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元检测题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1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宣 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目的和策略原则
言》 《共产党宣言》第一次较为完整系统地阐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
意 基本原理,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
义
_马__克__思__主__义___
的诞生
通过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深刻剖析,马克思创立了
《资本 论》的 出版
内容 地位
__剩__余__价__值__学说,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本家剥 削的秘密 《 10 __资__本__论____》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重要的文 献之一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课标导航·明晰目标】
课程标准
学科素养
通过了解马克思主义
1.运用归纳法掌握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历史条件 和《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培育时空观念的
产 生 的 时 代 背 景 以 及 核心素养。
马克思、恩格斯的理 论探索与革命实践,
2.运用比较法认识空想社会主义与科学社会主
【易错提醒】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是全部。马克思 主义由三部分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 会主义。其中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的归宿和落脚点,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
思考 阅读教材第64页“历史纵横”部分,1848年革命与马克思 主义的发展具有怎样的关系?
可知是欧文(英国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故D项符合题意;圣西门是法
国人,马克思和黑格尔是德国人,排除A、B、C三项。
2.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相继发生法国里昂工人武装起义、英 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和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三大工人运 动的先后兴起表明当时( )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测试题(含答案)
5.法国大革命和英国工业革命深刻地影响了当时的西方文明。以下生活情景能够支持这一论点的是
A.汤姆与工友们聚集在打麦场观看好莱坞大片
B.约翰通过互联网与同学交流学习的心得体会
C.杰克从巴黎坐飞机去纽约与父母来自度圣诞节D.达官贵人与平民共挤一列火车前往曼彻斯特
6.这场革命对妇女的影响正如几百万年前农业革命对她们的影响一样深远。总的影响是迫使妇女走出过去的她们以此为生的家庭经济,进入新的、家庭以外的工薪经济。”对文中“这场革命”理解正确的是
8.如图为在法国取得发明专利的“汽马”。这项发明出现的前提是()
A.马的驯养与使用B.内燃机的创制与使用
C.电的发明与使用D.蒸汽机的改良与使用
9.19世纪下半叶,无论新兴工业还是采用新的技术改造传统工业都需要大量投资,于是一些资本家便合股开办各种大企业,并对小企业予以兼并。这一现象促成了
A.工厂制产生B.垄断组织出现C.公有制发展D.计划经济盛行
A.中国实行闭关锁国导致份额持续减少
C.推动1832年议会改革D.影响了近代化进程
19.被誉为现代经济学之父的亚当·斯密在出版于1759年的《道德情操论》中指出:“如果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成果不能真正分流到大众手中,那么它在道义上将是不得人心的,而且是有风险的,因为它注定要威胁社会稳定。”作者的这一提醒主要是为了防止
A.工人运动的兴起B.城乡差别的扩大
14.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英国率先实现工业化的突破无论归因于国内市场还是出口市场,都不够全面,因为还有第三个经常被忽略的因素。这个被忽略的因素愿意“为英国制造商的利益而发动战争或进行殖民”,是“维护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的条件”。这个被忽略的因素是
A.科学技术发明B.自由贸易政策C.政府干预与保护D.强大的海上力量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知识提纲-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五单元(书本第十~十一课)一、工业革命(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背景(1)政治前提:英国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政局稳定(2)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①殖民掠夺——资金、原料、海外市场②圈地运动——劳动力、国内市场(15C末-19C西欧国家)③发达的工场手工业——技术条件(3)直接动力:国内外市场的不断扩大(4)理论基础:近代科学的兴起(5)思想指导:亚当·斯密“自由放任”理论2.过程(1)开始标志: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33年飞梭——织布机零部件,不是机器)(2)新阶段: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3)完成:19世纪中期,英国的机器制造业实现了机械化工业革命首先在棉纺织业发生原因:①棉纺织业是英国当时的新兴エ业,受旧习惯束缚较少,采用新技术较为容易②英国棉纺织业比较集中,容易进行机器化大生产③英国在印度建立殖民统治,而印度盛产棉花为英国的棉纺织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④棉纺织品比较便宜,有着广阔的销售市场3.一工的特点(1)轻工业为主(2)生产经验总结科技水平不高(3)英国首先发生并长期领先4.