亩优质薄皮核桃基地项目建议10394449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亩优质薄皮核桃基地项目建议103944498
3000亩美国早实薄皮良种核桃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议书
3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况 (4)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4)
一、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4)
二、核桃独具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4)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
一、促进现代、生态、高效与观光农业的发展: (4)
1、现代农业: (4)
2、生态农业: (4)
3、高效农业: (4)
4、观光农业: (4)
二、带动加工产业、林下多种经营产业发展,促进就业: (4)
1、加工产业: (4)
2、林下多种经营产业: (4)
3、促进就业: (4)
第四章项目区建设条件及优势 (4)
一、社会状况。
(4)
二、果树生产状况。
(4)
三、自然环境适宜: (4)
四、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4)
五、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且发展时机成熟: (4)
第五章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4)
一、核桃产业概况: (4)
1、世界核桃产业现状: (4)
2、我国核桃产业现状: (4)
二、国内外核桃市场概况: (4)
1、国际市场:: (4)
4
2、国内市场: (4)
第六章建设方案 (4)
一、指导思想: (4)
二、建设布局及内容。
(4)
三、建设目标: (4)
第七章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4)
一、投资概算: (4)
二、资金筹措: (4)
第八章效益分析 (4)
一、资金回笼期: (4)
二、项目受益期: (4)
三、项目经济效益: (4)
二、项目社会效益: (4)
三、项目生态效益: (4)
第八章、保障措施 (4)
一、强化组织领导: (4)
二、强化责任落实: (4)
三、强化服务管理; (4)
四、保证资金投入: (4)
五、建立苗木繁育基地: (4)
六、制定奖惩机制: (4)
1、严格检查验收: (4)
2、严格奖惩办法: (4)
七、加强宣传引导: (4)
八、加强技术指导: (4)
5
第一章项目概况
为适应安徽木本油料作物科学发展的新形势和人们食用油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要求,安徽省舒城盛奥核桃专业合作社把调整林业树种结构、提高农民收入确定为发展合作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
经过认真考察论证,认为在2年内扩建3000亩美国薄皮早实良种核桃示范基地,该项目前景广阔、市场空间大、效益高。
3000亩优质薄皮早实良种核桃种植示范基地项目主要涉及中部丘陵地区的棠树乡、柏林镇等7—10个乡镇,项目区具有种植核桃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气候、土地资源等条件。
项目总投资948.4万元,其中申请国家项目贴贷款300万元,政府扶持资金200 万元,合作社成员自筹及招商引资448.4 万元。
项目建设期限为3年,从2011年开始到2013年底结束,拟发展优质薄皮早实核桃3000亩,其中:2011年发展 300亩,2012年发展1000亩,2013年发展1700亩。
3000万亩优质薄皮早实良种核桃种植示范基地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安徽省较大规模的优质薄皮早实核桃生产及加工等产业基地,不但为舒城县中西部丘陵与山区营造了坚实的生态屏障,而且也将成为中西部丘陵与山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新的增长点,极大地促进舒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发展。
因此,我们认为此项目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6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
一、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相当多的城市向小康社会迈进,绝大多数农村脱离贫困,与城市一道向小康社会迈进。
但现实中仍然存在着许多制约进一步发展的矛盾和问题,其中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尤为突出,农村总体发展水平、工业化进程、市场化程度以及农民收入水平均落后于城市,这些问题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多年来中央连续出台“1号文件”指导农业农村发展,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为落实中央和国家关于促进农业农村发展相关意见,我国全面启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等项工作,而且制定了多项关于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优惠措施,促进了农业农村工作的快速发展。
