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含外文翻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建日泰茶叶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研究
摘要
应收账款是指企业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业务而形成的债权,它是商业信用的产物,对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高销售量和市场占有率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应收账款是伴随着赊销而发生的,虽然赊销在扩大销售量、减少库存和增强市场竞争力方面比其他结算方式有更大的优势,但赊销必然会导致企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它已经成为企业流动资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险大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赢利能力和损益状况。
同时,应收账款又是许多企业财务管理的薄弱环节,企业资产在这方面的流失量和沉淀量很大,对其管理的好坏决定着企业生产经营能否顺利进行,能否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因此,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通过分析应收账款的现状,影响及存在的问题,结合福建日泰茶业有限公司应收账款的案例,了解目前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通过这些原因提出合理的建议,对应收账款进行更有效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
关键词应收账款;赊销;坏账核销;销售折扣
Research on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of
Fujian RiTai tea co,.LTD
Abstract
Accounts receivable is to show in the normal course of business,、due to the sale of goods , products or services, and there business form of debt, it is the product of commercial credit, to the enterprise expands the scale of operation, improve sales and market share have great to promote role. Accounts receivable along with the credit occurred, although selling on credit to expand sales, reduce inventory in expanding sales and increase the market competitive power than the other method of settlement has greater advantages, but sell on credit is bound to lead the enterprise have a lot of accounts receivable, it has already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enterprises liquidity, the risk size directly affect the enterprise profitability and profit and loss situation. At the same time, accounts receivable is the weak link in many enterprises financial management, the enterprise assets in this area have loss and precipitation amout, the quality of management determines the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can proceed smoothly, an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use of asset. Therefore, the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ask of enterprise financial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accounts receivable, effects and problems, combined with the case of account receivable management of Fujian Ri Tai Tea Co., LTD, understand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nterprise accounts receivable management, analyzes its existing reasons, and through these reasons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for mor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accounts receivable, and improve the management level of enterprises and business performance
