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苗期常见问题分析

合集下载

玉米苗期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玉米苗期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

文 章 编 号:O 7 o o (0 o0- O 6_ 10 - 9 72 1)3 0 9 _ 2 0

Co m o Pr bl m si Co n Se d i g a tSDo nc m e m n o e n r e l nd I e o n
U U n Bi
(aa nr i gi l rl xes nSai ,i e 0 50 ,hn) B yn e t A r ut a E t i t o Ln 10 0 C ia Cy c u no tn h
的 玉 米 田 问 管理 是 解 决 问题 的 有 效 途 径 。 时也 为 玉 米增 产 提 供 良好 的基 础 。 同
关键 词 : 米 ; 玉 苗期 ; 问管 理 田
中 圈 分 类 号:5 3 S 1
文 献 标 识 码 : A
1.9 9 .s.0 7 0 0 .0 00 .5 03 6/j n10 — 9 72 1.30 0 js
g o a i rI e e s i g p d c in o O n o d b ssf n r a e n r u t fC l . o o o ' Ke r s: o n; e d i g s g ; il n g me t y wo d C r S e l t e F e d ma a e n n a
(. 1巴彦 淖 尔 市 农业 技 术推 广 站 , 内蒙 古 临 河
顺 , 王 春 梅 l 范 慧 , 郭 长义 2 ,
0 70 ) 12 0
0 5 0 ;. 尔 多 斯 市伊 金 霍 洛旗 种 子 管 理 站 . 蒙 古 东 胜 10 0 2鄂 内

要 : 米 生产 对 于 巴彦 淖 尔 市打 造 肉羊 养 殖基 地 至关 重 要 。 玉 苗期 在 玉米 生 育 时 期 中非 常 关键 , 时玉 米 在 苗 期会 出现 诸 多 问题 。 理 同 合

玉米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剖析

玉米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剖析

玉米常见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玉米也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成为仅次于水稻的二大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000多万亩。

生产中经常会遇到生长发育不良、果穗结实不良、多穗、空杆、分蘖等问题,笔者依据多年工作实际经验,对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进行分析。

1 玉米生长发育不良的原因与解救办法玉米生产中引起生长发育不良的原因有除草剂药害引起不长、玉米粗缩病(或矮花叶病毒病)引起不长、玉米苗枯(根腐)病引起不长、玉米烂心引起不长、玉米丝黑穗病引起不长、根部害虫引起不长几种原因。

1.1 除草剂药害引起不长玉米在喷了苗后茎叶除草剂以后,发黄、不长,高度不及正常株的一半,用追磷、钾肥的方式也不见效,另外严重田用解毒剂也不见好转。

可见药害是较严重的。

分析产生药害的主要原因是施用除草剂期间的高温干旱气候,玉米对药的降解受影响,玉米受除草剂抑制而不长。

解决办法:施用速效氮肥并浇水一次,叶面喷解药害的爱多收或云大-120+微肥(含锌)+1%尿素液,7天1次,用2次。

或绿风95+爱多收,以解药害促生长。

1.2 玉米粗缩病(或矮花叶病毒病)引起不长发生粗缩病的植株矮化不长,叶色深绿。

而矮花叶病毒病植株心叶有黄条,也矮化不长。

玉米粗缩病株发生不会是全田,以靠道边杂草多的地方病株多,田间高矮不齐。

解决办法:拔除病株,以防后期感染。

为避免再种玉米时发生病毒病,应用种子重量0.2%病毒A药剂包衣。

玉米1叶1心期,用20%吗胍-乙酸铜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20%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加杀虫剂喷雾预防发病。

1.3 玉米苗枯(根腐)病引起不长玉米发黄,矮化,田间有那么几垄,施肥和浇水也不见好转,根以坏死。

这是玉米苗枯(根腐)病引起植株异常不长。

最近几年,玉米苗期根部发生病菌危害的情况加重,受害后首先主根坏死,次生根少,因此玉米没有有效的吸收,植株就发黄不长。

解决办法:灭菌促根。

用恶毒灵+爱多收灌根,7天1次,连续2~3次,叶面喷绿风95或农状员或海绿素等营养加调节的叶面肥。

玉米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玉米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玉米栽培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广泛种植在世界各地。

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玉米栽培过程中存在的一些常见问题,并探讨可能的解决办法。

一、土壤质量不佳玉米对土壤的要求较高,如果土壤质量不佳,会导致玉米生长缓慢,产量低下甚至发生病虫害。

土壤质量不佳的表现包括土壤酸碱度偏高或偏低、缺乏养分、土壤密度过大等。

解决方法:1. 测土施肥:在种植玉米前,进行土壤测试,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酸碱度,有针对性地施肥;2. 土壤改良:采用覆盖栽培、翻耕等方法改良土壤,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3. 植物轮作:在种植玉米的地块上进行植物轮作,有助于调节土壤养分含量。

二、水分管理不当玉米是一种对水分需求较高的作物,水分管理不当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导致玉米的产量减少。

水分管理不当的表现包括水分过多或者过少、灌溉不均匀等。

解决方法:1. 合理施肥:根据当地的降雨情况和土壤质地,科学合理地确定玉米的灌溉量;2. 使用灌溉设备:采用滴灌或喷灌等方式进行灌溉,保证水分的均匀分布;3. 农田排水:在水稻种植地块上进行排水工程,避免水浸导致根部腐烂。

三、病虫害防治不力玉米生长期间,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如果不加以防治,将会对玉米的生长和产量造成严重影响。

