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3册--第三课-我的老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线索,感受教授敏捷的思维和问题的刁钻及作者机智有力的应答,体会人应当怎样赢得别人的尊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写作上的一些特点。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手段
以自主学习为主,课堂教学侧重与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方法:
启发、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内容:
一、复述课文——说的训练
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从内心感到纳闷和痛苦;与老师的初次接触;通过学习“水”字唤醒了作者的心灵;感受大自然的善的、美的和恐怖的变化;对“爱”的困惑;认识到思考的作用;对“爱”的认识;老师总是设法使“我”生活得充实、美满和有价值。
板书设计
第三课我的老师
第三段(9~12自然段):作者的启蒙学习从认识大自然美的、善的一面和可怕、恐怖的一面开始。
三、学生分组讨论以上的话题。把自己准备好的短文说给同学听。
四、进行交际,自己准备资料。
课后练习第11题。
达标测评:
阅读理解。
1.让学生读课后短文并理解内容。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读课外书,预习下一课内容
教学反馈:
教学目标
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使每个学生能够完全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掌握课文的结构。
理解疑难句型,并模仿造句。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熟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能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能口述课文内容。
教学手段
以自主学习为主,课堂教学侧重与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方法:
检查预习,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内容: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想一想文章讲的一件什么事?
(3)老师是如何启蒙作者的?
3、学习提示: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五:复述故事
1.方法和任务:要求学生能够复述课文主要情节,先在小组内复述,然后小组再推选代表在全班复述。
2.复述要点: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过程。
六、小结本节课的学习
达标测评:
读课外材料
布置作业:
1.读课后短文.
2.写作文.
教学反馈:
第五课时 真实交际
教学时间:
2015 年 10 月 23 日
前提测评:
导入新课
听写词语。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以“关爱残疾人”为话题的交流讨论活动,尝试用学过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以本课课文内容进行辩论为重点。
前提测评:导入新课
复习引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感人的课文,还记得题目是什么吗?(老师板书课题)那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围绕着课题完整地叙述出来吗?读完课文,你们一定很有感触,体会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次探索一下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以课文为材料,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每个学生都运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
教学难点:
掌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
教学手段
以自主学习为主,课堂教学侧重与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方法:
检查预习,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内容:
一.检查自读课文。
二、学生自己阅读课文9~24自然段(3~5分钟)
要求带着一下问题阅读:
1.老师是怎样让大自然成为作者思想的一部分的?
1)突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不能预测未来将带给作者什么。
2)作者意识到春天的来临。
3)注意理解“就是这个人在我以后的生活中深深地我,向我揭示了一切”的含义。
2.第二段(4~8自然段)。
作者不断模仿老师的做法,后来也学会了拼字,感到很自豪。
1)老师从玩洋娃娃开始教作者识字。
2)作者整天仍处于黑暗世界中,感到很痛苦,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
1.每个人在小组中复述,然后推选代表在全班复述。
2.在全班进行课文复述比赛,看哪一个小组的代表复述的好。
二、听老师讲故事——听的训练
老师准备一个关于教师的故事,也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改编,让学生听,然后作相关的练习,例如回答问题、判断对错、复述大意等。
三、读的练习
找一篇关于老师教育学生的文章,让学生阅读,以加深对本课主题的理解。
能力评测:课后练习2题。
板书设计
第三课我的老师
布置作业
熟练地复述课文
熟练掌握课文重点词语
教学反馈
教学时间:
2015年10月 21 日
第二课时 深化课文学习(一)
前提测评: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文章的标题,想想老师为什么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通过课文来了解老师是如何使作者感到是最幸福的人。
板书课题:我的老师
第四段(13~23自然段):作者开始认识、理解“爱”等抽象的概念。
第五段(24自然段):作者意识到是老师给了她知识,给她带来了爱和欢乐,心中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布置作业:
1.指导学生通读全篇课文,要读的自然流畅。
]2.指导学生写出全篇课文的复述提纲。
教学反馈:
第四课时 强化训练(三)
教学时间:
2015 年 10 月 23日
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进行交际为难点。
教学手段
以自主学习为主,课堂教学侧重与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方法:
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内容:
一、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
二、交际话题
1.你认识的朋友或邻居中有残疾人吗?你帮助过他们吗?
2.你认为残疾人能与正常人一起学习、生活吗?
