡献达尔文对自然界各种伪装的研究工作和AbbotThayer对动物身上斑纹明暗对比的研究极大地影响了生物色彩理论,并对后来的迷彩伪装做出了重要贡献。

达尔文在他的旅行中注意到具有某种颜色搭配的动物要比其他没有这些颜色的动物存活的可能性大些。

他在英国发现有一种深色的蛾由于颜色接近于它们栖息的树木的颜色,易于躲避食蛾鸟类的眼睛而降低被捕食的概率。

达尔文同时也发现还有一些动物能够模拟其他的生物,还有一些能够通过身上的图案使自己从环境中突出出来,或者利用自身的毒气警告捕食者。

达尔文在自己细心观察的基础上最终提出了自然选择和动物自我保护等理论。

AbbotThayer进一步发展了达尔文的理论,他开创了哺乳动物身上的明暗搭配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从侧面看身体下侧颜色较浅的动物更难被捕食者发现。

因为上下部分的明暗对比打破了动物自身的轮廓线,使之更难被识别。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AbbotThayer在具有打破物体轮廓功能的图案上投入了更大的精力,并向美国和英国军事伪装的领导人提出了应用建议。

为了推进这种图案和明暗对比概念在战争中的应用,AbbotThayer描述了保护色是建立在它们各自生存优势的基础之上的。

所以士兵们和各种装备在其优势的基础上,通过选择色彩应当能够有效地实现隐蔽效果。

他还指出,军事伪装要比动物伪装更为复杂多变。

对于大多数动物来说,其生存空间是很有限的,因为它们的伪装不需要非常复杂或是经常更换,一般来说,能够让动物们有充分的变化经历的时间足够长,能够让动物们有充分适应时间。

而士兵们的作战环境是随着战场的推移和战斗的发展进程而不断转换的,这意味着士兵和装备伪装要不断适应新的作战环境。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迷彩的伪装》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迷彩的伪装》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迷彩的伪装》一、教案概要•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迷彩的伪装原理及应用,并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设计。

•教学内容:1.迷彩的伪装原理2.迷彩在生活中的应用3.制作迷彩作品的创新设计•教学时间:1课时(45分钟)•教学资源:投影仪、PPT、迷彩样本、色彩笔、纸张等材料二、教学步骤及内容1.导入(5分钟)–利用幻灯片呈现迷彩图案,引起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迷彩是如何实现伪装效果的吗?2.知识讲解(15分钟)–使用幻灯片简要介绍迷彩的伪装原理,包括颜色、纹理和形状的应用。

–通过示例和图示,让学生理解迷彩在不同环境中的伪装效果。

–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和参与讨论。

3.应用实践(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进行迷彩设计。

–提供迷彩样本、色彩笔、纸张等材料,让学生动手制作迷彩作品。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迷彩原理进行创新设计,以实现更好的伪装效果。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交流和评价。

4.总结反思(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设计思路和心得体会。

–结合学生的反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总结,强调迷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鼓励学生继续关注科学研究和创新设计的发展。

三、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迷彩的伪装原理和应用,以及进行创新设计的实践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动手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合作意识。

教学过程中,我尽量采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结合示例和图示,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迷彩的原理和应用。

在应用实践环节中,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自由选择场景并进行迷彩设计,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通过学生间的互动和交流,他们不仅能够加深对迷彩原理的理解,还能够向其他小组学习和借鉴,提高自己的设计水平。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由于时间有限,本节课只能做简要的讲解和实践活动,有些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对迷彩伪装的高光谱特性的分析和研究