工业革命影响(1)改变生产、生活方式:①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现代工厂制度确立,极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②人类进入“蒸汽时代”,推动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变革(2)改变生活:①城市化进程加快,交通运输便捷,人类活动范围扩大,生活方式改变②环境污染、资源浪费(3)改变阶级结构:①产生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贫富差距拉大②为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提供物质基础③推动了工人运动的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4)改变世界面貌:①加速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世界市场基本形成②拉大了亚非拉国家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间的差距,东方逐渐从属于西方,改变了国际格局③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推动亚非拉地区向近代社会过渡(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背景(1)①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主要国家确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政局稳定②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已确立资本主义制度,代议制不断发展(2)资本:大量积累的资本,为新工业部门的创建和崛起提供了充足的资金(3)市场:19世纪中后期,欧美国家实现了初步工业化,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4)技术: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直接因素)(5)劳动力:城市化进程加快,自由劳动力增多2.过程(1)电力的广泛运用:①开始的标志:1866年,德国西门子发明第一台大功率发电机。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
主要内容分析 核心概念阐释 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教材第61页第一段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 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经济 体系指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及 其所属殖民地经济和势力范围的总体。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之后, 西方从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资本输出的意义日益突 出,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范围迅速扩大,亚非拉美被侵略国家原 有经济形态被破坏。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被帝国主义国家瓜分 完毕,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以及帝国主义国家相互之间 在经济上联系日益紧密,这种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构成了世界范围的 经济整体。
主要内容分析
核心概念阐释
3.马克思主义: 教材第63页“学习聚焦”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经过长期
的理论探索和革命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为国际工人运动指 明了正确方向。”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 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 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 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思想的 科学体系。
第5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单元主题阐释:工业改变世界 思想改造未来
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两次工业革命深刻地改变了世界。伴随 着工业化的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日益显著,资本主义世界政治 体系、经济体系和殖民体系逐渐形成,一个充满信仰与怀疑、光明与黑暗、 希望与失望的世界悄然降临。工业革命之后,经济危机频发,贫富悬殊加剧, 社会矛盾激化,秉持博爱共产理念,工人组织纷纷建立,马克思主义适时而 生,这一盏理论的明灯将照亮人: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核心要点与基本问题
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
核心要点1:15世纪末,西欧人具备了向远洋进发的动力和技术条件。(P34学习聚焦)
基本问题:新航路开辟的动因(经济、社会、政治、思想、直接原因)和技术条件?
核心要点2:达.伽马发现从欧洲绕过非洲到达东方的航线,哥伦布到达美洲,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是新航路开辟的主要标志。(P35学习聚焦)
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标志、主要内容、影响(单元导语)、传播与发展?
第六单元 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第12课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核心要点:到20世纪初,资本主义列强已经奴役和控制了世界上绝大部分土地和人口,建立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了人类历史上由少数资本主义国家奴役和控制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极不合理的状态。(P68单元导语)
核心要点1: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P56单元导语)
基本问题:工业革命的背景(英国)、开始标志与部门、主要标志、完成标志、扩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背景、主要表现、特点;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结构、社会生活、社会问题、世界面貌)?
基本问题:新航路开辟时间、人物、支持的国家、航线(地图)及方向?其他航路?
第7课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核心要点:新航路的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各大洲之间的相对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P39导入)
基本问题:全球联系初步建立的表现(人口、物种、疾病、商品贸易、殖民扩张)和具体内容,各有什么影响(亚非拉、欧洲、世界)?
基本问题:拜占庭一度强大的表现?灭亡的原因?俄罗斯的发展?
