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缺血修饰白蛋白水平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曹辉彩;蔡会欣;张志强;戴冬雪;冯亮;马蓓洁;张明;张贺伟
【摘要】目的探讨缺血修饰白蛋白(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IMA)水平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97例,根据冠状动脉病变累及左前降支、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等情况将ACS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根据冠状动脉狭窄部位进行Gensini记分,将ACS患者按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积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病变组3组,同期收集健康体检者150例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IMA水平.结果 ACS患者血清IMA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支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IMA水平水平显著升高;双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IMA水平均高于单支病变组;3支病变组IMA水平高于双支病变组IMA水平.不同Gensini积分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IMA水平显著升高;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IMA水平均高于轻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IMA水平略高于中度病变组IMA水平.结论 IMA水平升高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其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监测血清中IMA水平对ACS严重程度的判定及风险程度的预警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期刊名称】《临床荟萃》
【年(卷),期】2014(029)010
【总页数】4页(P1158-1161)
【关键词】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缺血修饰白蛋白
【作者】曹辉彩;蔡会欣;张志强;戴冬雪;冯亮;马蓓洁;张明;张贺伟
【作者单位】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检验科,河北保定,071000;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检验科,河北保定,071000;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外科,河北保定,071000;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检验科,河北保定,071000;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河北保
定,071000;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检验科,河北保定,071000;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河北保定,071000;保定新市区医院检验科,河北保定07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1.4
近年来,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发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目前认为,CHD的发病是在多种危险因素作用下,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产生粥样斑块,并引起管腔狭窄甚至闭塞的病理过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主要体现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累及冠状动脉支数两方面。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系指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应激破裂所致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临床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 pectoris,UAP)或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1]。
近年缺血修饰白蛋白(IMA)作为灵敏的缺血指标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
IMA是第一个被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销售的心肌缺血标记物[2]。
但是,在针对CHD的研究中,IMA与冠动脉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尚有争议,并且目前研究比较少,给临床工作中选择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案造成一定难度。
因此,我们收集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ACS患者,检测所有患者血清IMA水平,结合其冠状动脉脉造影检查,研究血清IMA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为CHD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和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4年1~5月在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
的ACS患者97例,男59例,女48例,年龄39~90岁,平均(63.6±12.9)岁。
选择同期该院健康体检正常者150例为正常对照组,男78例,女72例,年龄20~85岁,平均(59.7±16.2)岁。
所有患者均排除血管意外、终末期肾病、肝硬化、严重感染性疾病、胃肠道缺血及恶性肿瘤。
1.2 冠状动脉造影采用Seldinger技术,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由2名有经验的心脏
介入医师在不知患者分组情况下阅读分析,根据美国心脏病学会(ACC)的标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狭窄部位与邻近正常管径比较管径减少的百分比。