对迷彩伪装的高光谱特性的分析和研究
行政论文
艺术论文
医学论文
文史论文
农科论文
英语论文
课程改革
教育法规
教育管理
家长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3edu教育网免费论文理工论文机械制造论文正文3edu教育网,百万资源,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对迷彩伪装的高光谱特性的分析和研究
引言迷彩伪装是指将涂料、颜色或其他材料直接喷涂或粘贴在目标表面,用以减小、改变目标与背景之间波谱反射、辐射特性差异而实施的伪装。传统的迷彩伪装针对地面侦察进行设计,在可见光及红外波段,使用不同颜色的迷彩斑点,改变目标反射特性,在成像时达到歪曲目标轮廓、降低显着特征的目的。随着侦察手段的不断增强,迷彩伪装必须具备对抗太空和航空侦察的能力,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对抗高光谱成像侦察。高光谱成像技术能够在连续光谱波段上对目标同时成像,将光谱信息和空间信息呈现在同一图像中。现在使用的迷彩伪装,其对抗谱段宽度远远不能适应高光谱侦察使用的光谱反射率通道要求。为了在迷彩伪装设计中加入高光谱影响因素,同时实现基于高光谱成像的伪装目标探测,有必要对迷彩伪装的高光谱特性进行分析。1光谱特性不同种类的迷彩伪装,其光谱具有唯一性。在高光谱图像中,影响迷彩伪装光谱特性的因素,除了其自身因素外还有阴影和角度两个方面。文献中已经对迷彩服伪装的高光谱多角度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本文从分析植物光谱特性入手,研究模拟植物的绿色迷彩伪装与绿色植被的光谱差异,并主要针对阴影的影响进行分析。1.1植被的光谱特性植物叶片典型光谱反射曲线如图1所示。由于叶绿素强烈吸收蓝色和红色波段的能量,少量吸收绿色波段的能量,所以健康植被在450~670 nm波段反射率很低,绿色波段有一个反射峰的存在。在700~1 300 nm波段间只有不到5%的能量被植物吸收,40%~65%的能量产生反射,其余全部透射过去。但在970 nm附近还存在一个水的吸收峰。1 300 nm以上的能量主要被反射和吸收,在1 400 nm和1 900 nm波段由于植物内水分的存在,产生吸收峰。1.2迷彩伪装的光谱特性图像中迷彩伪装及背景的光谱曲线如图3(a)所示。三条曲线分别代表迷彩雨衣、迷彩伪装布和草坪背景的光谱反射强度。在波长450~650 nm三条光谱曲线走向一致,反射强度低,目标与背景的反差不大,基本是混为一体的,很难予以区分。从650 nm开始,迷彩雨衣与迷彩伪装布的反射强度迅速增大,而背景的反射强度从700 nm才开始增大。在650~740 nm、780~800 nm迷彩伪装的反射强度明显高于绿色植物,体现在图像中即在这个波段内伪装与背景对比度提高,特征明显,可以在这个波段内进行伪装识别。为了突出吸收和反射特征,对光谱曲线进行包络线去除,将其归一化到一致的光谱背景上,有利于光谱曲线之间进行特征数值的比较,从而提取出光谱特征。包络线是一个在光谱顶部突起的外壳拟合,它用直线段连接局部的光谱最大值。第一个和最后一个光谱数据值在外壳上,在输出的包络线去除的数据文件中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数值等于1。图3(b)表示的是包络线去除后的光谱曲线,迷彩雨衣与背景匹配较好,在690 nm处存在吸收峰。迷彩伪装布在680 nm、720 nm存在反射峰,而且690 nm处的吸收峰更加明显,可以将反射峰和吸收峰联合作为特征,进行伪装识别。图4表示了太阳直射与阴影条件下迷彩伪装布的光谱曲线。阴影对背景和迷彩伪装造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日光不能直接照射到阴影面,使得阴影面整体反射强度降低,光谱曲线与太阳直射条件下的光谱曲线整体形状产生差异。这种差异可以用光谱角(spectral angle)来表示。将光谱视为波谱空间的一个矢量,矢量之间的夹角即为光谱角,夹角越小,说明两条光谱越相似。本次实验中,两条曲线的光谱角SA=0.28 rad,在图像分类时可以明显区分。包络线去除后,光谱曲线没有表现出明显吸收和反射特征的差异,只是在400~700 nm光谱曲线更加平缓,这是由于大气瑞利散射的影响,阴影区域的散射光线主要来自波长更短的蓝紫色光,使得光谱强度在不同谱段的降低程度不同。2纹理特性纹理反映的是灰度的空间变换规律,包含图像的灰度统计信息、空间分布信息和结构信息。纹理特征可以用来探测和辨别不同的物体和区域,推断物体的表面方向,研究物体的形状,辨别不同物体所属类别。纹理特征的提取方法主要分为基于统计的提取方法、基于结构的提取方法、基于模型的提取方法和基于频率的提取方法。基于统计的提取方法是从图像中计算一些在某区域内保持相对平稳的统计值作为特征,用来表示区域内的一致性及区域间的差异性。方法简单,易于实现,适应性和鲁棒性较强。灰度共生矩阵法是基于统计的纹理提取方法之一。通过二阶图像灰度统计,可以获得图像的纹理信息包括:均值、方差、同质性、对比度、差异性、熵值、二阶矩和相关性。对高光谱图像进行纹理提取时,首先对图像进行降维处理,利用主成分分析有效提取高光谱图像的信息,得到的第一主成分包含原始图像87.11%的信息。然后利用灰度共生矩阵法对第一主成分进行纹理计算。表1表示了第一主成分图像的纹理信息。通过纹理信息的提取,可以得知,绿色植物背景具有纹理复杂、不均匀,相关性小,纹理粗细程度不一等特点。相对于物色植物,迷彩伪装纹理相对简单而且均匀程度好,同一种迷彩之间相关性好。3结论对迷彩伪装的高光谱特性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是伪装识别、伪装效果定性定量评价的基础。本文通过对迷彩伪装的高光谱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1)进行迷彩伪装的识别的最佳光谱波段为650~740 nm、780~800 nm。在这些波段迷彩伪装的反射强度大,图像对比度高,特征明显。特征峰主要存在于波长680 nm、690 nm和720 nm处。(2)阴影使得背景和迷彩伪装反射强度降低,光谱曲线与太阳直射条件下的光谱曲线整体形状产生差异,相似程度降低,影响分类结果。(3)迷彩伪装纹理具有均匀性好、相关性强、复杂程度低等特点。参考文献:张建春.迷彩伪装技术.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杜述松,王咏梅,王英鉴.空间应用干涉成像光谱仪的研究.光学仪器,2008,30(3):77-82.马洪亮.超光谱成像仪光谱温度飘移计算分析.光学仪器,2009,31(4):53-57.曹义,才鸿年.变形迷彩伪装的技术指标分析.红外技术.2008,30(2):118-122.苑洲梅.迷彩服伪装的高光谱多角度研究.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8.苏荣华,陈玉华.基于背景图像迷彩伪装颜色研究.光电技术应用,2008,23(5):49-51.