常见的玉米病虫害包括玉米螟、玉米象、玉米锈病等。

解决方法:1. 选择抗病虫害品种:在种植玉米时,选择抗病虫害的玉米品种,减少病虫害的发生;2. 科学用药:在必要时使用农药进行防治,但需要注意药物的使用剂量和频次,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3. 定期清理农田:定期清理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的滋生地。

四、缺乏科学管理玉米的栽培需要进行科学的管理,包括合理的播种、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如果缺乏科学管理,则会导致玉米产量低下或者质量下降。

解决方法:1. 科学制定种植计划: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等情况,制定科学的种植计划,合理安排播种时间、施肥时间等;2. 学习技术知识:农民需要学习相关的农业技术知识,了解玉米的生长特点和管理方法;3. 聘请专业人员:在需要时,农民可以聘请农业专业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帮助解决玉米种植中的问题。

探究东北地区玉米作物苗期病虫草害防治

探究东北地区玉米作物苗期病虫草害防治

探究东北地区玉米作物苗期病虫草害防治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产区之一,而玉米是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由于地处寒冷地区,东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较大,玉米苗期受到病虫草害的影响较为严重。

如何有效地防治玉米苗期的病虫草害,对于保障东北地区玉米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玉米苗期常见的病害1. 玉米细菌性斑点病玉米细菌性斑点病是玉米苗期常见的病害之一,主要是由细菌引起的。

该病在高温多雨的环境下易发生,主要病征为叶片上出现水浸状斑点,严重时叶片甚至可腐烂。

防治该病害的关键是选用抗性品种,并在种植前进行彻底的田间清洁和消毒作业。

2. 玉米晚疫病玉米晚疫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病征为叶片上出现黄褐色斑点,严重者叶片枯黄并脱落。

防治该病害的关键是加强玉米苗期的田间管理,保持通风透光,避免湿度过大,同时可以喷施合理的杀菌剂进行防治。

二、玉米苗期常见的虫害1. 玉米蓟马玉米蓟马是玉米苗期常见的害虫之一,主要危害玉米叶片,造成叶片畸形、卷曲、枯黄等症状。

防治该害虫的关键是在虫情发生初期及时喷施杀虫剂,并利用性信息素诱捕器进行监测防治。

三、玉米苗期常见的草害1. 玉米苗期除草玉米苗期的草害主要是指杂草的生长,由于玉米苗期生长较为缓慢,杂草的生长可能会影响玉米苗期的生长。

在玉米苗期需要及时进行田间除草作业,以保持玉米作物的生长环境。

2. 玉米苗期草害防治玉米苗期的草害防治主要是通过机械除草和化学除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在玉米苗期,可以利用挖根机等机械工具进行除草,同时可以喷施适量的除草剂进行化学防治。

总结:玉米苗期的病虫草害对于玉米的正常生长发育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在玉米苗期,可以通过选用抗病虫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喷施杀菌剂和杀虫剂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防治,以保障玉米苗期的正常生长发育。

加强玉米苗期的除草工作,保持玉米作物的良好生长环境,对于减少病虫草害的发生也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东北地区玉米作物的健康生长和良好产量贡献力量。

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防治

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防治

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防治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防治一、玉米苗期常见病害防治1.1 玉米种子浸种前的处理在播种前,将玉米种子进行浸种处理可以有效预防玉米苗期的病害发生。

常见的浸种处理方法为:●用10%过氧化氢浸种:将玉米种子浸泡于10%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浸泡时间为15-20分钟。

●用1%的福尔马林溶液浸种:将玉米种子浸泡于稀释后的福尔马林溶液中,浸泡时间为20-30分钟。

●用0.5%的金霉素溶液浸种:将玉米种子浸泡于稀释后的金霉素溶液中,浸泡时间为30分钟。

1.2 玉米苗期常见病害防治措施1.2.1 玉米疫病防治玉米疫病是玉米苗期较为常见的病害之一,防治措施包括:●种植抗病品种:选用抗疫病的玉米品种进行种植,可以减轻疫病的发生程度。

●适当增施有机肥:适量施用有机肥料可以增强玉米抗病能力,降低疫病的发生率。

●喷洒药剂:可以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如多菌灵、代森锰锌等,按照药剂说明进行使用。

1.2.2 玉米灰斑病防治玉米灰斑病是玉米苗期常见的真菌病害,防治措施包括:●农田消毒:在种植前进行农田消毒,可以减少病原菌的数量,降低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疏淡栽植:适当增加玉米植株之间的距离,增强通风透光性,有利于病害的预防。

●喷洒药剂:可以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如多菌灵、敌草快等,按照药剂说明进行使用。

1.2.3 玉米叶斑病防治玉米叶斑病是玉米苗期常见的真菌病害,防治措施包括:●及时清除病叶:发现病叶要及时清理,避免病害扩散。

●喷洒药剂:可以使用有效的杀菌剂进行喷洒,如多菌灵、代森锰锌等,按照药剂说明进行使用。

●加强管理措施: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环境,避免过湿、过密等条件的形成。

二、玉米苗期常见虫害防治2.1 玉米螟防治玉米螟是玉米苗期常见的害虫之一,防治措施包括:●黄板诱捕:在特定位置设置黄色粘贴板,可以吸引玉米螟,监测虫情变化。

●生物防治:可以引入天敌,如寄生蜂等进行生物防治。

●喷洒药剂:使用有效的杀虫剂进行喷洒,如敌杀死、溴氰菊酯等,按照药剂说明进行使用。

论述玉米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提出建议

论述玉米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提出建议

论述玉米栽培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提出建议王俊李银(哈尔滨市道外区永源镇农业服务中心黑龙江哈尔滨150331)一、品种问题自2003年开始,种子市场较杂、乱。

