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五年级科学 周瑞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2013学年度五年级科学下学期教学计划
周瑞红
一、课标对本科本学期的要求:
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努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全过程。
引导学生学习运用假设,分析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
让学生形成大胆细心、注重证据、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和爱科学、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二、学生情况简要分析:
经过两年的学习,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比较浓厚,知识体系初具规模,掌握了一些科学探究问题的方法,学生的科学探索能力较强,也有了较好的学习习惯,具备了较好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的能力,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能很好的发挥自己的优势,这些都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三、教材总体分析;
本册教材从探究对象上看,突出了认识事物的结构与功能、认识事物的相互关系、认识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
关于“简单机械”和“形状与结构”的内容,重点体现事物的结构和功能;“大脑”突出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繁殖”突出事物变化的一般规律。
从探究水平上看,应在教师引导和指导下,加大学生自主探究的力度,给孩子更多一点自主权。
从过程与方法上看,注重定量的观察与测量,指导学生搜集证据和信息资料,突出解释与用模型解释的训练,注重相互之间的交流与质疑,并有一些设计与制作的活动。
在孩子们生活的周围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简单机械,这些简单机械的相互组合形成的神奇机器,无时无刻不在引起孩子们的兴趣和关注。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就是要引导、鼓励孩子们对生活中一些典型的简单机械进行探究,让他们通过一个个亲历的活动,探索简单机械的秘密,发现应用它们的规律,体验成功的乐趣。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常见材料、常见力的基础上,通过“别有洞天”的探究活动,形成形状与结构的初步认识,掌握科技制作的初步技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兴趣、创新胆量。
同时通过学生寻找“形状与结构”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真正感觉科学技术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
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围绕“怎样延续后代的”这个话题,比较全面地讨论了植物、动物、人的繁殖问题。
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体会到生命来之不易,从而产生珍惜生命、热爱生活的感情。
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原安排在四年级下册,《昼夜与四季》在小学不再学习)主要是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法探究常见岩石的特征,
通过看图讨论、阅读资料,初步了解岩石是怎样形成的;还要让学生了解矿物的特征,知道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另外要让学生知道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利用岩石与矿物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在破坏着环境;岩石与矿物资源在日益枯竭,我们一定要保护它们。
第五单元《交流与质疑》,属于新编教材的科学探究过程技能学习与训练的内容,整套教材中的安排顺序是:三上——提出问题,三下——观察与测量,四上——排序与分类,四下——调查与预测,五上——解释与建立模型,五下——交流与质疑,六上——假设与实验,六下——拓展与应用。
八册教材,每册教材都有它的着重训练点。
本单元教学首先让学生弄清楚什么是交流与质疑,接着让学生通过图片阅读、范例示范以及讨论交流明白如何与同伴去交流,怎样去质疑。
四、教学重难点:
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的看问题、想问题。
注重科学学科的实验教学,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
五、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教师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本册教材中,安排了许多探究性的活动,这些探究性的活动离不开结构性的材料。
如“机械”单元需要的各种简单机械,“形状与结构”单元的“建筑材料”,这些有的是需要学生自己在课前搜来的,有的是需要教师为孩子们准备好的。
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思考,如何在生活中找到我们所需要的材料,如果没有这种材料我们该如何找到其它材料去代替。
另外,一些孩子在课前不准备材料让好多科学教师头疼,所以科学教师要在课前在每个班上张贴材料单,通知孩子们需要带哪些材料。
有了结构性的材料,才算是做好了探究的准备工作。
2.动手与动脑结合,过程与结果并重
本册教材中有许多动手做的内容,科学教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动起来。
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要做到心灵手巧。
如让学生设计一套方案,制定一个探究计划,绘制一张图纸等,要创造多种情境去让孩子们去动手动脑解决问题。
在探究及制作的活动过程中,要让孩子们明白过程与结果同等重要,不能虎头蛇尾,要有始有终。
同时让他们明白最后的结果并不是衡量一个人探究能力的唯一标准,要知道在过程中的付出也是相当重要。
科学教师既不能重过程轻结果,更不能重结果轻过程,应该做到两手一起抓。
3.关注孩子的差异,为了每一个孩子的成长
在孩子们合作及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肯定会显现出水平上的差异,这是必然的。
尤其是在设计与制作方面可能更多的还存在性别、性格上的差
异。
然而多元智能向我们提出,孩子不存在着好与坏,只在发展区域上存在着差异,这就要求科学教师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而不分性别、年龄、家庭背景等,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有他可爱的地方,都有他优秀的地方。
我们要创设多种条件早日启发出他们的优秀,让他们能够正确的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从而树立起自信。
六、教学进度:
2.14----
3.9 第一单元神奇的机械
3.12----3.16 第一单元复习与检测
3.19----
4.6 第二单元形状与结构
4.9----4.13 第二单元复习与检测
4.23----
5.18 第三单元它们是怎样延续后代的
5.21----5.25 第三单元复习检测
5.28----
6.1第四单元岩石与矿物
6.3-----6.7 第四单元复习与检测
6.9——6.13 第五单元人体的司令部
6.16----6.20 第五单元复习与检测
6.23——6.30 第六单元交流与质疑
7.2-----期末期末复习与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