以电脑辅助设计涂料的配方(一)

以电脑辅助设计涂料的配方(一)

以电脑辅助设计涂料的配方(一)
吴道津
【期刊名称】《中国涂料工业》
【年(卷),期】2004(000)004
【摘要】涂料工业中利用电脑来提高涂料配方设计的效率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综述电脑辅助涂料配方设计的发展状况,并介绍一些可用于涂料配方设计方面的电脑软体工具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工具来提高涂料配方设计的效率。

本文着重介绍三方面的内容:聚合物的设计和选择,溶剂的选择以及配方、涂料配方的设计以满足配方变量的限制。

【总页数】8页(P9-16)
【作者】吴道津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Q63
【相关文献】
1.以电脑辅助设计涂料的配方(二) [J], 吴道津
2.建筑涂料配方(3)--地坪涂料和顶棚涂料 [J], 史洁
3.推进“漆改粉”,从粉末涂料配方设计学起——2018粉末涂料配方设计培训班3月底在常州举办 [J],
4.Evonik工业集团参加第十二届中国国际涂料展--智能配方:为现代涂料体系配方寻求创新、高效并独特的解决方案 [J], 张鹏
5.现代涂料配方设计及涂料用助剂培训班将在常州举行主题:涂料配方设计及助剂应用技术推动现代涂料技术进步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数码迷彩喷涂在某军工产品上的应用

数码迷彩喷涂在某军工产品上的应用

数码迷彩喷涂在某军工产品上的应用摘要:迷彩涂料又叫光学伪装涂料,伪装作用主要是防备光学侦察器材的探测,迷彩喷涂后的产品在其活动地域内的各种背景下,都能产生较好的伪装效果,是军工产品伪装涂装发展的新方向。