高一历史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时,社会和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A.君主立宪制确立B.占领了广阔的殖民地C.工业革命的进行D.成为了世界贸易中心5.王斯德在《世界通史》中指出:垄断组织便是巨型企业发展逻辑的、必然的结果。
从此意义上而言,垄断资本主义“是由巨型公司组成的一种制度”。
这表明垄断组织的实质是( )A.巨型公司的相互联合B.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C.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D.生产高度集中的结果6.1854年,英国爆发了第三次霍乱,伦敦在10天中就有500人死亡。
肺结核、支气管炎、肺炎、上呼吸道感染已经成为当时英国常见病和导致死亡的最大原因。
这种现象( )A.说明英国已成为世界工厂B.提高了英国国民的素养C.迟滞了英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D.加快了英国环境立法的步伐7. 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
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
“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 )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8. “在布拉克本,停止运转的织机超过7 000台,几乎有14 000人要靠慈善机构救济,而当地人口总共才21 000人……全城凄惨万分。
穷人濒于饿死,各阶层居民都苦于时运不济。
”(《泰晤士报》1826年4月4日)材料描述现象产生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影响B.早期三大工人运动的影响C.英法之间战争带来的破坏D.自然灾害造成的巨大破坏9. 马克思、恩格斯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时说:“他们总还梦想着用实验的方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乌托邦,为了建造所有这些空中楼阁,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资产阶级心灵与钱袋的仁慈。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 高一历史复习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
革命
①极大提高了生产力,解决了生产
动力革命性的1机7开85始年在,生棉经纺过产织进组工一厂织步使改形用进式的:瓦特蒸汽
动力受自然条件限制的问题;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也
变化
由手工工场到机器工厂是③生催产生技了术交史通上工的具一的次革飞命跃。;
交通运输 革命
1车9(世英纪国初生 由斯,蒂汽产人芬船动力森(力、)美先:畜国后富力问尔、世敦水)力、火到蒸铁路汽时代开始
世纪后期增加的。这反映了( )
A.科学研究日趋大众化
B.科技成果改变人类生活 C.科学院数量迅猛增加
D
D.科学与技术结合更紧密
必备知识梳理---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 使生产力大发展,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实现工业化,经济空前繁荣; 2、生产关系:
(1)生产组织: 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大工厂制度; ②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和生产进一步集中,出现垄断组织。 资本主义由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时空构建
网络构建
必备知识梳理---工业革命的背景
工业革命是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工厂代替手工工场的物质生产方
式的革命,它既是生产技术的全面变革,也是引起生产关系深刻变化的社会
革命。它带动了整个社会的变迁,社会面貌为之一
新。
——徐蓝主编《世界近现代史》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政治 前提
光荣革命后,国内政局稳定,政府鼓励经济发展。
典例剖析
(2021·天津高考·12)某学者提出,随着交通工具的变革,人们对 空间和距离的感知也会发生变化,并绘制了如下示意图予以形象地展 示。
D
据此可以认识到( ) A.科技发展消除了国家界限 C.世界从分散到整体的全貌
高中历史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
【课标导航·明晰目标】
课程标准
学科素养
通过了解工业革命带来的社会 1.掌握两次工业革命的条件、过程及 影响;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培
生产力的极大发展以及所引起 育时空观念、历史解释的核心素养。
的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理解 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2.理解工业时代经济组织的形式及作
材料三 工业革命后,其(资本主义)扩张是建立在占据工业发展优 势的基础之上。英国依靠其商品和重炮轰击其他民族国家闭关自守的大 门,在亚洲、非洲、北美洲和大洋洲占领大量殖民地,建立起“日不落” 的庞大殖民帝国。……工业革命结束了民族地域历史,实现了从民族历 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
——摘编自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造,其中 17 _美__国___与 18 __德__国__最为突出 各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不同,工业革命的进程也各具特色
【特别提醒】 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以轻纺工业为支柱的工业化, 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以重化工业为支柱的工业化。
思考 阅读教材第59页“思考点”,分析两次工业革命各有什么 特点。
[提示]结合工业革命对女性的经济地位、思想解放等方面的影响分 析。
【答案】影响:工业革命把大量妇女从家庭带入社会。经济的独立 与角色的转换,对女性思想意识的震动与冲击极大,促进了她们思想的 觉悟。工业革命成为英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开端。
重难探究 | 素养初培
探究点一 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一 16世纪至19世纪前期英国城乡人口统计表
始于
在半个多世纪内,通过 __珍__妮__纺__纱__机__、水力纺纱机、
__棉__纺__ 表现 骡机、水力织布机等一系列发明创造,棉纺织业基本
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单元练习
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一、选择题1.16—18世纪,欧洲从海外进口的商品主要是香料、烟草、蔗糖、茶、咖啡、瓷器等;19世纪,欧洲在海外寻求的主要产品逐渐成为金属、植物油、染料、棉花和麻等。
导致该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世界市场规模的扩大B.欧洲生产方式的变革C.全球殖民强国的更替D.亚、非、拉美地区的衰落2.1688年之前,英国90%以上的商品出口到了欧洲大陆。
大约100年后,英国对欧洲出口虽有所增加,但这一比重却下降到3%左右,而对美洲的出口所占比重则增长到58%左右。
