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整理与复习:小数、负数的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 五年级数学上册(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
第1课时小数、负数的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内容:
课本第110-111页。
教学目标:
1.学生加深对小数和负数以及小数性质的认识,能用小数或负数表示实际数量;能应用小数的意义进行数的改写,会比较小数大小,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加深对字母表示数的理解,能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数量和数量关系。
2.学生能进一步体会小数和负数的实际意义,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了解小数和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发展相应的数感,进一步感受含有字母的式子在数学表达中的作用,体会代数思想。
3.学生体验到与同学交流和成功学习的乐趣,感受数学的意义和价值,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小数、负数的认识和字母表示数。
教学难点:
小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自主整理。
(6分钟左右)
在学生自主整理时,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几个整理比较有条理的以备展示所用。
二、集体梳理重难点(4分钟左右)
几位同学展示自己整理的知识点及有疑问的地方。
其余同学作适当的补充及答疑解惑。
三、巩固练习。
(20分钟左右)
1.自主完成练习单,完成后可在小组中先交流自己的想法。
练习单
在探究本上完成如下练习:
(一)基本练习。
完成书本第110-111页第1~7题。
第1题:分数和小数之间是怎么互化的?
第2题:说说在数轴上找点的方法是什么?
第3题:说说数的改写和求近似值的方法?它们有什么区别?
第6、7题:先说说数量关系再用字母表示。
(二)创编题
1.填空
(1)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位,右边第二位是()位。
(2)3个千和3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3)2.35是由()个1、()个0.1和()个0.01组成的。
(4)在○里填上“>”“<”或“=”。
0.82○0.86 1.01○0.999
4.3○4.300 0.507○0.57
2.儿童剧场楼上有A排座位,每排22个;楼下共有B个座位。
用式子表示这个剧场的座位数,并计算当A=15,B=720时,这个剧场一共有多少个座位?思考:解答以上题目的关键是什么?需要注意的是什么?
(时间15分钟)
3.集体交流。
四、课堂总结。
(5分钟左右)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呢?
教学板书:
第1课时小数、负数的初步认识、用字母表示数
分数和小数之间互化
说说在数轴上找点的方法
说说数的改写和求近似值的方法
数量关系再用字母表示
教学反思:
本次总复习是第一课时,关于数的认识。
从数的产生开始,介绍数的发展,体会数的发展就是数学的发展史,认识到数在数学中的重要地位,激起学生对数的重视。
“这学期,我们学习了哪些数”?问题直指复习的内容与范围。
使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开门见山。
在交流中学会整理,在比较中学会结构知识,在结构中体会知识之间的广泛联系。
结构知识是方法也是教学的目标。
复习课就是要把知识结成网,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
本课的知识结构化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让学生自己结构知识,形成自己理解的网络,第二部分就是知识深层次的结构化,使知识能形成一个系统,这也是学生最难理解的,因此借助数轴,直观、明了,在讨论中理解,在交流中提高,使自然数、小数、负数结构成一个新的数系。
第一个实例,让学生体会小数的价值,其实小数的起源就是量不足,让学生回到源头来认识知识,这样理解更深刻。
第二实例,将两部分内容紧密联系起来,即用字母表示数和负数的认识,在介绍负数产生的历史的过程中,展现了“历史
相似性”发生原理,使学生经历了知识“再创造”的过程,这样学习才是深度发生的学习。
学习不是简单的接受与掌握,而是不断的结构新的结构,而新的结构产生的触角之一便是问题,有了问题,就有了思考,有了思考,就会产生可能的潜在发展区。
不断的促进学生反思、诘问,也是课堂学习的延续。
下课,只是一节课的结束,更应是一个新学习的开始。
小数的历史的介绍只是一种告诉、一种对学生可能问题的回应,期望它能给学生打开一扇新的窗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