种子过多,但突出品种少,有些品种标签标注的不够真实、准确。

种子质量也是好、坏不齐,新品种年季间表现不稳定,这些都让追求高产、求新、求奇的农户眼花缭乱选种难。

结果造成了年季间频繁换种,针对品种持性的配套措施无法形成,生产存在着盲目性。

随着栽培条件的恶化(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和追求高产的影响,近年来晚熟品种种植比例较大,很多农户选用了晚熟品种,但不采取促早熟措施,结果是产量不高(未能安全成熟)、品质又差、种植效益不高。

二、土壤肥力问题近年来土壤条件恶化严重,主要是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通透性差、耕层浅。

生产上表现为早春土壤升温慢,墒情差,加重了低温、干旱对幼苗生长的影响;保水保肥能力差;抗御阶段性干旱能力低,影响肥效发挥和肥料的利用;土壤通透性差,加重了中后期根系活力的下降。

中等以上肥力的土壤是玉米稳产,高产的保障。

建议有关部门重视加强土壤培肥工作。

三、整地问题近年来秋翻地面积逐年减少,进行秋翻的地块主要是豆茬地(滕地早、容易)。

80%以上农户都是在春季进行旋耕整地,整地质量很差。

雇用的机车司机在原垅上粗放作业,苗带被浅耕,垅帮、垅底被漏耕。

影响了耕地生产能力。

建议农户要重视整地环节,加大投入,提高耕地生产和持续生产能力。

四、种子处理问题随着近年种植作物种类单一,主要是由杂粮茬引起地下害虫的减轻,进行种子包衣和药剂拌种的比例有减少的趋势。

但播种至出苗期遇逆境的情况经常出现,“白籽下地”使苗期病害及系统侵染性病害年季间发生较重,建议要重视种子处理环节,选择质量高、效果好的药剂进行种子处理,尽量减少“白籽下地”。

五、除草剂药害问题如播后至出苗期地温低、湿度大,加之播种早或播种过深,这样幼苗长势弱,极容易受封闭灭草除草剂药害。

实际情况是近二年苗期来咨询的农户,受除草剂药害的比例较大。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玉米的生长阶段分为苗期、生长期、开花期、灌浆期等,不同的生长阶段需要不同的田间管理措施。

同时,玉米也容易遭受多种病虫害的侵袭,病虫害防治也是玉米田间管理的重要内容。

下面将从玉米不同生长阶段和不同病虫害防治方面,详细介绍玉米田间管理的技术要点。

一、苗期管理技术要点苗期是玉米生长的第一个关键时期。

此时,种子萌发,幼苗出土,接受阳光、雨水、营养,开始生长。

因此,苗期管理对后期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

苗期主要包括基肥施用、病虫害防治、杂草清除等方面。

(一)基肥施用适量的基肥施用可以保证玉米幼苗的营养供应,加快幼苗的生长速度。

一般情况下,可以在播种前施用,也可以在幼苗生长1-2叶时进行。

基肥的施用量应该根据土壤类型、肥料品种、玉米品种等因素进行调整,一般来说每亩施用20-30kg的有机肥和30-50kg的复合肥。

(二)病虫害防治苗期是玉米受害最严重的时期之一,常见的病虫害有玉米疫病、玉米夜蛾、玉米螟、白粉虱等。

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以及农业措施等,这里主要介绍农业措施。

①密植:种子的密植可防止害虫和病菌侵袭,提高幼苗生长率和产量。

②合理施肥:受到虫害和病菌侵袭的玉米地严重缺乏营养,因此,合理施肥有助于增强玉米抗病虫的能力。

③灌溉:及时合理地浇水,保持土壤的湿润,有利于幼苗生长、防治病虫害。

④轮作:轮作可以控制病虫害源头,减少土壤虫害和病害的发生。

(三)杂草防治苗期进行适量的杂草清除,有助于减少玉米的营养损失,维护玉米的健康生长。

可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两种方法,物理防治主要是通过机械除草和人工除草进行;化学防治可以使用除草剂进行,需要注意药剂的选择和用量。

生长期对玉米的成材率和产量影响很大,合理的田间管理可以提高玉米的生产性能。

生长期包括施肥、中耕、喷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生长期的施肥应当根据玉米不同生长阶段的需要进行。

玉米苗期常见问题及分析

玉米苗期常见问题及分析

玉米苗期常见问题及分析玉米苗期常出现缺苗、畸形、变色、僵苗、弱苗等问题,通过分析原因,提出管理对策,确保苗齐、苗匀、苗壮,为丰收奠定基础。

◎玉米缺苗1、种子发芽率达不到国家标准,导致出苗不齐。

应加强市场监管,严禁劣质种流入市场。

精量播种要求发芽率不低于92%。

2、种子生活力不高。

虽然种子发芽率达到国家标准,但发芽势低,幼苗出土能力差,出土过程中,营养耗尽,常受到病菌侵染,幼芽腐烂变质,不出苗。

种前不仅要进行芽率试验,而且要做好芽势试验,确定合理播种量。

3、种子回芽不出土。

播种后,种子吸水萌发,但种子根和胚芽伸长之后,水分得不到有效的供应,导致种子的生命力停止,种子腐烂,但芽根可见,俗称回芽。

要求足墒播种,墒情不足时播后浇蒙头水。

4、因种子特性不同而造成田间和室内结果反差大。

一般来说实验室环境单一,田间较为复杂;相对来讲,粉质型种子手影响更大;品种含热带血缘,抗低温能力相对较弱;应预先做好大田成苗试验,方可适量播种;品种含热带种质资源,5、播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播种耧出现的问题。