这一状况()A.得益于英国工业革命的完成B.反映了英国国际地位的下降C.推动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展D.说明了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3.“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工业革命的前提;正如亚当·斯密所说,市场的扩大会导致生产的专业化,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这里省略的内容是()A.民主政治B.商业革命C.价格革命D.世界工厂4.德国人维尔纳·西门子集工程师、发明家、大企业家于一身,创立了著名的西门子公司。
此外,他还于1886年创办了国立物理技术研究院。
这说明德国 ()A.工业化建设开始起步B.科学与技术关系密切C.科技水平领先于世界D.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5.19世纪中期,美国工业化的北部,生产棉花、甘蔗的南部和以生产粮食为主的西部,都加强了相互之间的物资交流,国内贸易异常活跃。
这反映出,此时的美国 ()A.国内市场统一趋势加快B.区域经济实现同步发展C.已完全消除工业化障碍D.经济发展日益封闭保守6.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工人运动从破坏机器进入到有意识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
这反映出当时欧洲无产阶级 ()A.动摇了资产阶级统治地位B.受到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导C.开始成为独立的政治力量D.基本摧毁了资本主义制度7.(工业革命前)时间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以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思考:社会主义发展历程 由空想变为科学: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由理论变为实践: 巴黎公社革命 由理想变为现实: 十月革命 由一国发展到多国:二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形成 由一种发展模式到多种发展模式:二战后,东欧改革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英国宪章运动
要求普选权,工人 参与国家管理
卢德运动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自 发工人运动。当时工人把机器视为贫困的根源,用捣毁机器作为反 对企业主,争取改善劳动条件的手段。相传,莱斯特郡一个名叫卢 德的工人,为抗议工厂主的压迫,第一个捣毁织袜机。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评价
打碎旧的国家机器,建 立无产阶级专政。(工 人阶级的一个创举)
经济 政策
由工人合作社管理工厂 实行八小时工作日
触及资本主义私有制, 明显的无产阶级性质
二、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 无产阶级革命指无产阶级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革命;
2.巴黎公社
社会主义革命还必须是消灭私有制和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1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传播
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
材料一 由于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迈入了它的成年阶段……资本主义固有的
基本矛盾——社会化生产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公开暴露了出来。1825年,在英国
爆发了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造成生产力的大破坏和社会的严重灾难。从此,这种社
会痼疾便周期性发作。
——刘宗绪主编《世界近代史》
材料二 “统治者穷奢极欲,被统治者受苦挨饿”。例如,维多利亚女皇每天的收入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2020-2021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人教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第5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2021年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新能源被开发出来,钢﹣新工业时代生产的关键﹣的生产得到飞跃发展。
在主要的欧洲强国中,德意志当时正在加速迎头赶上。
非欧洲国家得到资金和进行建设。
”在这样的“新工业时代”()A.钢铁工业成为新兴的工业生产部门B.商品输出成为列强侵略的主要方式C.德国率先研制出新式交通工具飞机D.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推动生产发展2.1859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钻出第一口油井,石油最初只用于照明。
1870年,全世界生产的石油只有80万吨,到1900年就猛增至2000万吨。
石油产量的增加得益于()A.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B.电力的广泛运用C.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D.垄断组织的形成3.第一国际在其存在的十二年中,广泛团结了各国的无产者,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在第一国际中,通常说“马克思是第一国际的灵魂”,这是因为()A.马克思亲自领导了巴黎公社B.马克思亲自制定了第一国际的主要文件C.马克思直接领导了第一国际的活动D.第一国际是工人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4.“这部著作明确表达了通过阶级斗争向不平等宣战,进而实现没有阶级和剥削的理想社会的愿望。
”这说明()A.无产阶级革命历史条件已成熟B.工人运动有了成熟的理论做指导C.是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否定D.这一思想成为巴黎公社指导思想5.《共产党宣言》指出:“它用公开的、无耻的、直接的、露骨的剥削代替了由宗教幻想和政治幻想掩盖着的剥削。
”这里的“代替”是指()A.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B.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C.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D.垄断资本主义代替自由资本主义6.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就是对资本主义的批判。
这表明科学社会主义出现的历史原因主要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充分暴露B.社会生产力停滞不前C.资本主义的掠夺性引发世界大战D.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7.早在18世纪,英国商人就运用包括市场调查,信贷,折扣计划,报纸和杂志广告,不满意退款的承诺等今天被认为是现代营销的策略去获取利润,于是消费社会的出现成为了可能。
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知识点
一、工业革命的背景
