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八年级政治3月单元测试试题 新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思想品德3月单元测试题(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75分,全开卷
Ⅰ(客观卷)36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请将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空格内)
1.下列各句中对“公民”和“人民”概念使用正确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公民
B、公民的合法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人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D、我国是公民当家做主的国家
2.从权利、义务的角度,找出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A、小丁大学毕业后,积极报名参军
B、战士小李在边境执行巡逻任务
C、刘老板总是主动纳税
D、张老师写信向市工商局反映校园周边小商贩的不法行为
3.道德模范唐中和,坚守48年前的一句承诺,照看麻风病人达半个世纪,用人间的真爱诠释了生活的真谛。

他的事迹说明
①他具有爱心,勇于承担责任②他爱出风头,是为了赢得荣誉③他追求真善美,弘扬了社会正气④他不仅履行了法定义务,而且履行了道德义务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2012年,出入境管理法、军人保险法、关于修改清洁生产促进法的决定、关于修改民事诉讼法的决定等法律和法律修正案相继获表决通过。

它们的实施为公民权利提供了
A、立法保障
B、司法保障
C、社会保障
D、物质保障
5.下列行为属于我国法律鼓励或要求做的是
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②为灾区捐款捐物③依法纳税④初中没毕业就到工厂打工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6.公民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说明公民
A、要依法行使权利
B、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
C、依法保护自己的权利
D、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7.下列选项体现我国公民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的是
①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责任②公民有肖像不容侵害的权利,但不得恶意毁损、玷污、筹划他人肖像③公民有通信自由,但不得泄露国家机密④公民必须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8.《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明确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

《细则》施行后,一位在餐馆里吸烟的人说:“我在这里消费,抽烟难道不是我的权利吗?”劝阻这位吸烟者的理由有
①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尊重他人权利②公民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③公民要增强权利意识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A、①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9.马克思曾指出:“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

每个人所能进行的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界限是法律规定的,正像地界是由界标确定的一样。

”这表明
A、任何国家的公民都不可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B、国家制定法律的目的就是为了限制公民的自由
C、公民的自由权利是有限制的,要受法律的约束
D、法制越健全,人们所受的限制就越多,享有的权利就越少
10.下列行使权利的行为中正确的是
①学生小凡中考前到寺庙求神拜佛②小东私自在班级上宣读同学的日记③小柯高中毕业后与他人合伙开书店④小敏在购物时向店主索要税务发票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我国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下列行为没有体现公民忠实履行义务的是
A、王某乘公共汽车主动给老人让座
B、贾某以路灯为靶子,用弹弓打碎灯泡
C、谢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绿灯行
D、李某在公园游玩时爱护草坪、花卉、树木
12.在一次讨论会上,小苏同学说,只要是中国人,就属于人民的范围,显然,他是错误理解了人民的含义。

下列不属于人民范围的是
A、工人、农民、知识分子
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C、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D、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分子
Ⅱ(主观卷)39分
二、简答题(18分)
13.请将下列内容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进行分类,把序号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6分)
①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提出批评建议②依法纳税③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④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⑤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⑥成年子女赡养扶助父母
(1)属于公民权利:
(2)属于公民义务:
14.想一想:当遇到以下情境时,应采取怎样的处理方法并简单说明这么做的理由或法律依据。

