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 6.1 亚洲及欧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
1.总结亚洲地形的主要特征: (1)地形以_高__原__、_山__地__为主,平均海拔高。亚洲的_山__地__和__高__原__ 约占总面积的3/4,全洲平均海拔950米,是除_南__极__洲__以外平均海 拔最高的大洲。 (2)地面_起__伏__大__,高低悬殊。亚洲有世界上最高的_青__藏__高原和 地势低平的西西伯利亚平原。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_珠__穆__朗__玛__峰__, 是世界最高的山峰,号称“地球之巅”;_死__海__的湖面,是世界陆 地表面最低处。
【预习提示】 1.亚洲、欧洲各有哪些气候类型? 2.亚洲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什么? 3.亚洲水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 4.欧洲的河流有什么特征? 5.亚洲和欧洲的人口各有哪些特点?
一、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1.读图、描图、填图:
2.总结亚洲的气候特征: (1)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亚洲面积广大,地跨_寒__、_温__、_热__三带,除_温__带__海__洋__性__气候外, 其他主要气候类型都有分布。 (2)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显著: ①各地气温差别显著:赤道附近的_马__来__群__岛__年平均气温在26℃ 左右;西伯利亚东北部的小镇奥伊米亚康,曾观测到-71℃的低 温纪录,是北半球的“_寒__极__”。②各地干湿差异显著:各地_距__海__远__近__不同, 加上气流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这里有降水丰沛的世界“雨极”,也有终年 少雨的干旱地带。
(3)东部和南部的季风气候典型。 亚洲地处世界最大大陆的东部,濒临世界最大的海洋,_海__陆__差__异__ 特别显著。
3.合作探究: 请从海陆因素、纬度因素、洋流因素和地形因素四方面分析欧 洲温带海洋性气候形成的原因。 答案:(1)海陆因素:三面临海,形似亚欧大陆向西凸出的“大半 岛”;大陆轮廓破碎,海岸线漫长曲折,绝大部分距海不远。 (2)纬度因素:大部分位于北纬36°~70°之间,终年盛行来自 大西洋的温暖湿润的西风。(3)洋流因素:沿岸有北大西洋暖流经过, 使西北部沿海地区显著升温。 (4)地形因素:山脉多为东西走向,平原广阔,连成一片,有利于 大西洋上的暖湿空气地理位置的方法,探究欧洲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从东西半球看,欧洲主要位于_东__半球;从南北半 球看,欧洲全部位于_北__半球。 (2)纬度位置:欧洲大部分位于_北__温__带、_中__纬度地区。 (3)海陆位置:西临_大__西__洋,北临_北__冰__洋,东与_亚__洲相连,南隔 地中海与_非__洲相望。
【名师点睛】 分析大洲的地形特征,可借助区域内各地理要素的联系,如 从亚洲大河的流向上可以进一步分析出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 势特征。
三、学会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1.查找定义: (1)地方时:把一天当中太阳位置_最__高__的时刻定为当地的12时, 并依此推定一天的时间,这就是“_地__方__时__间__”(简称“地方
2.读图思考:
(1)亚洲哪些地区人口分布稠密,哪些地区人口分布稀疏? 答案:亚洲东部和南部人口稠密,亚洲中部、西部和北部地区人 口稀疏。 (2)欧洲的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 答案:欧洲除北部寒冷地区人口稀疏外,绝大部分地区人口稠密。
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 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 赤道以南 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太平洋、 北冰洋和印度洋 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 起伏大,高低悬殊 中部高,四周低
时”)。
(2)格林尼治时间:国际上规定,以经过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 址的__0_°_经线的地方时间作为_标__准__时间,这就是“格林尼治时 间”(又称“_世__界__时__”)。
(3)北京时间:我国首都北京所在的_东__八__区__的区时,是全国统一 使用的时间。 (4)国际日期变更线:为了避免日期的混乱,国际上规定,大致以 _1_8_0_°__经__线作为地球上“今天”与“昨天”的分界线,这就是 “国际日期变更线”(又称“_日__界__线__”)。
1.阅读、了解: (1)亚洲全称“_亚__细__亚__洲__”,意为“_东__方__日__出__之__地__”;欧洲全 称“_欧__罗__巴__洲__”,意为“_西__方__日__落__之__地__”。 (2)亚洲和欧洲的_大__陆__部分连为一体,称为_亚__欧__大__陆__,面积达 _5__0_0_0_多__万__千米2。
第六章 认识大洲 第一节 亚洲及欧洲 一 “亚细亚”和“欧罗巴” 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
【预习提示】 1.“亚细亚”“欧罗巴”的意思是什么? 2.亚洲、欧洲的地理位置如何描述? 3.亚洲同时跨越哪几个半球?主要部分在哪个半球? 4.亚洲地形的三大特征是什么? 5.亚洲有哪些特殊的地形?
