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体学生都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听朱乐平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的体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体学生都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听朱乐平老师的“用字
母表示数””的体会
雷玉芳
【摘要】<正>教学片段(多媒体依次出示)小红的年龄:a=1a=2a=3小红爸爸的年龄:a+30=1+30a+30=2+30a+30=3+30师:"a=1"是什么意思?这时候的"a+30"呢?"a=2"时呢?"a=3"时呢?(多媒体出示)4 4+30…………a a+30师:想一想,4与a有什么不同?(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认真地思考。
学生陆续举起手)
【期刊名称】《小学教学:数学版》
【年(卷),期】2014(000)009
【总页数】1页(P22-22)
【关键词】教学片段;示数;乐平;教育家陶行知;朱老师;加减乘除;语出惊人;等待时间;采生;课堂教学
【作者】雷玉芳
【作者单位】山东聊城高新区教研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5
教学片段
(多媒体依次出示)
小红的年龄:
a=1
a=2
a=3
小红爸爸的年龄:
a+30=1+30
a+30=2+30
a+30=3+30
师:“a=1”是什么意思?这时候的“a+30”呢?“a=2”时呢?“a=3”时呢?(多媒体出示)
4 4+30
…… ……
a a+30
师:想一想,4与a有什么不同?
(教室里静悄悄的,学生认真地思考。
学生陆续举起手)
生:4是一个整数,a是一个未知数。
生:4是一个已知数,a是一个未知数。
生:4是一个准确数,a是一个未知数。
生:4可以用来做加减乘除运算,a不知道是什么数,不可以用来做加减乘除运算。
(被同学们否定)
生:a是一个待定的数,而4是一个知道的数。
生:a是一个未知数,4是一个已知数,也就是说a是一个变量,4是一个定量。
(会场上出现了嗡嗡的议论声)
师:这些同学说得都非常好!(指最后发言的学生)刚才这位同学说的那句话,谁听懂了?
(此时只有3个学生举手)
师:你能再说一遍,让更多的同学听懂你说的话吗?
(最后发言的学生又重复了一遍:a是一个未知数,4是一个已知数,也就是说a
是一个变量,4是一个定量。
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说4是定量,a是变量?
(举手的学生明显比原来多了许多。
老师找了5个学生进行回答,都回答得比较
到位)
师:(总结)4只表示小红的一个年龄,a可以表示小红所有可能的年龄。
听课感悟
1.精彩的课堂贵在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
有关研究显示:成年人等待答复的耐心通常不超过1秒——这样短的时间孩子根
本来不及思考。
而当“等待时间”增加到3秒以上,孩子们的回答往往更合逻辑、完整和带有创造性。
这节课,我记录了一下时间,从朱老师提出问题到第6个学生回答用时2分钟,
老师始终没有说话,而是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静静地思考。
只是当学生举起手时才让学生回答。
当第1个学生回答完后,老师没有急于以评价来打扰学生的
思考,而是给了第2个、第3个……学生回答的机会和其他学生进一步思考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有了充足的思考时间和良好的思考环境,学生才有了深刻的思考和领悟,才有了语出惊人的表现。
2.精彩的课堂妙在教师准确及时的追问。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非问不明。
”教学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巧妙追问,
无疑会给课堂教学带来精彩。
有效的追问源于正确的教学理念、明确的教学目标、灵活的教学机智和准确的语言表达,这是课前精心设计与课堂动态生成的有机结合。
当最后一个学生说出“a是一个未知数,4是一个已知数,也就是说a是一个变量,
4是一个定量”时,朱老师没有像很多老师那样,眼睛发亮,赶紧表扬“这个同学说得太好了”,而是问:“刚才这位同学说的那句话,谁听懂了?”这么精彩的发言居然只有3个学生听懂了,教学不能到此为止。
朱老师又让第6个学生重复了一遍,于是举手的同学明显比原来多了许多。
学生是真的听懂了吗?朱老师又随机找了5个学生说明对这句话的理解,看到同学们都理解到位了,才肯罢休。
课堂不能用1个学生的精彩来代替整堂课的精彩,全体学生都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教师在课堂上要适时准确地采用追问的艺术,以确保学生的全部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