(政治前提、资本、市场、原料、劳动力、技术) 1.政治: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度,国内政局稳定 2.市场、资本、原料:通过殖民扩张和掠夺,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为工业革命提供资本和原料 3.自由劳动力:英国的圈地运动,提供自由劳动力 4.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17世纪中叶,英国成为欧 洲科学技术中心之一,科学家热心于技术改进。
主要集中轻工业部门
生产组织 形成工厂制度
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英德美法等几个工业 发达国家同时出现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
主要集中重工业部门
形成垄断组织
三、工业革命影响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极
(1)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提高,进入蒸汽/电气时代 (2)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由工场至工厂;第二次工 业革命产生——垄断组织。科学化管理受重视 (3)阶级结构变化: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产生,技 术管理等中间阶层也兴起 (4)社会生活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增加明显;人们生活有所改善;人 们的文化素质提高;女性获得更多受教育机会 (5)世界联系更加密切,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形成 2.消极影响 (1)贫富分化、环境污染、城市居住条件恶劣、疾病与犯罪;在工人运动冲击 下,各国加强立法 (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亚非拉建立起殖民统治,逐渐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六七十年代——19世纪末20世纪初): (1)成就:电力的广泛应用,进入“电气时代”;内燃机的创 制与应用——汽车、飞机;化学工业的兴起;传统产业的进步 (2)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有哪些不同
发源地 技术水平
工业部门
第一次工业革命
首先从英国开始,然 后扩展到其他国家 技术发明来源于工匠 的实践经验,科学和 技术尚未真正结合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
西方: 工业化先是从轻工业,如棉纺织业开始,再发展重工业。
中国: 洋务企业一开始就发展重工业,轻工业是辅助,工业结构不合理。
主题五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和意义
1、背景
经济基础
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资本 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端也日益暴露
1、主题线索
线索一: 18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欧美等地相继发生的两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 系最终形成,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线索二:
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也凸显了资本主义的弊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 的矛盾日益尖锐,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 克思主义的诞生,社会主义理论由空想到科学,无产阶级有了强大的思想武器,无产阶 级革命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1871年,巴黎公社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性质的政权社会主 义,由理论到实践
经济
❶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使用为主要标志的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后扩展到欧洲大陆和 北美 ❷19世纪中后期,以电力技术的广泛开发和应用为主要表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在美、德等欧 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 ❸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面貌和世界历 史进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主题七 国际共产主义的发展及认识
1、发展历程
由空想到科学
19世纪二三十年代,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等空想社会 主义者抨击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了一些改造社会, 建立理想社会的设想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阐明 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
第10课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材料 如同一个世纪以前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一样,19世纪下半叶的新工业革命也是人 类社会科学、技术、经济、政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的兴起有着深刻的历史 根源。19世纪50、60年代欧美主要国家民族民主运动的完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 顺利开展提供了政治前提…… 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 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 的……层出不穷的技术发明同样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工业革命的兴起离不 开现有的物质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所达到的规模、水平和程度制约看产业的更新升 级,这一点可视为新工业革命开展的经济前提 。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意义:
提供了动力,减少了对自然的依赖,进入了蒸汽时代; 促进了交通工具的革命;
促进了城市化;
产生了环境污染。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C60S—19C中期)
1、棉纺织业:
1814年英国工人出身的工程师史蒂芬孙发
陆2、工厂的出现:
明了火车机车。
路 1771 年,阿克莱特开办了1第83一8家年水英力国纺拥纱有厂50,0英成里为铁近路代,工到厂1的8开50端;
⑥市场需求:国内外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长,手工生产的产 品已不能满足需求,提高生产力成为当务之急。
一、工业革命 1.背景
例题1:《世界全史》中提到:英国18世纪初期,制铝、制盐 等行业已成为资本集中的工业;1750年,在煤、铁工业中雇用 数百人的大规模生产比比皆是。英国当时所存在的经济和 技术的平衡,已经达到在市场推动下工业能够不断自行扩展