关键词:迷彩喷涂数码迷彩工艺1前言迷彩涂料又叫光学伪装涂料,伪装作用主要是防备光学侦察器材的探测,在车辆等活动目标上喷涂多种不定形斑点的迷彩图案,部分斑点的颜色与背景融合,成为背景的一部分,而其他斑点的颜与背景形成明显差别,从而歪曲车辆原有的形状和轮廓,使车辆在其活动地域内的各种背景下,都能产生较好的伪装效果。

我国车辆使用迷彩主要以三色迷彩图案为主,迷彩图案根据GJB47929--2012《陆军武器装备数码迷彩通用要求》进行图案设计及施工,此工艺在军工产品的喷涂生产中已大量的应用。

根据我国地理环境的自然分布,迷彩图案分为:林地南方型、林地北方型、草原型、黄模型及雪地型等五大类,各类型的斑点颜色种类及面积均有不同。

2数码迷彩所谓数码迷彩,是当今综合运用先进技术手段的新一代迷彩伪装,它以人类对图形的视觉心理感受特性,数字成像点阵特性,以及人眼视觉对目标识别特性等作为设计依据,可对背景颜色、纹理和层次等细节信息进行高度仿真,并以数码“点阵”形式在目标表面呈现出来,所以被称为数码迷彩或像素点阵迷彩。

数码迷彩伪装的主要目的是尽量减少伪装目的和周围背景在光学、热红外、雷达波等方面的特征差异,减低目标的发现概率,使侦查仪器难以探测和分辩。

他是用来提高各种武器装备的使用价值、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重要的军事伪装方法。

数码迷彩斑点彼此交错、并置,立体感和凹凸感很强,模拟自然背景更为形象生动和确切,极易使观察者产生“视错觉”,因而在不同的侦查距离不同的环境背景下均有良好的伪装效果。

从近距离看,数码迷彩图案可与丛林或沙漠等背景中的树叶、碎石或细沙等不规则轮廓相融合,使人难以从“背景”中提取这些特异“图形”;从远距离看,数码迷彩图案能够达到传统大斑点设计要求的变形效果,不同颜色的斑点可产生空间混色,极易与周围背景相融合,使敌航空与卫星成像侦查真伪难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o t n e a B r t d 9 7,18 J .Sl i s R sN t u a ,17 8 :9—9 . uo J Sn 6
从 图 5可 知 , 着 环 境 湿 度 的 降低 , 湿 涂 膜 的 吸 湿 速 度 随 调
和饱 和吸湿率 都随之减小 , 调湿涂料在 R 7 % 的环 境下吸 H> 5
2 3 3 不 同 相 对 湿 度 下 涂 膜 的 吸 湿 性 测 试 . .
干燥 器 内 放 置 饱 和 盐 溶 液 , 其 温 度 保 持 在 ( 0± 使 2 05 C。测得实验结果 如图 5所示 。 . )o
参考 文献
[ ] 郁 慧 , 晰望, 1 倪 郑文捷 , 等.纳 米复合 抗菌 剂在粉 末涂料 中的应 用[ ] J .涂料工业,0 6 3 ( , 2 林建 明, 荣玺.聚丙烯 酸/ 施 高岭 土杂化 高吸水材料 的 合 成与性 能[ ] J .华侨 大学学报 (自然科 学版),0 0 2 ( ) 26 2 0 ,1 3 :4
湿 效 果 比较 好 。
收 稿 日期
20 0 0 7— 7~1 ( 改 稿 ) 2修
_ 一 ~ 喜 ~ 一
( 上接 第 2 0页 )
() 1 色差 △ 大于 3 b 二 L 。 单位 ;
() 见光亮度对 比 K 不大 于 0 1 2可 v .; ( ) 红 外 亮 度 对 比 不 大 _ 0 2 3近 .。 F
性和耐水性 。 () 2 随着调湿剂用量 的增 多 , 涂膜 附着力 变化 不大 , 耐水 性 下降 , 亲水 性则 明显 增强 ; 用量在 1% 时 , 其 4 所得涂膜 的 常 规性 能和调湿性能较好 。 ( ) 湿 涂 料 能够 起 到 调湿 作 刚 , 在 高 湿 度 ( H> 3调 且 R 7% ) 5 的环境 下吸湿效果 比较好。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维普资讯
李 晓丽 , : 等 聚丙烯酸酯 内墙调湿涂料 的性能研究 从 图 4 a 可以看出 , 有调湿 剂的 涂膜 的吸湿率 明显高 () 含 于一般涂膜 , 同时涂 料 的饱 和 吸湿率 和 吸湿 速 度随着 调湿 剂
差 和亮度对 比, 使配 色方法兼 具有有 效 克服 “ 同色 异谱 ” 现象
和可定 量表征配色效果的双重优点 。
参 考文 献
F g 5 Mo su e a s r t n s e d o h o tn td f rn i. it r d o p i p e ft e c ai g a i e e tRH o f
[ 李双林 , 4] 吴玉庭 , 重芳, 马 等.新 型调 湿涂 料调 湿性 能的初步 试
验研究[] J .工 程 热 物 理 学报 ,0 4 2 ( ):0 2 0 ,5 3 5 3—56 0.
【 ] G E N P NL 5 R E S A .Hu ii oe o t o bnr auae q eu mdt f dpi s f iaystrt au os y x n d