Keywords Accounts receivable;sell on credit;bad debt cancel after verification;
Sales discount
目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第1章绪论 (5)
1.1 选题背景 (5)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5)
1.2.1研究的目的 (5)
1.2.2研究的意义 (5)
1.3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6)
第2章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7)
2.1 企业应收账款的影响因素 (7)
2.1.1 信用标准 (7)
2.1.2信用条件 (7)
2.1.3收款政策 (7)
2.2 应收账款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8)
2.2.1 计提坏账存在的随意性 (8)
2.2.2 缺乏对往来客户的信用评估 (8)
2.2.3 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8)
2.3 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对企业的影响 (9)
2.3.1 企业效益下降 (9)
2.3.2 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 (9)
2.3.3 加速了企业现金流出 (9)
2.3.4 对企业营业周期有影响 (10)
2.3.5 增加出错概率 (10)
第3章应收账款管理的改进措施 (11)
3.1 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11)
3.1.1 科学确定应收账款的最高额度 (11)
3.1.2 认真建立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制度 (11)
3.1.3 设置专门的赊销和征信部门 (11)
3.1.4 实行严格的坏账核销制度 (12)
3.2 实行严格的内审和内部控制制度 (12)
3.2.1 有明确的责任并建立岗位替换 (12)
3.2.2 对坏账核销有完整的程序 (13)
3.2.3 加强赊销的管理制度 (13)
3.3 采取有效手段提高企业效益 (14)
3.3.1 合理的使用销售折扣 (14)
3.3.2 充分利用应收账款进行融资 (14)
3.3.3 准确的使用法律武器 (14)
第4章日泰茶业公司应收账款管理的案例分析 (15)
4.1 案例背景 (15)
III / 24
4.1.1 日泰茶业概况 (15)
4.1.2 应收账款问题 (15)
4.2 案例材料 (15)
4.2.1 应收账款规模和账龄 (15)
4.2.2 应收账款内部管理制度 (16)
4.2.3 应收账款回收情况 (17)
4.2.4 应收账款周转率 (17)
4.3 案例分析 (18)
结论 (19)
致谢 (20)
参考文献 (21)
附录A (22)
附录B (23)
第1章绪论
1.1选题背景
现代企业经营中,应收账款是伴随企业的经营行为发生而形成的一项债权。
应收账款作为一种信用手段和营销策略,能够充分挖掘和利用企业的现有生产能力,提高企业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扩大销售,实现利润增长。
加强企业应收账款管理,不仅可以提高资金利用率,加快资金的回笼,降低企业经营风险,而且还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但是,这一手段如果运用不当,会导致呆帐,甚至出现坏账,不仅会使企业的资金周转发生困难,发生相应的应收账款管理成本,更严重的可能会导致企业破产。
因此,应收账款管理,对盘活企业资金存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应收账款已经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如何突破这个瓶颈应该成为管理层和财务管理人员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旦出现应收账款的管理不善,使企业陷入资金周转困境,就会降低企业的实际效益,可能引发企业生产经营等一系列的棘手问题。
所以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充分的认识到应收账款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发挥应收账款的商业信用作用。
1.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研究的目的
应收账款是每个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商品与劳务赊销的产物,是企业以信用方式对外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所形成的尚未收回的被购货单位、接受劳务单位所占用的本企业的资金,属于商业信用的一种形式。
企业为了扩大产品销路,提高产品销售收入,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商品赊销,商品的赊销也就形成了应收账款,增加了企业经营的风险。
如何处理和解决好这一对立又统一的问题,便是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目标。
因此,企业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并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
做好应收账款的事先预防、监督回收等管理工作,以保证应收账款的合理占用水平和收款安全,尽可能减少坏账损失,降低企业经营风险。
1.2.2研究的意义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资金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管理直接影响到企业营运资金的周转和经济效益。
