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下册高效课堂资料第五单元背诵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均国中共 高应两潮服党事从进件行是政第指府一什次么之合?管作大理的革原命与因 失训? 败国 的练民 原”大 因革 ?命 我兴 们起 从后 中--的 可--陈重 以独大吸秀事取件什有么哪经些验?教其训?
原因:①“打倒列强,除军阀”成为人民的共同愿望。
必要性
②工人运动失败的经验教训。
③中共明确提出建立各民主阶级联合阵线的主张。 中共三大确立与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可能性
④孙中山态度转变,同意国共合作。
⑤共产国际的指导
事件:①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 ②北伐战争 ③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
高潮事件:北伐战争
原因:
客观:中外反动势力联合力量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划分国民党“右派”和“左派”
的标志是以“是否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是否赞成国共合作作为分水岭”)叛变革命;
主观:年幼的中共缺乏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最主要的是中共主要领导人犯了右倾错误。
爬雪山

夺 泸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遵义会议 召开
中华苏维埃共 和国临时中央 政府所在地
1934.10.瑞金
红一方面军 长征1
开始长征
内 容
遵 义 会 议意

①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 ②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③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④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
①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事实 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 导 ②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
教训:A.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B.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广州国民政府于1925年7月1日在广州成立,汪精卫任主席, 北伐在即,孙文刚刚去世。 1926年7月由广州出发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至1926年10月全部 占领武汉三镇。11月8日把中央党部和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武汉国民政府其实并非新成立的一个国民政府,而是国民政 府经过与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右派势力的尖锐复杂斗争后决 定迁往武汉办公。 1927年3月20日,武汉国民政府正式成立,由尚在回国途中的 汪精卫任主席。武汉国民政府本是广州国民政府的直接继承 和发展,是国共两党合作的政府,而且共产党员已直接参加 该政府,理应把它视为与广州同一的政府。但因蒋介石在 1927年4月18日南京另立国民政府,使武汉政府与广州政府的 “同一”性发生了动摇,只能看作是第二个国民政府。“七 一五”政变后,宁汉合流,武汉方面于8月19日宣布“迁都南 京”。1927年10月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一直延续到1949国民 党在大陆垮塌。
工农联盟情况
没有得到农民的广泛 支持,孤军奋战
工农联盟
经验或教训
缺乏马克思主义政党 的正确领导是其失败 的主要原因
布尔什维克的正确 领导是革命胜利的 主要原因
启示
法国资产阶级仍处于上 资本主义可以被社 升阶段,建立无产阶级 会主义取代 专政的基础根本不具备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思想
农村包围城市
主要是武装斗争 历经长期的艰难斗争, 终于建立新中国
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演变
理论:马克思主义 尝试:巴黎公社 实现:十月革命 发展: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单元知识体系构建
项目
巴黎公社
十月革命
革命理论 革命道路 斗争方式
缺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 有力指导 城市暴动,局限于首都
武装斗争
列宁主义
城市到农村 和平与武装斗争相 结合
革命进程
进展迅速,但很快失败
进展十分迅速, “轻而易举”取胜
“左派”(或左翼)、“右派”(或右翼)来自法语。这一对词语诞生 于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时期,拥护激进革命的人恰好坐在议会的左边,而主张温和 的保守派(立宪派) 坐在右边,于是,人们习惯上将革命的一派称为“左 派”,反对革命的一派称为“右派”。
右倾是指思想落后于实际,不能随变化了的情况前进,企图开历史倒车 的思想和行为。在政治上往往表现为或是反动的、投降的或是悲观的、 保守的。如对反革命势力妥协退让而葬送革命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 与右相对的左,是指革命的、思想进步的。如在文化战线上,积极投身 革命的是“左翼作家联盟”。
淞沪会战 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正面战 太原会战 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 平型关大捷
工农联盟
中共的正确领导是革 命胜利的最基本经验
只有中共才能领导中 国革命取得胜利
重点背诵:
1.《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2.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
验和教训 3.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
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4.为何说有了中共,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5.中共二大纲领确立的建国目标是什么?与一大相比有何进步? 6.国民大革命大革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教训? 7.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是什么?有何意义? 中国为什么要走井冈山道路 8.列举正面战场的重大战役及其意义?两个战场的关系? 9.为何说抗日战争是百年来中国第一次取得的完全的胜利? 10.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
意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以及全民族抗日局面的形成打下了重要基 础,国共两党解开了由分裂对峙到团结抗日的序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如何建立的?
