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影像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初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卫生产业
CHINA HEALTH
INDUSTRY
[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GH 180051)。
[通信作者]金恩浩(1967-),男,博士,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医学影像学教学理论,腹部影像学,E-mail:enhaojin@。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长足发展,特别是近二十年随着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医学影像学已从单一的形态成像诊断发展为形态成像、功能成像和代谢成像并用的综合诊断。
影像检查已成为临床诊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临床医生对影像检查的依赖性越来
越强,临床医生只有具备扎实的综合影像学知识和正确的影像诊断思维,熟悉各种影像成像技术在不同疾病诊断中的优势与局限,才能做到对各种检查技术的合理选择和优化组合。
而对于医学影像学教学来说如何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保证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疾病的诊断,了解影像学最新的发展动态,建立正确的影像诊断思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该研究通过调查分析影响非影像学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效果的相关因素,探讨提高学生影像诊断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DOI:10.16659/ki.1672-5654.2020.35.013
非影像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初探
金恩浩,张英,金光玉,孙玉今,崔虎哲,崔美玲
延边大学医学院影像医学教研室/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吉林延吉
133000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分析非影像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探讨提高学生影像诊断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
方法对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及麻醉学专业学生199名,住培生44名及讲课教师14名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能力、学生的学习热情等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结果学生及教师认为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主要因素,而住培生认为学习热情是最主要因素。
57.3%的学生及60.5%的住培生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57.3%的学生、23.3%的住培生及78.6%的教师认为医学影像学教学缺少临床实践。
结论非影像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要重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习热情、临床实践对教学的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符合现代医学影像学的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医学影像学;教学法;教学效果;临床医学[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20)12(b)-0013-03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Teaching of Medical Imaging for Non-imaging Majors
JIN En-hao,ZHANG Ying,JIN Guang-yu,SUN Yu-jin,CUI Hu-zhe,CUI Mei-ling Department of Radiology,Yanbian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Department of Radiology,Affiliated Hospital of Yanbian University,Yanji,Jilin Province,133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eaching methods to improve students'thinking ability in imaging diagnosis by investi⁃gating and analyzing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non-imaging majors in medical imaging teaching.Methods A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among 199clinical medicine and anesthesiology majors in 2016,44resident students and 14Residen⁃cy Applicant.The survey included: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content,teachers'ability,and students'enthusiasm for learning.Results Students and teachers believe that teaching method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influencing teaching ef⁃
fects,while Residency Applicant believes that learning enthusiasm is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57.3%of the students and 60.5%of the resident trainees are accustomed to the traditional instillation teaching method.57.3%of students,23.3%of live students and 78.6%of teachers believe that medical imaging teaching lacks clinical practice.Conclusion The teaching of medical imaging for non-imaging majo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ole of teaching methods,teaching content,learning enthusiasm,and clinical practice in teaching,and constantly explore teaching theories that conform to modern medical imag⁃ing in practice to improve teaching quality.
[Key words]Medical imaging;Teaching method;Teaching effect;Clinical medicine
13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卫生产业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
2018年9月—2019年7月对延边大学医学院两个
专业学生、影像医学教研室教师及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的住培生进行了相关的调查研究。
具体包括2016级临床医学专业及麻醉学专业学生199名,住培生44名(毕业后1~3年)及讲课教师14名。
1.2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不记名方式集体调查,要求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逐条回答问卷提及的每个问题。
调查内容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师能力、学生的学习热情等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及对医学影像学教学的合理建议。
调查共发放问卷227份,收回有效问卷160份,有效回收率为70.5%。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根据资料性质和类别采用描述性分析。
2结果2.1学生的评价
学生认为影响医学影像学教学效果的最主要的3个因素分别是教学方法31.1%、学习热情27.2%、教师能力14.6%。
57.3%的学生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
其次是案例式教学38.8%。
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是缺少临床实践57.3%和教学内容多33.0%。
2.2住培生的评价
住培生认为影响医学影像学教学效果的最主要的3个因素分别是学习热情30.2%、课堂氛围30.2%、教学
方法16.3%。
60.5%的住培生习惯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其次是案例式教学34.9%。
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是教学内容多53.5%和缺少临床实践23.3%。
2.3教师的评价
教师认为影响医学影像学教学效果最主要的3个因素分别是教学方法78.6%、学习热情14.3%,教师能力7.1%。
78.6%的教师提倡案例式教学,其次是传统的灌输式教学21.4%。