在当今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为了扩大自身的销量,打开市场,会采用赊销的方式与客户开展商业往来,在往来的过程中便产生了应收账款。
其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如果处理不当,将会给企业带来不可逆转
V / 24
的损失。
所以,应收账款的管理在企业中显得尤为重要。
企业通过分析了解应收账款的现状,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应收账款管理的因素等问题,正视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不足,分析其存在的原因,并通过这些原因提出合理的建议,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定合理有效的管理方法,科学合理的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对应收账款进行更有效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营业绩。
1.3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应收账款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产销的统一体,企业一方面想借助于它来促进销售,扩大销售收入,增强竞争能力,同时又希望尽量避免由于应收账款的存在而给企业带来的资金周转困难、坏帐损失等弊端。
在了解了应收账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后,从日常管理,内部控制以及有效手段方面为企业设计了适用于新政策下的应收账款管理改进措施。
在了解的过程中,福建日泰茶业有限公司的应收账款管理中存在很多问题,规模过大、催款责任不明、风险意识淡薄、法律意识薄弱、中介机构不健全等五大问题。
故以此为题,希望设计的应收账款管理的有效措施,可以使企业资金良性循环,减少坏账的发生,从而促进企业终极目标的实现。
企业只有实现了对应收账款的有效管理和良好监控,才能盘活企业的资金存量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而增强企业的财务弹性,最终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第2章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
2.1企业应收账款的影响因素
2.1.1信用标准
信用标准是企业决定授予客户信用所要求的最低标准,也是企业对于可接受风险提供的一个基本判别标准。
信用标准较严,可使企业遭受坏账损失的可能减小,但会不利于扩大销售。
反之,如果信用标准较宽,虽然有利于刺激销售增长,但有可能使坏账损失增加,得不偿失。
可见,信用标准合理与否,对企业的收益与风险有很大的影响,企业需要一个明确的尺度作为判断的依据,它告诉企业应如何运用商业信用,应如何拒绝客户的赊销的要求。
企业确定信用标准是,一是采用传统信用分析法,二是采用评分法,一句企业具体的情况和市场环境等因素总和地进行。
从而分别计算不同信用标准下的销售利润、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及坏账成本,以及客户的违约率、信用等级等等。
2.1.2信用条件
信用条件是企业赊销商品是,给予客户延期付款的若干条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和现金折扣等。
信用期限是企业为客户规定的最长付款期限。
适当地延长信用期限可以扩大销售量,但信用期限过程也会造成应收账款占用的机会成本增加,同时加大坏账损失的风险。
为了促使客户早日付款,加速资金周转,企业在规定信用期限的同时,往往附有现金折扣条件,即客户如能在规定的折扣期限内付款,则能享受相应的折扣优惠,折扣的表示往往是折扣率与折扣期限两者构成,折扣率越小,折扣期限一般就越长;而折扣旅越大,折扣期限一般就越短。
现金折扣一般采用例如2/10,5/30,N/30等符号表示,其意思为:2/10即销售发票开出后10天内付款,就可以销售2%的价格优惠;5/30即在销售发票发出后,30天内付款,就可以销售5%的价格优惠;N/30即表示付款最后期为30天,此时付款没有价格优惠。
在实务中,可能往往也正确有现金折扣,是否向客户提供现金折扣,关键仍在于成本效益的分析,即提供折扣应以取得的收益大于现金折扣的成本为标准。
2.1.3收款政策
收款政策是当信用条件被违反时,企业应采取什么行动来收回账款,收账必须有合理的收账程序和追债方法。
客户拖延付款是有很多原因的,一般可分为无力付款和故意拖延。
无力付款是客户因管理经营不善,引至财务出现问题,未能按时付款,遇到这些情况,企业需要对客户拖延付款,进行详细的分析,能否再予延期付款。
故意拖延是客户有付款的能力,但为了本身利益,想尽办法故意不付款,遇到此情况,企业必要采取适当的讨债行动,达到收款目的。
收账必须有一定的程序,由信件通知、
VII / 24
电话催收、上门谈、法律行动等。
对付短期欠款的客户,可出具书信方式
催收账款;对付长期欠款的客户,可致电、上门催缴,严重的更必须通过
法律方式来解决。
但是,不论采用那种方式,都是一种成本费用。
一方
面,如果追讨不力,会增加成本费用及坏账风险,另一方面,催收手段过
分强硬,或使用法律方式,更会造成客户反叛。
故此,如果成本费用的增
加,坏账损失及应收账款额应该减少。
达到某一限度后,收款费用的增
加,对减少坏账损失及应收账款额的机会成本都没有显着的效果。
2.2应收账款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2.2.1计提坏账存在的随意性
应收账款作为流动资产的主要内容之一,其是否具有资产的性质,是否具
有流动资产的特点,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的会计信息质量。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
的一项重要流动资产,由于客户的原因有些应收账款不能收回,还有些应收账
款的收回具有不确定性,企业对于这些应收账款都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为
此,需要对可能发生的坏账计提坏账准备。