一、“亚细亚”和“欧罗巴”
二、大河众多的亚洲 1.查找亚洲河流概况: (1)_长__江__的长度和流量都居亚洲首位、世界第三。 (2)湄公河在我国境内称_澜__沧__江__,是亚洲流经国家_最__多__的一条 国际河流。 (3)亚洲中部的_锡__尔__河和_阿__姆__河是世界著名的内流河。
2.读图、填图:
3.总结归纳亚洲水系的主要特点: 一是水系结构呈_辐__射__状__,形成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周围海洋的 外流水系;二是_内__流__流__域__面__积__广大。
2.总结亚洲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主要位于_东__半球和_北__半球。 (2)纬度位置:北部深入_北__极__圈__内,南部延伸到_赤__道__以南。 (3)海陆位置:东、北、南三面分别濒临_太__平__洋__、北冰洋和 _印__度__洋__,西与_欧__洲__相连,西南与_非__洲__为邻,东北隔_白__令__海峡 与北美洲相望。
主要位于东半球,全部位于北半球 大致位于36°N~70°N之间 西、北、南三面分别濒临大西洋、 北冰洋和地中海 以平原为主,世界上平均海拔最低的大洲 地势南北高,中部低
复杂多样 大陆性 季风
长江、湄公河 水系结构呈辐射状,形成从 中部高原山地流向海洋的外流水系; 内流流域面积广大
63%
海洋性 莱茵河、多瑙河 河网稠密,水流平缓,河流
三、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1.查找亚洲和欧洲的人口概况: (1)亚洲的人口: 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大洲,总人口达_4_3_亿__(2008年),约占 世界总人口的_6_3_%_。世界上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大多数在_亚__洲__。 (2)欧洲的人口: ①人口特点:总人口达7.36亿(2008年),居世界各大洲第_3_位。 城市化水平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70%以上。欧洲是世 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②面临的人口问题:老年人口所占比例 _大__,_人__口__老__龄__化__现象较为严重。
4.合作探究: (1)结合亚洲主要河流发源示意图,分析亚洲的大河分别流入哪 几个大洋。从总体上看,亚洲水系的特点与地形有什么关系?
答案:①亚洲大河分别流入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②亚洲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势影响,亚洲水系结构呈辐射 状从中部高原山地流向周围海洋。
(2)水系的特征受地形和气候的影响,请结合欧洲水系的地形和 气候归纳欧洲水系的主要特点。 答案:①受平原地形的影响,欧洲河网稠密,水流平缓。 ②受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影响,水量丰富,径流量季节变化小。 ③航运价值高,绝大部分为外流河。
(3)地势_中__部__高,_四__周__低。“_世__界__屋__脊__”青藏高原雄踞亚洲 中部,喜马拉雅山脉等众多高大的山脉,以_帕__米__尔__高__原__为中心 向四周延伸。平原多分布在大陆_边__缘__。 (4)大陆_东__侧__和_东__南__侧有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典型的呈弧形 排列的群岛。
短小,水量丰富,航运价值高
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大, 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2.合作探究: 为什么世界各地时间存在着差异?如何换算不同地点的时间? 答案:(1)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东边的时间早于西边的时间。 (2)换算不同地点时间的方法:每隔一个时区,时间相差1个小时, 相隔几个时区就相差几个小时。向东过一个时区加1个小时,向 西过一个时区减1个小时。
二 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 大河众多的亚洲 亚洲的人口与国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