③殖民: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获得了大量廉价的 原材料和广阔的海外市场。
材料四 到18世纪,手工工场内部已经有了比较精细的分工,生产过程被划分 为一系列简单的操作,生产工具也实行了专门化,使手工生产过渡到机器生 产成为可能。通过分工和工具专门化培养出来的掌握某一专门技艺的人,成 为工业革命中的重要技术力量。——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讲义 高考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世界殖民体系与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阶段特征】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工业文明时代到来并快速发展,资本主义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向纵深发展并影响世界。
政治经济文化1.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广泛确立2.工人运动: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思潮兴起,无产阶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进行了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3.殖民体系: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4.民族独立运动: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兴起1.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使“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相继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2.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3.发展不平衡: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平衡,美、德两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1.马克思主义诞生:为国际工人运动指明了正确方向,是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重要思想武器2.科技领域:自然科学领域取得许多重大科技成果【拔高练习】1.虽然以蒸汽为动力的轮船出自一位美国人的发明,但英国对此类发明的讯息及技术资料,比当时任何一国都更有兴趣。
英国人本来就有航海的传统,由市场需求和巨额利润刺激起来的热情,越发驱使他们倾心于对轮船的仿造。
材料强调( )A.美国拥有新式交通技术优势B.世界市场奠定欧洲工业革命基础C.英国社会环境易于技术推广D.交通技术创新引发欧美经济转型2.从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德里、北京等亚洲巨型城市的居民平均收入与最低生活支出基本持平,而同一时期的伦敦居民平均收入从最低生活支出的3.5倍左右一路飙升至接近6倍。
这一差异本质上反映了( )A.工业社会与农业社会的反差B.西方国家普遍性的社会福利C.新航路开辟带来的价格革命D.中印人口激增对经济的拖累3.圣西门提倡创立牛顿宗教以取代基督教神学体系,他把“新基督教”作为他所畅想的“实业制度”赖以生存的基础,强调用“基督教道德的神圣性”去支撑未来社会的精神世界,使所有人都“为改进最穷苦阶级的精神和物质生活而工作”。
圣西门的这些思想( )A.是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探索B.表现了理性的精神内涵C.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主张D.体现出自由主义的典型特征4.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资本主义所创造的生产力为共产主义的实现奠定了物质基础,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特征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
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测试试题(含答案)
18.下表反映了19世纪末上半期英国经济政策的变化。
19世纪20年代
与各主要国家订立了互惠关税协定,废止了包括机器在内的所有输出品的限制
1841—1846年
取消了605种商品的进口税,降低了1035种商品的进囗税
1846年
废除了直接损害工厂主利益的谷物条例
1849年
终止了从17世纪60年代保留下来的航海条例
——《大国崛起﹒英国》
叙述英国15世纪后从欧洲边缘小国“率先到达现代文明入口处”的历程。
参考答案
1.C2.B3.B4.B5.B6.B7.B8.C9.B10.C11.D12.A13.D14.D15.B16.D17.B18.C19.A20.C21.B22.D23.B24.C25.A
26.(1)第一阶段,通过新航路,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的贸易扩展,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第二阶段,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列强纷纷加入殖民扩张行列,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地方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第三阶段,在工业革命推动下,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并进行全球性的扩张,从而把全世界落后的自然经济地区纳入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四阶段,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对外进行资本输出,在世界范围划分殖民地和势力范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基本上已被瓜分完毕,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和世界市场最终建立起来。
A.具有威慑力的炮舰B.物美价廉的商品
C.先进的通讯手段D.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0.《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该宣言的起草者是
A.列宁、斯大林B.圣西门、傅立叶
C.马克思、恩格斯D.毛泽东、邓小平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单元测试-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纲要下第5单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18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经济、政治、思想等诸多领域的变革。
下列项中,属于工业革命引起的变革有()①建立文官制度①成立东印度公司①禁止黑奴贸易①出现汽船、火车A.①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2.1895年恩格斯写道①“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