3.如果你所在的班级有残疾同学,你认为怎样帮助他?
一、学生自己阅读课文1~8自然段(1~3分钟)
要求师到来的日子是一生中最重要阿的一天?
2.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3.老师是以怎样的方式与作者见面的?
4.为什么作者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二、串讲课文
1.第一段(1~3自然段)。
叙述了老师到来之前的心境和与老师接触的情景。
4)“爱”就像云一样,在太阳出来之前布满天空。
5)作者的脑子里充满了美妙的想法。
3.第五段(24自然段)
作者意识到是老师给了她知识,给她带来了爱,带来了欢乐,心中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串讲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本课写作方法和特点。
四、归纳文章的结构
本文以海伦.凯勒的启蒙学习为主线,从体验大自然的变化到理解“爱、思考”等抽象概念,最终从一个聋哑盲女成为了一个有思想的作家。
布置作业
练习口述课文
教学反馈
第三课我的老师
第三课时 深化课文学习(二)
教学时间:
2015 年 10 月 22 日
前提测评:导入新课
教学目标
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能够完全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掌握课文的叙述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模仿造句。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作者经历了什么才认识到大自然并不总是善的、美的?
“爱”这个词的?
4.作者是怎样评价教师对自己的影响?
三、串讲课文
1.第三段(9~12自然段)。
作者的启蒙学习从认识大自然美的、善的一面和可怕、恐怖的一面开始。
1)在大自然中自然而然地开始了作者的启蒙课程的学习。
2)作者一直往上爬,在树枝丛中找到能坐的地方。
第三课我的老师
教学时间
2015年10月 20日
第一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
前提测评
导入新课
一位残疾儿童通过其卓越的老师的教育,成长为一名作家。
那么,作为启蒙老师,她是如何教育学生的呢?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自学本课生词,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3.理解课文内容,口述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准确地书写并理解词义。
2.“以为……就……”:
例句:1)我以为不会下雨,就没有带伞。
2)我以为他在叫我,就答应了一声。
能力测评:课后练习1、3题。
自己的话概括今天学习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三课我的老师
第一段(1~3自然段):叙述了老师到来之前的心境和与老师接触的情景。
第二段(第4~8自然段):作者不断模仿老师的做法,后来也学会了拼字,感到很自豪。
3)作者离开了老师,感到非常害怕。
4)作者想从树上跳下来,但周围的恐怖气氛使她动弹不得。
2.第四段(13~23自然段)。
作者开始认识、理解“爱”等抽象的概念。
1)作者有了学习语言的钥匙。
2)作者感到困惑和失望,老师为什么不把“爱”拿给她看看,让她摸摸。
3)刹那间,作者懂得了事物的名称是在人们的脑子里通过思考产生的。
3)老师通过作者对水的感觉,唤醒了作者的心灵,并使作者的心灵得到了自由。
4)作者终于懂得了每样东西都有名称。
5)就在这一天,作者学会了母亲、父亲、姐妹、老师等很多新词,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三、学习句型。
1.“最……就是……”:
例句:1)我记得一生中最伤心的时候,就是母亲去世的那一刻。
2)我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帮助别人。
二:检查词语预习。让学生朗读词语。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注意把不熟悉的地方或不理解的词语语句画下来,把生字词读真确,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学生查字典或结合课文内容,自学本课生字词。
3、老师巡回检查自学情况。
四:阅读课文并反馈:
1、方法和任务:学生自学完后。小组内进行初读感受。
2、预设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课文的内容和描写方式。
教学手段
以自主学习为主,课堂教学侧重与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方法
检查预习,解决疑难词语
教学内容
一: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是美国盲聋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的时候因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因为她的导师安妮·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
引导学生根据故事的线索,感受教授敏捷的思维和问题的刁钻及作者机智有力的应答,体会人应当怎样赢得别人的尊重。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写作上的一些特点。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手段
以自主学习为主,课堂教学侧重与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方法:
启发、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内容:
一、复述课文——说的训练
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从内心感到纳闷和痛苦;与老师的初次接触;通过学习“水”字唤醒了作者的心灵;感受大自然的善的、美的和恐怖的变化;对“爱”的困惑;认识到思考的作用;对“爱”的认识;老师总是设法使“我”生活得充实、美满和有价值。
板书设计
第三课我的老师
第三段(9~12自然段):作者的启蒙学习从认识大自然美的、善的一面和可怕、恐怖的一面开始。
三、学生分组讨论以上的话题。把自己准备好的短文说给同学听。
四、进行交际,自己准备资料。
课后练习第11题。
达标测评:
阅读理解。
1.让学生读课后短文并理解内容。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最后一段。读课外书,预习下一课内容
教学反馈:
教学目标
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使每个学生能够完全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掌握课文的结构。
理解疑难句型,并模仿造句。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熟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
难点:能灵活运用课文中的句型,能口述课文内容。
教学手段
以自主学习为主,课堂教学侧重与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方法:
检查预习,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内容: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2)想一想文章讲的一件什么事?