①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了建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②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③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发表《中国共产党为 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④第二天,蒋介石发表宣言,承认中共的合法 地位。这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1931.“ 九一八” 1935年“华北事变”
1937.7.7“卢沟桥事变” 1937.8.13“八一三事变”
1937.12.13占领南京 1938.10占广州、武汉
日军不断扩大侵华 战争,战火遍及近 半个中国。给中国 造成巨大的人员伤 亡和财产损失。
1937---1945年全民族抗战时期的主要军事斗争
3.中共三大主要内容:确定了同孙领导的国民党合作的方针。
中国近代中央政权变化
清(北京) 北洋军阀(北京) 国民政府(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
1912
1927
1949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4-1928.12),民国军阀势力之一,由袁世凯掌权后的北洋新 军主要将领组成。袁死后,无人具有足够能力统领整个北洋军队及政权,各领导人以省 割据导致分裂,以军队为主要力量在各省建立势力范围。在名义上仍接受北京政府的支 配。但北京政权实际上由不同时期的军阀所控制,故而在北洋军阀时期,北京政府又有 北洋军阀政府(简称北洋政府)的称呼。历史上把长江吴淞口以北的军阀也称北洋军阀。
但是,“左”不同于左。 “左”是指思想超越客观过程的一定阶段,离 开了当时大多数人的实践,离开了当时的现实性,坠入空想、盲动和冒进。 如中国历史上王明“左”倾机会主义,给中国革命和党造成严重损失;如 新中国成立后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等都超越了当时的生产 力发展水平。
1927年大革命失败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中国社会的两大矛盾形成汇流,集中表 现为中国人民同国民党反动派之间的矛盾,即国内的阶级矛盾居于主导地位.具体表现为 国民党控制的南京国民政府确立了在全国的统治,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共产党领 导的工农武装建立红色政权,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形成了国共对峙局面.
单元复习策略
①要从宏观上把握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形成发展的脉络和演进规律:理论产生—尝 试---革命实践—发展; ② 一要把握一条基本线索: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无论是巴黎公社、俄国 十月革命以及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都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息息相关,它们在实践 的过程中,印证、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二要突出四个重点:一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基本理论和意义;二是 巴黎公社成立的特殊历史条件、政权的性质、失败原因和教训;三是俄国十月革 命爆发的历史条件、重大历史意义;四是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内容及意义;革 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过程;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及中华人民共和 国的成立及意义;土地改革。
中共为挽救大革命进行的努力:武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八七会议
秋收起义后,起义部队被迫退守文家市,在这重新制定了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 夺取政权的革命路线,史称文家市决策。党的工作重心开始逐渐由城市向乡村 转移,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 三湾改编指的是1927年9月29日至10月3日,毛泽东在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领导 了举世闻名的"三湾改编"。从政治上组织上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 党建设新型人民军队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实践,标志着毛泽东建设人民军队 思想的开始形成。 三湾改编初步解决了如何把以农民及旧军人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为一 支无产阶级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保证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政治建 军的基础。
因为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对象是帝国主义和北 洋军阀封建势力,而不是资产阶级,资产阶级当时是革命的动力而非革命对 象中。共“二大”修改了“一大”的目标,这样做是不是意味着放弃了“一大” 目标?说明了什么? 没有放弃,实际上确立了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策略。 说明:党对中国国情的认识加深,在理论上逐步走向成熟。
府院之争指民国五年至民国六年(1916年至1917 年), 以黎元洪为首的总统府集团与以段祺瑞为 首的国务院集团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之后黎 元洪请督军团团长张勋于6月14日入京调解。张 勋入京后,拥立宣统复辟。事件为段祺瑞所镇 压,黎元洪于事后辞去总统职,总统改由冯国 璋担任。反映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争斗。
三要理解一个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在指导各国革命实践的同时,又通过各国 的实践印证、丰富和发展了自身。马克思主义对人类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③结合中俄两国的经济状况、阶级状况,分析比较中俄革命道路的差异。认识马 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各国实际相结合是革命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④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角度来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北伐战争、国共十年对峙、抗 日战争、解放战争中的主要活动。
井冈山道路: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的的道路。 工农武装割据: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 为中心内容,以农村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的三者密切结合。 苏俄道路:先占领城市,再夺取农村,即“城市中心论”
1936年10月,
三大主力在会
宁会师
会宁
过草地
1935年10月, 红一方面军胜 利到达陕北
①1935年中共发表《八一宣言》,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②1936年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西安事变为什么能和平解决?有何意义?
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全国人民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努力联合国民政府共同抗日;苏联的支持,美英与日 的矛盾,国民党内部的分化,亲美派与亲日派的矛盾等,都是西安事变能和 平解决的原因。
称从此“参后国加民人我大员革看们命:”有的的工人原人、因力农:民务、小全资产用阶在级、民民族众资产方阶级面等,参加万, 勿参加政 府工作。 从规模看:农民运动、工人起义,军队北伐战争
从波及范围看:从珠江流域到北—京—,《波中及央大给半鄂个区中国的信1926.7.29》
国从结民果党看:“基当本推然翻北处洋于军阀国统民治 革命之领导地位”;“工农武装
决自身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③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随着日本不断扩大侵略,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国民政府对 日本侵略实行不抵抗政策,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这时中共领导的抗日反蒋 斗争、人民自发的抗日活动和国民党内爱国官兵的抗日活动,形成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 潮.1935年,日本制造了华北事变,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此后, 国共两党政策都作了调整.
1.为何说有了中共,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1)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3)新的革命纲领: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纲领 (4)新的革命目标:以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远大目标
2.中共二大纲领确立的建国目标是什么?与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