机械性能不佳或机手没经验,导致下粒不匀,导致大片缺苗或几十米没籽,断垄严重。

应选用性能完善的机械进行播种,且播种前进行调式,对机手进行培训。

2)种肥烧苗。

若种肥同播,二者距离太近时,常会烧苗,导致种子呈僵籽状,形状完好,但不能发芽。

种肥同播时,两者左右距离控制在5公分,上下距离控制8-10公分。

3)播种太深或太浅,种子不能正常出苗。

播种时足墒播种,深度控制在3-4公分;播种太浅,遇干旱容易出现有根无芽。

墒情好正常播种,干旱则适当深播。

4)田间持水量大。

低洼处积水,种子无氧呼吸时间长,产生酒精中毒,种子腐烂,不能出苗。

要注意及时排水,加强中耕,增加土壤透气性。

5)病虫危害。

金针虫、粘虫、地老虎、二点委夜蛾等虫害发生重,导致不出苗,或茎叶被啃食,造成缺苗断垄。

做好病虫预测预报,及时开展防治。

6、气候原因1)播种过早,遇到长时间低温玉米是喜温作物,发芽最适温度为25~30℃,玉米发芽的最低温度是6~7℃,在这个温度下发芽缓慢。

玉米苗期常见问题分析

玉米苗期常见问题分析

定 ,确 定是 种 子 发芽 率 达 不到 国家标 准 ,导致 出 苗 不齐的现象。
1 2 种 子 发 芽 率 达 到标 准 ,但 发 芽 势低 ,幼 苗 出 . 土 能 力 差 , 导 致 不 出 苗 种 子发 芽 率 的测 试 周期 一 般为 7 而 发芽 势 是 d,
导 致 几 十米 长 没籽 , 造成 大面 积 缺 苗 , 实践 证 明: 两 条腿 播 种 耧 比三 条 腿播 种 耧效 果 要 好 。 ( )下 种肥 烧 苗现 象 严 重 。按 要 求种 、肥应 分 2 离, 实践 中要错 开 8 0 m , 在 实 际播 种过 程 中 , ~1 c 但
种 业 导刊 , 0 1 第 8 21 年 期
J u n l fS e n u ty Gud o r a e dI d sr ie o
玉 米 苗 期 常 见 问 题 分 析
刘广 亮
( 卫辉 市种 子技 术 推广 服 务站 ,河 南 卫辉 4 3 0 5 1 0)
摘 要 :通 过 对 玉 米 缺 苗 、 畸 形 、 变 色、 老 弱 苗 、死 苗 的成 因 分析 ,提 出玉 米 苗期 管理 的 注意
1 玉 米缺 苗 的原 因分析
1 1 种 子 发芽 率 达 不到 国家 标准 . 有 的 经 销 商代 理 的种 子 ,进 货之 后 未做 芽 率 试
验 就 立 即 出售 ,导 致 一 些 劣种 子 流 入市 场 ,农 民播 种 之 后 ,出现 缺 苗断 垄 现 象 ,经 田间勘 查 和取 样 鉴
种 、肥 距 离 太近 ,导 致 烧 种 现 象 发生 ,种 子 如 僵 籽 状 ,形 状 完 好 但 不 发 芽 。 因 此种 肥 同 播 时 要 错 开
4d,发 芽 势是 衡 量 种 子 出芽 能 力 的指 标 , 陈种 子 、 受 到 冻害 或是 籽 粒 过 小等 ,均 导致 发 芽 势 低 ,在 出 土 过程 中 ,营 养耗 尽 ,又受 到 病 菌侵 染 ,幼芽 腐 烂 变 质 ,导 致 出不 了苗 。

玉米栽培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玉米栽培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

玉米栽培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探讨玉米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不仅被广泛种植和消费,而且还是许多国家的主要经济作物。

玉米的栽培过程中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探讨玉米栽培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措施,对于农民和农业生产者来说至关重要。

一、土壤和环境问题问题1:土壤质量不佳解决措施:在种植前进行土壤测试,以确定土壤的pH值、养分含量和土壤类型。

根据测试结果,可以采取添加有机肥料、矿质肥料或其他土壤改良剂的方法,来改善土壤质量。

问题2:水分管理不当解决措施:玉米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因此在干旱地区或生长季节干旱时,需要进行有效的灌溉管理。

可以采用滴灌、喷灌等精准灌溉技术,以确保植株的水分需求得到满足。

问题3:温度和光照不足解决措施:玉米生长需要充足的阳光和温暖的气候,因此在栽培时需要选择适宜的种植时间和地点,以确保植株能够获得足够的光照和温度。

二、病虫害问题问题1:玉米镰刀菌病解决措施:可以采用抗病品种,实施轮作和间作,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发现病害并进行喷药治疗,以减轻玉米镰刀菌病对产量的影响。

问题2:玉米螟害解决措施: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定期喷洒杀虫剂;培育耐螟品种,提高抗虫性。

解决措施:使用含有杀菌剂的农药进行预防喷洒;及时割除植物上的病斑,减少病害传播。

三、栽培技术问题问题1:播种密度过大或过小解决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播种密度,通常播种密度为每亩6-7万株。

解决措施:种植玉米需要根据土壤情况和生长期适时施肥,可以采用基肥与追肥相结合的施肥方法,以确保植株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

问题3:收获时机选择不当解决措施:收获时机选择不当会影响玉米的品质和产量,需要在玉米成熟时及时进行收获,以避免因过晚收获导致收成减少或品质下降。

玉米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玉米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玉米种植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问题:
1.地力逐渐退化,产量下降。