(3)老师是如何启蒙作者的?
3、学习提示:让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五:复述故事
1.方法和任务:要求学生能够复述课文主要情节,先在小组内复述,然后小组再推选代表在全班复述。
2.复述要点:故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发生的过程。
六、小结本节课的学习
达标测评:
读课外材料
布置作业:
1.读课后短文.
2.写作文.
教学反馈:
第五课时 真实交际
教学时间:
2015 年 10 月 23 日
前提测评:
导入新课
听写词语。
教学目标
指导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以“关爱残疾人”为话题的交流讨论活动,尝试用学过的词语和句式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重点
以本课课文内容进行辩论为重点。
前提测评:导入新课
复习引入:
同学们,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篇感人的课文,还记得题目是什么吗?(老师板书课题)那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能围绕着课题完整地叙述出来吗?读完课文,你们一定很有感触,体会到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和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次探索一下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本节课主要以课文为材料,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每个学生都运用课文提供的材料,语言知识进行听说读写。
教学难点:
掌握课文的叙述次序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能模仿造句。
教学手段
以自主学习为主,课堂教学侧重与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方法:
检查预习,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内容:
一.检查自读课文。
二、学生自己阅读课文9~24自然段(3~5分钟)
要求带着一下问题阅读:
1.老师是怎样让大自然成为作者思想的一部分的?
1)突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不能预测未来将带给作者什么。
2)作者意识到春天的来临。
3)注意理解“就是这个人在我以后的生活中深深地我,向我揭示了一切”的含义。
2.第二段(4~8自然段)。
作者不断模仿老师的做法,后来也学会了拼字,感到很自豪。
1)老师从玩洋娃娃开始教作者识字。
2)作者整天仍处于黑暗世界中,感到很痛苦,对任何事情都不感兴趣。
1.每个人在小组中复述,然后推选代表在全班复述。
2.在全班进行课文复述比赛,看哪一个小组的代表复述的好。
二、听老师讲故事——听的训练
老师准备一个关于教师的故事,也可以是对课文内容的改编,让学生听,然后作相关的练习,例如回答问题、判断对错、复述大意等。
三、读的练习
找一篇关于老师教育学生的文章,让学生阅读,以加深对本课主题的理解。
能力评测:课后练习2题。
板书设计
第三课我的老师
布置作业
熟练地复述课文
熟练掌握课文重点词语
教学反馈
教学时间:
2015年10月 21 日
第二课时 深化课文学习(一)
前提测评: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文章的标题,想想老师为什么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们通过课文来了解老师是如何使作者感到是最幸福的人。
板书课题:我的老师
第四段(13~23自然段):作者开始认识、理解“爱”等抽象的概念。
第五段(24自然段):作者意识到是老师给了她知识,给她带来了爱和欢乐,心中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布置作业:
1.指导学生通读全篇课文,要读的自然流畅。
]2.指导学生写出全篇课文的复述提纲。
教学反馈:
第四课时 强化训练(三)
教学时间:
2015 年 10 月 23日
教学难点:
结合实际进行交际为难点。
教学手段
以自主学习为主,课堂教学侧重与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方法:
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内容:
一、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
二、交际话题
1.你认识的朋友或邻居中有残疾人吗?你帮助过他们吗?
2.你认为残疾人能与正常人一起学习、生活吗?
3.如果你所在的班级有残疾同学,你认为怎样帮助他?
一、学生自己阅读课文1~8自然段(1~3分钟)
要求师到来的日子是一生中最重要阿的一天?
2.当时作者是怎样的一种心情?
3.老师是以怎样的方式与作者见面的?