2 9. 4
时间 / h
[ ] 朱 广军.涂 料.新产品 与新技 术[ 南京: 苏科 学技 术 出版 3 M] 江
社 ,0 0 20
一 一 KCl 液 ;RH= 51 ; 一 -一 Na 溶 液 ;I H= 53 ) 溶 ( 8 %) ▲- cl ( L 7 .% 一 一 Mg l 液 ;RH= 28 ) T一 c, 溶 ( 3 .% 图 5 不 同相 对 湿度 下涂 膜 的吸 湿 速 度 曲线
沙土色迷 彩涂料 : =06 K : .0 K = . 1 △ . v 0 0 6 N 0 0 5 无论人工 配色还是 计算机 色 , 料 配色郡 属 于一种 逐 涂 次逼 近的配色技术 , 所配 色样 标 准色样 在颜 色 不可 能完 全相 同。本试验采用 的基 于光谱反射率 的 t见近红 外全 光谱 1 『 配色方法 , 在计算过程 中, 做 J一 定 的近 似处理 , 此所 配 又 ,一
础, 建 了基 于光谱 反射率 匹配 的计算 机辅 助可 见 近红外 全 光 谱双参数 配色模型 和计算方 法。 () 2 全光 谱配 色模 型可 以有效 地通 过计算 机进 行迷 彩伪 装 涂料 的配方设 汁 , 大地 改善 r以往 人丁 经验 配色 费时 费 极 力的状况 。预测配方通过试验验证具有 良好 的伪装性能。 () 3 应用 X Z色度系统和 CE 9 6 。 b Y I 17 L 均色空 问两种 不 同的色彩空问理论将涂膜在 口见近红外 区域 的光 谱反射率 J 分 布曲线与标准 曲线的差异分段转 化为可量化 的表 征参数色
含 量 的增 加 而增 加 。 从 图 4( ) 以 看 出 , 湿 剂 含 量 越 大 , b可 调
3 结 语
( ) 膜 的 附着 力 和 耐碱 性 随 着 乳 液 含 量 的 增 大 而 提 高 , 1涂
涂膜的起始放湿速度 和放湿量 也就越大 ,5h 明显 缓慢。 4 后
在基料颜料 比为 11~1 15时 , : :. 涂膜 可 同时获得较 好 的亲 水
根据这一标准 , 图 1 图 2中中绿色 和沙 土色两 条光谱 对 、 反射曲线及其标准 曲线各波长下 的反 射率数据 通过一 系列换 算, 得到其色差和亮度对 比值 , 计算结果如下 :
中绿 色 迷 彩涂 料 : =29 K :00 9 K 0 1 △E , . 3 v . 6 = .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