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还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以下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A.暴力革命方式已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B.修正主义出现是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C.恩格斯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D.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生产力的进步3.如表反映了1851年欧美主要国家城市和农村人口统计情况。
这反映了()国家英国法国俄国美国总人口(万人)约1800约3 600约5 900约2 300农村人口(%)48%75%93%87%城市人口(%)52%25%7%13%A.工业文明改变了社会阶级结构B.近代城乡差距呈现不断扩大趋势C.欧美各国都已完成工业化进程D.工业革命对城市化具有重要作用4.下表反映的是1797-1834年英国棉纺织业的发展情况()年代纺织厂数量原料消耗量1797年900个3000万磅1834年1200个3亿多磅由此可知,当时英国A.棉纺织业成为主导产业B.海外的殖民地不断扩大C.企业生产效率增长迅速D.蒸汽动力已被普遍使用试卷第1页,共7页5.英国阿克莱特被称为“工厂制度之父”,1771年他与合伙人在水力纺纱厂里安置了多台纺纱机,雇佣工人生产。
工厂制度将工人和生产资料集合在一起,通过细致的分工和严格的纪律,让工人操作机器,进行大批量的生产。
据此可推知,工厂制度()A.导致国家治理模式的变化B.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C.实现了科学与技术的结合D.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6.下表是1866年—1868年第一国际的三次会议中,部分代表的观点及相应最终形成的决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高中统编历史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五单元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单元检测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是由诸多因素共同推动的。
其中促进国内市场扩大的因素是( )A.海外殖民扩张B.手工工场的发展C.大工厂制的确立D.圈地运动的进行2.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
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
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 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C.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 D.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3.下表是1800~1880年国际贸易金额情况表(单位:10亿美元),分析这一时A.工业革命的开展 B.新航路的开辟C.资本主义列强的殖民扩张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4.早在18世纪,英国商人就运用包括市场调查、信贷、折扣计划、报纸和杂志广告、不满意退款的承诺等今天被认为是现代营销的策略去获取利润,于是消费社会的出现成为可能。
18世纪英国消费社会的出现( )A.根植于英国人独有的消费欲望 B.取决于英国人营销策略的创新C.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D.促进社会各阶层实际收入增长5.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时,社会和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的程度。
”作者在此要表明的是(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是工业革命的前提B.海外市场的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必要条件C.血腥的殖民掠夺为工业革命准备了资本D.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技术6.下图是1801年和1841年英国的农业、工业、商业运输业占其国民总收入比例的变化情况。
此柱状图反映了( )A.工业革命激化了工农矛盾 B.英国农业经济的发展严重落后C.英国正向工业社会过渡 D.英国已确立了“世界工厂”地位7.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关系到国家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英国圈地运动后,农村出现了大量剩余劳动力。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 ( )A.推动了英国议会制改革 B.有利于资本的原始积累C.加剧了农村的贫困问题 D.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生8.英国的“工厂最初是沿着河岸增加的,以后……在人口稠密的内地城镇,工厂也增多了”。
出现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棉纺织业实现机械化 B.工场制度的诞生C.改良蒸汽机的普遍应用 D.交通运输业的革命9.以下表格为1740~1861年英国铁产量统计(单位:吨),铁产量迅速增加的直接原因是 ( )年份1740 1788 1791 1861铁产量 1 735 6 830 125 079 3 800 000A.君主立宪制确立 B.占领了广阔的殖民地C.工业革命的进行 D.成为了世界贸易中心10.19世纪后期,英国有钱人以坐船游览伦敦的泰晤士河为时尚,但是这一时期河水已经浑浊不堪,臭气熏天。
由此可见( )A.水力成为主要的能源B.工业革命造成了环境污染C.城市日益喧嚣和拥挤D.工业革命助长了奢侈风气11.奇波拉在《欧洲经济史》中写道:“工业革命之所以首先发生在英国,主要是由于该国在十六和十七世纪时,社会和政治结构……已经发展到适合于工业化A.君主立宪制确立 B.占领了广阔的殖民地C.工业革命的进行 D.成为了世界贸易中心15.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
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珍妮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缓和农场主间的竞争16.据统计,1800年世界城市人口为2 930万,城市化水平为3%;1850年世界城市人口增至8 080万,城市化水平上升至6.4%。
这反映出当时( ) A.新兴政体全球扩展B.工业革命不断发展C.电气革命成效斐然D.民众生活极大改善17.1907年,德国23.3万家动力企业中,使用电动机的企业有7.1万家,总马力达到190万以上,居各种动力之首。
材料可用来说明德国( ) A.工业生产后来居上B.政府注重电气革命C.已经进入“电气时代”D.企业管理日趋完善18.1857年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气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蒸汽时代”进入“电气时代”。
1929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引发了电子革命,推动人类社会从“电气时代”进入“电子时代”。