2.病虫害频繁发生,影响产量和品质。

3.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力成本高。

4.种植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

5.市场需求变化大,价格波动较大。

对策建议:
1.地力保育。

采用轮作、秸秆还田等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质量。

2.病虫害防治。

采用生物防治、合理选用农药等措施,加强农业技术服务,提高种植者的防病意识。

3.推广现代化种植技术。

采用机械化种植、精细化管理等方式,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4.拓展市场渠道。

积极拓展新的市场渠道,提高玉米的附加值,增加收益。

5.建立健全的保险制度。

建立玉米种植保险制度,缓解市场价格波动对农民的影响。

玉米生产中常见问题及 应对措施

玉米生产中常见问题及 应对措施

严重缺氮玉米
严重缺磷玉米
玉米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1、玉米免耕秸秆覆盖栽培技术
玉米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2、玉米免耕深松栽培技术
玉米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3、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玉米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4、玉米地膜覆盖秸杆还田免耕栽培技术
玉米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4、玉米集雨节水膜侧栽培
玉米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玉米耕作施肥中存在的问题
3、化肥施用中氮、磷、钾比例失调 我省化肥施用中氮、磷、钾比例为
1:0.48:0.09,钾肥施用明显不足 与世界平均水平1:0.59:0.48相差甚远
缺氮
缺磷
缺钾
玉米耕作施肥中存在的问题
4、施肥方法不科学 重底肥的施入,很少进行追肥 施肥深度过浅化肥利用率过低
第二次授粉灌浆期追肥
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3、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
有机肥中除含有氮、磷、钾和各种中微量元素以外, 还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和有机胶体,具有改土保肥 等重要作用,可弥补单施化肥所造成的养分单一、易 被土壤固定和易淋失等缺点,有利提高化肥利用率。
此外要注重秸杆还田,秸杆还田除可以补充一部分养 分外,还有改善土壤结构和培肥土壤的作用,肥沃的 土壤不仅能节约化肥,而且可以大大减少旱涝灾害的 危害。
提高化肥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4、提高化肥利用率的其它方法
(1)看土施肥。首先要根据土壤营养状况和产量目标 确定肥料种类和用量,这就是平衡施肥,也就是土 地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
(2) 尿素施用后不宜立即浇水,也不易在大雨前施 用,否则,尿素很容易随水流失。
(3)避免用尿素、氯化铵、硝酸钾等对种子有毒害和 腐蚀作用的化肥做种肥,以免影响种子发芽,造成 缺苗。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

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及病虫害防治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由于其耐贫、耐旱、适应性好等优点,成为广大农民的主要农作物之一。

在玉米生产过程中,田间管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简要介绍玉米各时期田间管理技术要点并谈及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播种前的田间管理1、地力调整:在播种前3个月,应当加强整地、施肥、排灌、松土等田间管理工作,提高土壤肥力和增加蓄水能力。

2、田面平整:在播种前应当将田面杂草清除干净,防止杂草的种子混入土壤中。

3、倒伏处理:在放置田硐时,应当规范分布,方便泄水并防止倒伏现象发生。

二、幼苗期田间管理1、追肥:幼苗期间,特别是在4-5叶期,应当进行追肥,同时根据土壤情况和植株状态决定追肥量,利用生物、有机、无机各种肥料配施;2、病虫害防治:在幼苗期内应当重点防治带状叶斑病、真菌性病害等。

3、灌水用药:幼苗期间应当适合为玉米进行及时浇水、喷药以及防霜冻等管理工作。

1、排水、施肥、松土:在壮苗期和生长期内应当加强排水、施肥、松土等管理工作,加强田间管理工作,保证植株拉长,抗旱、抗逆性强。

2、病虫害防治:在壮苗期和生长期内应当适合防治青枯、炭疽、芽胶根腐等多种病害。

四、抽雄期及结实期田间管理2、病虫害防治:在抽雄期及结实期内应当重点防治玉米螟、玉米蛀虫、禾虫等多种害虫。

3、防备翻劫:在玉米抽雄期,为了避免重大自然灾害造成玉米灾害,应当实施防备翻劫措施,如制定应急预案,留有玉米安全区,及时应对突发事件。

综上所述,玉米田间管理是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措施,需要全方位的管理方法。

同时,每个生长时期的田间管理工作各不相同,需要科学的管理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玉米的生产潜力。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浅谈玉米高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在玉米高产栽培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解决,以保证玉米的高产稳产。

本文将针对玉米高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进行浅谈。

一、问题分析1. 土壤质量不佳土壤是玉米生长的重要环境之一,但是由于土壤质量不佳,导致了玉米产量下降。

土壤中缺乏养分,酸碱度不平衡等问题,都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

2. 病虫害防治不当玉米生长期间会受到许多病虫害的侵袭,如果防治不当,就会导致玉米受害严重,生长受阻,产量减少。

3. 种植结构不合理种植结构不合理也是影响玉米高产的重要因素,过于单一的种植结构容易导致土壤退化,并且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

4. 施肥施药不科学施肥施药对于玉米的生长十分重要,但是如果施肥施药不科学,就会导致土壤污染,影响玉米的生长。

二、措施分析1. 土壤改良针对土壤质量不佳的问题,可以采取土壤改良的措施。

通过加入有机肥、矿物质肥等方式,来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能力。

2. 病虫害防治在玉米生长期间,及时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工作,可以采取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等方式,以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和高产。

3. 种植结构调整调整种植结构,采取轮作种植的方式,可以减少病虫害的侵扰,保持土壤的肥力和健康。

4. 科学施肥施药在施肥施药过程中,需要科学施肥,根据土壤质量和玉米生长的需要,合理施用化肥和有机肥,并且要注意施肥量和施肥时间的控制,避免对土壤造成污染。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解决玉米高产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对于玉米种植户来说,也需要加强科学管理和技术培训,提高对玉米高产栽培的认识和实施能力,以保证玉米的高产稳产。