①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计算,按直径法[%狭窄=(1-(最小狭窄直径/近远端平均直径)×100]计算冠状
动脉狭窄程度。
②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确定,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中任何一支狭窄程度>50%为有意义病变。
根据狭窄病变累及冠状动脉支数,分为单支、双支、3支病变组,对于左主干病变者,无论LAD、LCX有无病变均归为双支病变组,若同时合并RCA病变则归为3支病变组。
③冠状动脉狭窄评分,采用Gensini积分法[3],根据造影结果,对每支冠状动脉
血管病变狭窄程度进行定量评定,狭窄程度以最严重处为标准:狭窄直径<25%计1分;25%≤狭窄直径<50%计2分;50%≤狭窄直径<75%计4分;75%≤狭窄
直径<90%计8分;90%≤狭窄直径<99%计16分;≥99%计32分,然后根据不同冠状动脉分支将以上得分乘以相应系数,具体如下:左主干病变,得分×5;左
前降支,近段×2.5,中段×1.5,远段×1;第一对角×1;第二对角×0.5;左回旋
支近段×2.5、远段和后降支均×1;后侧支×0.5;右冠近、中、远段和后降支均×1。
各病变支得分总和即为冠状动脉病变总积分。
若一支血管有两处以上狭窄,则以最严重的病变作为该支血管狭窄分数,若多支血管有狭窄则将各支血管狭窄分数累加,即为该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积分。
根据总积分数值分为轻度(积分1~30分)、中度(积分>30~60分)、重度(积分>60分)[4]。
1.3 IMA检测所有入选者冠状动脉造影前空腹取静脉血5 ml,及时分离血清,并
置入-80 ℃冰箱冻存,集中测定。
检测仪器采用的是Roche P800全自动生化分
析仪。
IMA的检测方法为白蛋白-钴结合(ACB)试验间接测定法,其原理为:无缺血个体血液中含有的白蛋白以天然的形式存在,钴离子可以牢固地和这种白蛋白的
N-末端结合,游离钴离子浓度低;而缺血个体血液中白蛋白的结构发生变化,形成IMA,钴离子与IMA的结合能力降低,游离钴离子浓度增高,通过二硫代苏糖醇(DDT)比色法测定反应体系中游离钴离子的浓度可反映钴与 IMA 的结合能力,通
过ACB间接反映IMA的浓度。
ACB值为白蛋白钴结合力,其数值越低,表明
IMA越高。
定义每毫升血清结合1 μg钴离子为一个单位[5-7]。
试剂采用宁波美
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IMA测定试剂盒及配套标准液和质控品。
在质控的情
况下,检测血清标本,我室IMA的正常值参考范围为<83.7 U/ml。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 16.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均数比较采用ANOVA方差分析和LSD检验进行两两比较,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IMA变化按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将ACS患者分为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3
支病变组。
结果显示,3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IMA水平水平显著升高(P<0.05),
双支病变组和3支病变组IMA水平均高于单支病变组(P<0.05),3支病变组IMA 水平与双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ACS患者血清IMA水平变化冠状动脉病变支数例数
血清IMA对照组15067.4±6.59 单支2980.5±5.28* 双支3685.1±5.77*#3支3286.0±5.93*#F值5.559P值0.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单支比较,#P<0.05
2.2 不同Gensini积分分组患者血清IMA的变化按Gensini评分分为轻度、中度、重度病变组。
结果显示,不同Gensini积分与对照组之间比较IMA水平水平显著
升高(P<0.05);中度病变组和重度病变组IMA水平均高于轻度病变组(P<0.05);
重度病变组IMA水平与中度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不同Gensini积分分组患者血清IMA的变化组别例数血清IMA对照组15067.4±6.59 轻度病变组3180.4±5.3* 中度病变组3283.5±4.5*#重度病变组3485.7±5.21*#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轻度病变组比较,#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合冠状动脉造影、血清IMA水平的检测,分析了97例ACS患者的血清IMA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同时依据Gensini 评分,将CHD患者的
冠状动脉病变分为轻度病变组、中度和重度病变组进行比较,并与血清IMA水平
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IMA由美国学者Bar-Or等[2]首先发现,系人血白蛋白( human serum albumin,HSA) 流经缺血组织时 N-末端氨基酸序列被修饰而形成。
在一过性心肌缺血后,IMA 在数分钟内即开始升高,4~6小时达峰值,12~24小时内回复到正常浓度,当存在持续性心肌缺血时,IMA 则会持续升高。
ACS为常见的CHD急症。
近年来,关于该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研究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在其防治对策方面出现了大量的新概念、新思路和新方法,它是以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破裂或其表面破损,继发出血、血栓形成,引起冠状动脉完全或不完全闭塞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急症,有效的急诊冠状动脉血运重建能够明显改善
AMI患者的心功能,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对于ACS患者来说,根据其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血运重建策略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8]。
Bar-Or等[2]在一项从急诊患者血清中寻找生化标志物的研究中观察到,UAP和AMI发作早期患者的HSA氨基末端与外源性钴Co2+结合能力下降,HSA转化为IMA,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快速比色法测定血中IMA,提示人白蛋白-钴结合能力测定有可能用
于心肌缺血的早期诊断。
Bar等[2]首次提出其可能是心肌缺血的标志物等。
随后
的研究证明,IMA 对心肌缺血不仅灵敏,而且有一定的特异性[9],并有研究认为,IMA在诊断ACS方面更重要[10],此后很多学者相继展开IMA多项研究。
IMA作为新型心肌缺血标志物,以其高敏感性、高阴性预测值的特点,在临床实