(12分)(1)驾驶摩托车的李某将正常骑行回家的中学生王瑞撞伤。

因医药费支付问题,双方发生争执,王瑞家人盛怒之下将李某打伤。

判断:王瑞家人的做法是
理由:
(2)小张说:昨天好好过了把言论自由瘾,在校园网论坛上,把经常管束我的班长羞辱了一番。

判断:小张的做法是
理由:
(3)邻居王叔叔不孝敬父母。

王叔叔应该:
理由或法律依据:
(4)学校开展“心连心”活动,号召同学们为地震灾区的学生捐款捐物。

你应该:
理由或法律依据
三、分析说明题(11分)
15.(5分)临睡觉前,小赵惊讶地发现自己放在抽屉的300元钱不见了。

他立刻问同宿舍的几位同学,大家都摇头。

第二天下午,说同宿舍的小刘这两天花钱大手大脚。

很快,又有确切证据表明:钱就是小刘偷窃了,小赵气极了。

(1)你认为下列处理办法中,小赵选择哪种最合适?(1分)
①让班主任来处理,并商约在处理后为他保密,给他一个改错的机会②报警③主动找小刘,或者告诉他家长把钱要回来,宽容他并帮助他改错④叫上几个好朋友进行报复,将小刘痛打一顿后,把钱抢回来⑤忍气吞声,再想办法向家长要生活费吧⑥在网络上臭骂对方
(2)小刘侵犯了小赵的什么权利?(1分)
(3)实际生活中,小赵采取的办法:叫上几个好朋友,在放学路上将小刘打伤,然后要回了自己的钱。

请你从权利和义务的角度,对小赵的做法进行评析。

(3分)
16.调查发现,2014年2月25日,孝义市民梁某某在腾讯个人微博发布信息称:“离石地区医院昨天凌晨四点二十一分因H7N9住院!年龄24岁,名叫张某,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

紧急通知:刚刚中央二套电视新闻己播出、暂时别吃鸡肉、鸭肉,因广东到太原,吕梁5570头家禽感染了。

太原离石刚开完紧急会议。

太原小店区已有多人被感染,收到后马上发给你关心的人,预防永远胜过治疗,这绝对不是传言,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赶快转到朋友圈。

”梁某村被处以行政拘留7日。

(6分)
(1)请对散布谣言者的行为进行简要评析。

(3分)
(2)当类似谣言出现时,该怎么办?(3分)
四、实践探究题(10分)
17.2013年4月21日,武汉市融威押运公司驾驶员陈刚,在工作途中突然觉得头晕。

他忍着剧痛在15秒时间内完成右转向、踩刹车、开“双闪”等系列靠边停车动作,保全了同事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随后便倒在座位上不省人事。

送医院抢救无效后,23日被宣布脑死亡。

家属根据其遗愿分别将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捐献给5位患者帮助他人延续生命。

陈刚工作11年来,没有发生一起交通事故,没有任何违纪违规行为,没有一起银行投诉。

他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连续四年被公司评为“优秀驾驶员”。

结合上述材料,某校八年级(1)班开展了以“我们的义务”为主题的班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陈刚履行了哪些义务?(2分)
(2)“他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连续四年被公司评为‘优秀驾驶员’”说明了什么道理?(4分)(3)我们应怎样向陈刚学习,自觉履行义务?(4分)
八年级思想品德答案:人教山
一、1、B 2、D 3、B 4、A 5、B 6、A 7、C 8、B 9、C 10、B 11、B
12、D
二、13、权利:①④⑤ 义务:②③⑥
14、(1)错误。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当依法加以维护,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

(2)错误,小张没有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

公民行使言论自由权时,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不得损害他人的合法权益。

小张的行为侵犯了班长的人格尊严权。

(3)孝敬父母。

孝敬父母是法律规定公民必须履行的义务,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响应号召,积极捐款捐物。

扶危济困,奉献爱心是法律鼓励做的,我们积极去做。

三、15、(1)只选1个,①②③均可,但只要选中了④、⑤、⑥的任1个,本小题均不得分。

(2)财产所有权(3)小赵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不符合公民权利和义务一致性的特点。

小赵侵犯了对方的生命健康权。

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在行使自己的权利时,不得损害社会、集体、国家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益和自由,应运用合法方式,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权利。

小赵有权利要求对方尽快还回自己的钱,但应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用合法的方式行使自己的权利,不能用非法手段解决问题。

16、(1)散布谣言的行为是违法的。

结合课本p10--11页回答。

散布谣言已经超出了法律允许的范围,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公民应理性分析、不造谣、遵守道德和法律。

政府要及时辟谣,维护良好社会环境。

四、17、(1)维护他人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的义务、爱岗敬业的义务。

(2)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

我们每个人既是享受权利的主体,又是履行义务的主体。

因此,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观念,依法行使权利、维护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依法履行义务。

我们每个人都要以主人翁的责任感,自觉履行应尽的义务。

(3)①法律鼓励做的,我们要积极去做。

②法律要求做的,我们必须去做,而不能不做。

③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