本项目正是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着眼于改进我县林业树种结构、改善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和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而提出的。
二、核桃独具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核桃是一种木本油料和用材林兼备的树种,既是优良的干果,又是高级的食用油精,且具有止咳润肺的功能;核桃木材还是制造飞机、
7轮船、军械、高级家俱的理想原料;核桃的树皮、果皮、叶片中富含单宁,是染制工业和轻工业原料,核桃壳可制成活性碳。
因此,发展核桃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能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核桃生产具有重要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薄皮核桃具有树体高大直立、树形美观、生命周期长、病虫害较少等优点,树冠多呈半圆形,枝叶多而根系发达,适合山坡栽培,具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还可绿化和美化环境。
栽植核桃每亩2年后收入至少3000元,示范基地的科学种植模式收入可达万元以上,经济效益非常显著,同时也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建设集约型现代林业的有效载体,社会效益明显。
舒城县中西部丘陵和山区有数万亩撂荒地与低效益梯田、坡地,还有亟待改造的老果园,如何提高这些地块的经济效益,经过多次研究,并实地考察山西、山东、河南、陕西等省的核桃种植示范基地后,我们认为发展3000亩美国薄皮早实良种核桃种植示范基地具有良好的可行行和科学性。
美国薄壳早实良种核桃
8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促进现代、生态、高效与观光农业的发展:
1、现代农业: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和消费结构都发生了改变,农业也从传统单一的解决温饱问题向保健、生态、旅游观光、高效、现代农业等多元化、多层次发展。
现代农业要求果树生产要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求,积极调整品种结构,满足人们的要求。
核桃是重要的干果树种,在国际市场上,核桃与扁桃、腰果、榛子一起并列为世界四大干果。
作为重要的食用木本油料作物,俗名又称“万岁子”、“长寿果”,国外称作“大力士食品”等,既是高级食品,又有巨大医药保健价值。
2、生态农业:
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生态问题成为各级政府和百姓关注的焦点,它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工作,与人们的身体健康息息相关。
在北部山区栽植10万亩薄皮核桃,可提高我区森林覆盖率4个百分点。
项目建成后,在极大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又将成为北部山区又一个经济增长新亮点,达到绿化丰润、美化丰润和造福百姓的目的,加快我区生态农业发展速度。
93、高效农业:
将中西部丘陵和山区的撂荒地、老果园和低效益梯田地建成核桃基地后,将极大地提高这些地块的产值,原来种植玉米每亩最多年收入700元,栽植核桃后,每亩年收入至少3000元以上,效益提高4~10倍多,从而实现低效农业向高效农业的转变,改变以往单一种植粮食作物低效农业的落后局面。
4、观光农业:
核桃基地建成后,结合原有的舒城县绿色与红色旅游、舒城鼓楼街的核桃树,万佛湖风景区、生态园、林场、生态观光园等景点和还杭埠河和丰乐河两大水系,必将形成更多的观光休闲农业新景点,带动项目二、三产业的发展,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增长点。
二、带动加工产业、林下多种经营产业发展,促进就业:
1、加工产业:
核桃除用于生食保健外,可制成美味的罐头、核桃油和蜜饯等,还是高级糕点和糖果的辅料。
核桃木还是制造飞机、轮船、军械、高级家俱的理想原料。
核桃的树皮、果皮、叶片中富含单宁,是染制工业和轻工业原料,核桃壳可制成活性碳。
核桃基地建成后,还可带动后续深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
10
2、林下多种经营产业:
核桃树下搞立体经营,可种植食用菌和养殖鸡、鸭。
利用树下阴凉和少光照,种植食用菌,效益很高。
养殖鸡、鸭既吃树下杂草和
虫子,又可减少喂食的饲料量,降低养殖成本,其粪便又可作为核桃
的基肥,还可减少人工和化学除草次数,降低了果园的资金投入,促
进树体生长和结果。
另外,这些散养的鸡、鸭及蛋的售价是圈养的
1-2倍,又可为农民增加收入。
3、促进就业:
项目区有几万浓户、10万多口人,有数万剩余劳动力,核桃管理、带动的观光产业、加工产业、林下多种经营产业用工,可安排大