践中的应用价值不断呈现,尤其在心肌损伤可逆阶段为临床医生采取治疗措施争取了宝贵时间。
但是,在针对CHD的研究中,IMA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尚有争议,并且研究比较少。
付鑫等[11]检测196例ACS患者血清IMA,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并以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结果发现ACS患者中无冠
状动脉狭窄或冠状动脉狭窄程度<50%者38例,冠状动脉狭窄>50%者158例,其血清IM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冠状动脉狭窄>50%患者中,随着冠状动脉
病变程度的加重,IMA水平增加。
我们收集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心内科行冠状动
脉造影术的ACS患者,检测所有患者血清IMA水平,结合其造影结果,研究ACS患者血清IMA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本研究显示ACS患者血清IM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进一步证明了对于诊断ACS,IMA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最高[12]。
本研究检测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ACS患者血清中IMA水平,结果显示随病变严重程度增加,IMA水平增加,3组病变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IMA水平显著升高,但是3支病变组IMA水平与双支病变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我们根据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结果显示随着积分的增加患者血
清IMA水平也增加,但是重度病变组IMA水平虽高于中度病变组IMA水平,但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这可能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冠状动脉狭窄的严重程度有关。
综上所述,血清中IMA水平升高是比较肯定的一个CHD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提
示应用血清IMA水平可以在ACS发病早期辅助诊断ACS,同时血清IMA水平还
与CHD患者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对IMA水平明显升高的ACS患者应予以重视,对这部分患者应进行早期介入治疗,尽早重建血管,改善其预后。
因此,测定血清中IMA水平对ACS的发生和预测,以及对ACS患者的冠状动脉狭
窄严重程度、危险分层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样本量较少,时间短,有关IMA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
的相关性需要更进一步的前瞻性临床试验来证实,仍需临床医生、检验专家等多方协作、共同努力。
针对此研究我们会对ACS患者进行更加严格的筛选、增加标本
量和研究时间,提高其在ACS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参考文献:
[1] Fujimoto H, Yamagucli T. Definition and pathophysiology of ACS[J]. Nippon Rinsho,2006,64(4):611-616.
[2] Bar-Or D,Lau E,Winkler JV.A novel assay for cobalt-albumin binding and its potential as a marker for myocardial ischemia-a preliminary
report[J].J Emerg Med, 2000,19(4):311-315.
[3] Gensini GG. A more meaningful scoring system for determining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Am J Cardiol,1983,51(3):606.
[4] 杨军,王光辉,丁赛良,等.血清瘦素水平与冠心病危险分层及冠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J].重庆医学,2014,43(2):158-160.
[5] 李美忠,姜庆波.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测定缺血修饰白蛋白方法学评价[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9(7):492-495.
[6] 钟益刚,徐海鹰,王宁夫.缺血修饰白蛋白检测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进展[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2010,37(4):225-228.
[7] 严山,刘洁琳,温绍君.缺血修饰白蛋白与急性冠脉综合征[J].岭南心血管杂志,2010,16(1):67-70.
[8] 毛雅晶,凌琳,叶家欣,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sST2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相关性[J].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2,20(6):557-560.
[9] Sinha MK, Gaze DC, Tippins JR, et al. Ischemia modified albumin is
a sensitive marker of myocardial ischemia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J]. Circulation,2003,107(19):2403-2405.
[10] Abadie JM, Blassingame CL, Bankson DD, et al. Albumin cobalt binding assay to rule out acute coronary syndrome[J]. Ann Clin Lab Sci,2005,35(1):66-72.
[11] 付鑫,戴显松,吴桂平,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缺血修饰清蛋白水平与冠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6):16-17.
[12] 张奇,翁志远,黄亚辉.联合测定缺血修饰白蛋白等生化标志物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诊断的价值[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3,22(4):321-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