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宁波市两区医院伤害病例监测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宁波市两区医院伤害病例监测分析
世界卫生组织将伤害与传染性疾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负担。

2008年宁波市伤害死亡率为54.47/10万,伤害死亡居宁波市全死因的第4顺位。

伤害的常见、多发,给家庭与社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负担。

伤害监测作为伤害基础性信息的收集,是伤害预防与控制的基础。

我市两区作为全省9个省级医院伤害监测点,于2009年1月1日正式运行《浙江省慢性病、死因及伤害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伤害卡片由各监测哨点医院直接网上报告。

为了解我市伤害发生特征和重点伤害类型,为伤害的防制提供依据,现将2009年两区医院门急诊伤害监测信息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每个区选择1所区级综合性医院,2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中心卫生院作为监测哨点医院。

监测对象为2009年1月1日—2009年12月31日,首次在哨点医院急诊室就诊(包括其他临床科的门急诊伤害病例)被诊断为伤害病例,因同一伤害在医院复诊的病例不作为新病例监测。

1.2方法
记录患者一般情况、伤害发生情况(时间、地点、原因、活动状态、意图等)、伤害性质及部位等。

1.3数据处理
采用浙江省伤害监测系统进行伤害数据网络报告与审核,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
监测哨点医院2009年全年上报的有效卡中,男性9419例,占60.3%,女性6213例,占39.7%,监测伤害病例男女性别比为1.52:1。

15~64岁年龄组的伤害病例最多,占总病例数的80.2%;伤害病例以本辖区居民为主,占监测总病例数的83.43%,职业构成比位居前5位的分别为工人(26.6%)、农民工(16.0%)、农渔业劳动者(13.9%)、学生(9.5%)、离退休人员(8.8%)。

2.2伤害发生地点
伤害发生地点以家中、街道/城区、工作场所最常见,分别占全年监测总例数的35.0%,35.2%和2104%。

不同性别伤害发生地点顺位略有差异。

45岁伤害病例,最常发生的地点为家中;5~19岁组主要发生地点为街道/城区和学校;20—44岁主要发生地点是工作场所和街道/社区,见表1。

2.3伤害原因
全年的伤害监测病例中,受伤原因构成比居前4位的是跌伤/坠落伤(27.8%)、钝器伤(19.1%)、刺、割伤(18.3%)、交通伤(14.4%)。

不同性别监测病
例的伤害原因构成顺位相同,排前3位的依次是跌伤/坠落伤、钝器伤、刺、割伤。

不同年龄段受伤原因构成特点:0~14岁,及65岁以上的病例以跌伤/坠落伤害为主,15~44岁的病例主要伤害原因为交通伤和钝器伤,见表2。

2.4受伤时的活动情况
“空闲时”和“212作时”发生的伤害最常见,分别占总监测病例的47.9%和24.7%。

男性次常见原因是在“工作时(30.4%)”,女性次常见则在“家务时(21.1%)”。

2.5伤害意图
90.6%的监测病例为非故意伤害,“他人故意伤害”的构成比男性大于女性,“自己故意伤害”构成比女性大于男性。

2.6伤害严重程度及结局
全年的医院伤害监测病例中,“轻微浅表伤”和“中度程度伤害”分别占55.9%、38.1%。

男女伤害病例中占第1位的都为浅表轻微伤,分别占各自总数的54.1%、58.8%。

97.2%的伤害监测病例的结局为“处理后回家”,留院观察和住院的比例占1.8%,全年的病例中,无死亡病例。

2.7伤害性质及部位
全年监测病例中,伤害性质主要为软组织损伤,占85.4%,其次为骨骼系统损伤和全身性损伤,分别占11.6%、3.0%。

伤害性质居前4位的为血肿或瘀伤(24.4%)、裂伤(15.4%)、浅表擦伤(11.8%)、咬伤(9.6%)。

监测病例以头部和四肢受伤为主,占总病例的55.1%。

男女受伤部位的顺位相同,依次为上肢、下肢、头部。

3讨论
以医院为基础的伤害监测,是获得伤害资料特别是非致死性伤害资料的主要来源。

通过监测不仅可以了解伤害的现状、发展趋势,还可以作为实施相关干预措施后的效果评估手段。

监测结果显示,伤害发生的主要年龄组为25~44岁及44~64岁,他们是社会建设的主要承担者,其潜在寿命损失、社会和经济负担远大于其他群体,伤害的预防控制应重点关注该人群。

跌落伤是宁波市的重点伤害之一,占本次伤害监测总数的27.8%,多为运动时、上下楼梯以及家务时跌倒受伤。

应注意改善家庭生活环境,减少环境中存在的跌落高危因素。

宁波市老年人口数约占16%,其中65岁以上年龄组伤害的主要原因为跌落伤。

老年人是跌落的高危人群,由于生理功能的退化,老年人的平
衡能力和应变能力衰退,导致跌落伤高发,且跌落后容易引起骨折等较严重的伤害。

因此应鼓励老年人加强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的锻炼。

钝器伤也是宁波市需要重点关注的伤害,以25~44岁及45~64岁为主,职业以工人及农民工为主,主要发生在工作场所。

这些人中,很多是外来务工人员。

外来人员所从事的大多为高危险性职业,同时由于文化程度偏低,安全意识较淡薄,使其成为伤害高发人群。

外来务工人员为我们的城市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开展有针对性的、以强化广大外来务工人员的安全卫生意识、加强自我保护能力为中心的防制伤害的健康教育和技能培训,是预防和控制伤害发生的关键,只要措施落实、持之以恒,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控制伤害的发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