部分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既安排了就业,又掌握了一门专业技术,还提高了他们的收入,也将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
11
第四章项目区建设条件及优势舒城县发展薄皮核桃具有诸多得天独厚的优势,只要认真加以引导,必将促进舒城林果业高效快速发展。
一、社会状况。
城县位于安徽省中部、大别山东麓、巢湖之滨,江淮之间。
东邻庐江县,南界桐城市、潜山县,西接岳西县、霍山县,北毗六安市、肥西县,距省会合肥市48公里。
交通便捷,四通八达。
全县地理概貌西高东低,人口分布西疏东密,经济状况西困东荣,自然格局呈现为“五山一水二分田,二分道路和庄园”,是一个山、丘、圩兼备,集山区、库区、老区、贫困区为一体的县份。
西南为大别山余脉,山高岭大,林木葱茏,最高点万佛山峰海拨1539米。
山地面积约占全县52%。
中部是丘陵岗区,岗岭绵延,山丘起伏。
丘陵面积约占全县20%。
东部属冲积平原,阡陌交错,坦荡如砥,最低点舒三,海拨7米。
畈区面积约占全县28%。
全县总面积2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辖21个乡镇、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
全县现有耕地67万亩,山场面积153万亩,宜林面积127万亩,森林覆盖率43.8%。
主要林区分布在西南山区。
县内主要河流有9条,其中杭埠河和丰乐河为两大骨干河流。
大小水库62座,其中有以世界第一大人工土坝而名闻遐迩的龙河口水库(万佛湖)。
12二、果树生产状况。
项目区内栽植果树涉及8科14属120种,尤其九十年代后从国外引进的新品种居多,水果有苹果、梨、桃、杏、李、柿、樱桃、葡萄等,干果有板栗、核桃、红枣等。
果树总面积万亩,其中苹果亩、桃亩、梨亩、枣亩、杏亩、葡萄亩、核桃亩。
三、自然环境适宜:
项目区位于大别山东麓,地理坐标位于东经,北纬,该区域属大别山东麓低山丘陵区,地势平缓,南低北高,通风透光性好,昼夜温差大。
区域内土壤种类以褐土、淋溶褐土为主,多呈中性反应,保肥保水能力强,土质肥沃。
舒城属东部季风暖温半湿润地区,大陆性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日照时数为2698小时,年平均气温10.8℃,无霜期185天,年大于0℃积温4408℃;年平均降水710
毫米,地下水可采量15.8亿立方米。
同时,项目区内有杭埠河和丰乐河为两大骨干河流。
大小水库62座,其中有以世界第一大人工土坝而名闻遐迩的龙河口水库(万佛湖)。
,可解决部分核桃园的灌溉用水。
光、热、水等气候条件都适宜核桃的正常生长。
舒城东部山区国土面积万亩,山场面积万多亩,大多分布在30-45度的山坡,土层不足20厘米,尚待开发;有撂荒地数万亩,低效益梯田地、坡地数万亩,另外还有亟待改造的低收入果园。
发展薄皮核桃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
13四、交通区位优势明显:
舒城近邻合肥、芜湖等大中城市,境内有京广高速、合肥南外环高速、唐承高速、唐津高速、国道、国道,京九铁路横贯南北,合肥大型国际机场即将通航,滨湖新城正在建设,已经形成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框架。
五、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且发展时机成熟: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消费结构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
近年来,薄皮核桃、板栗、樱桃等树种发展较快,尤其是薄皮核桃以每年2000-3000亩的速度发展,目前已有1.1万亩,有了一定规模,为今后发展提供了经验。
棠树乡黄岗村的2年生薄皮核桃已初见效益,预计每亩产量公斤左右,亩收益达5000元左右;栽植薄皮核桃的效益十分可观,核桃生产典型在当地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对发展核桃基地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
同时,我们组织参观了山西、山东等省的薄皮核桃基地发展,那里的6-7年生核桃亩收益在6000元至万元左右,优质薄皮核桃核卖到60元/公斤,仍供不应求,核桃油卖到196元/公斤,舒城完全具备比山西、山东等省更优越的生态自然条件,也一定能发展的更好。
14
第五章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一、核桃产业概况:
1、世界核桃产业现状:
核桃的分布和栽培遍及世界六大洲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以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栽培面积和产量最大。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1年统计,全世界核桃总产量为68.5万吨,其中亚、欧和北美三大洲占了总产量的97.14%。
世界核桃种植分布比较集中,据2008年统计,年产万吨以上的国家有17个,其中又以中国、美国、土耳其、伊朗、乌克兰和罗马尼亚为世界核桃生产的六大主产国,但年产20万吨以上的国家只有我国和美国,两国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77%左右。