在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时,企业可
采用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及赊销净额百分比法等方法进行估
计。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企业都有可能采取高估(或低估)坏账率的方法高估
(或低估)坏账准备金。
计提的坏账准备金由于直接进入企业的管理费用,一
些企业为了自身的利益,利用多提少提或不提坏账准备金从而达到调节利润的
目的。
个别企业的厂长、经理考虑更多的是自身的政绩以及任期政绩的连续
性,把坏账准备金的提取率作为调节利润的手段之一。
2.2.2缺乏对往来客户的信用评估
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增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就得用商业信用采用赊销方式销售商品。
目前的现状是销售部门根据市场同类产品的价格、质量及客户以往的信誉决定赊销商品,企业一般都没有专门的信誉评估部门对赊销客户进行经营情况、资金状况和信誉的深入调查和了解,自然就缺少专业的信誉标准,由此决定的赊销行为容易给企业造成损失。
特别是在有临时客户的情况下,为防止产品的滞销及扩大销售收入的需要,盲目地采取赊销,就更容易造成呆账和坏账,从而影响企业的资金回笼,也使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困难,因而对应收账款信用政策的制定也缺乏科学的依据。
2.2.3应收账款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应收账款管理人员很难从档案室获得关于往来应收客户的书面资料。
每次清理时,都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凭证和账簿中搜寻,给应收账款的管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会计人员离职时,移交工作中缺乏严肃性。
一般情况下,交接双方只将应收账款的余额与总账核对无误后,就算手续办完了。
对于以前遗留下来的问题,仅仅只是口头叙述,给接管人造成工作上的困难。
如果遇到问题,接管人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查找资料。
在考虑是否应给予往来客户赊销的情况下,很难查找出往来客户的信誉资料,从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
企业财务、供应、销售部门各执其责,缺乏统一的协调管理,一旦发生坏
账,部门之间责任不明,相互推委,本来可以在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就可以挽回
的损失也就无法挽回。
实际工作中,不少企业仍然采取“谁挂账谁负责清理”的办法,而没有配备专人来担任这项工作。
“谁挂账谁负责清理”的办法,从表面上看似乎能够行之有效,但实际运作起来往往容易流于形式。
这是因为挂账人受业务范围的局限及其分工的制约,他实际上只注意把精力集中在本岗位的会计核算和管理工作上,而常常无意识地淡忘了应当及时清理自己曾经挂的账款。
是谁挂的账就由谁去清理,这也给核算业务本身就很繁忙的会计人员带来很大的困难,会计人员很难再花费精力去从事催账工作。
使原来可以通过及时清理而收回的欠款得不到及时的收回,最后形成呆账或坏账,给企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2.3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对企业的影响
2.3.1企业效益下降
降低了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使企业效益下降。
由于企业的物流与资金流不一致,发出商品,开出销售发票,货款却不能同步回收,而销售已告成立,这种没有货款回笼的入账销售收入,势必产生没有现金流入的销售业务损益产生、销售税金上缴及年内所得税预缴,如果涉及跨年度销售收入导致的应收账款,则可产生企业流动资产垫付股东年度分红。
企业因上述追求表面效益而产生的垫缴税款及垫付股东分红,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久而久之必将影响企业资金的周转,进而导致企业经营实际状况被掩盖,影响企业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等,无法实现既定的效益目标。
2.3.2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
由于我国企业实行的记账基础是权责发生制(应收应付制),发生的当期赊销全部记入当期收入。
因此,企业的帐上利润的增加并不表示能如期实现现金流入。
会计制度要求企业按照应收账款余额的百分比来提取坏帐准备,坏帐准备率一般为3%-5%(特殊企业除外)。
如果实际发生的坏帐损失超过提取的坏帐准备,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损失。
因此,企业应收款的大量存在,虚增了账面上的销售收入,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企业经营成果,增加了企业的风险成本。
2.3.3加速了企业现金流出
赊销虽然能使企业产生较多的利润,但是病未真正使企业现金流入增加,反而使企业不得不运用有限的流动资金来垫付各种税金和费用,加入了企业的现金流出,主要表现为:
1.企业流转税的指出应收账款带来销售收入,并未实际收到现金,流转税是以销售为计算依据的,企业必须按时以现金交纳。
企业交纳的流转税,如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以及城市建设税等,必然会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2.所得谁的支出应收账款产生了利润,但并未以现金实现,而交纳所得税必须按时以现金支付。
3.现金利润的分配现金利润的分配也同样存在在这样的问题,另外,应收账款的管理成本、应收账款的回收成本都会加速企业现金流出。
IX / 24
2.3.4对企业营业周期有影响