由此证明( )A.科技革命是摆脱社会危机的根本出路B.经济危机的爆发是科技发展的强大动力C.科学技术是社会形态更替的根本标志D.科技创新能够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19.工厂制和垄断组织出现是近代生产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这两大生产组织形式都( )A.推动了跨国贸易和资本输出B.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C.适应了社会化生产的需要D.杜绝单个资本家生产的无计划性20.1825年,在美国的印第安纳州,英国人欧文建立了一个名为“新和谐公社”的社会组织。
这里有工厂、农场和学校,每个成员都参加劳动,人人都享有充分的、平等的民主权利。
“新和谐公社”的出现表明( )A.资本主义福利制度得到发展B.无产阶级开始尝试建立政权C.马克思主义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D.人们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不满和对社会制度的新探索21.马克思、恩格斯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时说:“他们总还梦想着用实验的方法实现自己的社会乌托邦,为了建造所有这些空中楼阁,他们不得不求助于资产阶级心灵与钱袋的仁慈。
”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 ) A.揭露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B.阐明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明确指出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D.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22.1845年,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说:“阶级的差别将继续尖锐,反抗的精神已经进入工人的头脑,愤慨情绪与日俱增,个别的游击分子开始集结成相当规模的抗争和示威,只要小小的撞击,就足以引起雪崩。
”材料表明恩格斯( )A.强调采取城市斗争的重要性 B.已预感一触即发的斗争形势C.坚持暴力反抗手段的必要性 D.看到工业革命后的阶级变化23.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从平面交通时代迅速步入水、陆、空立体交通时代。
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发明是( )A.蒸汽机B.内燃机C.发电机D.计算机24.以下是1790—1920年美国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变化示意图,造成图中数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获得解放的黑人奴隶大量涌入城市B.美国领土向西扩张大大增加了城市数量C.殖民扩张为美国城市带来大量外来人口D.工业革命将大量农业人口吸引到工厂工作25.历史学家普遍认为,巴黎公社具有很强的民主性。
其民主性主要体现在( )A.公社政权代表的阶级利益上B.公社政权的性质上C.公社委员和公职人员的产生方式上D.公社采取的经济措施上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第26题14分,第27题19分,第28题17分,共50分)26.(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由于工业革命的开展,大批工人进入工厂工作。
很多棉纺织厂不仅没有新鲜的空气,还有大量的飞絮和尘埃,以至工人到40岁就丧失了劳动能力。
更为严重的是大量的童工进入工厂,干着成人的活拿着低廉的工资。
到1830年,英格兰的大城市中没有一个完全安全的饮用水供应,最为典型的是泰晤士河,河流被污染后散发出的臭气,导致河边议会大厦的窗户都不敢打开。
材料二英国议会改革派经过在全国范围内对工人阶级的调查,向议会和政府作出了报告。
经过多方努力,1833年,英国议会通过《工厂法》,规定不准使用九岁以下的童工。
1847年通过的《河道法令》规定,禁止污染饮用水。
1848年通过的《公共卫生法》要求把污水和废弃物集中处理。
在19世纪80年代还相继出台《工人阶级住房法》等进一步改善工人的住房问题。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李宏图《再造社会:19世纪欧洲的社会革命与化解》(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业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
(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英国解决工业化问题的举措。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举措带来的作用。
(4分)(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从英国工业化发展中可以得到的历史启示。
(6分)27.(19分)第二次工业革命促成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70年前后,所有的工业都受到科学的影响。
……大量生产的两种主要方法是在美国发展起来的,第一种方法是制造标准的、可互换的零件,然后以少量的手工劳动把这些零件装配成完整的单位……第二种方法出现于20世纪初,是设计出装配线……在美国,农业机械的发明也得到了促进……与这些新机械同样重要的是高粮仓、罐头食品制造厂、冷藏车、船和迅速的运输工具,它们导致一个不仅提供工业成品,也提供农业成品的世界市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二资本主义国家将资本输出作为金融资本对外扩张的重要手段,从而加速了资本的跨国流动,发展起国际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形成世界性的金融资本体系。
——刘金源等《全球化进程中的反全球化运动》材料三在金字塔顶端的是少数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其底端是处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广大亚非拉美落后国家。
这时,世界上形成了两大类国家:一类是几个欧美资本主义工业制成品生产国,另一类是以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的农矿业生产国。
——千枝松《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1)据材料一,说明19世纪晚期,科学技术在推动生产及流通方面有怎样的进步。
(8分)(2)据材料二,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在促进世界市场发展方面的新进展。
据材料三,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了怎样的国际分工。
(7分)(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
(4分)28.(17分)近代以来,人们不断追求理想社会,走在追梦的路上。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罗伯特·欧文1771年出生于英国一个贫苦的家庭,9岁时就当了学徒。
1799年,欧文在新拉纳克工厂进行改革试验,他想消灭社会上的不合理现象,消除无产阶级的贫困状态。
他从缩短工时入手,实行了一系列提高工人福利的改革,为工人开办托儿所、幼儿园和模范小学,并建立了专门商店,廉价供应食品和生活必需品。
此外,工厂还废除了惩罚,代之以教育规劝。
1824年,欧文又到美国创办了“新和谐公社”,即他追求的“理想国”,公社实行生产资料公共占有、权利平等、民主管理等原则。
——摘编自[英]柯尔《社会主义思想史·第一卷》和《欧文文集》材料二1894年,张謇考中状元,是以翁同龢为首的“清流”党的决策人物之一。
南京政府成立后张謇任实业总长,因目睹列强入侵,国事日非,毅然弃官,走上实业教育救国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