2、我国核桃产业现状:
总的来看,我国核桃生产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历史悠久、资源丰富。
二是品种杂乱、管理粗放。
三是面积大而单产低:在面积单产方面却处于世界落后水平,2000年,平均每公顷核桃产量为458公斤,而美国的每公顷单产为3176.4公斤,薄皮核桃的食用是我国的7倍。
四是潜力巨大.:2001年我国核桃总产量27万吨,2008年达到40多万吨。
15二、国内外核桃市场概况:
1、国际市场::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几年世界核桃市场的销售量呈迅速上升趋势。
据2001年联合国粮农组织预测,今后20年世界核桃需求量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到2020年需求量将达460万吨。
因此,世界核桃生产和市场的发展空间是较为广阔的。
国际市场的核桃贸易主要为核桃原果品、核桃仁和核桃加工品三种形态,目前前两种占绝对优势。
但近年来,核桃加工品所占比例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在核桃原果品贸易方面,我国具有传统优势,一直是世界核桃的出口大国,但从1973年起,我国核桃原果品的出口受到美国“钻石”牌核桃的剧烈冲击,出口量一路下滑,目前只占世界贸易总量的20%左右。
随着我国核桃生产良种化、区域化和商品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这种不利状况会有较大的改善。
我国核桃原果品贸易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是果品外观较差,但核桃仁的质量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因此,核桃仁出口占据着世界核桃仁贸易的霸主地位。
但因我国食品加工水平和商品包装水平都较差,使得我国在世界核桃加工品贸易方面又处于明显的劣势地位。
现在世界核桃加工品的贸易量正在逐年增大,核桃加工品贸易的利润也最高,核桃加工品发展潜力巨大。
2、国内市场:
由于我国核桃栽培和利用的历史悠久、普及性广,老百姓对核桃
16的营养保健功能和经济生态效益都相当了解和重视。
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核桃及其形形色色加工品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从而促使核桃价格一直攀升。
从20世纪70年代的0.6元/公斤,上升到现在的40-60元/公斤。
但从人均消费量来看,我国还不足0.2公斤/人/年,而德国、英国的消费水平为0.5公斤/人/年,美国则达到了0.62公斤/人/年。
如果,我国的人均核桃消费量2020年达到1公斤/人/年的水平,按14亿人口计算,我国的核桃需求量2020年可达140万吨,而现在的产量仅50多万吨,缺口很大。
由此可见,薄皮核桃产销的国内市场是很大的。
第六章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为根
17本目标,以集约化、标准化、品牌化为发展方向,以政府发动、典型带动、效益拉动、科学推动为基本措施,立足中西部丘陵与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集合各个方面有利要素,加强规划,精心组织,优化服务,强势推动,力争利用3年时间,在中西部丘陵与山区建成3000亩现代、高效、优质薄皮核桃生产基地,加快推进中西部丘陵与山区林业树种结构与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林业经济的高速发展。
二、建设布局及内容。
在中西部丘陵与山区的约7个乡镇,所有适宜栽植核桃的撂荒地、低效益梯田地、坡地及亟待改造的老果园,建设清香、绿岭和礼品系等优质薄皮核桃基地,总面积为3000亩,涉及个行政村,规划了个小班。
(各乡镇发展规划详见附表三,具体种植地块情况详见规划图)。
三、建设目标:
到2013年建成,栽植6年后进入盛果期,平均亩产达到200公斤,亩收入达到5000元,将建成项目区支柱产业之一。
增加绿化面积3000亩,构筑舒城中西部丘陵与山区坚实的生态屏障,保障经济社会健康发展,达到促进中西部丘陵与山区的农民致富的目标。
项目实施后,促进舒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生态农业、高效农业、观光农业发展,打造安徽省西南部最大的核桃生产及加工等相关产业基地。
18
第七章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一、投资概算:
投资主要包括苗木费、肥料费、整地栽植人工费等,共计928.4 万元,平均每亩3161.33元。
其中:
191、土地租金:评价每亩土地流转费用350元/n年× 3年=1050 元×300亩=315万元。
2、种苗费用:按株行距3米×4米,每亩栽培56棵×15元/苗木价=840元× 3000亩=252万元。
3、栽培费用:栽植前挖穴规格80×80×100厘米,每亩挖穴56个×7元(工费)=392元× 3000亩=117.6万元。
4、基肥费用:基肥每棵5元,56×5元=280元× 3000亩=84万元
5、种植用费:苗木栽植人工工资每棵1元(含施肥工资),56元× 3000亩=16.8万元。
6、整理土地费用:每亩400元× 3000亩=120万元。
7、栽植浇水管理费用:3000亩×90元/亩=27万元
8、其它费用:购置地膜、工具等生产辅助用品,每亩需20元×3000亩=6万元,计需投资6万元。