玉米苗期常见问题分析

玉米苗期常见问题分析

玉米苗期常见问题分析一、本文概述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过程中的苗期管理对于最终产量和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玉米的苗期阶段,由于其生理特点、环境条件以及人为管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常常会出现各种问题,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甚至可能导致产量的大幅下降。

因此,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玉米苗期常见的问题,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以期为玉米种植者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我国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

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分别介绍玉米苗期的主要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以期为种植者提供全面、系统的指导。

二、玉米苗期常见问题概述玉米苗期是指从种子发芽到拔节这一生长阶段,此阶段玉米的生长状况直接影响到其后续的生长发育和产量。

然而,玉米苗期也是各种问题频发的时期,常见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出苗不齐:由于种子质量、播种技术、土壤条件等因素,可能导致玉米出苗不整齐,影响群体的整齐度和产量。

病虫害发生:苗期是玉米对病虫害敏感的阶段,如地老虎、蚜虫、玉米叶斑病等常见病虫害都可能对玉米的生长造成威胁。

土壤盐碱化:在一些盐碱地区,土壤盐碱化可能导致玉米苗期生长受阻,表现为叶片发黄、根系发育不良等。

干旱与涝害:玉米苗期对水分的需求较为敏感,干旱和涝害都可能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导致苗弱、苗黄等问题。

施肥不当:过量或不足的施肥都可能对玉米苗期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如烧苗、缺素症等。

针对以上问题,种植户应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如选择优质种子、提高播种技术、合理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治等,以确保玉米苗期的健康生长,为后续的高产稳产打下坚实基础。

三、玉米苗期生长迟缓问题分析玉米苗期生长迟缓是玉米种植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之一,它可能导致玉米产量和质量的下降。

在玉米苗期,生长迟缓的表现通常为植株矮小、叶片颜色淡绿或黄绿色、根系发育不良等。

生长迟缓的原因可能有很多,其中土壤肥力不足、水分供应不足、病虫害的侵害以及种植密度过大等都是常见的因素。

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及倒伏防治措施分析

玉米苗期常见病虫害及倒伏防治措施分析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24.06.018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性作物,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有着很大的帮助。

玉米在我国有着广泛的种植,生长周期较长,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受到多种病虫害的威胁。

玉米从出苗期到拔节期被称为玉米苗期,这个时期的玉米生长发育十分关键,是植株根、叶、茎节分化的关键阶段。

该阶段玉米生长发育特点是根系生长速度快,在拔节期就已经形成了强大的根系,地上茎叶生长速度相对较为缓慢,是玉米营养器官形成的关键阶段,在这个时期要结合玉米的生长需求,注重做好田间管理,尤其是应该加强病虫害防治和倒伏预防,确保出全苗培育健壮幼苗。

一、玉米苗期生长发育特点1、温度需求规律玉米种子在6-7℃时可开始发芽,但发芽极为缓慢。

最适宜的发芽温度为10-12℃,在此温度下,种子发芽较快且整齐。

幼苗生长最适温度为25-35℃。

在这个温度范围内,幼苗生长迅速,叶片数量多,叶面积大,光合作用强度高。

在10℃以下,玉米幼苗生长速度明显减缓,叶片数量减少。

在5℃以下,幼苗生长基本停滞。

在40℃以上,玉米幼苗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叶片灼伤,光合作用减弱。

2、水分需求规律玉米种子在吸收水分后开始萌发,最适宜的土壤含水量为60%-70%。

水分不足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速度。

幼苗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

在幼苗生长初期,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70%-80%。

随着幼苗的生长,土壤含水量可逐渐降低至60%-70%。

水分不足会导致幼苗生长受阻,叶片枯萎,光合作用减弱,严重时可能导致幼苗死亡。

长时间处于过湿土壤中,会导致幼苗根系缺氧,生长受阻,叶片变黄,甚至死亡。

3、养分需求规律玉米幼苗生长需要较多的氮、磷、钾等养分。

其中,氮素是最关键的养分之一,对幼苗生长影响最大。

在玉米幼苗生长初期,氮素需求量较小。

随着幼苗的生长,氮素需求量逐渐增加。

在幼苗生长旺盛期,每公顷土壤中氮素需求量可达100-150kg。

玉米苗期病虫害发生及对策

玉米苗期病虫害发生及对策

B i n g h a i f a n g z h i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玉米为主要的农作物之一,提高玉米的产量,将可以促进农业的发展,提升经济效益。

所以解决玉米的病虫害问题,促进玉米的高产,是玉米培育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在此过程中农户应加强对玉米生长期的关注,在玉米苗期加强对病虫害的防治,加强对玉米的认知,以及对玉米防治措施的了解,防患于未然,提高玉米增收效益。

一、玉米苗期病虫害发生玉米的病虫害主要包括玉米的病害和玉米的虫害。

在玉米苗期由于其生长条件和玉米的生长环境等的不同,所以病虫害的发生类型也是不同的,而且在不同原因下玉米苗期的病虫害表现形式也有所不同。

1、玉米苗期发生的病害类型玉米的病害原因主要为生理性病害、病理性病害和除草剂病害。

与玉米苗期的虫害不同,玉米苗期的生理性病害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外界的必然条件导致,例如,在湘西地区由于土壤的黏性度较高,土质较硬,导致土壤的透气性较大,并且土壤中缺少磷元素等导致病害的产生。