营业周期即从取得存货到销售存货,并收回现金为止的这段时间,营业周期的长短取决于存货周转天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营业周期为两者之和。
由此看出,不合理的应收账款的存在,使营业周期延长,影响了企业资金循环,使大量的流动资金沉淀在非生产环节上,致使企业现金短缺,影响工资的发放和原材料的购买,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2.3.5增加出错概率
增加了应收账款管理过程中的出错概率,给企业带来额外损失。
企业面对庞杂的应收款账户,核算差错难以及时发现,不能及时了解应收款动态情况以及应收款对方企业详情,造成责任不明确,应收账款的合同、合约、承诺、审批手续等资料的散落、遗失有可能使企业已发生的应收账款该按时收的不能按时收回,该全部收回的只有部分收回,能通过法律手段收回的,却由于资料不全而不能收回,直至到最终形成企业单位资产的损失。
第3章应收账款管理的改进措施
3.1加强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3.1.1科学确定应收账款的最高额度
应收账款是企业的一项资金投放,是为了扩大销售和盈利而进行的投资,而投资是要发生成本的。
因此,企业在制定信用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应收账款的成本,应在收账赊款信用政策所增加的盈利和这种政策的成本之间做出权衡,只有应收账款所增加盈利超过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坏账损失成本之和时,才应当实施应收账款的赊销。
应收账款的最高额度应根据企业自身的实力、流动资金的充裕情况和企业自身承受风险的能力合理确定。
3.1.2认真建立客户信用等级评定制度
销售业务部门在与客户的业务交往过程中,对客户的情况比较了解,要着重对客户的信誉进行调查,了解客户的既往付款记录,及与其他供货商的关系是否良好,或通过商业代理机构提供的信息资料获取客户资料,财务部门根据销售部门反馈的信息,系统分析客户付款的可能性,预测客户的未来发展及存在的偿债风险、注重企业现金流量表分析。
通过上述综合分析后,确定客户信用度的高低。
根据赊销客户的还款能力和信用等级,结合市场竞争及企业自身承受违约风险的能力制定相应的信用政策,确定赊销金额大小和期限长短,制定不同的现金折扣政策及信用期限,如对于信用良好的长期客户,可放宽信用条件增加赊销量,在调查其现实经营情况下,可规定一个期限的赊销自动增长百分比,以体现企业对长期客户的优厚待遇;对信用较好的企业,可给予适当的现金折扣政策,确定适宜的信用期间,以促使其更快还款;对新客户或其他信用较差、信用状况有争议的客户必须要求提供相应的担保,如保证、抵押、质押、留置和定金等,对特定的担保物,必须要求向有关部门办理登记后,才能生效。
3.1.3设置专门的赊销和征信部门
应收账款收回数额的多寡及时间的长短取决于客户的信用。
坏账将造成损失,收账期过长将削弱应收账款的流动性。
所以,企业应设置赊销和征信部门,专门对客户的信用进行调查,并向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的征信机构取得信息,以便确定要求赊购客户的信用状况及付款能力。
企业的赊销和征信部门在应收部门在应收账款管理中的职能是:对客户的信用状况进行评级;批准核销的对象及规模,未经批准,企业的其他部门及人员一般无权同意赊销;负责赊销账款的及时催收,加速资金周转。
一般对账款的催收期限不能间隔太长,因为在法律上太长的期限可能暗示债权的放弃。
赊销和征信部门对客户信用状况的评级,其信息来源除了向对企业进行信用评级的征信机构取得外,另一个重要的来源应该是明细账和销货日记薄。
对于这两本账薄进行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采用账龄分析法,
XI / 24
因为应收账款账户余额随着年龄的增加,最终收款的前景就越暗淡,这也是销货折扣被广泛采纳的重要原因。
将应收账款各客户的余额按账龄的长短进行分类的表我们称之为账龄法,我们除了可以利用账龄表来估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比例外,账龄表还有另一个优点,那就是它能使经理人员对各个客户的信用做出特殊的判断。
3.1.4实行严格的坏账核销制度
应收账款因赊销而存在,所以,应收账款从产生的那一天起就冒着可能收不回来的风险,即发生坏账的风险,可以说坏账是赊销的必然结果。
对于整个赊销而言,我们可以将个别坏账理解为赊销费用,为了缩小企业的损失,根据配比原则,发生的坏账应同收益进行配比,从收益中扣除,从而列示企业的实有资产,同时不虚夸所有者权益及收益,这也是谨慎性原则的要求。
企业对坏账的处理有直接核销法和备抵法两种,比较而言,备抵法更符合配比原则与谨慎性原则,因而倍受青睐。
备抵法又分为赊销百分比法、应收账款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三者各有优缺点,对这些方法,不同人有不同的偏好。
而实行严格的坏账核销制度,不以方法的采用而区分,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准确地判断是否为坏账,坏账的核销至少应经两人之手。
准确地判断坏账及其多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两人以上的经手为防止舞弊提供可能。
2.在应收账款明细账中应清晰地记载坏账的核销,对已核销的坏账仍要进行专门的管理,只要债务人不是死亡或者破产,只要还有一线希望,我们都不能放弃。
同时还为以后的核对及审查留下信息。
3.对已核销的坏账又重新收回要进行严格的会计处理,先做重现应收账款的会计分录,后做收款的会计处理。
这样做有利于管理人员掌握信息:客户希望重塑良好形象的愿望。
3.2实行严格的内审和内部控制制度
3.2.1有明确的责任并建立岗位替换
要想进行成功的控制,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人的因素。
不合格和不诚实的员工会削弱一个系统的作用。
雇用、训练、激励和管理员工是一项基础工作。
必须视个人的能力、兴趣、经验和可靠程度的不同,分别授予他们权利、责任、和义务。
岗位的替换可以带来两个好处:第一,它保证至少有两名雇员知道做同一样的工作,这样,当其中一个因故不能出勤时,另一人能及时补上;第二,采用轮换制度可以预防舞弊行为的发生,因为当替补人员接替工作时可以很容易地发现前任的不轨行为。