医学影像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别是;缺少临床实践78.6%,教学内容多21.4%。
各研究对象对医学影像学教学调查问卷的汇总结果见表1。
3讨论
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已经成为现代高等教育改革的主流。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对医学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
加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是临床医学教学改革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
对非影像医学专业而言,学生通过医学影像学的学习,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影像学检查,达到对疾病的正确诊断,进而进行准确的治疗是教学的最终目的。
为此,国内外相关机构做了一些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不少问题[1-5]。
首先,不能合理地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
目前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教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和学生为主体的案例式(case-based learning,CBL)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等。
每一种教学方法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必须根据教学内容灵活、有目的地选择使用,才能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其最大的作用。
比如PBL 学习法,虽然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对学生自学能力及授课教师要求高,需要充分的课前准备时间和讨论时间,学习效果评价体系不完善等缺点。
该研究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和教师认为,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主要因素,而住培生认为学习热情是最主要的因素,学生、住培生大部分习惯于灌输式教学方法。
分析原因可能是国内学生习惯于从小学开始的长期灌输式教学方法,同时学习任务繁重,学时少,忙于应付终结性考试,因此习惯于不需要大量课前准备的灌
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推荐)
存在问题
调查内容教学方法学习热情教师能力课堂氛围教学内容
灌输式案例式其他
缺少临床实践教学内容多其他
项目32(31.1)28(27.2)15(14.6)13(12.5)15(14.6)59(57.3)40(38.8)4(3.9)
59(57.3)34(33.0)10(9.7)学生103份7(16.3)
13(30.2)3(7.0)13(30.2)7(16.3)26(60.5)15(34.9)2(4.6)10(23.3)23(53.5)10(23.3)住培生43份教师14份11(78.6)2(14.3)1(7.1)0(0.0)0(0.0)
3(21.4)11(78.6)0(0.0)11(78.6)3(21.4)0(0.0)
表1不同研究对象对医学影像学教学效果评价[n (%)]
14
.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国卫生产业
CHINA HEALTH
INDUSTRY
输式教学。
住培生则通过临床住培培训,充分体会了学习热情、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了主动学习才是学习的关键。
而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教学效果,不断尝试各种教学方法,比如案例式教学,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情况下,为学生提供更多生动的临床案例,加深印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影像诊断思维。
进行案例教学时,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由教学小组讨论确定各章节的典型案例,主要是各章节的重点内容和基本疾病,围绕着这些案例教师进行充分的备课及课件制作。
比如呼吸系统的肺癌、肺脓肿、支气管扩张的CT 表现;循环系统的二尖瓣狭窄、主动脉夹层、肺动脉栓塞的CT 表现等。
授课时,教师先讲授相应章节的教学目标和重点内容,然后提出讨论案例,学生根据病史、临床资料、影像表现对案例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影像诊断,提出鉴别诊断。
教师在讨论过程中,主要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对偏离中心较远的讨论及时引回,肯定正确思路,逐步引导学生做出准确的影像诊断。
因此,只有充分理解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与限度,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水平、知识结构等灵活运用,才能提高讲课质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非影像医学专业,一般来说,理论性强、基础性的内容,如各种影
像设备原理、其各自的优缺点、在各系统疾病诊断中的
应用等以传统教学方法为主,需要引导和拓展学生影像诊断思维,培养正确读片方法的内容,如常见疾病的典型征象、鉴别诊断等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再辅以PACS 实验教学、网络教学、翻转课堂等,调动学习热情,体验临床病例,加深印象,帮助学习记忆
[6-7]。
总体
来讲,教学内容要体现前沿性与时代性,及时将学术研
究、科技发展前沿成果引入课程。
教学方法要体现先进性与互动性,大力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与个性化学习。
另外,大多数的学生、住培生及教师均认为,医学影像学教学缺少临床实践,教学内容多,知识掌握不牢。
医学影像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解剖、病理、临床、物理、计算机等知识,教学内容主要是各种影像设备的原理及对医学影像图像进行观察、分析,总结影像表现及其特征,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最终做出准确诊断[8]。
尽管在理论课教学中,已经将X 线、CT、MRI 等
各种设备的优势与不足、常见疾病的影像学表现、特征
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对各种影像检查设备的特点及常见疾病的影像征象有了初步的认识,但没有充分的临床实践,强化认识和理解,比如MRI 检查的软组织分辨力高,有利于确认病变的组织特性,能够检出X 线、CT、超声
检查难以或不能发现的超急性期梗死、脑内小转移瘤、早期小肝癌、骨挫伤、关节软骨退变和韧带损伤;早期胰腺炎时,CT 窗宽、窗位的调节对判断胰腺周围少量渗出液的作用,纵隔病变的CT 值对判定组织特性的重要性等等,只凭教师的讲解往往不能给学生直观的体会。
如果通过实习课,让学生亲身体验、接触检查设备和临床病例,直观地体会X 线、CT、MRI 等各种影像设备的性能、优势与不足,准确分辨正常、变异与病理改变的影像学特征,恰当解释影像所反映的病理、生理变化,让学生真正体会“同病异影,同影异病”的含义,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影像思维和临床胜任力的培养奠定基础[9-10]。
综上所述,非影像专业医学影像学教学要重视教学
方法、教学内容、学习热情、临床实践对教学的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符合现代医学影像学的教学理论,提高教学质量,努力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正确影像诊断思维能力的新时代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董福仁,张祥林,王刚.微课联合“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
模式在医学影像专业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
9(13):15-17.
[2]李涛,张晶,杨立.问题式教学结合案例式教学在心血管影
像培训中的价值[J].安徽医药,2017,21(5):972-974.[3]袁小平,陈建宇,李勇,等.TBL 结合创新思维教学在医学影
像学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估[J].继续医学教育,2018,32(11):41-42.
[4]王艳芳,廖美焱,朱冬勇,等.基于PACS-HIS 系统的影像教学及评估数据库的建立[J].中国数字医学,2017,12(7):78-80.
[5]孟鑫,蔡庆斌,周健,等.CBL 联合PBL 双轨教学模式在留学
生医学影像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
(28):67-68.
[6]张洁,靳二虎.留学生影像诊断学见习课全英语教学的体
会[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5):394-395.
[7]沈俊杰,马宜传,朱广辉,等.PACS 系统联合PBL 方法在影
像专业规培生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
10(36):1-3.
[8]赵宇,滕婷,祝因苏,等.医学影像教学翻转课堂的应用探
析[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4):130-132.
[9]金恩浩,全松石,裴建国,等.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的
医学影像学教学模式改革初探[J].延边大学医学学报,2015,
38(4):345-346.
[10]陈振华,李浪,欧利红,等.利用PACS 系统提高临床专业
医学生的影像诊断思维能力[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9,
29(11):127-128.
(收稿日期:2020-09-10)
15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