主要的生理性病害有紫叶病、红叶病等。

其次,玉米的病理性的病害主要有矮花叶病和根腐病等。

矮花叶病是通过外接的传播所致,需要一定的媒介,而根腐病则主要是因为多雨天气造成土壤大量积水,导致根腐。

而除草剂药害主要是指除草剂大量使用的情况下,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杂草的产生,节省农户的劳动力,但与此同时会对玉米幼苗产生干扰的作用,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导致玉米的叶片枯黄。

在河南的部分地区,除草剂药害的主要类型有草甘磷药和烟嘧磺隆药害。

2、玉米苗期发生的虫害类型玉米苗期产生的虫害的类型主要表现为地下的害虫和地上的害虫两种。

地下害虫通常隐匿于地下没有传播病害的能力,但是地下害虫对玉米苗期的影响更大,在河南地区主要的地下害虫有地老虎等,地下害虫会取食玉米的胚芽,所以会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导致玉米在苗期时不能正常出苗,从而减低玉米的产量。

而地上害虫主要是指蚜虫等,地上害虫通常会在每年的五月份出现,地上害虫通常会吸食玉米叶的汁液,导致叶片枯黄,丧失叶片营养,阻碍玉米苗期的生长,此外,地上害虫还会传播疾病,例如,蚜虫传播矮花叶病,灰飞虱会传播粗缩病等,对玉米的生长产生严重的影响。

近几年玉米苗期不长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近几年玉米苗期不长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所系、血脉所依,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根基。

一个民族的兴盛,从文化的繁荣开始;而一个民族的衰败,也定伴随着文化的衰落。

为何我中华民族虽屡经磨难却一直发展至今?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有着五千年的深厚文化底蕴。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曲、贫贱不能移”舍身取义、杀身成仁的高贵气节,“仁者爱人”的先人哲思,“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坦荡襟怀,“独善其身”“兼善天下”的儒家风气,“天人合一、以人文本”的思想观念,“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抱负,“天下为公、先忧后乐”的集体责任,“仁爱孝悌、谦和礼让”的价值取向,诚实守信、勤俭廉正的道德品质等等,激励、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这些长期积淀、冶炼、提升、传承下来的美德,内涵丰富、意境高远的优秀诗文,是中华民族向善向美的智慧结晶,融进了民族的血脉,壮大了人民的精神家园。

然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络的普及,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人们在经济生活上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在精神思想上却陷入了极度的混乱:无私奉献、公而忘私,很少再被人提起;“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意坐在自行车后面笑”成了某些时髦女孩子的价值观念;老人跌倒青柏路旁,没有人敢出手相扶;幼童丧命车轮之下,路人却熟视无睹……,集体主义削弱,君子之风渐远,社会道德沦丧。

精神家园遭吞噬,民族血脉在枯竭。

如何让民族的血脉在艰难跋涉中生生不息?如何让人民的精神家园在激烈竞争中生机勃勃?我们的党和国家已经充分认识到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人民力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人民斗志,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代风尚。