4.为什么作者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二、串讲课文
1.第一段(1~3自然段)。
叙述了老师到来之前的心境和与老师接触的情景。
4)“爱”就像云一样,在太阳出来之前布满天空。
5)作者的脑子里充满了美妙的想法。
3.第五段(24自然段)
作者意识到是老师给了她知识,给她带来了爱,带来了欢乐,心中充满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串讲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本课写作方法和特点。
四、归纳文章的结构
本文以海伦.凯勒的启蒙学习为主线,从体验大自然的变化到理解“爱、思考”等抽象概念,最终从一个聋哑盲女成为了一个有思想的作家。
布置作业
练习口述课文
教学反馈
第三课我的老师
第三课时 深化课文学习(二)
教学时间:
2015 年 10 月 22 日
前提测评:导入新课
教学目标
通过自读理解,讨论交流,归纳完善,使每个学生能够完全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掌握课文的叙述和表达方式,理解疑难句型,并模仿造句。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并理解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作者经历了什么才认识到大自然并不总是善的、美的?
“爱”这个词的?
4.作者是怎样评价教师对自己的影响?
三、串讲课文
1.第三段(9~12自然段)。
作者的启蒙学习从认识大自然美的、善的一面和可怕、恐怖的一面开始。
1)在大自然中自然而然地开始了作者的启蒙课程的学习。
2)作者一直往上爬,在树枝丛中找到能坐的地方。
第三课我的老师
教学时间
2015年10月 20日
第一课时 阅读理解课文
前提测评
导入新课
一位残疾儿童通过其卓越的老师的教育,成长为一名作家。
那么,作为启蒙老师,她是如何教育学生的呢?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自学本课生词,要求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3.理解课文内容,口述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
熟读课文,准确地书写并理解词义。
2.“以为……就……”:
例句:1)我以为不会下雨,就没有带伞。
2)我以为他在叫我,就答应了一声。
能力测评:课后练习1、3题。
自己的话概括今天学习课文内容
板书设计
第三课我的老师
第一段(1~3自然段):叙述了老师到来之前的心境和与老师接触的情景。
第二段(第4~8自然段):作者不断模仿老师的做法,后来也学会了拼字,感到很自豪。
3)作者离开了老师,感到非常害怕。
4)作者想从树上跳下来,但周围的恐怖气氛使她动弹不得。
2.第四段(13~23自然段)。
作者开始认识、理解“爱”等抽象的概念。
1)作者有了学习语言的钥匙。
2)作者感到困惑和失望,老师为什么不把“爱”拿给她看看,让她摸摸。
3)刹那间,作者懂得了事物的名称是在人们的脑子里通过思考产生的。
3)老师通过作者对水的感觉,唤醒了作者的心灵,并使作者的心灵得到了自由。
4)作者终于懂得了每样东西都有名称。
5)就在这一天,作者学会了母亲、父亲、姐妹、老师等很多新词,感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孩子。
三、学习句型。
1.“最……就是……”:
例句:1)我记得一生中最伤心的时候,就是母亲去世的那一刻。
2)我认为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帮助别人。
二:检查词语预习。让学生朗读词语。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默读课文,注意把不熟悉的地方或不理解的词语语句画下来,把生字词读真确,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2、学生查字典或结合课文内容,自学本课生字词。
3、老师巡回检查自学情况。
四:阅读课文并反馈:
1、方法和任务:学生自学完后。小组内进行初读感受。
2、预设问题:
教学难点
掌握课文的内容和描写方式。
教学手段
以自主学习为主,课堂教学侧重与交流,解决疑难问题。
教学方法
检查预习,解决疑难词语
教学内容
一:作者简介。
海伦·凯勒(Helen Keller),是美国盲聋女作家和残障教育家。她在19个月的时候因猩红热夺去了她的视力和听力,接着,她又丧失了语言表达能力。然而就在这黑暗而又寂寞的世界里,她因为她的导师安妮·沙利文(Anne Sullivan)的努力,使她学会读书和说话,并开始和其他人沟通。而且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美国拉德克利夫学院,成为一个学识渊博,掌握英、法、德、拉丁、希腊五种文字的著名作家和教育家。她走遍美国和世界各地,为盲人学校募集资金,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她赢得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赞扬,并得到许多国家政府的嘉奖。主要作品有《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我的生活》、《我的老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