9、科技培训费:需投资10万元。
总投资额预算为:948.4万元。
二、资金筹措:
建立政府扶持资金、项目发展资金、社会援助资金、农民自有资金四位一体的筹资机制。
10万亩优质薄皮核桃基地计划投资9626万元,其中申请国家项目资金和社会援助资金3000万元,主要用于种苗费补贴;区政府扶持资金2010万元,用于种苗费补贴、培训费用和专家聘请等;受益农户购苗、投工和投入物资折计资金4616万元。
20
第八章效益分析
一、资金回笼期:
资金回笼,为期三年。
第一年、第二年为果树培植,维护管理期,每亩约500元含肥料与农药(不误农活带管);
第三年每亩采收干果期,平均亩产84公斤×36元=3024元(每
21
棵平均1.5公斤)
二、项目受益期:
第四年每亩采收干果平均200公斤×36元=7200元(每棵平均3.6公斤)
第五年每亩采收干果平均360公斤×36元=12960元(每棵平均8公斤)
第六年每亩采收干果平均540公斤×36元=19440元(每棵平均12公斤)
说明:
1.从目前棠树乡黄岗村现有土地137亩,10年可获利润 3万/亩×137亩×10年=4110万元。
2.六年以后每棵核桃树采干果能保持在16~20公斤以上,亩产每年纯利能保持在3万元左右,甚至更高。
三、项目经济效益:
该项目前期投资包括种苗费、肥料费和栽植费投工,以及每年的生产费用包括除草、耕地、施肥、灌溉费、管理用工费,共计每亩3161.33元,6年后进入盛果期,正常年每亩产核桃200公斤,按每公斤36元计算,每亩年收入 7200元,扣除建园投资摊销费每年每亩纯利润4038.67元,3000亩薄皮核桃种植示范基地,3年后将实现经济效益1211.6万元。
22二、项目社会效益:
一是形成了3000万亩绿化带,营造了较好的生态环境;
二是起到了辐射带动效应,将进一步带动周边群众自愿种植
核桃;三是安置了农村剩余劳动力;
四是促进产后销售、包装、加工、出口、林下多种经营和观
光旅游业等产业的发展。
三、项目生态效益:
舒城县地处合肥、芜湖、安庆腹地,项目建成后,既绿化、美化了舒城大地,增加了森林覆盖率,又对保护合肥、芜湖、安庆等城市环境起到一定作用,同时还可以改善田间小气候,减少风沙雹等气候危害,有利于生态体系建设。
第八章、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县政府成立由县长任组长,主管副县长和分包相关乡镇领导任副组长,林业、财政、水务、科技等部门和有关乡镇行政正职为成员的中西部山区3000万亩优质薄皮早实核桃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基地建设的组织、协调和领导。
有关乡镇、村也要建立相应组织机构,形成上下贯通、协调有力的组织领导体系。
邀请国家、省、
23市林业部门相关负责同志和中国林业科学院、安徽农大等高等院校的有关专家作为政策与技术顾问,协助县政府抓好示范基地建设,给予必要资金和技术支持。
二、强化责任落实:
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是责任主体,乡镇行政正职为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协调、动员各方面力量抓好核桃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林业部门负责基地总体规划、技术指导、向上级争取相关项目支持等工作;水务部门负责基地水利设施规划和技术指导,向上级争取项目支持;财政部门负责给予必要的资金支持;其他部门也要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
三、强化服务管理;
县、乡镇、村三级都要有负责管理及技术指导的专职人员,形成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对核桃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全程技术指导,确保工作顺利进行。
同时,宣传部门及各新闻单位做好舆论宣传工作,财政、审计部门负责资金拨付与监管,其他有关部门结合自身业务做好推进核桃基地建设的相关工作。
四、保证资金投入:
项目建设的根本目的就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
在省、市、县政府制定相关优惠政策的基础上,要加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与林业部门资金支持项目建设的整合力度,着力解决制约核桃基地发
24
展的突出问题,调动农户的积极性,确保项目建设顺利完成。
五、建立苗木繁育基地:
建设3000亩美国优质薄皮早实核桃基地,苗木是基础。
据测算,3年所需核桃苗木万株左右,为保证基地苗木的数量、质量、纯
度要求,降低苗木投入成本,保证所植苗木的成活率,项目需建立一
个优质薄皮核桃苗木繁育场,确保苗木供应充足。
六、制定奖惩机制:
1、严格检查验收:
在3年建设期内将工作任务逐级分解,落实到乡镇、村、种植地块。
对各乡镇任务完成情况、栽植质量状况,每年定期检查,年终
验收,并将检查验收结果向社会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2、严格奖惩办法:
县政府根据检查验收结果,对完成任务好的乡镇予以表扬,对成绩突出的乡镇予以奖励,对年度未完成任务的乡镇进行通报批评。
七、加强宣传引导:
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大对基地建设的宣传力度,各乡镇要树立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