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的玉米苗生长正常,但叶片边缘有发红现象,
(2 )由于苗期根系受细菌感染,患上苗枯病, 种子根发褐腐烂,次生根不出或很少,导致地上部 分轻者生长缓慢形成老弱苗,重者从地下到地上整 株开始枯干死亡,此种症状主要见于麦垄套种管理 不善地块。
(3 )套种过早或在离村庄、山坡较近地区种植 玉米,易受灰飞虱叮咬感染粗缩病毒,造成幼苗粗 壮、颜色灰暗,呈“君子兰”状,生长迟钝,这是 粗缩病的早期症状,防治措施是调整播期和注意防 治灰飞虱,在早苗期用吡虫啉或蚜虱净加菌毒清进
(上接第 19 页)每 667 m2 施腐熟人粪尿 250 kg。薯 蔓开始分枝时喷施叶面肥,间隔 10 d 喷一次,共喷
地取材,但均要求避风向阳、地势较高、土质坚实。 贮藏温度为 10~15 ℃,冬季要保温。入窖初期和后
二次。栽后 60 d 每 667 m2 用 15 g 烯效唑可湿性粉剂 对水 25 kg 喷雾,收获前 40 d 每 667 m2 用 0.5% 尿 素 +0.2% 磷酸二氢钾溶液 75 kg 喷施,每 7 d 喷一
[2] 张振臣.河南省甘薯脱毒技术研究现状及展望[J].河南 省农业科学,2009(9):64-66.
[3] 康明辉,刘德畅,海燕,等.甘薯脱毒技术的原理及方法 [J].种业导刊,2010(1):14-15.
·21·
种子发芽率的测试周期一般为 7 d,而发芽势是 4 d ,发芽势是衡量种子出芽能力的指标,陈种子、 受到冻害或是籽粒过小等,均导致发芽势低,在出 土过程中,营养耗尽,又受到病菌侵染,幼芽腐烂 变质,导致出不了苗。 1.3 种子回芽不出
2011 年在麦套区,田间缺苗现象严重。经现场 调查,发现种子皱缩死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 因是种子播种之后,种子吸水萌发,但种子根和胚芽 伸长之后,水分得不到有效的供应,导致种子生命停 止,种子腐烂,但芽根可见,这就是俗称的回芽。 1.4 因种子特性不同而造成种子田间和室内结果 反差大
种业导刊,2011 年第 8 期 Journal of Seed Industry Guide
刘广亮
(卫辉市种子技术推广服务站,河南 卫辉 4 5 3 1 0 0 )
摘 要:通过对玉米缺苗、畸形、变色、老弱苗、死苗的成因分析,提出玉米苗期管理的注意 事项,以指导农民正确播种和管理。 关键词:玉米;缺苗;畸形;变色;整齐度 中图分类号:S513.0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3-4749(2011)08-0020-02
[2] 李士君,张凤.玉米苗期病虫害的发生及防治[J].现代农 业科技,2008(17):148.
[3] 万炳民.夏玉米常见病害及其防治[J].种业导刊,2009 (8):34.
〓〓〓〓〓〓〓〓〓〓〓〓〓〓〓〓〓〓〓〓〓〓〓〓〓〓〓〓〓〓〓〓〓〓〓〓〓〓〓〓〓〓〓〓〓〓〓〓〓〓〓〓〓〓〓〓〓〓〓〓〓〓〓〓〓〓〓〓〓〓〓〓〓〓〓〓〓〓〓〓〓〓〓〓〓〓〓〓〓〓〓〓〓〓〓〓〓〓〓〓〓〓〓〓〓〓〓〓
收 稿 日 期 :2 0 1 1 - 0 7 - 0 4 作者简介:刘广亮(1 9 7 4 -),男,河南封丘人,本科,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20·
刘广亮 玉米苗期常见问题分析
2 玉米苗畸形、变色原因分析
(1)套种过早,土壤干旱、粘重、浇水过迟、幼 苗生长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境不良,造成大量细、弱苗产生。
期要注意散热、散湿。入窖前将窖底和四周刮去一 层表土,并撒一层生石灰和垫草以备红薯进窖。入 窖初 30 d 内,要通风散热、散湿,避免“发汗”。入
次,连喷 2~3 次。
4 适时收获
于 10 月底或 11 月初,选晴天进行收获。收获 时要轻刨、轻拿、轻装、轻运、轻入窖。不要损害 薯块表皮,并在太阳下晾晒 2~3 h 后再收藏。
2.1 玉米苗心叶卷曲 如果幼苗心叶卷曲,叶片中段有虫口,叶片中
段皱缩,一般是蓟马危害所致,注意肥水管理立即 可恢复生长;如果幼苗心叶卷曲,有大片白斑,就 要考虑是否是除草剂使用不当造成的,严重的可使 植株钝化,下部变粗颜色发深,有的还呈紫色,此 时要用 920 和叶面肥进行解救,并加强肥水管理,严 重的地块在不误农时的情况下进行毁种、复种。 2.2 玉米叶片边缘发红
(2 )下种肥烧苗现象严重。按要求种、肥应分 离,实践中要错开 8~10 cm,但在实际播种过程中, 种、肥距离太近,导致烧种现象发生,种子如僵籽 状,形状完好但不发芽。因此种肥同播时要错开 行,并应立即浇水。
(3 )播种太深,种子不能正常出苗。 (4 )浇水量大。低洼处积水时间长,种子无氧 呼吸时间长,产生酒精中毒,种子腐烂,不能出苗。 (5 )病虫危害。如秸秆还田时没有有效处理土 壤,可使地下害虫发生较重,如地老虎、金针虫等 危害根系,导致不出苗;地上害虫较多,如粘虫、棉 铃虫等大量咬食茎叶,导致地表以上茎叶全无,造 成表面缺苗断垄。因此要在玉米刚出苗用吡虫啉加 菌毒清药液连喷两遍,在地下害虫猖獗的地方利用 毒饵进行诱杀。
5 留种和贮藏
冬后,要用稻草盖好,密封保温。开春的二三月间 气温回升,雨水多,寒暖多变,以通风换气为主,也 要根据天气变化注意防寒保温。
参考文献:
[1] 乔旭.脱毒红薯高产栽培技术[J].种业导刊,2010(12): 22-23.
一般选用重量为 150~200 g、大小适中、长条 形的秋薯或夏薯做种薯,要求皮薄无病斑、无虫眼、 无破损、无变异。贮藏一般采用薯窖,窖式有井窖、 棚窖、山洞窖、大屋窖等,建造时可因地制宜,就
1 玉米缺苗的原因分析
1.1 种子发芽率达不到国家标准 有的经销商代理的种子,进货之后未做芽率试
验就立即出售,导致一些劣种子流入市场,农民播 种之后,出现缺苗断垄现象,经田间勘查和取样鉴 定,确定是种子发芽率达不到国家标准,导致出苗 不齐的现象。 1 . 2 种子发芽率达到标准,但发芽势低,幼苗出 土能力差,导致不出苗
粉质型种子,粒较大,在室内做芽势、芽率试
验,效果很好,但由于其顶土能力差,受外界温度、 湿度影响较大,导致在田间生长条件下达不到出苗 标准,造成缺苗。所以预先应先做大田成苗试验,经 检验适应单粒播之后,方可精播使用。 1.5 播种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播种耧出现的问题。有的播种机手没有经 验,导致下籽不适匀,大片大片缺苗断垄,有时会 导致几十米长没籽,造成大面积缺苗,实践证明:两 条腿播种耧比三条腿播种耧效果要好。
严重的茎秆也稍微变色,现在普遍认为是缺磷所致, 一是土壤有效磷含量低,磷供应不足;二是苗期遇 低温或其他原因,幼苗根系不良,降低吸磷能力,尤 其是播种早、土壤粘重、板结的地块,加上干旱,这 种情况会更严重;三是大水漫灌,有效磷随水溶解 下沉,使幼苗吸收不到充足的磷。遇到以上情况及
行喷雾防治。 (4 )有的品种本身苗期表现比较细弱,如中科
11、先玉 335,也就是群众所说的不发苗,到拔节 期以后就会迅速生长。
参考文献:
时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进行缓解,苗期施肥要用复 合肥,不可偏施氮肥。
[1] 姚启伦, 陈秘. 干旱胁迫对玉米地方品种苗期植株形态 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2010(2):20-23.
3 玉米老弱苗、死苗情况分析
有的玉米出苗后出现细弱、叶片枯黄、死亡的 现象,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